登陆注册
8612300000012

第12章 终酿惨剧

日子一如既往地在风风火火的忙碌中流过。

十月份的天气,一天凉似一天。

花影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韩宁觉得没法面对老师,家长也觉得没有面子,给孩子转学了。

滨海中学是一所公立、寄宿制学校。位于市中心,教学质量一流,师资素质较高,设施完备,很受社会名流青睐,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的首选。

由于是寄宿制,所以教师们都有晚自习,班主任还要轮流值班,负责学生安全。

可是,也因为如此,学校的老教师们拉家带口,都不愿意做班主任,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没人管,确实也成问题。班主任的工作大多是像花影、子炎这样一些没有结婚的年轻人或者是一些男老师来担任,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状态——学校人手不够,很多老师也必须克服自身困难顶上去的。

寄宿制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真的影响老师们的家庭和谐稳定,滨海中学的离婚率比其他学校都要高。军嫂辛苦,其实,做老师的老公也不易。

上完课,来到办公室。

办公桌上,赫然摆着一大束康乃馨。

“花影,你回来了,你的花。”宁芯说。

“谁送的?”花影很诧异。

“你猜?”宁芯打趣她。

花影看看花,里面有一张卡片。拿出来,上面写着:“花影老师,最近辛苦了!”落款赫然是703班全体学生。

“感动吧?教师节没送花,现在想起来送花,说明你们班的孩子还是很有心的!”宁芯说。

花影也很感动,心理暖暖的,忽然觉得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孩子,还是值得!

正出神间,忽听得有人说:“周主任,我请假哈,腰椎间盘突出又犯了。”李教师说。

“快去看看吧!”周主任答应完李老师,又对组里的其他老师说,“大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哈,别太生气上火的,咱们优秀的张老师刚做了声带息肉二次手术,刘老师刚又因为生气栓着了,才40多岁。还有我市的一名高中老师,在家批作业突发脑溢血,所以,大家一定要劳逸结合呀,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家不要着急!”

周主任一番话说的大义凛然,深得人心。

“周主任,要不,我也去趟医院吧!我头疼!”孙老师弱弱地说。还是孙老师,孙老师调到这个学校也就两个月吧,比较内向,不愿意说笑,经常都是默默听着大家聊天。

“你一个人行吗?要不要我陪你或者告诉姐夫?”花影说。

“不用,不用告诉他,告诉他他不会让我去的,总是说我装的!”

居然有这样的人!

“那我陪你吧!”

花影陪着孙老师去医院,拍了CT,显示有点小淤血。医生说,最好输输液。

时间已经是中午了,孙老师担心孩子还在学校,没人接,就打电话给她老公。

孙玉霞的老公电话那头说了什么,花影没听到,但她分明注意到孙玉霞的脸色渐渐暗下去,一点光彩都没有,只剩下悲戚和气氛。

正在办着住院手续。

孙玉霞的老公来了,一脸的不屑和蛮横:“你住院了,谁给孩子做饭吃?谁接送孩子上学、放学?”

“我就办个住院,输输液就行,输完就回去!不耽误什么!”孙玉霞争辩道。

“哥,你看,孙姐医保什么都有,住院也不花什么钱,挺好的呀。”花影帮着孙玉霞说。

谁知孙玉霞的老公却暴跳如雷:“又是你呀!你可真乐意管闲事!我们家的家务事,用不着外人插嘴!”

“哥,话不是这么说的,孙姐是我们的同事,学校领导让我陪着她......”

“那行,现在你可以走了!”

孙玉霞哭了,她是个要强的人,家丑不可外扬,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老公在大庭广众下和自己的同事争吵。于是,她对花影说,你回去吧,我回家休息一下就好了!

花影很心疼她,站在原地,看着孙玉霞被她老公拖走了。

可是,花影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

第二天,孙玉霞没有来,花影不放心,打电话,听孙玉霞的声音极其疲倦,嘶哑。

下午再打电话,却没有人接。

到了下午三点多,楼下来了一拨警察。花影似乎看到薛斌的身影在其中,她也很疑惑。

但她到底也没有多问。刚低下头,想要批改作业,却见宁芯惊慌失措的跑进了,像丢了魂一样,满眼泪水。

“你怎么了?”花影握着她的手,发现她的手冰冷。

“警察来了......”

“我看到了呀!出什么事了吗?”

“孙姐,没了!”花影只觉得耳边像想起了炸雷一般,轰的一声,她就瘫坐到椅子上。

“怎么回事呀?为什么会这样?”花影哭着问。

“我也什么都不知道呢!就听周主任和薛斌说了这么一嘴,他们一会能上来调查,我就跑来告诉你了!”

宁芯和花影的眼泪一个劲的淌着,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这短短两个月,大家已经感受到孙玉霞内心承受之重之多,她活得太辛苦,太憋屈,太不易了。

薛斌一行人并没有来到办公室,因为怕影响学生们学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最后决定去会议室。

周赫打电话给花影,让她到会议室做个简单的询问。

花影放下电话,刚要走,忽然想起了什么。她在桌洞里一阵扒拉,找到孙玉霞十一期间去医院的检查化验单和那份医院做出的简易轻伤证明。

“请坐,花影老师,今天下午三点,我们接到邻居报案,说孙玉霞家情况有点异常,去了以后,发现孙玉霞已经死了。孙老师的丈夫坚持说是突发急病,因为她最近一直有头晕头痛。而死者姐姐坚称是家暴致死,是谋杀,所以我们就是来调查一下,你能说说这两次你去看望孙玉霞和陪孙玉霞去医院的具体情况吗?”

花影如实的都说了。

“那好,花影老师,您下午如果没有课的话,能否配合我们到局里做个笔录。”

“好!”花影说,“我这就跟你们去!”

一路上,薛斌除了“别紧张”什么都没有和花影说,气氛一度有点尴尬。

做完笔录,已经下午五点多了。薛斌说,我也要下班了,要不我们一起吃个晚饭吧。

随便找了一家小餐馆,说实话,花影是没有什么心情。

“孙老师,真是可怜!”花影说。

“最可怜的是孩子!”薛斌说。

花影点点头。

“如果是谋杀,孩子怎么办?”花影问。

“那估计得给老人抚养,如果老人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孩子的其他亲属愿意也可以。他的情况和小飞还是不一样,小飞是没有亲人了。”薛斌说。

在父母的悲剧中,受伤害最深的永远是孩子。

花影眼前又浮现出,孙玉霞那个虎头虎脑,又有点胆怯的孩子。

“希望不要给孩子留下什么阴影才好!”花影呆呆的说。

“那你可以多给他疏导疏导呀!”

“我怕没有机会呀!说实话,我不希望孩子判给他的爷爷奶奶,我因为仇视他老公,连带他一家人都讨厌,怎么办?”

薛斌笑了:“那是人家孙子,老人一般不会不疼的,真没想到,我们花影老师也有这么愤慨的时候!”

花影也发现自己不理智,淡淡的笑笑。

“我看档案上写着,孙老师的孩子好像是12岁了,应该马上就上中学了,到时你多关心一下就是了。”

“你可真仔细。”花影说.

的确,孙玉霞在世的时候就经常说,她调过来,一方面是领导照顾,一方面也是为了孩子,因为孩子明年秋天就上中学了,想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

同类推荐
  • 毕业校园的生活

    毕业校园的生活

    姚雨欣本来应该有个平淡的校园生活,可当他转进他的毕业班时,事情却超出了他的安排
  • 任凭风吹叶摇

    任凭风吹叶摇

    刚大学毕业的陆北北搬到了租住的房子,隔壁住的是一位做漫画编辑的19岁少女,这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场海啸,也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成长,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选择,关于追寻。
  • 支教老师的故事

    支教老师的故事

    “老师,这个字怎么读?”“支,支教的支。”“老师,你会离开我们吗?”“老师会看着你走出大山的。”“老师,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我吗?”“老师记得,那时候的你,班里最调皮了!”这是一个大孩子伴着小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长大的身体不代表成熟的心智,不经历,如何成人。
  • 投标之天生我才

    投标之天生我才

    讲述一个不甘平凡的北漂者,投身到北京的IT销售,从最卑微的基层销售做起,遍尝各种艰辛,终于凭借个人的诚信,勤奋和机智,一步一步走向职场巅峰。通过主人公及其身边朋友共同演绎的跌宕起伏的故事,讲述北漂生活的艰辛,揭露投标过程中的各种玄机,演绎职场生存的法则以及商战中人性的险恶。
  • 张德宾自己人生生涯的书

    张德宾自己人生生涯的书

    看清楚身边的人吧人心隔肚皮。请在有限的时光看清楚你身边的人吧,穷在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呢。愿你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啊真正的情义是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却来伸出手帮你,这可能是一生当由贵人请你在荣华富贵莫忘恩人。雪中送炭你不陪荣华富贵。荣华富贵你是谁!这个社会就是如此的现实。当你在来的时候,我们只是路人,你不在是,谁没有分担,只想要成果的人。对不起,请你走开。我想写下所有的事,于是有了这本书,长大后明白坚持的对不对,做自己坚持的人,很辛苦做随心所欲,很无趣,把喜欢做到极致,就是这本书陪你的道理,张德宾常诚意之作,全方位展现张德宾的小世界这是张德宾的书,也是你从未读过的一个人。
热门推荐
  • 香严禅师语录

    香严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妈咪很惹火

    妈咪很惹火

    她逃课,他帮她签到;她骂人,他帮她堵嘴;她打架,他帮她捆人;她要他?嗯,脱掉衣服配合。六年前,她是凤岭城中最爱惹祸的慕容千金,他是她最忠诚的拥护者俗称狗腿。她天不怕地不怕,却在某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上了Bos大人寄养在她家的私生子?好吧,为避免被自家老头子打成残废,她先逃了。六年后,小包子私逃回凤岭城,于是一场盛世大战拉开序幕。——*男主PK女主*——几年后重逢,他的魔掌伸向了她:“女人无论长什么样,关了灯都一样。你以为你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男人无论上面长什么样,下面都是一个样,何况——”她不屑的上下瞟了他两眼,轻启薄唇说:“嗯——你比别人弱爆了。”——*女主PK包子*——“爹地有什么好,你骂人要揍你,你打架要揍你,你乱撒尿要揍你,你——”“但他有件事是妈咪绝对做不到的。”小包子很严肃。“什么事?”女主大怒。“他能陪我一起跳‘大象’。”小包子脱下小裤裤,“大象,大象,你的鼻子为什么那么长?”——*男主PK包子*——小包子斜靠沙发,翘着二郎腿一抖一抖,“爹地,我妈咪很惹火哦。”“不是惹火,是惹祸!”男主很严肃。“差不多啦。”小包子无良的摆了摆手。男主嘴抽筋,是差很多,好不好?———*咯咯咯*——提示一:本文一对一,男主身心干净。提示二:小包子很妖孽,切勿把他等同于五岁。提示三:拒绝拍砖,有砖请回家拍你相公。
  • 网游之苍岳

    网游之苍岳

    做任务。萧韵:我就跟着走走!刷怪。萧韵:我旁观就行!同组小伙伴:我一点都不羡慕不嫉妒...才怪...将生活换一个样子!苍岳大陆?其实也挺简单的......
  • 邪女逆天之废材狠霸气

    邪女逆天之废材狠霸气

    她是24世纪的神秘杀神帝颜柒,神秘而嗜血,邪肆且残忍。她亦是世人眼中性格古怪,世独立的邪医,亦正亦邪,医术无双。本应在自己的世界混的风生水起,却好死不死,因为一次意外赶上了当下穿越的潮流!一睁眼,帝颜柒:“。。。”穿越后发现天赋被封印了?没关系,小问题。比别人晚了十几年修炼?没关系,十天时间就赶超了他们。家人不是亲生的?没关系,宠她如命就好。惹上了前世的债务?没关系,她乐意就好。几百高手围攻夺宝?淡定,看看咱们谁抢谁!......霎时,哀嚎遍野。从此,大陆翻涌起了名为帝颜柒的滔天大浪!世人:QAQ好凶残!(本文不虐,本文不虐,本文不虐!)
  • 德川家康(全集)

    德川家康(全集)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狼嗥

    狼嗥

    本书是红柯近年来独具特色的中短篇小说的合集,收录了其西部神奇想象的《狼嗥》、《金色的阿尔泰》等25篇小说,体现了红柯作为“汉人”用“心”描写边地“神话”和风物,抒写绝域精魂和诗性生命的特色:大气诡谲,剽悍深情,震撼人心。随书附录李敬泽、曹文轩、陈思和等的解读、评论,深入探寻红柯“通灵”小说的奇幻情境。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安乐死即将开始

    安乐死即将开始

    “12A”,猩红色的字码印在乳黄色的门板上,左边是“12”,右边是“14”,它该是“13”。然而听人说,外国人忌讳这个数字。当然也并非全受“国际影响”。我们这个城市的郊外有个火葬场,距离市中心正好13公里,名曰“13号”。于是这里的人,理所当然地视 “13”为大忌。医院领导中不乏好心肠的人,考虑到患者的情绪,就把这间病房的号码“变形”了。不管怎么改头换面,标新立异, “13”还是存在的,谁也取消不了它,而且,在我的眼里,这间病房无疑就是地地道道的“13”号,因为里面躺着一具活着的尸体——我的丈夫伊林。
  •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为将不为妃

    为将不为妃

    她是大姜唯一的女将军,一生戎马,征战四方,十五岁身披铠甲上阵杀敌,所求不过是护得这个已然风雨飘摇的大将军府百年安定。然而,她衷心以待的君主,原来只是把她当做镇守疆土的一颗棋子,最终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幸得上苍怜悯,还她一世性命,这一世,且看她如何搅动满城风雨,动荡万里江山。唯一遗憾的是,前一世里,她一生一次的心动,落了个心灰意冷的结局。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本想这一世封了心,不见他,不相识,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可是,世事无常。后来,她才明白,原来她从来都不曾真正了解过他,真正被辜负的人,是他,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