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34600000120

第120章 东华门唱名

午时三刻,东华门开。

新科进士,在王继恩带领下,鱼贯而出。

东华门,里三层外三层,早就围满了人。

今新科进士们一出现,各种尖叫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其中,呼喊声最高的,人气最旺的,是杨延嗣的名字。

苏易简距离杨延嗣不远,他听到了东华门前百姓们呼喊杨延嗣的名字,很吃味。

绕开了寇准等人,苏易简凑到杨延嗣面前,憋着嘴,“瞧瞧这呼声,就跟你中了状元似的……”

杨延嗣笑了笑,“也许状元就是我……”

苏易简冷哼一声,一脸傲气,“陛下可是当着众人的面赞叹,愚兄和他君臣千年一遇。这状元若是不点我,岂不是自抽嘴巴?”

顿了顿,坚定道:“今科状元非我莫属。”

杨延嗣被苏易简臭屁的自信逗乐了,“苏兄,尚未张榜,一切皆有可能。”

听到这话,苏易简有些心虚。

俗话说得好,帝心难测,很少有人能摸得准一个皇帝心里在想什么……

也许他明着夸奖你,背地里却直接把你的卷子放在最后一名也说不定。

不过,这种想法刚在苏易简心头升起,就被他给掐死了。

他是一个自信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自傲的人。

他相信,今科状元非他莫属……

四处瞅了一眼其他人。

苏易简傲气的挺起胸膛。

一群土鸡瓦狗而已,也配跟我争状元?

……

新科进士们在东华门前站定,王继恩站在东华门前的张榜架子下。

手里拂尘一扫,高声喝道。

“制曰:太平兴国五年,覆试进士,取三百零六人。一等取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等取一百一十三人,赐进士出身;三等取一百九十人,赐同进士出身。”

“吉时已到,唱名,张榜!”

王继恩话音刚落地,就有人开始抢戏。

一声高喝,瞬间传遍了整个东华门前。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闻声望去,众人就瞧见了一位身材瘦弱,一身儒装打扮的书生,站在远处的高台上,一手酒杯,一手提着酒壶,高声吟唱。

书生自斟自饮,步履踉跄,嘴里的吟唱却没停下。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听到书生口中吟的诗,苏易简一脸鄙夷,“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烂人……跑到这里瞎叫唤什么,朝廷不取你,自然是你学问不够……”

晁迥抚摸着胡须,凑了过来,感叹道:“这人在下识得,此番赶考期间,和某家住在同一间客栈……姓陈,名澎年……”

“陈澎年?”

杨延嗣听到这个名字一愣,传闻中的北宋五鬼,居然落榜了。

莫非是同名同姓同地域之人?

正当杨延嗣思考此陈澎年是不是彼陈澎年的时候,王继恩尖锐的声音响起。

“癫狂儒生,扰乱唱名张榜……左右,给咱家驾下去,看押起来。”

两个虎背熊腰的宫廷侍卫,听到了王继恩的命令,急速的扑了过去,将陈澎年反扣在地。

陈澎年即便被扣,嘴里的高声吟唱依然没停下。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随着陈澎年被押下去,他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我辈岂是蓬蒿人……”

“……蓬蒿人……”

“……”

一场骚乱就这么轻易被镇压了。

王继恩清了清嗓子,喝道:“唱名~”

从东华门口,一直到大庆殿内。

每隔几十步,就站着八位太监。

王继恩的一声‘唱名’,被这些太监们接力似的传到了大庆殿内。

大庆殿前,中书舍人手捏一卷皇榜,展开。

“太平兴国五年,帝,御,大庆殿,试进士……”

“陈留李云龙,三甲,一百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中书舍人念完,大庆殿门口的太监们,高声唱名。

“陈留李云龙,三甲,一百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陈留……”

“……”

一声声唱名,一直传到了东华门,汇聚成了一道声音洪流。

在东华门外,站着三十位身强力壮的宫廷侍卫。

他们齐声高喝。

“陈留李云龙,三甲,一百九十名,赐同进士出身……”

声音高亢,响彻在东华门。

东华门前,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都跟着唱名声激动了起来。

一声接一声的唱名声。

许久许久……

三甲一百九十名唱完。

中书舍人把皇榜交给了宫廷侍卫,宫廷侍卫拿着快步疾驰向了东华门。

尔后,王继恩一声张榜。

巨大的皇榜就被悬挂在东华门前。

紧接着,唱二甲。

相比于三甲,二甲唱名的时候,人群中新科进士们的家人就显得格外的激动。

原因无他,只因他们家里的子嗣,名次比别人高一头。

在这种地方,这种场合,名次比别人高一头,就意味着荣耀比别人多一层。

“郴州季春秋,二甲,九十六名,赐进士出身……”

人群中,一位身材痴胖,穿着绫罗绸缎,在侍女搀扶下的五十多岁的富贵商人,听到了这一声唱名后。一蹦三尺高。

“我儿中了!我儿中了二甲,九十六名!”

“光宗耀祖啊!光宗耀祖啊!”

围在他周遭的人,并没有因为他失态的连蹦带跳鄙夷他,反而以一种羡慕的目光看着他。

然而,无论他如何高兴,唱名依旧在继续。

“濮州张咏,二甲,二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

“开封向敏中,二甲,一十八名,赐进士出身……”

“……”

“澶州晁迥,二甲,八名,赐进士出身……”

“……”

人群中,杨家一众站立在东华门正东方向,听着一个个唱名声,佘赛花紧张的碎碎念。

“这都二甲第八了,怎么还没有七郎的名字……”

“七郎会不会没中……”

“陛下会不会因为七郎年龄小,想压一科……”

“……”

杨业瞪眼,“你就消停会儿吧!为夫刚才瞧见了七郎就在那堆新科进士里面……能站在哪里,说明朝廷已经取了他了……”

事实上,别看杨业脸上的表情平静,实际上他紧握的双拳完全出卖了他的心情。

或许对于别人而言,子嗣的名字没出现,那么就证明比较靠后,名字比较高,他们会因此而兴奋。

但杨业不会,杨业心里觉得,儿子才读书不过一年多而已。

论学问,怎么可能跟那些读了十几年书的人相比。

所以,随着一个个名次的攀升,杨业心底里越沉。

佘赛花刚才碎碎念所说的话,一直在杨业脑海里回荡……

难道陛下真的因为七郎年纪小,罢落了他?

那七郎为何会站在新科进士队伍里呢?

同类推荐
  •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

    《帝师之乡话螺洲》既述介了螺州古镇的历史沧桑、名胜古迹、祠堂文化、姓氏源流,又重点展示了螺江陈氏族群繁衍发展的脉络,以及后裔许许多多的爱国勤政、艰苦创业的辉煌业绩。全书分为钟灵古镇的历史沧桑、丰富多彩的名胜古迹、宏伟壮观的古名祠、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庭、古镇旅游开发的美好展望等六章。
  • 三国之纵横大汉

    三国之纵横大汉

    汉末天下大乱,刘备嫡长子刘勋才能非凡,收谋臣武将,娶娇妻美妾,步步为营,立志兴复大汉帝国。究竟能否成功?敬请期待!
  • 大唐最强路人甲

    大唐最强路人甲

    别人穿越变太子,我却穿越变乞丐,这到底是现实的唐朝还是虚构的武侠世界?好像,穿越过来的不是我一个人……
  •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穿越唐朝之我是小王爷

    屌丝青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突然就穿越到了大唐。哎呦我去,李世民居然是我爸。程咬金你笑什么笑,不要皮。不然我告我老爸。哼╯^╰。想要要读书,没有钱?没事我出钱,让你读书。
  • 三国之布武江山

    三国之布武江山

    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吕布。片警吕奉献,因公殉职,灵魂穿越,重生在东汉末年,还成了三姓家奴吕奉先。幸运的是,张角还未起义,董卓还未乱政,群雄也未割据。所以一切都还有机会,斩名将,灭群雄,战四方,扫六合,平八荒,威震寰宇,布武江山,我为吕布正名!
热门推荐
  • 女帝的内阁首辅

    女帝的内阁首辅

    “万民匍匐脚下,天地握于手中,定下大夏万世之基,横扫六合是谁,哪个统一世间,这世间舍朕谁堪夸!至高无上,诸君看吧,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朕之盛世江山!”——远处响起女帝的装逼声音。这是一个爱面子爱装逼懒癌晚期,最擅长“好处我拿,黑锅你背”,却立志开创千秋盛世的女帝。这是一个被称为千古奸贼的内阁首辅,以强有力手段改革大夏,满足自家婆娘人生梦想的故事。每个幸福女人的身前,都有一个成功男人为其遮风挡雨。PS:本书属休闲历史文,一切以轻松欢快为主,若有不合理之处,请不要当真。
  • 无限时空物语

    无限时空物语

    终日无所事事的神,和疲于应付俗世的少年在混乱的神域相互结缘。无聊的神向少年委任,令其在森罗万象,亦混乱不堪的各处世界穿梭奔波,这个中的故事便是供其打发时间的最佳娱乐。当然——哪怕少年在途中死了,神也不会难过。途中可能面对的恶龙、血鬼、魔王、勇者还是魔女什么的……你或许也可以期待他们是和颜悦色或是温文尔雅的?才不会一声不吭就把你XX呢……嗯。对此,少年音只有一句话要说:“呵呵~”友情提示:本书前两章自述为第一人称,之后会通用第三人称视角
  • 惹火总裁,老婆别想逃

    惹火总裁,老婆别想逃

    夏清心误交男友,一度被男友利用,被陈家沣险救两次,却不知内情,还视为眼中钉,表错情,使得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受尽波折……
  • 异能力者在异世界

    异能力者在异世界

    世界太大存在着许多不可思议的事物,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为了保护人类成立了许多组织。但在这些异常之下掩盖的故事……
  • 抗日之特战狂兵

    抗日之特战狂兵

    铁血兵王,穿越抗日,杀倭锄奸,护万里河山!报血海深仇!我们就是被在抗战中死难的三千五百万同胞灵魂雇佣而来!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杀鬼子!杀鬼子!!杀鬼子!!!
  • 读人术

    读人术

    瞬间掌握对方心理密码,洞悉人际交往法则!学会读心术,给了大家一个从侧面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在不动声色之间就能了解、认识对方的本性,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胸有成竹。最起码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俯仰集·孙进己文集

    本书选编了作者近40篇论文,分为民族和疆域理论、文明理论、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社科改革和科研之路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东北民族史研究、东北亚各国对渤海和高句丽的争议、我国疆域形成与变迁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小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类文明史及东北亚文明的延续性和稳固性等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对我国古代东北地区的诸多民族进行了探索研究;第四部分对东北亚的历史文化继承、东亚圈的发展远景、海上丝绸之路等提出了独到见解;第五部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改革之路和科研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
  • 锦衣卫

    锦衣卫

    如果在明朝的历史中选取关键词,“锦衣卫”是为必选。 这是中国最早的特务机构,从建立之初。其触角就遍及了王朝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是钦差大臣,但却有着比钦差大臣更为恐怖的力量。他们是专属于皇帝的监察机构、侦察机构,以及最为有效的行动队伍。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锦衣卫成了秘密审查与特别行动的代名词,而它与东西两厂之间的权力斗争更让人触目惊心……
  • Off on a Comet

    Off on a Com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本书以一种令人感到震惊的言语,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战胜困境取得成功的种种妙策。相信通过这些至真的人生格言,每个人都能克服生活可能出现的逆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