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54000000001

第1章 引子:大唐往事

引子:大唐往事

写在开书之前:

老书友都知道,苍山的故事突出一个天马行空、胡编乱造,我是讲故事的,不是讲历史的。

且为了写爽写嗨,此次的时代背景采用的是半架空的形式。

虽然还是沿用正经的历史人物,大体上也没太多偏差,但是......

讲的却是一个不正经的故事。

图个方便,某些历史人物、事件的时间节点会有出入,唐王朝的内外环境也会有所杜撰。

特此说明。

......

各位看客,下面,咱们开始新的旅程!

......

————————

大唐,上元元年秋,甚异。(公元674年)

此时未及昏时,残阳如血,可宫城即已落锁,四门禁闭,巡哨森严。

就在刚刚,魏国夫人贺兰氏暴毙宫中。

人是死了,可凶手是谁却未有定论。

君上震怒,誓要严惩凶徒,还魏国夫人一个公道。

当今君上李治对贺兰氏甚是宠溺,无论朝中,还是坊间,皆已是公然之秘。若不是圣后阻拦,以贺兰氏久居宫中之实,立妃也己顺理成章。

然而,老话说的好:没了,就是没了。

这巍巍皇城仿佛真如圣后所言那般不吉利,即使将那凶徒碎尸万段,又怎换得回魏国夫人倾世一笑呢?

守卫皇城的羽林卫兵卒虽是茫然,却也只能苦笑颔首,见怪不怪了。

自高祖立国,这皇城之下埋葬了多少李氏宗亲?又有多少皇亲贵胄血祭了天唐?

那个圣后的亲外甥女,那个芳华绝世的女人,也没能逃过这皇城孽咒。

贺兰氏,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

突然,皇城之内扬起一阵喧闹,刀兵对碰之声细密嘈杂,由远而近。

城外巡哨的兵卒愕然一怔,下意识望向宫墙阻隔的禁宫,紧了紧手中的矛枪。

正在此时,众兵卒还未及反应,只闻喧闹之音已然到了城上。

昏暗中,黑影闪现,寒光一掠,一个人影左手执剑,右手握着一块紫黑色的玉饰,从数丈高的宫墙上直扑而下。

叮...铛...碰!

两剑一肘,三个带甲武士连兵刃都不曾擎出,便已倒飞而出,伤重不起。

人影趁乱一窜,射出丈许,躬身再闪,唰!唰!

只两个闪动,便已穿过长街,翻身没入宫外安乐坊的矮墙之中。

“......”

兵卒们都已经看傻了,此人武功之高闻所未闻,身手之迅更是见所未见。

“这......这是什么人!?”

......

“好像是个道士......”

......

“身后还背着包袱?”

“不是包袱,是一个孩子!”有看得真切的兵卒惊魂未定。

“一个皱巴巴......浑身是血的幼婴。”

......

一人一剑独闯禁宫,不但全身而退,且从皇宫之中带出一个幼婴,此等逆天之行,说出去都没人信。

可诡异的是,没人说出去,也没人敢说出去。

后人对于贺兰氏之死,亦只是《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卷》中寥寥三言,含糊不清。

“圣后武氏异母兄惟良与弟淄州刺史怀运,以岳牧例集于泰山之下。”

“时韩国夫人女贺兰氏在宫中,颇承恩宠。则天意欲除之,讽高宗幸其母宅,因惟良等献食,则天密令人以毒药贮贺兰氏食中。贺兰氏食之,暴卒,归罪于惟良、怀运,乃诛之。”

......

————————

七年后。

大唐永隆二年。(公元681年)

有魏国夫人亲兄——贺兰敏之恃宠而傲,藐视天威。

其与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通奸;

贪污圣后拨荣国夫人造佛追福之瑞锦;

逼淫太子妃选定之杨氏女;

为荣国夫人服丧期间,不遵礼制,饮酒作乐;

调戏帝女太平,及其随入宫人。

五大罪状,天尤不恕。

圣后震怒,厉惩不怠。下令将其削爵为民,流放雷州。

贺兰敏之自知罪孽深重,无颜苟活,途中自缢挽尊,了此残生。

名极一时,号称当世第一美貌才子,被圣后视若亲骨肉的贺兰敏之,也就这么没了。

只不过,亲自押解贺兰敏之,时任刑部都事的周兴,在给则天圣后的密奏之中,对敏之自裁之事却有着另外一个版本:

“徒至韶州,遇邪道阻之。左持剑,技高绝,伤卒十数,挟敏之而去,无人可挡。”

......

又两年,弘道元年十二月。(683年)

高宗崩,遗诏皇太子李显柩前即帝位,皇太后武氏临朝称制,改元嗣圣。

元年二月,(684年)太后武氏废帝为庐陵王,幽于别所。

其年五月,迁于均州,寻徙房陵。

至此,那暴毙宫中的一缕香魂再无人记得,亦无人提起。

......

————————————

《引子:大唐往事》

阴云盖顶,古道缠山。

关中暮春的细雨还夹着寒气,抽打在行人脸上,冰冷难捱。

庐陵王李显南下房陵的车驾仪仗,就在这泥泞氤氲的山道上缓缓爬行。

此次护送庐陵王南下的,皆是圣后身边的亲信之人。武官乃左金吾卫将军丘神绩,文吏则是礼部都事周兴。

二人安于马上,远望行路,隐隐皱眉。

这贼老天当真熬人,沉丝一般的细雨却是不知道要下到什么时辰了。

......

山下是一处村渡,十几丈宽的河水拦住了南下的官道,只有两条蓬船往来河面,摆渡着春雨中焦躁、麻木的旅人。

不顾山路湿滑,丘神绩命庐陵王车驾紧步下山,终是赶在蓬船未去之时来到了岸边。

等船的行人眼见大队官兵急至,无不侧目凝眉,有意无意地朝边上靠了靠。

这般阵仗,定是从京中南下的官员仪仗。看这架势,说不得还是什么皇亲贵胄,却不是他们这些平头百姓招惹得起的。

也不做多想,要早些过河避雨已然不太可能,定是要让官老爷先过的。

而丘神绩当然也是这么打算的,呵斥船家把已经登船的旅人尽数卸岸,驱逐一旁。

准备妥当,便冷脸吩咐仪卫:“请庐陵王下车,登船过河!”

言语之中虽是规矩,可面上却并无半点恭敬之色。

想来也属正常,高宗崩世,圣后独掌大权,推皇子李旦登临大宝。李显这么一个废帝,又何需他这个圣后亲信多费心神呢?

......

不多时,传令的兵卒没回来,亦不见后队的李显下车换船,倒是队中文吏周兴小跑而来。

“丘帅,怕是不行了。”

“嗯?”丘神绩一拧眉头,甚是不耐。

“怎个不行?”

周兴面有无奈道:“韦王妃要生了,在车上下不来。”

丘神绩一晃神儿:“怎么赶这个时辰!?”

心说,不知在这雨地里要淋上多久了。

“那还不叫稳婆去看看?”

“丘帅......”

周兴并未听令,而是似有深意地看着丘神绩,轻唤了一声:“何不再斟酌一二?”

丘神绩又是一疑,“何意?”

周兴闻言,凑到丘神绩耳边压低了声音。

“丘帅别忘了,圣后对韦王妃向来厌恶。况且,今次若不是因为韦氏之故,大唐天子也就不会沦落成庐陵王了。”

“何不借此时机......”

“你是说......”丘神绩大悟,面带惊容地瞪着周兴。

这小子是动了杀心?

正如他所言,李显被废的契机,正是这韦妃不知深浅,怂恿李显封赏韦氏一族。圣后震怒,这才把堂堂大唐君上变成了庐陵王。

可是,李显毕竟是圣后骨肉,丘神绩心生迟疑。

“恐有不妥吧?韦妃腹中毕竟是李氏骨血,且无圣后旨意,我等怎可妄行?”

周兴闻罢,阴阴一笑,“丘帅还怕圣后怪罪不成?想想废太子李贤,丘帅还有何疑虑难平?”

“......”丘神绩沉默了。

“李贤......”

对啊,废太子李贤,也就是李显之前的那位。

原本今次他的差事是南下巴州,巡视废太子李贤居所。

至于为何一个金吾卫大将军会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圣命,那是因为圣后派他去另有一纸密召,那就是:

送李贤去见先帝!

可是,偏偏在临行之前,临时又安插他护送废帝李显迁徙房陵的任务。

之前还以为就是顺路而为,现在经周兴一提醒,倒是让他看出圣后另外的深意来了。

周兴此时见火候已至,小声继续道:“若是王妃临产之时顺应天意撒手西去,想来圣后当是去了一块心病的。就算不即刻做些表示,也总会记在心上的吧?若是庐陵王悲痛难挨,也......”

话说半句,周兴却是不再多言,只玩味地看着丘神绩。

丘神绩又是一阵沉默,最后缓缓转头看了一眼李显车驾,眼神之中杀机一闪,森然道:“命王府左右随侍先行过河,投驿休顿。”

顿了一顿,“尤其是稳婆,你要盯着她上船!”

......

二人话音极低,左右兵士都听不真切,可远处,却有两双锐利目光紧紧地盯着二人,且随着二人的密谈而神情连变。

那是一道一俗,两个年轻汉子。

道士鼻高目锐,面若宝玉,甚是俊朗。一身道袍颇为合身,更显英姿。腰间悬一八卦,身后背一柄长剑,一看就是跑江湖的打扮。

倒是那俗士,让人搭眼一瞅,多半会惊出一身细汗。

与那道士相比,这人简直就是另一个极端,真的是丑得已经不能再丑。

只见一道半尺长的巨疤从左眉斜贯至右颚,且那长疤好似铁犁犁出来的一般,足有一寸来宽,深可见骨。整张人脸被那道巨疤撕成了两半,别说相貌,天若再暗些,到底是人是鬼亦难分辨了。

更为离奇的是,丑汉背上还背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面若金纸,双目紧闭,显然是湿寒入腹,病得不轻。

......

此时,道士看着远处的丘神绩戏谑一笑:

“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下意识看了眼丑汉与他背上的幼童。

“此次下山,别的倒无长进,这句话小道却是当真见识了。”

丑汉闷头不语,这道士神通广大,不但武技超群,亦通读唇之术,刚刚丘神绩与周兴所谋虽然隐秘,却已一字不落地被道士复述与他了。

枘然开口,沙哑之声似朽木撕裂一般难听。

“李显、李贤现在还不能死。”

“嗯?”道士一挑眉头,“你要救他们?”

“是。”丑汉抬头。

“包括韦妃腹中之婴孩。”

郑重抱拳,“望道长助我。”

“......”

道士不语,脸色渐冷,万没想到丑汉要救人。

良久方道:“三件!”

“家师遣吾下山只圆你三件事。”

肃穆地看着丑汉,“汝确定要把这第三件浪费于此?”

丑汉被道士所言说的似有迟疑,低头半晌,终还是......

“救吧!”

“唉!”道士无语长叹,并无先前言语之中的冷俊,反而露出一丝欣慰笑意。

调侃道:“以汝之性情,却是趁早断了复仇之心为妙。否则害人害己,徒增烦恼尔。”

言下之意,这丑汉的心还是不够狠。

不狠,又怎言复仇?

......

“罢了!”道士甩袖而起。

“汝不够狠,吾亦不够狠。”

“今日这一件,就当是小道俗心未灭,管一回闲事。毕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笑看丑汉,“这一件,算是小道送你的。”

“......”丑汉一阵错愕。

与这道人相处的时日也不算短,救下两个寻常之人对他来说倒也真不是难事,可圣后要除之而后快的人物,且此时金吾卫在侧,就算是救,也少不得一场厮杀,岂是如他所言那般“举手之劳”?

正想着,只见兵将之中冲出一紫袍绣带的青年男子,衣着虽奢,面容却尽是苦楚。

快步冲入渡口人群,急声问向众人:“可有稳婆?可有稳婆?各位乡亲,可有稳婆在此?”

“稳婆?”

稳婆已经被那恶将打发过河,还上哪儿去找稳婆?丘神绩是打定主意让韦妃死于当下,然后....

李显悲痛难捱,加之路途艰难,死在了南下的路上,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

此时等船的百姓无不往后靠了靠,避之如疫。唯独道士自得一笑,好似早有所料,排众而出。

“小道粗通岐黄,这位郎君急唤稳婆,可是家中有麒儿欲降人间了?”

华服男子正是被圣后迁居京外的废帝李显。虽是心焦如焚,可却颇为知礼,闻道士上来搭话,亦是苦声做答:“正是如此。”

拱手一礼,“这位道长,可知这野渡之上有无......稳婆?”

说到最后,声有颤顿,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能否有好运。

可不成想,道士闻罢哈哈大笑,“郎君莫慌,小道可代行稳婆之责。”

“你?”

李显更是惊愕,“道长...恐怕不合适吧......”

一个大男人去给王妃接生?这成何体统?

“诶~~~!”道士飒然摆手。

“疾不避医,何来男女之防?况且小道乃化外之人,郎君却是多虑了。”

“......”

李显一阵犹豫,让一个大男人给老婆接生,确实有点......

可是,此情此景又有何办法呢?

终还是点头,“好吧,那就有劳仙长妙手施恩。”

事到如今,找一个道士接生总好过一尸两命。

......

这边道士三言两语打发了李显,可那边的丘神绩却是不干了。

“且慢!!”

气势凶凶地冲将过来,一把拦下道士。

“大胆妖道!嫌命.....”

话还没说完,“呀!!”紧箍道士的手臂不知何时已然被道士反握。

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一个野道力气却是不小,隔着皮腕就攥得丘神绩手臂发麻,吃痛难忍。

正要怒喝出声,只见道士轻轻向怀中一带,丘神绩整个人就贴了上去,而那道士森然之音亦在耳畔响起。

“将军天格灰败,地格无章,怕是要大难临头了啊!”

“你......”

不等他反应,道士又言,这回却是没那么含蓄。

“李显、李贤皆是圣后骨肉,即使是圣后授意,毕竟是龙子龙孙,将军觉得会是白死吗?”

丘神绩顿愕,道士一言正中下怀,由不得他不多想。

而道士接下来的一句,却是更为骇人。

“总是要有人陪葬的....”

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刀,让丘神绩只觉觉阵阵寒意直贯周身。

谁陪葬!?谁杀的谁陪葬!

“我.....”

反过神来,惊叫出声,“你是何人!?”

可是,身前哪里还有什么道士,只留一仙风道影让丘神绩怔怔出神。

......

——————————

一个时辰之后。

山边野渡旁的车辇之中传来一声婴儿啼哭,总算为这氤氲不明的天地添上了一丝暖色。

当李显从道士手中接过婴孩,已经是怆然泪下。

颤抖着手,轻抚婴孩面颊,“吾儿命苦,降在野地里了......”

“为父...之过......”

“为父之过啊......”

见此情景,本是风轻云淡、傲然世外的道士亦有动容,和声安慰:“雏凤降世本是喜事,殿下何必徒增伤悲?”

“所谓极必反,终必归,根本之律也。以无为本,有生于无。”

“殿下此时无安身之所,无盛名之累,亦无娇奢之欲,乃‘生有’之境,又何来哀叹呢?”

李显被道士所言吸引,面上略有光彩。

想来真是万幸,今日这是遇到高人了,不但精通医理,且谈吐超物,字字珠玑,一下就说到了他心里去。

正如道士所言,他如今废帝之躯,幽禁京外正是皆无之境,能有新儿降世,孝守左右,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躬身一礼,“天怜本王得仙长大恩,且受本王一拜。”

“诶~~!”道士一摆手,恢复傲然本色。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目光飘向远处,正是刚刚被他一句话就说蒙了的丘神绩。

此时,丘大将军正独自一人站在细雨纷纷的河岸,失神发呆呢。

心道:若要救下李显、李贤,需再去添点火候为妙。

与李显一拱手,“雨湿路险,王妃又损耗颇多,殿下还是早些上路,投驿休沐吧。”

说着话,就欲告辞而去。

......

此时此刻,谁也没注意到,原本由丑汉背着的那个病童不知何时已经转醒,站在一旁,一脸茫然地听着道士与李显的对话,更是一脸茫然地看着李显怀中的女婴发呆。

庐陵王李显?

徒迁房陵?

王妃韦氏?

再加上路上还生了个孩子,这......这......

病童瞪圆了眼珠子“这”了半天,只觉脑中一片空白。

抱着一丝侥幸,把身上遮雨避寒的一件夹袄褪下,试探似的递到李显身前。

“天冷......别冻着孩子。”

李显一怔,这少年刚刚就见过,知道是与道士一起的,倒是没什么戒心。

茫然四顾,侍女宫人都被丘神绩打发过河了,还真没人能递上半片裹身之布,只得接下。

“多谢小郎君!”

低头一叹,“吾儿命苦,只得善人解袄裹身。要不,你就叫裹儿吧......”

“裹儿?”

“李裹儿!”

少年闻罢,一反常态,双目上翻,嘎的一声拍倒在地。

果然是李裹儿!

栽倒之前,嘴里还不忘蹦出一句:

“Fuck!”

......

同类推荐
  • 失臣

    失臣

    君策制衡天下,臣策扶君天下,若无天下,何为君臣,哪有权谋
  • 王阳明集(全2册)

    王阳明集(全2册)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他倡导要本着心性的要求去说话,提倡要尽力去表露长期被压抑的思想感情,提倡人们以“吾心”原有的“良心”去判别是非,做出符合自己心愿的行为。这种实践精神与成就事功的价值观体现了人的主观精神,有近代启蒙哲学的影子。王阳明心学追求独立意识和个性解放观念,在当时的思想界掀起了巨大波澜,注入了新鲜的学术空气。岁月在流逝,时代在变化,但王阳明心学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巨大的精神魅力。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地多角度地领悟王阳明心学,我们以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进行精心编校、整理、核对,最终形成这套《王阳明集》。
  • 生子莫如袁文烈

    生子莫如袁文烈

    一朝重生,来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但是,为什么和自己想的大不一样?袁显抬头望着天空,在这和对出身十分看中的时代,自己的身份可以说十分的显赫,汉末第一门阀,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弟,不过让他绝望的是,他爹名叫袁术,没错,就是那位汉末第一人——第一个敢称帝的人,连董卓都不敢他却敢。重生成为袁术庶长子,父亲持续作死,袁显表示,老爹,我在江东给你准备了豪华庄园,请你去住住。乱世之中,决绝果敢者,方为雄主,名声?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周瑜:兄长真雄主也!孙策:大哥,伯符愿赴汤蹈火!诸葛亮:主公,吾之师也!曹操:使操有子如此,死复何憾!袁文烈,英杰也!刘备:吾漂泊一生者,皆显之力!众人:袁文烈灭其父,破其兄,竖子也!生子莫如袁文烈!
  • 放开那个娘子

    放开那个娘子

    现代青年武直穿越到了古代,身揣着水火棍,做起了打虎英雄。别说这里空气就是好,娘子就是俏,在这样清新明媚的天地里,武直过起了潘驴邓小闲的如意生活,干起了文武双全的事业,开垦出一片全新的世界。放开那个娘子,让我来“招安”!天当被,地当床,繁花似锦芳草如席,蓝天白云是新房;朝习文,暮练武,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牛郎织女齐入港!金莲,种田喽!大郎,今晚吃什么?老板,给我来两斤牛肉一瓶阔落记得要零度的。阮小七。客官,阔落被我家娘子喝光鸟本店良心推荐野猪1.0饮料,三碗不过岗。武直。这方便面真好吃还能集一张梁山好汉卡。西门庆。清明上河图就是在天王堂享受着美食画成的。张择端。直则万世之公道伸,平则天下之人心服。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 都市之召唤系统

    都市之召唤系统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系统,来瓶矿泉水...”“系统,老干妈有没有?”“系统,你真是废物...”“滴,数据库不足,请尽快完善数据库...”“呵...”
  • 精灵大师系统

    精灵大师系统

    金!木!水!火!土!风!雨!雷!电!时间与空间!掌握了各式各样力量的精灵们啊!成为我的伙伴!或者武器吧!让我能够在这风云激荡的诸天万界成为一名真正的强者!世界进行曲:赛尔号→数码宝贝→洛克王国→
  • 妖后

    妖后

    【离苏羽,朕不要的女人,只有死路一条!】★★★她是被皇帝始乱终弃的女人,被逼落胎,御赐凌迟;他是带着仇恨归来的七王爷,豁出性命,将她救下!他千般温柔,万般宠溺只为——惑她一步步堕入他编制好的深渊。.他卸下温柔面具,冷血无情到让她不寒而栗,曾经深爱的眼底只有深深的厌恶。.“轩辕墨邪,你既是恨我,当初为何要救我?”“别问,你永远都不配知道答案!”.【点“加入书架”↓↓↓,本文为正剧非小白,放心入坑!】
  • 大爱天台

    大爱天台

    20世纪20年代末的一个后半夜,天还没亮,就有一高一矮两个后生摸黑走出洞溪岙中村,他俩身背包裹雨伞像要出远门,却没有踏上出岙口去县城的官道,而是折身爬上村后山的仙子坑。“天还黑……黑着呢!”矮胖的叫方虫,说话有些结巴,“等会……再再走……”“天再黑还是地黑,走出这片地,前面就是亮天!今天肯定是个清光亮日。”瘦高的名叫石梁,却能说会道,富有激情。最近,县中校长说他思想激进,组织“你我一心,彼此同志”的同人社,有共产嫌疑,予以开除学籍。石梁一气之下,干脆去上海找共产党。
  • 太苍圣帝

    太苍圣帝

    凌云日,走马乾坤,赏万界花开!——只希望多年过去,初心不改!【试验品01,签约后断更三个月又重新接着写,态度上最认真的一本】
  •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商海博弈必读胡雪岩,官商策略,商战权谋打造一代红顶商人;为人处世须学曾国藩,内圣外王,传统智慧成就一代中兴名臣。为官经商、创业投资、突破困局、持家教子……让我们在曾国藩、胡雪岩的传奇人生中找到最传统的中国式智慧。
  • 最强妖孽特种兵王

    最强妖孽特种兵王

    【请试读三十章】他是最强妖孽,也是一尊魔王!四年前,被人陷害,远走他乡。四年后,王者归来,傲视天下!纵横武道世界,登临绝巅之上,唯吾独尊!
  • 邓友梅小说精选

    邓友梅小说精选

    《邓友梅小说选》收入作者的中短篇小说11部,包括作者的成名作、代表作以及各个写作时期的所有重要作品。既有作者1956年的成名作《在悬崖上》,又有新时期的军事题材作品《我们的军长》,还有作者描写北京市井生活的“京味儿”小说《那五》《烟壶》《寻访“画儿韩”》《双猫图》等,基本反映了作者创作的全貌。
  • 奇书《山海经》

    奇书《山海经》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