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父,你那学生挺有也意思。”朱玉笑着对吴安说到。
“他就是一竖子,没把我这老骨头气散架就不错了,成天顽劣,不思进取。”吴安把手里的茶杯放在桌子上板着脸说到。
“舅父,金陵城比我上次来的时候改变挺大的。”朱玉说到。
“还不是那竖子,看着这里也不合适,哪里也不合适,天天在我耳边聒噪,要不是他还有点本事,舅父早就把他赶出门外了。”吴安笑道。
“舅父可否与我讲解一下金陵这些改变的缘故,等我回到京城后汇报给父皇,酌情在整个大唐推广。”朱玉问道。
“因地制宜,舅父曾经问过那竖子,但是那竖子告诉我这一句话,不同的地方适合不同的政策,有些东西会影响到本地某些人的利益,阳奉阴违。因为金陵城特殊,那竖子又是常彪子的结拜义地,所以一些势力都礼让三分,并且改革之后他们也尝到了甜头,所以金陵这边改革的比较理想。”吴安抚摸着胡须说到。
“那不如让方原陪我几天,逛逛金陵城。”朱玉点了点头,知道吴安的意思,他是储君,大唐的格局比谁还要清楚。
“那竖子我做不了主,你可以去问一下他,兴许可以,那竖子很是懒散,喜欢无拘无束。”吴安看着书房外面陪朱涵一起玩耍的方原淡淡的说到。
“外甥明白,绝不强迫。”朱玉说到。
吴安早就料到朱玉会来,但是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他上个月与皇后通过信件,知道朱政的身体这段时间并不好,朱玉应该在京中辅政,等朱政的身体状况好了再下来。
他与方原也交谈过,方原并不愿意涉及到政治中,在金陵这一亩三分地上悠哉悠哉的挺好,无论谁当皇帝,只要善待百姓就是明君。
朱涵挺喜欢方原,很快就和方原玩到一起去了,太子妃在一旁仔细观察着腰间挂着太子玉佩和忠勇伯玉珏的方原,不知道是方原已经察觉到他们的身份还是没有察觉到。
“小胖墩,你知道那个农夫最后怎么样了吗?”方原看着朱涵问道。
“我叫朱涵,不叫小胖墩。”朱涵不满的扭过头去:“那个农夫最后怎么样了?是不是天天都有兔子撞死在树上?”
“如果这样,那谁还去种地啊?那个农夫最后被饿死了。”方原说到。
“怎么会被饿死呢?不是连续两天都有兔子撞死在树上吗?第三天肯定也会有兔子撞在石头上。”朱涵挠着脑袋不解的问道。
“涵儿,那个农夫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的,所以田地就荒置了,田地荒置没有粮食,那个农夫肯定会被饿死的,对吗,方大人。”太子妃看着方原笑道。
“夫人说的对,小胖墩,多跟你母亲学,别一天天的只知道吃。”方原刮了一下朱涵的鼻子说到。
“我不是小胖墩,我叫朱涵。”朱涵板着个脸气呼呼的说到。
“那你告诉我那个农夫为什么被饿死了呢?”方原问道。
“母亲大人说了,那个人因为不下田,所以没有吃的,最后被饿死了。”朱涵认真的说到。
“这叫做守株待兔,要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不知变通,墨守成规。”方原说到。
“涵儿知道了,谢谢方叔叔。”朱涵对着方原行了一个弟子礼。
“小胖墩不要客气,只要以后我叫你小胖墩你别生气就好。”方原用手连忙托住朱涵的手。
开玩笑,这弟子礼可不是乱行的,万一以后被赖上了就麻烦了。
朱玉站在一旁,听到了方原对朱涵的说教,看了一下太子妃。
太子妃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能当上太子妃的女人不会那么简单,但是她却看不懂方原。
“子孝,你过来。”吴安对着方原说到。
“怎么了,老头子,额,老师。”方原来到旁边说到。
“这几天你先把码头交于一龙,陪着朱公子一起逛逛金陵城,朱公子是为师一远方外甥,许久没见了。”吴安说到。
“金陵城有啥好逛的,还不如在家睡觉,天这么热。”方原不满的说到。
“哼,你这竖子,别以为为师不知道,你这几天都是去点个卯,然后就回到你的狗窝睡觉,你这么玩忽职守,小心陛下斩你狗头。”吴安不悦的说到。
“老师,陛下的圣旨是让学生去临时负责漕运司,每天去一下就是临时,学生遵循着圣旨来的,陛下怎么会责罚学生?再说了,秃子天天穿着我的百户服在码头值班,我人没在衣在,身不在心在,这又是怎么玩忽职守了?”方原脸上露出一朵花来。
“少油嘴滑舌的,这几天好好陪着朱公子逛一逛金陵城。”吴安转过身,走向书房。
“那就麻烦方大人了。”朱玉笑着对方原说到。
方原无奈的笑了笑,脸上写满了不开心。
金陵城在方原的眼中并没啥改变,还是如同以前一样,但是在小朱涵的心中,这金陵城与长安充满了不同,好吃的特别多。
方原在前面走着,朱玉等人跟在后面。
“方大人,昨晚上在下逛了一下夜市,对于这个夜市很是好奇。”朱玉觉着气氛有点尴尬,开口打破了平静。
“夜市,藏富于民,让百姓各取所需,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方原放慢了脚步,等着朱玉跟上来解释道。
“这有何说法?”朱玉不解的问道。
“大唐的百姓晚上吃完饭后无所事事,很早就会休息,现在的农活已经忙完,第二天也依旧如此,久而久之,民情就懒惰了。”方原胡诌道。
“那这与夜市又有何关呢?”朱玉不解的问道。
“夜市没有固定的摊位,禁止霸摊,谁来的早就是谁的。”方原继续胡诌道,他也不知道下面该怎么继续往下去编。
“哦?在下明白了,没有固定的摊位,这就激起了百姓的勤奋之情。”朱玉点了点头说道。
“并且,你可能没有在意一个摊位在夜市中的流水账最多的是多少。”方原故作神秘的看着朱玉。
“方大人,是多少?”朱玉好奇的问道。
“十几两,利润占一半。”方原说到。
“如此之多?”朱玉惊讶道。
“当然。这就是藏富于民,提高生活质量。”方原说到。
“久而久之民众不就趋利而忘本?”朱玉察觉到了一个弊端。
“所以夜市只在双日开放,每年只在农耕结束后开放。”方原说到。
“每处摊主都需要缴纳摊位费,卫生费。摊位费每次十钱,卫生费每次五钱。”方原接着说道:“这些费用由西衙收取,然后发给打扫城内卫生的清洁工。”
“清洁工?”朱玉不解。
“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所有的清洁工都是在流民中招募,这既提高了百姓的收入,又让百姓对城市有着更好的归属感。”方原忽悠道。
“方大人果真是博学多才。在下佩服。”朱玉感慨道。
“一般一般,毛毛雨啦!”方原昂着头骄傲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