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没有下令进攻,大唐的官兵就没有发出丝毫动静,而倭寇则在雨中骂骂咧咧的,很是不满,这就是最基本的差距,也是方原训练新兵时要求的令行禁止。
“爵爷,床弩都已经准备好了。”王二狗来到方原身边说到。
“不急,等近一点,等倭寇们再走的近一点。”方原看着正在顶着暴雨上岸的倭寇轻声的说。
密密麻麻的倭寇,方原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他只知道这小岛今天是这群倭寇的断头台。
方原抽出唐刀,看着越来越近的倭寇,狠狠的挥下:“射他们一脸!”
旁边的唐兵也吹响号角,号角的声音在雨夜中格外的清响。
龟田知道自己上当了,唐军的指挥今夜有戒备,但是这么大的雨,正是倭寇的主场,倭寇住在海岛上,暴风暴雨很是常见。
“武士们,斩下方原的狗头,杀死岛上的唐军,大唐就是我们的狩猎场!”龟田对着前面的倭寇大声喊道,他自己和几个亲卫躲在最后面。
拼杀,不是他的长项,他负责在后面呐喊助威就行,因为他是王储,没有必要涉险。
不需要刻意的瞄准,对着岸上的人群扣动扳机就行,这是事先方原嘱咐的,乌压压的一群人,瞎猫还能碰上几只死耗子。
锋利的箭头从床弩上射出,带着愤怒和仇恨,狠狠的扎进迎面而来的倭寇群中。
床弩劲道很大,虽然只是简化版的三弓弩,但是射穿只穿着竹甲的倭寇格外容易。
为了抵御大唐的劲弓,龟田命令瀛岛上的工匠为每位武士都配备了一件竹甲,几次海战发现只要不被射中头部,大唐的弓箭都会被竹甲弹飞。
看着从四周射来的寒光,倭寇谨记龟田的吩咐,低着头,挺起胸膛,正面杠。
弩箭轻而易举的穿过倭寇的胸甲,如同串糖葫芦一样在人群中横冲直撞。
看着胸口拳头大的洞,前排的倭寇们无力的跪倒在沙滩上,如同恕罪一般。
“大瀛的武士们,杀死唐军,斩下方原狗头,大唐就是我大瀛的狩猎场!”龟田在后面继续打气鼓励道。
嘈杂的雨声夹遮挡住了倭寇的惨叫声,后面的倭寇无所畏惧的踏着掺杂着血水的雨水继续蜂涌向前。
床弩射击的很有节奏感,每个小组在不同的地方轮流射击,射完之后便装填弩箭,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倭寇看着眼前倒地的同伴,再看着旁边幸存的同伴,嚎叫着举着刀冲向不远处的帐篷。
“儿郎们,你们的竹甲抵挡住了唐弓,冲进丛林杀死方原,无比富裕的大唐就是我大瀛的了!”龟田爬上了一块谯石,看着前方每次倒地的倭寇只有十几人,兴奋的喊道。
为了防止倭寇被弩箭吓跑,方原命令每次只准五座床弩射击,五座床弩还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因为十几二十几人的损失在一群倭寇中完全不起眼,只会刺激起无知倭寇的血性,同样也会让他们产生侥幸的心理:没有射到我,冲到前面去就安全了,只要斩下方原的狗头,我大瀛武士就可以纵横在富裕的大唐之上。
倭寇离丛林越来越近,几个人冲进帐篷之中,挥刀砍下穿着军装的草人,得意的大笑起来,此时的火堆已经渐渐熄灭,没有亮光,他们只能隐约的看清躺在地上的人形。
看着眼前相距十几米的倭寇,方原再次下令,全部床弩进攻。
等待已久的唐军再次扣动扳机,此时已经不再是零星的射击了,几十座床弩射出的弩箭扑向还在得意的倭寇人群中。
如同割麦一样,劲道十足的弩箭横穿整个倭寇阵容。
能少死一个唐军就少死一个唐军,弩箭不值钱,在器物司一天能打造上百根,但是每一条唐人的性命都是经过十几年的抚养才长大成人。
无数的倭寇被弩箭取走性命,幸存的倭寇绝望的看着十几米外的丛林,转过身掉头就跑。
还在因为突破唐军营帐而兴奋的龟田看到瞬间便团灭的部队,连忙惊慌的跳下谯石,带着几个亲随一起登上了来时的战舰。
原本停泊在一堆的大唐战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一旁,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堵墙,随着海浪起伏不定。
一龙站在船头之上,玩味的看着登上小船的幸存倭寇。
趁着暴雨刚来的时候,方原便让一龙带着一部分床弩来到战船之上,躲在最里面的一艘船舱里面,等倭寇登陆之后,把战船驶到岸边,连成一堵墙。
几十座床弩也已经上好了膛,瞄准着龟田的小船,控弩士兵等待着一龙的命令。
“射。”一龙拿起自己的铁胎弓,拉成满月,对着站在船舱上穿着很是显眼的龟田射去。
普通的倭寇穿着竹甲,戴着竹盔,龟田的竹甲装扮的更为奢华一点,头上戴着的竹盔更为别类,很好识别。
等待多时的弩兵在一龙下令之后,扣动了手里的扳机,无数的弩箭射向龟田所在的那艘小船。
天亮了,风暴也渐渐平息,海上也恢复了风平浪静。
方原命令众人将倭寇的头颅装上小船,带着几十个重伤的俘虏返回崇明岛的大唐水寨。
这个小岛之上密密麻麻的竖着上千个木桩,每个木桩之上都钉着一具无头的倭寇死尸,双手伸展,成一个丁字状。
这个海岛以后被称为丁字岛,成为瀛国闻之色变的一座海岛,但是大唐的渔民每次深海捕鱼都会来到这个海岛上休憩,对岛上腐烂的木桩重新装订,顺便再把木桩下面的骨架也整理一番。
方原出海半个月终于回来了,带着几艘小船的倭寇首级。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吴安来到码头之上,看着远方渐渐清晰的舰队露出了笑容。
通过望远镜,他看到了躺在甲板上的方原,吕成撑着伞,王二狗扇着风,一龙站在一旁侍卫。
“这竖子。”吴安唾了一口,转身离去。
回港的舰船少了一半,肖标带着一部分人押着几个俘虏前去他们的巢穴清点物资,解救被俘的同胞。
方原指挥众人把几艘小船的倭寇首级用石灰炮制好,在崇明岛的入海口重新铸造了一座更大的京观。
“不行,还是太小,不起眼。”方原看着京观摸着下巴毛茸茸的胡须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