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600000002

第2章 缔造意象世界的神秘契因(1)

导语:心理学的概念应用经常带给我们一种错觉--我们只有在最为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意识到这门科学是以生物的思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什么是思维?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将引导着我们步入智慧之门。

第一、诱发心理的恐怖意象

本节导读:大自然曾经无数次地毁灭了生物存在的世界,这对目睹了一切的远古人类是巨大的震撼,如果给这种震撼下一个定义,那就是生存危机。

【1】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本来不想当作家,但是战争却把他送进了热那亚的监狱。为了打发乏味的监狱时光,他向同牢的一位可怜的作家描述了一生经历的奇怪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欧洲人开始了解到他们过去所不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他告诉人们:在东方,忽必烈汗的金色御座有宝塔那么高,花岗岩城墙的长度如同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距离那么远。那些习惯于西方袖珍小城的人们不由得大笑。

马可·波罗其实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他还顽固地坚持曾经在小亚细亚看到一个圣人把一座山移动了两英里,也曾提及没有脑袋的人和三只脚的鸡。但他的讲述却胜过了欧洲过去1200多年的一切,因为他的讲述让那些只认得ABC的普通百姓了解到大量《圣经》不曾想到的事物,从而推翻了教会的地理学理论。

心理学感悟:那些能够带给广大人民群众启迪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只有满足大众心理趣味的东西,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

【2】可怕的沙漠

关于大戈壁,马可·波罗是这样写的:“据说,这沙漠极长,一年也走不到头;从比较窄的地方穿过去,也得跋涉一个多月。因此,纵向穿越这片沙漠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无法带上足够的食物。横向跨越,像人家说的那样,走一个月也看不见一户人家。整个沙漠到处都是沙山、沙谷和大片的沙子平原,在那里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起风暴的时候,风能够把沙漠旅行队埋在沙子底下。”伊本·巴蒂塔说过,“中亚有一片大沙漠,要走15天才能过得去;沙漠上会刮一种能置人于死地的‘毒风’,这风会使人腐烂,死于这种毒风的人,胳膊和大腿会从身上掉下来。”

阿诺尔德·冯·阿尔夫于1497年提到过,在沙漠里经过三天极其艰难的跋涉,死了两个阿拉伯兄弟、几匹骆驼和两个旅伴;此外,他还在沙漠里看见了大约50具尸体,尸体的半个身子都被猛兽或别的野兽吃掉了。

心理学感悟:恶劣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不能合理控制就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心理。

【3】彗星之日

公元942年6月20日,巴伐利亚公爵到图林根州的卢赫镇去会见年轻的奥托三世的祖母和母亲--阿德莱德和泰奥法诺,他要将奥托三世置于他的保护之下。他们这次会见的目的就是讨论恢复小王子的地位,但是亨利感觉有点儿不愉快。在正午的时候,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颗雪白的彗星似的物体,并且缓慢地消失。而后,这件棘手的事情一下子解决了,不等亨利动手,小王子奥托一下扑进了母亲的怀抱。

心理学感悟:对于不了解的自然现象,人们总是有着一种天生的恐惧。

【4】传染病的传播者

传染病是从海上传来的。

格里高利·德·图尔报道过,公元587年在马赛肆虐的鼠疫,就是由一条船带来的。“一条来自西班牙的船,载着和平时一样的货物,来到了这座城市的海港。不幸的是,这条船也带来了鼠疫病菌,很多居民都买了这条船带来的各种货物。有一个八口之家,都得了这种传染病,人很快就死得一个都不剩。这种像火一样蔓延的传染病,并没有在当地立刻传染给所有的家庭,而是停顿了一阵之后,才又像烈火似的在谷物收获期间迅速地蔓延开来,使这座城市变得荒无人烟。”

黑热病也是这样传播进来的,可能是从黑海来的热那亚人于1347年9月把这种可怕的疾病带到了梅西纳。

心理学感悟:灾难的恐怖阴影还笼罩在人们心头,对于不可知的灾难的恐惧则更大,因此人们总想找到灾难的来源。

【5】暴风雨引发的海难

新登基的法国国王菲利浦于1270年9月20日星期四出发,星期五下午3点左右平安抵达意大利的特拉帕尼,那是一个位于西西里岛西端的海港。当时正赶上一场可怕的暴风雨。

西西里国王的帆桨大木船已于前一天的午夜到了那里。不过,国王的教士在1271年1月30日的一封信里写道:“来的时候上帝给了一个好天气,星期六的夜里海上却又狂风大作,到了星期天,风大的让人难以接近那艘大帆船,也难以从大帆船上下来。一整天,暴风雨越来越厉害,待在大帆船上面的人根本就无法下来。那景象惊心动魄,让人无法忘怀!星期天一整夜,星期一又一天,这一天一夜,海上的风越刮越猛,水手们都说未曾见过。桅杆断了,锚链断了,甚至最大的帆船也像石头一样沉入了大海。不过,使人悲痛的不是船沉了,也不是船上的东西损失了,令人悲痛万分的是死了那么多人。有贵族,有普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目击者估计,死了大约4000人,逃过一劫的人,相当一部分也都在事后不久因为伤心和忧虑而死……”

心理学感悟:灾难对人心理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肉体的伤害可能会很快恢复,但心理上的破坏却难以弥补。

【6】可怕的“火球”

1719年3月的某个晚上,天空中一个巨大的“火球”让英格兰所有的目击者惊恐万分,许多人都跪在露天地上,有些昏厥了过去。儿童和一些百姓以为那是月亮从天而降,落到地上。因为看到夜空出现光亮,一位康涅狄格殖民地的移居者竟然用他的妻子来祭奠上帝。

心理学感悟:恐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因为对某种事物缺乏基本的认识,心里难以承受。

【7】无法接近的城堡

在辛苦跋涉了一天后,一队骑士发现了远处的一座城堡,他们试着走近城堡,准备到那里过夜。但随着他们的前行,城堡在向后退。他们骑马行至深夜,越往前走,越无法靠近城堡。

心理学感悟:许多传说都反映了人在心理上的欲望,当一些愿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们便会以一种象征性的手法对其进行描述。

【8】可怕的彗星

大约是在公元996年到1004年之间,在卢瓦尔河畔的圣伯努瓦修道院院长阿蓬逝世之前,一颗明亮的彗星闪耀在黑夜的天空中,直到五更鸡叫的时候才消失,这种现象在春秋季的三个月间反复出现。不久之后,就有一大堆可怕的事情降临了。阿蓬院长突然暴死在修道院,一场大火烧毁了圣·米歇尔山的教堂,还有附近的阿德尔河洪水泛滥,勃艮第公爵亨利一世随后去世。12月份,在圣诞节前星期六的晚上,人们发现天空中似乎是他自己的身躯化成一条巨龙,出没在南部地区,最后一边吐着火带,一边飞向南方。

心理学感悟:在一些自然现象发生时,人们习惯于将这些现象作为灾难的征兆,这是因为人们心理上对于灾难过于恐惧和对自然科学缺乏了解。

第二、他人就是地狱

本节导读:来自同类的攻击与敌意才是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致命打击,所谓“人吓人,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1】惊吓

1476年,马尔索参与绑架了一个已婚妇女,他负责在她居住的房门前警戒。面朝大路,由于天黑什么也看不到,他听到身后有人靠近,对他说:“那儿怎么样?那儿怎么样?”他受到惊吓,转过身来,无意间,他的铁标枪头碰到了叫他的人,并在其喉咙处留下了致命的伤口。

心理学感悟:当一个人处在紧张状态中时,他对周围信息的反应要比平时强烈许多。

【2】我变成马

有一次,一个犹太教教士骑着他的马经过一个村庄,他正要去另一个镇。他很累,就想休息一下,他走进了一个客栈,把他的马留在外边的树下,给马留了些干草吃,也让它休息一下。

穆拉·纳斯鲁汀正坐在另一棵树下,他喝醉了。那匹马很美,纳斯鲁汀靠近它,就为了看看。当他正站在马的旁边时,一个人经过,是一个贩马的生意人。“这马是少有的,的确很漂亮。”他问纳斯鲁汀,“它是你的马吗?”

纳斯鲁汀醉醺醺的,他对“这样漂亮的一匹马是属于我的”感觉相当好,就说:“是的。”

但是一件事就会导致另一件事,那人问:“我想买下它,你想要多少钱?”

现在纳斯鲁汀听清楚了,他只要出一个不可能的价格,就不会有问题了。他说:“2000卢比。”

这马不超过500卢比,所以没有人会付2000卢比,所以,很简单,事情该结束了。但不巧,那人说:“好,拿去这2000卢比吧。”

纳斯鲁汀麻烦了,但2000卢比……于是他想:教士在里面,他不知道--为什么不拿这2000卢比?又没有人看着,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于是他说:“好。”他拿了2000卢比,生意人牵走了马。

马一牵走,教士就出来了。纳斯鲁汀正愁着现在要做什么--带着2000卢比,又喝得那么醉,甚至不能跑开,于是他开始在他的头脑里想办法。

他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便四肢张开卧倒,好像是一匹马,放了点干草在自己的嘴里。教士简直不能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他说:“你在干什么?你疯了吗?”

纳斯鲁汀说:“先听我的经历。”现在他的头脑正飞速运转--他已经成了一个神学家:现在他正做出一个答案。然后是另一个问题,他掉入了他自己的圈套中。他说:“20年前,我是个年轻人,我和一个女人犯了罪。上帝做了什么?他十分生气,他惩罚我,把我变成了马--你的马。教士,我侍候你20年,但看上去现在惩罚已经结束了,我又重新恢复做人了。”

教士开始颤抖了,他看到一个罪人被惩罚了--谁不是罪人呢?教士自己也犯过罪,和许多女人……所以他看到这现象开始颤抖了,他跪下来,开始祈祷。但还是有个实际问题要解决。他说:“好吧。但我必须去另一个镇,怎么办?”

纳斯鲁汀建议:“市场不很远,你可以另外去找一匹马。”

于是教士去市场了--他自己的马正站在马贩子旁边!他又开始发抖了。他走近马,靠近它的耳朵,说:“怎么啦,纳斯鲁汀?那么快又……?”

心理学感悟:人的天性是经不起诱惑的,尤其是物质的诱惑,因为这种诱惑正符合人自私的心理。

【3】夜中对话

17世纪,在特劳恩斯坦广场,职员安德列·皮奇勒看到有人影从面前晃过就会大声警告:“如果你不开口,我就用刀捅了你。”人们在夜里的语言简洁而直接:“谁在那儿”或是“那是谁”是常见的问题。威廉·莫费特在回家途中总是这样回答质询者:“是朋友和邻居。”与回答的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回答时的语气,既要肯定又不至于冒犯别人。

心理学感悟:在危险的环境中,沉默和不友好只会加重人们的疑心。

【4】夜晚致死

1706年,赫特福德郡五人的夜间暴毙,被归咎于夜晚“有害的空气会在人体内诱发无数的疾病”。闷热的气候里蚊虫所传播的危险的疟疾,也归咎于夜间的空气。

心理学感悟:人们之所以对黑夜有这样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人们对黑暗的恐惧和不了解。

【5】跌进坟墓的少女

1739年,阿伯丁郡一位15岁的少女在穿过她熟悉的教堂旁的小径时走错了路,跌进一个新挖的坟墓身亡。

心理学感悟:越是熟悉的事物,人们越是容易对它掉以轻心。

【6】醉酒之死

1635年,男子凯里在去曼彻斯特的途中与朋友在酒店驻足畅饮,直到最后被店主拒绝时,他发誓当晚还要喝上百杯。换了一家酒店后,他们一直喝到深夜。当晚,凯里跌进一条沟里淹死了。他的一位喝得酩酊大醉的朋友,倒在道路旁打起了震天响的呼噜,被人误以为是野狗,开枪打死了。

心理学感悟:人在心理上应该对自己有控制力,否则就会做出许多荒诞不经的行为。这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7】见死不救

1725年的一个夜晚,伦敦一个醉鬼跌进井中,邻居误以为他是恶魔而对他的呼救声充耳不闻,结果这个醉鬼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心理学感悟:在恐惧面前,人们心里想到的首先是自身的安全。

【8】不该待在这里

1666年,在英格兰北部城市伯德萨尔附近,有天夜里,爱德华·鲁道克穿过树林时,向几个寻找五色花猪的年轻人开枪,因为他怀疑他们是偷猎者或是小偷。在给其中一人造成致命伤后,鲁道克大声喊道:“无赖!无赖!要是让我碰上,我会告你们耍无赖。这么晚了,你们应该待在床上,而不是待在这里。”

心理学感悟:许多伤害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伤人者的残忍或贪婪,而是因为他们的恐惧心理。

【9】惯盗

1483年—1484年间,埃尔沃的皮埃尔·普雷沃总是在夜间行盗。他曾趁夜进入了达尼埃尔·缪塞的家,从谷仓里拿走了2斗小麦。另一天夜里,他去了让·萨盖的花园,从窗口进入了萨盖和他女婿住的卧室,但被发现了。晚上9点左右,他躲进了皮埃尔·梅西耶的干草房,在那里藏到了午夜12点。然后,他去了梅西耶的卧室,把一个腰包里的钱据为己有。在他叔叔科兰·普雷沃的陪伴下,他在夜里去了乔治·勒弗尔的家,在卧室里,他偷了一笔钱。在一个修道院,当修士们做晨祷时,他偷了一条黑短裤和一件男式紧身短上衣。

心理学感悟:对于偷盗等恶行来说,屡次的成功在心理上会减少罪恶感和紧张感,从而胆子越来越大。

【10】幸运的绅士

1595年,一位波兰绅士傍晚穿越意大利乡间时,从灌木丛中冲出来两个土匪。这位绅士不仅用破布盖住了自己的鞋子,还将80匈牙利弗罗林缝在了长筒袜中。由于他的鞋子很破,而且是徒步行走,所以土匪没有看出他的身份。一个强盗还可怜这位波兰人,开溜之前还给了他两个硬币。

同类推荐
  •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电影和电视是青少年成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教育面临着新的危机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吸收影视剧中富含的精神营养,同时避免带给我们负面效应,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书对相关的经典或流行影视剧进行专业的心理分析,意在帮助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些领域中从事青少年教育的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应付新的挑战和危机。
  •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在这个心理学日益被广泛关注的时代,《心理学的故事》作为一部及时的、重要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著作,力图准确地解释人们心中的疑问——人类行为的真正起因到底是什么?
  •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内容简介:年轻人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处世方面将会受益良多,它能让你洞悉世事,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他人的内心,最终教你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使得生活与事业之路畅通无阻。90%的人知道心理学,但没学过;9%的人学过了,但不懂运用;1%的人不仅学过还能灵活变通,所以成功了。
  •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行为心理学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都是“语言”,聪明的女人总能够通过人的这些行为读懂那些“言外之意”。本书就是通过介绍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内心世界,引导女人充分发掘自身的细心、感知力等天生的性别优势来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语言、读懂他人的行为语言,从而成为生活中善解人意、举止有度的俏佳人。
  •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微动作:世界顶尖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

    检察官告诉你,如何使用心灵读眼法;公安人员告诉你,如何解读耳部暗喻;刑侦警察告诉你,嘴巴如何暴露疑犯信息;FBI告诉你,手臂传达了哪些心理玄机;CIA告诉你,脚与腿是*诚实的部位;007告诉你,鼻子与下巴投射出何种情绪;心理学家告诉你,口头禅显露出哪种性格特点;律师告诉你,对问题的反应比回答更重要……《微动作:世界*读心侦探公开遍布全身的心理秘密》以“读懂人心”为基础,让人们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去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信息。
热门推荐
  • 脉胳

    脉胳

    放好手机,紫玉突然觉得就有一种满足感在身上流动。王渊本来准备要出去玩的,紫玉不让他出去,他就不去了。在家里,王渊总是随着紫玉,除了女儿,在这个家里,差不多可以说是紫玉说了算。王渊从来不跟紫玉发脾气,要吵也是紫玉首先挑起的。紫玉觉得这就是一个家庭固有的格局。他们家的格局就是这样的,可能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颜色。这让紫玉感到一种满足。紫玉觉得她还是习惯于这种既定的格式,把精力放在工作中,事业上,把家庭当作是一个休憩的港湾,要的就是平静,即使有时候会感到厌倦和苍白,但真实,平静,安祥。
  • 西点责任课

    西点责任课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从此,西点成了成功教育的代名词。本书将告诉你西点如何培养你的责任感。
  • 柯卡之恋

    柯卡之恋

    小说主人公“苏里坦”的原型为新疆维吾尔族第十二代“库车王”达吾提·买合苏提(1927-2014,生前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政协副主席),《柯卡之恋》就是以这样一位中国末位世袭王爷为原型而进行的创作。在创作期间,帕蒂古丽深入王爷生前居住的库车王府进行素材采集,与王爷的家人、朋友一起生活了近一年半,为创作积累了许多珍贵的素材与不同寻常的感受。
  • 末世之魔女重生

    末世之魔女重生

    作为一个在末世已经成功挣扎了十年的人来说,突然重生到末世初期,还是重生成一个身娇体弱易推倒的萝莉身上,冬青表示她恨这种莫名奇妙的“好运”。幸好,萝莉外表虽然很弱,但她除了有一个强悍牛逼的灵魂之外,萝莉的身体素质很有潜力,耐打耐摔耐砍,因为她是千万分之一机率的高级进化体质。
  • 内丹诀

    内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听不懂领导讲话,你就默默干到老

    听不懂领导讲话,你就默默干到老

    这是一本关系你职场前途的情商书,不仅讲“听”,更是讲其背后之道。本书献给迫切想赢得领导赏识和青睐的职场新人。会倾听是会说话、会办事的前提,也是官场和职场生存的基本技能。不论在职场还是官场,正确领会领导的话、听出领导的弦外之音、听出领导没说出来的话,都是办好事、好办事的第一要诀。本书针对“如何听”这一职场难题展开阐述,提供专业知识之上的沟通之道。本书作者实战经验丰富,通过大量的案例把下属如何听领导说话这一人人都想知道又人人都说不清的问题阐述得淋漓精致。
  • 两个老头

    两个老头

    两个可爱的老头精彩的人生片段,在小镇的上空像变幻多端的云彩一样,时而薄如蝉翼,在春风中荡漾;时而气势恢宏,仿佛埋伏着千军万马:时而又像绵绵细雨,滋润进人们的心田。他们永远映衬在小镇的蓝天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春来冬去,依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依然撩人心扉,给人以启迪,让人难以忘怀。
  • 心术上

    心术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ix 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

    Six 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挣扎

    挣扎

    名牌大学毕业的朴博,蜗居在大都市——新安市,身处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也算是常人眼里的一名白领,为了生活过得好些,为了努力攒够买房的首付,从公立医院跳槽到了一家当下最火的移动医疗公司上班,经历了种种新奇、荒诞的故事,经历了种种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痛苦和快乐,经历了世态的炎凉和百态的人生,然而,买房的首付,依然遥遥无期。为了生活,为了不确定的未来,为了将人生过得像样点,身处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他,和妻子顾佳,努力地挣扎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挣扎在一个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大都市,不懈地奋斗,执着于相信生活总会好起来的信念,坚守在房价高不可攀竞争异常激烈的大都市,默默地守望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