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又和我说了一下我的工作,最后告诉我:“一会儿就要给你一个新订单,你先跟着,有问题就问Amy。”
走出会议室,我回到工位。
坐在既熟悉又陌生的办公环境里,我突然感慨万千。
离开职场三年多,回来不得不从底层做起。如果当初没有辞职,我在那家外企也应该能做到像Wendy这样的职位了吧。
世事弄人,但愿我的专业素质还在,可以帮我把这份工作做好。
我去前台那领了一些笔、本之类的基本办公用品。
并在工作笔记的扉页上郑重地写下了这一天的日期和我的名字。
Wendy从旁边扔过来一份订单,说:“你先看看,找出关键信息来。”
我拿起订单,先看了一下页数,共三页。
从条款数量上来看,应该是一份不复杂的固定条款的订单。
我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下所有的订单条款。
这是一份和一家丹麦公司签的信用证结算的订单,上面的条款明确了货描,数量,价格及运输方式等。剩下的就都是固定条款了。
我把关键的信息用高光笔涂上颜色,这样在自己执行订单的时候,和别人查看订单的时候,易于分辨出有用的数据,可以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这些之后,我把订单拿给Wendy,向她汇报说:“订单的关键信息,我已经用笔标上了。这是一份刚签订的新订单,条款并不复杂,但从货描上看,这应该是以前从未做过的产品,首次交易这种产品,我们可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工厂生产,新产品怕是会做得不顺手,拖延交期;二是税则号,要归到一个合理的,且退税多的税则号。”
Wendy一边听,一边点头。
我说完之后,Wendy看着我说:“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想到了,交货期是在出具订单之前就已经推算好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我说:“我也只是想到了这些,肯定比你考虑到的问题要少多了,不过我查找税则号还是很在行的。”
Wendy一听,笑着说:“好啊,那你也查找一个,我们来最后定一个最合适的。”
我回到座位上,Wendy刚才说的那些话并没有打击到我。
因为我知道自己说的那些问题很少很浅显,而我真正的目的也不过是想让她了解一下,我是一个工作中肯动脑子的人。
这一上午,我看了很多正在执行,以及已经执行完毕的订单,对客户的需求特点,和公司的订单模版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我正想着去附近找个吃快餐的地方,顺便给晓瑜打个电话,问问小年的情况。
就见Wendy霍地站起来,对着大家说:“中午我请客,欢迎Amber的加入,怎么样?”
Amy高兴地附和道:“好啊,今天可以不用吃带的饭了。”
我其实没什么胃口,和大家也不熟,最主要的是还惦着打电话,所以不是很想去的。
可是又不能驳大家的热情,只好假装愉快地答应下来,并对Wendy表示了感谢。
我们一行四人走出公司,她们三人边走边讨论去哪里吃,我在旁边跟着,心里盘算着找个机会脱离她们去打个电话。
最后,Amy说:“跟我走吧,有一家餐厅味道还不错,不带饭的时候,我经常会去那吃。而且人少,就是地方小点,不过装咱四个足够了。”
“我和那家餐厅的老板很熟的。”Amy又补充了一句。
路越走越眼熟,我边走边想:“再往前走就是异彩田园了,明天中午可以去那吃个饭,如果能再见到那个男孩,一定要好好表示一下感谢。”
“到了。”Amy说。
我抬头一看,我们站在了异彩田园的门口。
Wendy说:“还有这么个餐厅呢,以前没注意到,什么菜系啊?”
Amy打开门,领着我们往里走,说:“你看看菜单就知道了,有好多你爱吃的菜。”
我跟着她们走进餐厅,闲闲地环顾四周,没发现那个服务生。
我又看了一眼前台,那个男孩这个时候也不在那儿。
我们四人选了一张靠里面的桌子坐了下来
Wendy笑着对Amy说:“结账时提你打折不?”
Amy扭头看了看餐厅里,说:“今天老板不在诶。”
异彩田园确实是一不大的餐厅,大概也就有十张桌,服务生有两三个。
但餐厅环境还不错,很亮堂很干净。整体偏欧式风格。
服务生穿着白色衬衣黑色裤子,腰间系着白绿相间的格子围裙,和餐厅的桌布是同一花色。
餐厅里摆着很多绿植,大小不一,摆放看似很随意,但又仿佛让人置身在小小的热带雨林。
Wendy把菜单递给我:“Amber,你想吃什么?”
我说:“他家的炒时蔬很新鲜,还有一款甜品很好吃,但好像不在菜单上。”
Amy惊讶地问我:“你来过?”
“是啊,前两次面试的时候来过。”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们家老板很帅的。”Amy做花痴状。
我说:“帅老板没见到,帅服务生倒是真的有。”
Amy还想说什么,被Wendy打断了:“快看看吃什么,吃完还得回去对付客户呢。”
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觉得大家为了欢迎我而耽误了自己的工作。
刘姐说:“任琳爱吃辣的,点那个什么水煮鱼,毛血旺,你们每次都点的那种。”
我感激地看了一下刘姐,说:“我也爱吃辣的,那除了那两个菜,再点一份炒时蔬就够了。”
“不够不够,四个人才三个菜,来,我看看菜单。”Wendy把菜单拿过去,噼里啪啦地又点了三个菜。
等菜的时候,大家开始唠家常。
刘姐问我:“小王,家住得远吗?”
我说:“路上要一个小时多一点。”
“嗯,还行,我看大家上班都差不多要这么长时间。我这岁数还天天换两趟地铁呢,你们年轻人的身体怎么也比我强。呃,小王,你今年多大?”
“我80年的,今年30了。”
“噢,那你有孩子了吧?”
“有两个男孩。”
“哟,年纪轻轻的都养了两个孩子啦,厉害呀,你爱人在哪上班啊?”
我知道刘姐是怕冷场,随意聊聊,所以也不觉得唐突。
但我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的时候,我们点的菜被端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