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2500000194

第194章 北京保卫战(三)

张軏将今日早先在德胜门发生的一切,禀告兄长后,并静静地等待其兄的指令。

张輗、张軏对其兄张辅不仅仅是兄弟之情。

张玉去世之时,张輗、张軏皆不到十岁……他们对一直如严父教育他们成长的兄长张辅,是有将其当做父亲之念的。

风风雨雨这几十年,张家也并非如外界所想的那样波澜不惊。

永乐年间,太宗皇帝就曾因太子朱高炽与张辅关系甚密,而有将张家三兄弟全部赋闲。

坐冷板凳的那几年,对一直风光的张家兄弟无异于噩梦。人情冷暖还不说,就言官们的各种弹劾,并已如同雪片……

但张氏兄弟挺过来了。

那几年足不出户的日子,若不是兄长张辅稳住了。年轻的张輗、张軏自认为自己未必能熬过从天堂掉进地狱的那段日子。

不过能熬过来,就足以证明张輗、张軏就已从中学会了坚毅忍耐。

但这并不代表当时张輗、张軏心中没有对张辅的怨念。

当时太宗皇帝正在打压太子朱高炽,而抬高汉王朱高煦。在多数人都与太子保持距离的时候,他们的兄长却依旧如故,并没有为自保而与太子朱高炽做切割。

不过这同时也让张輗、张軏在看到仁宗登基后,不但将兄长敕封为太师,而且还将亡父追封为河间王时,他们心中并不如家中妇孺那般觉得理所当然。

在愈加佩服其兄外,他们更是明白若不是兄长当时的坚持,而选对了路、看准了人,张家何以能在今日飞得更高。

之后张家就一直顺风顺水?恰恰相反,自兄长成为太师那天起,在锦衣卫中担任要职的张軏,十分清楚这些年来,张家经历了多少阴风鬼雨。

若不是兄长一直有帮助落难的靖难功勋,如流放到海南的丘福之后就得以世袭指挥使。丘福可不止是兵败,他还是汉王朱高煦的支持者。所以兄长当时提携丘福的后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也正因为如此,兄长张辅才在靖难功臣中得以“义气深重”之名。

若不是张家三兄弟不仅个个聪明绝顶,而且齐心协力的话,张家焉能屹立至今?如张軏,当他得知有人私底下,说兄长是不折不扣的权臣,他只是淡然一笑;但如果其人还想因此而策划什么的时候,作为锦衣卫实际负责人的张軏可从不手软。

张軏倒也从没有冤枉过人。因为张軏是在掌握了对手贪腐的实据才拿人的,所以他反而博得民间对其惩贪的称颂。

张軏,永乐年间为锦衣卫指挥佥事;仁宗朱高炽即位,即将其擢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宣德年间,因征讨汉王朱高煦有功,宣宗授他世袭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诰命。

正统元年,张軏为前锋,随成国公朱勇出塞北征。张軏在白城大破鞑靼后,追袭鞑靼至毡帽山。在毡帽山与鞑靼再战,因其用兵得当,得以再次大破鞑靼。

因此役,张軏不但擢升为锦衣卫指挥使,而且还被赋予署理其他十一卫之权。

不久,因成国公朱勇奏张軏功大而升迁过小,张軏又得以升至前军都督府佥事。

在张軏准备以军功博公侯的同时,其兄张輗得署理十二卫之权;其子张瑾得袭锦衣卫同知之职。

正统十三年,麓川再次叛乱,张軏任副总兵跟随靖远伯王骥(首位以进士出身而被封爵的大臣)前去平叛。当年十月,其一到麓川,就根据情报所得的叛军分布,而令南直隶、云南、湖广、四川、贵州都司分道并进。

平息叛乱后,其回师至荆州时,张軏又得令:让其去征讨贵州叛乱。

但随之而来的“英宗亲征”,他却又被中枢紧急调回京师……前不久新皇朱祁钰将明年改元为景泰时,也因张軏之前征麓川之功,而将其擢升为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并总京营兵。

因闷热而额头微微冒汗的张辅,此时开口了。

张辅向因闷热而汗流浃背的弟弟问道:“孙太后与钱皇后(朱祁镇的皇后)那边,有什么动静”?

张軏回道:“孙太后与钱皇后现在已经筹到一笔钱,她们大概还以为付赎金就能赎回太上皇”。

看到兄长微微叹息,张軏恳请地道:“她们找到已是庶民的王通兄长,想让他去为太上皇付赎金”。

对孙太后与钱皇后能想到、找到王通,张辅知道这其中必有张軏、张輗的动作。当时在自家走背运的时候,前成山侯王通就是那些能雪中送碳中的一员。

“那陛下怎么说?通儿又怎么想?”张辅问道。

张軏擦了把汗,才道:“估计陛下挡不住宗室与儒臣的请求。王通兄长则表示若有差遣,他愿意孤身去城外的瓦剌大营”。

“好!这事你与通儿,好好商量着办”。张辅说道。

张軏应诺之际,张辅又沉声地道:“令镇守宣府的昌平伯杨洪、副总兵都督同知朱谦即刻回京;令大同的石彪、都指挥孔旺即刻领军去涿州(北京西南部,京畿南大门),待也先的到来。”

“既然也先已不请自来,我们也只得关门打狗喽”。说完这话,张辅的脸上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只是张辅脸上这笑,有点让人不寒而栗。

张軏走出兄长的书房,就在走廊见到侄女婿朱永、妻侄恭顺侯吴瑾、抱恙的侄女婿清平伯吴忠、被皇上无罪释放的忻城伯赵荣、以及儿子张瑾正大汗淋漓地正向自己迎面而来。

在诏狱坐了那么久,但安然无恙的赵荣一看到张軏,并与其他人一起向张軏行了后辈礼。

身负血海深仇的吴瑾打破了沉默,他恨恨地道:“这次虽又被武安侯与曹吉祥那阉人给阴了,但三千营好歹还在自己人手中”。

张軏点了点头,他对仍有不甘的赵荣道:“此番去前军都督府任职,切不可再大意”。

看到赵荣称是,心中有事的张軏再看了一直不动声色的朱永一眼后,并急匆匆走了。

世家就是这样。因为祖辈的情谊、因为联姻,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又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势力。

他们知道当自己落难之时,圈子中的人就会拉一把手。如被夺爵的成山侯王通还能活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永乐二十年,镇守交趾的茂国公李彬因病逝世,荣昌伯陈智、都督方政就以参将之职代为镇守。但由于两人不和,导致之前被李彬追杀而逃到老挝的黎利,其势得以复燃。

宣德元年,朱瞻基授成山侯王通征夷将军印,率军前往征讨黎利。

其在柳升兵败、沐晟打到水尾县后再也无法推进之时,他通过谈判将被包围的明军撤回广西。

之前朝中对是战是和,就已经分为两派。

太师张辅、少师兼吏部尚书蹇义、少保兼户部尚书夏元吉等人为主战派;而杨士奇,杨荣等人因明宣宗曾向他们暗示,“可让安南自为一国”而成为主和派。

所以得知柳升兵败,加上鞑靼太师阿鲁台在北不断侵扰,明宣宗采纳了杨士奇,杨荣等人的意见。

当朝野得知交趾撤军,无人不义愤填膺。而将兵撤回到广西的王通,自然就成了活靶子。其不但被夺爵、抄家,还被关进诏狱。直到正统四年,在又被贬为庶民后,王通才得以出狱。

王通深知这些年若没有故交们的帮助,先别提自己还能不能出狱?就连自己的妻儿,是否能存活都会是一个问题。

张軏则对王通的感激,有些羞愧。昔日王通,可是为他们在太宗皇帝面前说了不少好话。不然兄长张辅何以,能参与太宗皇帝第三次北征?张家兄弟也一直想还王通这个人情。

回到那事本身。当时若是没有皇帝的敕令,王通敢私自与黎利谈判吗?王通敢撤军吗?

在柳升兵败、沐晟停滞不前之时,说王通已被黎利包围是不争的事实。他能保住有生力量,待朝廷重新发兵,是一种有担当、有远见的行为。

只是最后朱瞻基不但没有增兵,而且在之后面对朝野的愤怒时,朱瞻基不仅变卦了,还再次退缩了,因此王通自然也就成了第二个李谦。

当然不是说王通无过,但他无论如何都不是那个该承担全部责任之人。张軏这么认为。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二日,北京紫禁城,阴。

被夺爵、被抄家、十年的牢狱之灾并没有让王通一蹶不振,这位当年在北征时期大破鞑靼、瓦剌、兀良哈的将军依旧精神奕奕。

王通并非没有埋怨过,但意识到埋怨于事无补后,他就不在有什么抱怨。他知道得将精力用在为家族正名上,得将精力用于赢回过去的荣光。

而现在,王通苦等的机会来了。新帝不但令他去给太上皇朱祁镇缴纳赎金,还将他任命为都督佥事。

坦白地说,王通不知道自己这次还能不能回来?进入敌营,即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王通也不知道付了赎金后,也先会不会释放太上皇?毕竟在大同接了赎金后,也先非但没有退兵,而且继续扎营于大同城外。

将希望放在自己不确定的事情,是赌博;将希望放在自己能确定的事情上,是拼搏。这次王通在他赌自己还能回来的同时,还准备一窥瓦剌营中的虚实,为之后能将再次升官而拼搏。

从城外瓦剌营中回来,王通并一扫在瓦剌营中的老朽昏聩之气。

当王通看到西直门、彰义门里,张氏兄弟为他精选的虎贲军。他已然明白他们这份因父辈鲜血而凝结的友谊,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是夜,明军兵出西直门、彰义门,大破瓦剌军营。

同类推荐
  • 我掌盛唐

    我掌盛唐

    身为律师的他竟然被网友喷死了,命中注定,他得到了一枚神奇的项坠,项坠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不但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还有从古至今的各类物品物资。穿越到大唐天宝年间,却倒霉的成为奸相李林甫的儿子,被迫在非议中前行,逼迫他复仇于政敌。政敌?最大的反派BOSS莫过于因裙带关系上台的杨国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杨家,老聩不思进取的李隆基,还有企图翻天的安禄山,只因我的到来,为了大唐百姓的幸福,为了打造一个超越贞观、开元的盛世,盛唐还是由我来掌控吧!
  •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血腥的皇权(明代君臣的政治斗争)

    本书以明代政治斗争为主线,以明朝历代帝王为时间序列、重点讲述明代的君臣关系、政治博弈、朝局走向,以此展现明代的政治运行特点、帝王的心路历程、君臣关系的演进,以及臣子们为了维护儒家礼法所做的抗争,突出演示了大历史视角下的人物命运。
  • 大唐之最强帝王

    大唐之最强帝王

    《大唐第一坑爹皇子》正在火热连载中,轻松诙谐的剧情会让你爱不释手。 因研究时空虫洞发生意外,导致李泰穿越到了,同名的李世民嫡次子李泰身上。来到了大唐,太子李承乾还有机会谋反吗?自己还会因为涉嫌谋嫡,而被贬为郡王吗?既然来到了大唐,大唐还会用公主去和亲吗?武则天还能篡夺大唐江山吗?本来就有着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再加上拥有强大的乾坤虫洞系统。自然注定李泰将成为大唐之最强帝王。
  • 水浒之悍匪荣耀

    水浒之悍匪荣耀

    发如韭~剪复生~小民从来不可轻。头如鸡~割腹鸣~吏贵不可与畏惧,欲难平……吾以吾血悍尊严,怒以匪身换青天铁血群豪,悍匪花荣。壮哉~花荣~……新书《暗黑打神鞭》发布!!!
  • 大明重兴

    大明重兴

    我来了,我见了,我做我想做的!那就是让我堂堂中华当让万邦来贺,中华民族永立世界民族之巅。
热门推荐
  • 有酒有剑有佳人

    有酒有剑有佳人

    我有九尺之身,顶天立地义字当头。我有三尺长剑,拔之摧城,挥之断岳。我有倒山美酒,敢饮?美人,一笑可好?书友群:427538697新书《那年刀锋正寒》发布,想看的赶紧来看啦。
  • 星宫剑祖

    星宫剑祖

    华夏大地,万族林立,圣战之后,魔族退避西域,昆仑星宫,威慑魔族,中原浩土,大夏王朝,万族共主,北域雪原,妖族并起,南部大荒,荒殿主宰,时光流转,万年来魔族从未忘记当年的耻辱,窥伺在侧,少年历经血祸,勇闯大荒,拜师星宫,勇踏仙路,历经坎坷,一步步走向强者之颠……
  • 大宇宙圣地

    大宇宙圣地

    因果纠缠的圣地,众种族杀戮的修罗场,出入多元的神组织,众生平等的宇宙树,生于荒芜,死于繁盛的“父”谁都是自己的主角,可是谁又是别人的配角。新人新书。
  • 宴城东庄

    宴城东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兔记

    赤兔记

    金古温梁黄,武侠万年长!在《红缨记》的故事结束半年后,大江湖又迎来了新的风波。黄系武侠,破碎虚空,所有的黄系高手济济一堂,向着武学的最高境界发起了挑战。令东来、传鹰、庞斑、厉若海、石之轩、秦梦瑶、婠婠、武瞾......明月照彩云,无数风流人物,谁人能够登上这如梦如幻的武学之巅?而已经是武林盟主的阿飞,在这个江湖上则继续着身为玩家的欢乐与烦恼:是因为郭襄和何足道未成的姻缘,还是云中龙和大剑神的王座挑战,亦或者是那贯穿武侠历史,经久不息的侠与义的纠结?------------本文谨为纪念黄易大师而写的随笔,长短未知,慎入。
  • 长眠不醒

    长眠不醒

    一个古怪的父亲,一对儿古怪的姐妹。菲利普·马洛第一次登场,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家庭。老迈而富有的将军请马洛去寻找他的女婿,他的两个女儿却一直阻止马洛采取进一步行动,花痴一样的妹妹甚至头头爬到马洛的床上。诱惑力十足的姐姐则送上双唇。只认识钱的混混儿、最有情意的流氓、租售淫秽书籍的同性恋……马洛本来只是找一个不见的人,结果确见了这么多人。他要一个一个和他们打交道,用他利如刀锋的语言和拳头、手枪。
  • 剑起二次元

    剑起二次元

    “我只想知道,星空之上,是否真实。”陈毅望着璀璨而深邃的星空,仿佛已经在星空中寻见了走过的学园都市、艾恩葛朗特、天下第一武道馆……星路漫长,接下来我又要去哪?难道我的路途只是为了莽穿曾经的一切?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不论这是命运的抉择还是诸神的玩笑,我都会去追寻真相。只要我不死,那么世界的奥秘终会被我掌握,如果这一切都是虚假的,那就让我把这一切都撕碎吧。“愿我剑锋所指之处,还有未来。”
  • 德川家康(新版)6:双雄罢兵

    德川家康(新版)6:双雄罢兵

    日本版的《三国演义》,史书、权书、商书“三书合一”,政企商业领袖必读图书!一部日本首相要求内阁成员必须熟读的书,一部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要求松下干部必须研读的书,一部美国驻日大使认为,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先阅读的书,一部韩国媒体评为“影响韩国CEO最有价值古典图书。”美国前驻日大使赖世和说:“每一个日本人都是一个德川家康,要了解日本、超越日本,必须先了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究竟是何许人?德川家康结束了日本百余年的战乱,开创三百年太平盛世,建立了完整意义上的日本国。《德川家康》将日本战国中后期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彗星撞地球是一个缘分巧合,但是余下的念想却成就了青春的痛楚。谁也不是王宝钏,不能一直苦守寒窑。也许爱情,到了最后也只是对过去的一点点念想。平静的生活,每个人都甘之如饴。但也许有一天,遇见曾经的念想,会生出一股遗憾,然后各归各位,再也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