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1400000004

第4章 旧年的血迹(4)

嘎洛曾经问过我:“这像什么声音?”

“像种子播进地里的声响。”

那些木桩般的身躯都随之摇晃了一下,当时正在讨论的是要不要把储备的种子分了度过面临的春荒。

“头人家的孩子毕竟是头人家的孩子。”一个唐突而满含妒意的声音说。

“说不定他爷爷是跟达赖到印度去了。”

“他们的人不少。”

“加德满都,新德里,加尔各答,加、加拿大。”

“我喝过从加尔各答来的咖啡。”

“焦锅巴味。”

“那是你没放糖的缘故。那次,若巴头人请我喝那玩意儿,他是在银壶里熬的,我说,焦锅巴味,头人说,蠢猪,他替我放进一块四四方方的四方糖……啧!”

“我当红军时也吃过那鸦片一样的东西。”嘎洛说。

“红军还吃鸦片。”

“刚到若巴家,伤痛时头人就叫我和他抽上两口。”

“你不是说当红军的事你不记得了。”

嘎洛一挥手,说:“算了,算了,还是说说留不留种子的事吧,啊。”

那些年头,人们总聚在一起,排遣愁苦与孤寂。母亲带着我坐在会场的某一角落,我总要千方百计摆脱母亲,在火堆边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这时,总有人把粗砺的大手放在我头顶,我坐在一大堆细腻的尘土上,听话题不时转向我们家族昔日的富贵与荣耀。而使我与这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家族发生关系的父亲却是村里唯一不在会场的人,他只能坐在自家矮小土屋的火塘旁,手中攥着一张我从学校借回家的《参考消息》。他曾经向我详细讲述过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中间怎么会隔着一个印度这样与我们生计无关的问题。

一夜会议不得结果,并不意味着下一夜聚会就会使我们全村人的肚皮做出获得一个令人感到实在可靠的保证。这仅只意味着在一大溜袒着肚皮贴着墙根晒太阳的社员们注视下,父亲又得从残雪斑驳的树林中背回五大背干柴。冬天里无所事事的男性社员们漠然望着父亲一次次穿过广场,望着大片冻结的土地上野鸽和轻捷的云雀成群飞起又降落。

冬天林中的积雪被风聚集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漩涡。我总要尾随父亲身后,帮他拾掇柴火。父亲毫不领情地用刀背砍我,用绳子抽我,我一切都能忍受而不哭泣。终于有一天父亲动用了拳头,他恶狠狠地把我打翻在蒙着一层青色苔藓的岩石上,看到我口中的血一滴滴顺下颌慢慢地淌,把地上的积雪染红,父亲膝头一软,差点就跪在我面前。风在树林上空打着尖厉的唿哨。我想我看到了泪水怎样在他眼眶中打转,我转身奔下山冈,母亲把我搂在怀里,我差点哭出声来,可她替我揩净血迹时又开始恶毒地诅咒我父亲。我咬伤了她的手,我恨她,她恨父亲,她和彩芹老师无法比拟。

后来,父亲就默许我跟他上山了。

我们坐在雪地上歇息时,父亲说:“你大了,阿来。”

一股暖流从头顶滑向脊梁,然后蹿向十根冻木的脚趾。我把脚趾紧紧蜷拢,不让这暖流从趾尖溢出。

我说:“阿爸。”我想像猫一样蜷缩在他脚前,我冷。

挂在冬日灰色天空中的太阳像一只迎风流泪的眼球。

“那天,你从对面坡地上下来,我才觉得你长高了。我想我看错了,我把挂书包的钉子往上移了,可你还是一伸手就挂上去了。”父亲笑笑,这是多少年以来,父亲第一次露出微笑。

父亲掏出一支经济牌纸烟点燃。

他又递一支给我。我摇摇头,泪水就下来了。

他又尴尬地笑笑。

“我想你饿了,抽烟抗饿。营长叫我抽烟时就说饱吃冰糖饿抽烟。”父亲粗糙的手指从我脸腮上刮去泪水,说,“大了,娃娃,男娃大了,鸡鸡上就要长头发一样的东西了。就要想女人了。”

我趴在地上,屁股朝天撅起,哭着说:“阿爸阿爸。”

在当时我差点就要对彩芹老师重复父亲对我说过的那句话。

她却趴在地上,看几只蚂蚁排成单行,从一片草叶渡向另一片草叶。茅草叶又瘦又长,闪烁着接近透明的翠绿。

至今,我仍把珍藏于心中的这个秘密,视为深长纯洁的初恋。

我们走出树林,站在村后的山丘上,妇女们一边筛选麦种一边等待分配锅里的杂碎。年轻人把宰杀出来的牛羊肉背到沟口,装上等在那里的供销社的卡车。我们站在山上,广场上的人被我高高在上的目光压成了一些蠕动的扁平的物体,强烈的日光使他们的躯体失去了明晰的轮廓,使他们实在的肉体与只是一片虚空的阴影——他们自身躯体的影子团在一起。他们的背像是沉甸甸的龟类的甲壳,壳下伸出摆动的四肢,短小而又缺乏呼应,真正龟类行动时肢体间协调的那种呼应。那些和我们同一个村子的人的行动笨拙而可笑,双腿沉重,仿佛被噩梦扼住喉咙时乏力的四肢一样。关键在于他们不是别的什么人,他们中有我母亲,我的堂兄妹,表兄妹和我同村的乡亲。我心情沉重。林中一阵凉风吹在背后。少年时代的我俯视那热闹的沉迷于节日气氛的广场,就已经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沉重,我敏感的心胸被颓丧与虚无的情绪无情咬噬。

下山时,我用一根坚韧的桦树条拦腰扫断许多碧绿的野草。

彩芹老师执意要我把一朵紫罗兰色的复瓣的小花插在她头上。

我插了。

她说我好看吗?

我说不知道。

她说花一定好看我一定不好看。

一直到广场上我都还猜不透她那样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父亲已放下了柴捆。他捧着盛满蘑菇的旧军帽,昂昂然穿过人群。他瞥了我一眼,我还看见他看见彩芹老师头上的那朵小花。父亲的眼光像一团无形无色的火苗在小花旁跳荡一下又熄灭了。

这时,我不再视父亲为情敌,一变又为彩芹老师的同谋:“他看见了。”

“看见什么了?”

“花。”我悄悄说,说出来我才知道我说错了。

“看见花没有看见我。”

所以,我干脆横下心说:“我阿妈昨天又生了。”

“昨天我在报纸里给他夹了条子。”彩芹老师说,“报纸他看了吗?”

“看了,阿爸只说美国人跟苏联怎么怎么了。”

“谈判,武器谈判。”

“晚上,阿妈就生了。” 我想这时父亲正腾手推开院子的栅门,随之仿佛又听到了饿猫一样的婴儿啼哭。晚上我梦见了这种啼哭。梦中我也知道这啼哭不是虚假而是真实。就在一年以前我也曾听到过这种令人心悸的嘶哑的哭声,也是一样的夜半。第二天早上母亲拥着牛毛毯子啜饮一碗热茶,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陈年的酥油。当时我就嗅出了血腥味。一抹阳光照在黄土墙上,火塘中的松木劈柴上袅袅几缕淡淡的青烟。母亲把碗举到我嘴边,我使了很大劲才克制住了没有呕吐,父亲从外边赶回来,他迅疾和母亲交换一下目光,母亲就放下碗嘤嘤地哭了。直到我背上书包出门,父亲都没敢看我一眼。

我出门时又悄悄折了回来。

听见母亲说:“你真担保他断气了。”

“都僵硬了。”

“把他送走了?”

“一直送出沟口,才放进大河的急流中间,他平平顺顺地走了。”

“要是他生下来哭声都没有……”

“……你也就不伤心了。”

“我……”

这天早晨我从毯子中探出头来时,看到母亲对父亲微笑。母亲嘴唇不停地翕动,吐出的不再是诅咒父亲的刻毒语言。她 对着一团偶尔蠕动一下的破布细语喃喃。她半躺在新打的地铺上,掏出的奶子又大又饱满。婴儿嗞嗞的吮吸声像一只钻子在我脑勺上旋转。

母亲把那团破毡片举到我面前:“看看你妹妹。”

隐隐绰绰一团红肉从毡片里漏了出来,我突然想起在收割后的地里捡麦穗时也见过这样的颜色,这样的皮肉,那是一窝没有长毛的吱吱乱叫的耗子。

我说:“看见了。”

父亲正弓腰把一块陈年的猪油放进铜罐,呼呼作响的火苗在罐子周围缠绕跳跃。

一阵冷风挟带着广场上到处都是的草屑,特别是翻卷的牛胃中那些细细的被日光晒干的草屑吹在我们背后。我想父亲正把新采的蘑菇下进铜罐。他的腰弯下去,腰上的长绳勒进腹肌。而彩芹老师眼中仍然摇曳着痴迷的光芒。

这时,那三口巨大铜锅里的头蹄和肚肠已经捞了起来,晾在临时架起的案桌上。这些东西散发出热腾腾的蒸气。许多孩子在喷香的雾气中穿过。

嘎洛盘腿坐在三石灶前,烘烤风湿严重的膝头。通红的火烤得他龇牙咧嘴。他大声地呻吟着却又一点不肯后退。锅边溅出的油汤不时溅到火里,发出滋啦啦的声音。

他叫道:“唉,唉哟哟。”

快乐的孩子们齐声应和。

——唉!

——唉哟,唉哟,唉哟哟哟哟。

嘎洛骂:“小土匪,打嘴!”

——打!打!打打打打打嘴!

嘎洛终于转过头来。因为关节僵化,他实际上是整个肩背和头颈一起别转过来。他的脸皱巴巴的像干旱年头的核桃一样。那只独眼,独眼上粗大而又泛出淡淡金黄的眉毛使他的面容看上去十分和善。我伸长颈项咽下一口唾沫。

他扶着拐杖慢慢站起身来,他儿子走过去替他放下挽起的裤腿,他说:

“娃娃们到沟边掏些野葱来。”

我们快活地叫喊着。吆喝着几条肚皮被牲血胀得溜圆而脊背骨却像一串算盘子一样支棱在皮下的瘦狗们,奔向玛岗觉卡岸边潮湿的灌木丛。

只有我家皮毛光滑的黑狗追风虎踞在那根木头前对着我们的背影凶恶地吠叫。

它是在提醒我,像父亲提醒过的那样:不要和这群被少油水的肚皮弄贱了骨头弄厚了脸皮的孩子们搅在一起。父亲曾用极其鄙屑的神情对我讲过:过去,每当收完了若巴家的庄稼,头人就吩咐宰杀三头牛,牛血用以衅鼓,牛肉挂在家里的寨楼横梁上风干以备随时佐酒,头蹄和肚肠则像这样煮好犒赏小民。

同类推荐
  • 死于青春

    死于青春

    这是一个年仅十九岁的警察的悲壮故事。小说以“我”的回忆,讲述她在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后,被派往清水河劳改农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在那里她结训了陆小祥,两小萌发了炽热的初恋。由于社会不幸的不正常,陆小祥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情感,他的一切作为,都成了他破坏抗震救灾、同情反革命的罪证,他被关押,最终顽强于他的至亲好友的枪弹下。
  • 呼啸山庄(经典译林)

    呼啸山庄(经典译林)

    《呼啸山庄》描写的吉卜赛弃儿希刺克厉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作品开始曾被人称作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象,不久又被评论界给予高度肯定,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 沪上人家

    沪上人家

    星期天上午,大表嫂鸿芳在自由市场看中了一只鸡,黄毛黄爪黄嘴尖,正宗的浦东三黄鸡。用手摸摸,鸡嗉子里食不多,想必没往里面塞沙子。用来作白斩鸡正好,汤还可以炖一锅鸡粥。关键是每市斤价钱比别的摊位少两角……鸿芳心里盘算着,脸上且不露声色,“这鸡瘦了一点,精神好像也不大好。”摊主是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帮帮忙,雌鸡又不是雄鸡,总归温柔一些。瘦点嘛正好油水少,吃了省得减肥。”这鸿芳确实比较胖。“一斤再让一角。”小伙子搔搔头,道:“价钿本来就呒没瞎要,再让侬一角我就一点赚头都呒没了。罢,阿姨侬真心想买我就赔老本卖一只拨侬。
  • 谁在喧哗

    谁在喧哗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起风之城

    起风之城

    本书是张冉近年科幻创作的一个总结,集中收录了能体现其创作风格的九篇小说,包括“灰色城邦”系列的《以太》、《起风之城》、《永恒复生者》,分别讲述信息封锁、大机器人和死者复生的故事;塑造了真菌毁灭人类文明的末世世界观的《大饥之年》;以争夺太阳能空间站为背景的惊险科幻《太阳坠落之时》等。张冉的小说有一种深沉炽烈的科幻情怀,带有浓郁的文艺之风,在科幻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末世之BOSS大人他有毒

    末世之BOSS大人他有毒

    (暂时太监,一年断网)一朝穿越,洛绯由高高在上的千秋界大佬沦落为三千小世界中的末世落难大小姐。难道就这样陨落?洛绯美眸一眯,呵!她可是一代大佬!!!空间在手,小弟我有。某Boss:“嗯?怎么?还想收小弟?”洛绯穿上衣服瞪他:“……”
  • 这个俱乐部有毒

    这个俱乐部有毒

    本书已完结!新书《行走的灵气银行》已上传,欢迎入坑!灵气可以存储进卡,还可以交易,苏小牧的灵气银行厉害了!
  • 我的故事不是传说

    我的故事不是传说

    一所世界上让所有人胆寒的恐惧的,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活着从哪里走出来?不管你在外面的世界多么的重要人物,也不管一方霸主,就算你是亿万富翁到了哪里也没有用?那是一个有120个国联盟成立监狱?
  • 王灵的世界

    王灵的世界

    王灵,一个调皮的坏孩子,一个名叫《狩猎者》的神秘游戏改变了他的生活。
  • 重生之步步升仙

    重生之步步升仙

    叶天灵前世被自己堂姐叶天媚一剑斩杀,重生归来,回到了自己小时候,她发誓,前世没有得到的法宝,功法,灵药,灵丹,通通的要到姐碗里来。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推荐新书《仙道难修》,欢迎大家收看。
  • 重生之巨星复仇系统

    重生之巨星复仇系统

    她带着系统归来,收拾旧仇人,做任务,获得超能力,成超级巨星,收获一份爱情,终于做了人生赢家!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 太上内丹守一真定经

    太上内丹守一真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班不要跑

    鲁班不要跑

    刁阿秀得到王者荣耀系统,获得秀气值就可以兑换英雄,学习技能。秀气值分为普通秀,天秀,蒂花之秀,造化钟神秀,千万人中你最秀,社会主义青年新秀。且看猪脚如何装逼,兑换小鲁班,后羿,李白,韩信,学习无敌鲨嘴炮,青莲剑歌,,
  • 洛阳花

    洛阳花

    一年一度的毕业生离校的日子到了。我在校园里走,空气中弥漫着离愁。三五成群的送行的人们簇拥着要离开的那个人,往校门口的方向走。队伍里有人忍不住了,便哭了出来。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伴们,现在要面临一场离别。他们可能永远都不再有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了,明日天涯,怎能不伤心惆怅呢?那个先行要走的同学手里还拉着个沉甸甸的箱子,里面装着的是这四年来的所得。要上路了,用这所得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可是路在哪里,也许心里都还没底。但是也没有办法,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