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241

第241章 邵平之战(13)

见无人回话,叶信看去百里燕(既魏贤)说道:

“魏将军见识广博足智多谋,魏将军以为,当如何令黑金叛贼之罪恶公之于众。”

“这……”百里燕苦笑,他哪里有什么办法,归根到底是文盲和对科学常识的无知。

即便是贴非法标语,不也得有人识字不是吗,更何况黑巾军的龌蹉勾当大多不为人知,即便揭穿了,老百姓哪里有能力去验证所作所为。沉默半晌,肚里勉强攒才了几句话,他说:

“大都督,有句话末将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末将以为,黑巾军之所以横行无阻,一半是各国苛政所致,而另一半是各国为令百姓顺从,而不兴教化,以至于百姓目不识丁,百人当中尽然找不出一个识字者。我军中数万人,才有不到两百人识字。

而黑巾军对各地言路实行严酷镇压,残杀了识字的乡绅权贵。如此一来,各地识字者寥寥无几,别说将消息传入黑巾军所占城池,即便是将其罪行贴到大街上,又有几人能识得。

恐怕,这也是各位将军束手无策的原因。”

“那照此说,此法无解?”

“是,暂无解。唯有将百姓迁走加以教化,晓之以理见以真章,方能扭转。最根本紧要之事,是在咸国治下推行教化,广办民学,令百姓识文解字,普及人世道理,方能一劳永逸解决黑巾之乱。

否则妖术邪说将如野火,百毒之虫僵而不死,野火熄之不灭,终将死灰复燃,此事不可不察,还望大都督明鉴。”

“眼下举国百废,兴教化半民学本将又何曾不想。诸将自己看看,你等当中有几人识字,你等军中兵士又有几人能写出自己名姓。魏将军所言不虚啊,倘若百姓识字,官府广而告之,又岂能有黑巾之乱!”

叶信深有体会,他其实也是升任都尉之后,才开始识大量字,在此之前,也仅仅认识四五百字,就因为认识四五百个字,才做到了今天这个大都督的位置。放眼望去,帐下猛将几十人,竟然有半数是文盲,这怎了得。

话音刚落,门外亲兵来报,负责邵平向东警戒的斥候来报:

“报,报大都督,邵平以东一天路程,发现了黑巾军大股人马,少说五万之众!”

斥候飞快说道,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众将闻讯议论纷纷,叶信问道:

“可见叛军骑兵?”

“回大都督,是步军,不曾见大队骑兵。”

“步军,你可确定?”叶信质疑道。

“确定,来者皆为步军。”

斥候肯定道。众将纷纷摇头,顾中便是说道:

“大都督,步军怎可能从永兴河一路追到邵平,一千五六百里地,即便是日日急行军,也要半月之久。黑巾军即便以骑兵追赶,应该也差我军四天,即便算上邵平逗留两日,那也该还有两天以上脚程,怎可能如此迅速。”

“是啊,按说不应该。”叶信疑惑道,又问斥候:“你可看真切了?”

“属下不敢托大,至少有五万步军,并未发现骑兵踪迹。与我通行兄弟皆可作证,还请大都督明查。”

斥候再次肯定了此前说法,一旁坐着的百里燕捻着短须,愁眉不展。

按说步兵不可能走这么快,日也急行军百里没问题,但不可能半个月高强度连续急行军,铁打的也做不到,而黑巾军又没有战船,无法载军,因此不可能沿迷龙河而来。

除非是骑兵变步兵,先把人给运到邵平以东,而后再把马迁回永兴河畔,再以马匹接送步军至邵平,如此可在半个月内将邵平外的黑巾军增加至十万。

而陈飞时的水军这两天就该抵达永兴河,而后将所有战船带往邵平以南八十里的长沌河,单程快则十一二天,慢则半个月以上,

因此先来的五万黑巾军,定是两万骑兵五万步军骑马而来,而后两万骑兵赶着五万匹空马返回永兴河,再花二十天左右时间以相同之法运来五六万骑兵。

如此可将黑巾军在邵平人马扩展至十万以上,同时永兴河西侧的黑巾军仍有四十万之众,攻守兼备,无碍大局。

而先期运来邵平的五万黑巾军,定会即刻南下长沌河,阻断邵平通往长沌河的陆路通道,阻止陈飞时水军接应。

想到这里,百里燕说道:

“大都督。黑巾军在永兴河畔有骑兵六七万,若是以两万骑兵五万步军骑马而来,斥候所言应当不假。”

“你是说,黑巾军用马匹驮人运来邵平!”

“是的,步军定是在邵平之外弃骑马步行,而后两万骑兵赶着五万匹空马,再次返回永兴河,再将五万骑兵运载而来,如此黑巾军便能在半个月内再运来十二三万人。

而陈飞时大都督水军要在半月之后才能抵达长沌河,而先到的这五万黑巾步军,定是准备南下长沌河阻拦陈飞时将军与我军汇合。”

“嗯,确有可能。如此一来,二十日之内,邵平之敌将陡增至十万以上,我军将孤立无援,魏将军有何妙策?”叶信问道。

“末将以为,黑巾军定是已经识破我军攻占邵平之意图,因而不会分兵围城,而是直接阻断长沌河,不令我军裹挟百姓返回永兴河。

不过,以战马驮运步军而后往返,此法非一般人能想到,末将怀疑,此来黑巾军主将定是圣焱、雷霆、神通三天王之一,决不可轻视。”

这时对坐的肖渠问道:

“魏将军是说,不能出城破袭?”

“是的。”

“这是为何,为何不能趁叛贼立足未稳之际,以骑兵精锐迎头痛击其步军呢?”

“黑巾军步军先脱离战马,改步行而至邵平属地境内,我军尚不知其随行赶马的骑兵在何处,倘若骑兵未走,我军眼下仅有三万人马,突袭五万步军至少要两万人马,若是我军突袭之际,其骑兵从侧面亦或者身后掩杀,我军将成了瓮中之鳖,此乃其一。

其二,我军马匹为上等战马,黑巾军骑兵不敌我军,步军定要有所防备结阵而来,因此不存在先发制人突袭敌军的先机。

其三,城内不稳,一路带来的俘多达两万余人,加上新附人马和降兵,总数超接近三万,另有百姓十五万,我军三万,总人口达二十一万人。如此众多人丁,才接管两日,稍有差池,我军将陷入内外交困之中,不得不防。”

现场肯定不止肖渠一人,盘算着趁黑巾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之际,劫营打突袭,换做是正常的逻辑思维,也没有不打突袭的道理。

当年百里燕四败韩合,其中一败就是打的远道而来立足未稳,在尹秧城下杀得韩合骑兵大败。

但这次不同以往,很少有人会让骑兵下马,改由完全不熟悉骑兵战术的步兵,将马匹当成运输工具运载至战场,而不是战场后方,而后再将马匹运回把骑士运来。

如此既要打破传统,还得有魄力,同时是力量投送和效率计算的共同结果,一般人绝不会去做,即便是百里燕,也不敢轻易让步兵上马,取代骑兵,用马匹转运至前线战场。

一旦遭遇敌方精锐职业骑兵突击,结果便是散兵游勇式的满战场乱跑,步兵不熟马战,不知道马的特性,短时内难以掌握技巧。

其次,将步军用马匹转载,势必要计算双方实力的强弱和战术原则。转载的步兵若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达到战役目的,不如不运的好。

黑巾军永兴河畔近七万骑兵,数量虽多,但马匹半数都是三流的杂骑,战场角逐之下拼的是技巧战术,更是拼的马种,再优秀战士驾驭下,马匹的优劣将直接左右战斗胜负。

黑巾军七万杂骑正面硬怼三万咸军骑兵,其并不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咸军战术已经较为灵活,手段极多,其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即便以多于咸军惨烈伤亡取得压倒性优势,对黑巾军而言毫无意义,更加不划算。

于是采用步骑混和投送的方式,先将步兵运至邵平,而后再将骑士运抵战场,黑巾军在兵力上将取得决定性优势。咸军孤守邵平远离永兴河一千五六百里,只要封锁了河道,就能阻止咸军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

“大都督,末将以为,此时劫营难有取胜把握。”

百里燕道,肖渠一旁说:

“那就眼睁睁看着黑巾军将我军后路切断?”

叶信点了点头,认可肖渠的主张:

“肖将军所虑不无道理。魏将军,黑巾军当下只有五万步军,兵力虽多,战力却不及我军三万骑兵,一击之下仍有胜算。但硬拼,纵然我军取胜,也难将邵平百姓安然带走,魏将军可有计策破敌?”

“回大都督,在下正要说此事。敌军以步军骑马,最大弊端是步军不习骑战,一旦将马匹用作载具,势必要将马匹牵回永兴河。

末将建议,是否能绕道截住黑巾军的战马,一旦没了战马,其陆路增兵将难以为继,一千五六百里路,步军单程一趟,走也得走二十日一个月。

纵然黑巾军从长孙国境内调兵,也得二十天一个月,才能进入邵平。有一个月时间,陈飞时将军两万水军早已抵达邵平,我军再行南北夹击,便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那魏将军如何知道黑巾军马匹在何处,此时少说已经过去一天甚至两天,黑巾军骑兵若不在邵平,定是已经走远,我军若是截击其马匹,路程定是追赶不上,若是出兵少了,事则不成,反有被其咬一口可能。”叶信问。

“大都督,黑巾军意在短时内集中十万以上兵力,将我军困死在邵平,其五万步军在与主力汇合之前,必定守在长沌河畔,阻止我军登船。

因而其马队势必要在最短时间之内,以最快速度抵达永兴河畔,将人马运抵邵平,因而只能走邵平至永兴河最短路径,我军则以马匹速度取胜。”

黑巾军打了个时间差,提高了兵力机动投送的效率,但五万步兵要想包围三万骑兵镇守的邵平并不现实。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皇帝好多啊

    皇帝好多啊

    逼宫弄死李世民,只身在百万大军中宰掉成吉思汗,刺杀朱元璋,把赵光义衣服脱光,绑着当盾牌去攻城,凯撒,亚历山大,秦始皇,汉武帝……姬长安:“朕会把你们一个个的脑袋都作为藏品,永远收藏!”
  • 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建封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士;它奠定了延续十五个封建王朝或时代的统治基础;然而就在短短四十年间,大秦帝国经历了从崛起到灭亡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辉煌而又短命的王朝?它的主人、一代大帝秦始皇又为何给后世留下了种种难解的谜团……
  • 重生南美做国王

    重生南美做国王

    1868年,雇佣兵李明远重生南美,带领华工干翻压迫者,建立南美华人王国。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律师情人

    腹黑总裁的律师情人

    A市最著名的全盛律师所中,方妍坐在办公室里,出神的看着律师所下的车水马龙的行人,手中握着一枚小巧的钻戒,心里想的却是昨天男友向她求婚的事。和宋征宇交往了已经两年了,对于宋征宇的求婚,方妍心里是忐忑的,也是激动的,欣喜的。她经常加班,时间很少用在征宇的身上,但是宋征宇对她总是包容的,温柔的。转眼看着办公室里挂着的时钟,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半,已经是下班时间了。方妍……
  • 成熟力

    成熟力

    一个人走向成熟是困难的,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甚至历尽沧桑却并不能确保一个人的心理成熟。本书告诉你成熟的意义,怎样让自我变得成熟等内容,具体包括:认识自我就是一种成熟、成熟的人能主宰自己的心灵、成熟的人懂得放下等。
  • 一本书读完科学发现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科学发现的历史

    纵观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自然探索史,对自然地理的探索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本书讲述了对动物世界、植物世界、微生物世界以及宇宙的探索发现故事,着重介绍了自然世界的一个个科学谜题,充满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的附录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该会议于1920年9月1—8日在俄国巴库举行。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起。参加大会的有来自37个民族的1891名代表(包括7名中国代表),其中共产党员1273名。季诺维也夫当选大会主席,列宁和托洛茨基为名誉主席。主要目的是向东方各民族宣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的策略。
  • 花容倾君心

    花容倾君心

    北方蛮族突然南下的铁蹄踏破安逸的京城定京,安享富贵的贵族十不存一,随之而来的是逃难、农民起义、地方割据、饥荒和瘟疫,看似富饶的帝国一时间摇摇欲坠。人人自危的乱世里被皇帝远送西北荒地的侄子——九王,带着兵马以强硬姿态镇压各地叛乱,整顿各方与蛮族对抗,当年连个正经封号默默无闻的先太子遗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监国——奕王。花容蹲在流民区里听着众人对她的丈夫的赞美与崇拜,明明就在眼前,却又如此遥远,她被乱军俘虏,历尽艰辛逃离敌帐,赤脚走过千山来到依然繁华依旧的大兴城,只为找到她的丈夫——如今已经万民敬仰的英雄,耀眼如此却也让她却步……保证是甜文,不要被我的乱七八糟的简介骗了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俊俏女太子

    俊俏女太子

    拔一柄神剑,破亿年宁静。架一虚幻界,解千年封印。穿一身男装,扮俊俏太子。携一双玉手,历重生繁华。执手相看,是姐妹情深。血染长衫,是旧人相忘。一柄折扇——相遇,纵使扮作男儿也注定相知相恋。一片竹林——归处,既便是懵了心智也注定将记忆唤醒。穿越不是仗剑天涯,而是活出自我!
  •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帝女公主本惊华

    九天帝女公主本惊华

    她,九天最尊贵的公主,却有着不一样的宿命,他,九洲九幽的神话,天生帝王之气,狭路相逢,谁主沉浮,是王者与王者的对决,还是……(纯属虚构,纯属虚构,纯属虚构)
  • 一分钟破案

    一分钟破案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精锐探案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