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8100000060

第60章 黑锅

姒昌的意外染病,让原本不打算退兵的韩合不得不考虑退兵。

毕竟死了谁,也不能死了晋王儿子,死了谁,也没晋王儿子重要。于是当天夜里,韩合命人率先将姒昌运往肥城,然后谋求退兵。

第二天,尹秧城内霍乱有所蔓延,主要是昨天接触染病士卒的几十个人,或多或少出现腹泻。由于喝了黄连水,腹泻来症状较轻,比之一发即死的重症,轻度霍乱致病慢,抢救及时治愈率较高。

但仍然缺医少药严重,光喝黄连水、藿香水无法根治,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

大概两天后,百里燕自己病倒,出现轻度腹泻,尿量减少等症状。赵逊在城墙的坚守,极大震慑了晋军,晋军在发病后的第四天陆续开始拔营。

由于病亡暴毙人数实在太多,发病太快,大量尸体、重症无法带走,只得就地遗弃一走了之。消息传到百里燕(既魏贤)这里,他拄着长枪来到城上:

“赵将军,晋军虽撤,仍需防范韩合用诈,趁我军不备,偷袭于我。”

“此事本将已有安排,你也将息几日,别误了性命。”

赵逊此时更像个父亲,像父亲一样看着自己的儿子……

晋军一路退兵颇为不顺,稀稀拉拉数千人因病掉队,数日后最终活着回到肥城的没超过五万。至此,尹秧城一战,晋军因战因病续死了三四万人,加上前番运回伤兵两万余人,晋军主力损失过半。

就在晋军撤走不久,咸国江东、晋国北地大范围爆发霍乱,尹秧城控制及时,处置得当,霍乱得以控制,百里燕病情在数日后有所好转。

而与此同时,尹秧城攻城受挫的消息一而再,再而三传回晋国平汤城,晋王闻讯起初不以为然,由于忙于公叔阔举丧,晋王并未予以重视,直到得报韩合因病撤兵,且损失近五万人,仍没夺取尹秧城,晋王终于恼羞成怒。

当天中,晋王宫经略宫内殿,晋王召范涛密议。

之所以是密议,是公叔阔刚死,丞相之位悬空,现在又遭逢大败,晋王威信势必受挫,如此就等于怂恿权臣趁机逼宫。

召见范涛就是向其问计,如何摆平非议和此次尹秧城失利。

“爱卿,眼下战事失利,韩合推说乃瘟病所致,以你之见,这小小尹秧城,为何围攻月余不下。”

“大王,此前接连来信,韩合已经言明在先,尹秧城内咸军守军一万三千之众,我军强攻势必伤亡巨大。仅仅围城第一天试探,韩合便遭咸军之暗算,阵亡四千余人,伤两千多。此乃前所未有之败绩。此前任何一战,皆未有如此大败,可见咸军坐镇之人绝非等闲。

此后又闻咸军主将赵逊帐下有校军郎魏贤此人出谋划策,我军强攻之下咸军仍能坚守,由此可见,尹秧城难破,便在魏贤此人。若非咸国内廷不睦,相国公孙岳低能,怕是咸军十多日前便过江,若是再逢我军瘟病蔓延,我军岂非大败。”

“既如此,眼下韩合退守肥城损兵五万,如此败仗,寡人何以服众。”

“大王,尹秧城守军甚多,强攻之下我军岂能没有伤亡。依臣之见,韩合将军所言绝非没有道理,阵亡者十之四五死于瘟病,如此算来,韩合此战并不算败。大王倘若网开一面,此战全可归罪于瘟病。”

“但瘟病一事,实乃寡人当初疏失,寡人如何向臣民交代。”晋王自责道。

“大王,天下臣民皆大王之臣民,大王岂能有过。瘟病一事应当问责蔡城太守,若非蔡城瘟病蔓延,岂能传入各地。”

范涛建议让蔡城太守背这个黑锅,治蔡城太守玩忽职守之罪。晋王却颇为担心,他说:

“如此怕是不妥。”

“为了大王的江山社稷,为今之计只能如此,否则朝内权臣,必群起而攻之,谋夺相位。”

“既如此,便依卿之意。”

相国一职名义上由王任命,事实上很多时候由不得君主,历史上丞相也一直是牵制君主权利的绊脚石,丞相的任命往往都考虑到当权派,和既得利益群体的平衡。如果平衡不好,轻了哪边,重了哪边,君主地位就可能被推翻。

所以当年朱元璋很聪明,开千古之先例,废丞相,真正实现完全君主集权。

晋国当下窘境便是相国公叔阔新死,公叔阔党和外戚党,反公叔阔党开始谋夺相位,由于公叔阔在世时把晋国治理的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反对者还买他的账。

现在公叔阔死了,他的政治影响力正在消除,但公叔阔的政治遗产和功劳簿还在,很多人已经跃跃欲试,恨不能一夜抢占制高点。

于是现在的晋王稍有不慎,就可能得罪任何一边,尤其当下韩合大军失利,若是没有合理的借口,很难压服反对者。

就在晋王接报后不久,平汤城内同文书苑,一如既往的书声朗朗,只是平添了几分不安。

伍算替晋王完成战船督造的扫尾工作后,目前赋闲在同文书苑,战事如何他也不晓得,每天就是喝酒看书,然后等晋王传唤。

这天,伍算一如既往的与西门华说笑,此时书匠来报:

“执院大人,塞骞回来了。”

“哦,快,有请!”

西门华喜出望外,塞骞定是为百里燕而来,但愿百里燕已经逃脱。倒是伍算担心起来,他老谋深算,如果百里燕逃脱,按说能撞上塞骞,现在塞骞自己回来,不像是救到了百里燕。

此时塞骞疾步而来,脸上神色焦急,伍算看在眼中,心里已经有数:

“塞骞,此来可是为公子燕。”

“接到大师信函,在下便是即刻赶去咸国撒出大量人手,守候两月有余,也未曾探得下落。莫不是发生了意外丢了性命。且来时听闻晋国已经发丧,说是百里燕为咸国所害,水军正在前往歧国海上。”

“此事老夫已有耳闻,不过想来蹊跷。老夫听闻乃是百里燕逃走,现在晋国举丧发兵歧国,定是以举丧之名,占歧国之地。”

“倘若如此,我等亦难相助。”

“嗯……此子怕是凶多吉少,一时间老夫也没了注意。这天下之大,此子若是隐匿踪迹,要找他出来谈何容易,你可曾刺字予他?”

“未曾,非本门弟子不得刺字。且百里燕乃贵胄,我收其为徒并非门内弟子,故而并未刺字。”

“既如此,怕是麻烦。”

但凡御客,背上刺有“御”字,以防被自己人误杀,或者被各种莫名其妙的事情纠缠,诸如抓丁、征税等等,但凡御客一切可免。

百里燕并非御客正式入门弟子,塞骞自然不会给他刺字。这样一来,要找到百里燕就比登天还难,尤其是认识百里燕的人并不多。

至此之后,塞骞等人与百里燕错失联络多年,直到经年之后再有联络。

就在晋国即将爆发相位之争的前夕,霍乱的蔓延渐给咸国、晋国北地带来深重灾难,战争导致的流民失所天灾人祸,助推了霍乱的蔓延和人祸,由此也迟滞了龟缩肥城的韩合报复尹秧城的进度。

霍乱导致大量民夫死在半路,粮秣补给运不上来,同时每天还有大量兵士病亡,如此既加剧了战事的迟滞,又徒劳增加自己伤亡,损耗晋国国力。退守肥城的韩合一时间难以兴兵再战,这就给坚守尹秧城的赵逊争取到喘息之机。

这天,尹秧城内太守府,赵逊正在询问斥候来报。

据信,咸国正在集结兵力谋求东进,而这个消息来自晋军,很显然,江面仍被封锁,这种消息只能是来自晋军。

“消息可属实?”

“回赵将军,消息乃从肥城中传出,应该可信。”

“嗯,你且退下。”

“诺!”

待斥候退下,赵逊问道百里燕:

“魏贤,我军过江之事,你如何看。”

“眼看开春在即,即便过江,今年上半年田间农事年恐无收获。但倘若是两月前咸军过江,此时晋军怕是已经退至岩城一代,若是被击溃,应能恢复开战之初态势,而且还能春耕,夏至能有夏粮,且还能复耕秋粮。

现如今粮草不济,再缝春耕开战,今年战事只怕更加吃紧。”

百里燕之所谋划晋军围城,咸军过江决战,很大程度上考虑到春耕和夏耕问题,如果上个月晋军能够击退,那么这个月就能开始准备春耕,然后下个月开始翻地。

眼下的农业、军事制度还没出现“屯田制”、“军屯”制度是军队不打仗,就种粮,不种粮就训练,让人力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以发挥军队的集体效率,养活自己,减轻负担。

时下军队基本上不种田,也不军屯,当然也不是没有原因,主要还是战争过于平凡,屯田容易降低士气、懈怠战备能力。

现在咸军突然要过江,还是霍乱流行的尾声,万一过江被感染,岂非让晋军杀一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里,百里燕又道:

“赵将军,眼下我军经过月余恢复,兵士尚不满三千,咸军过江必在尹秧城上岸,若是晋军再度来战,怕是守不住。”

“此事我已考虑,晋军若是来战,死守已无可能,但倘若失守尹秧城,我军亦无法立足难。为今之计,只有火速令援军过江,方可解此危难。”

“但只怕咸军援兵赶到,咸王责令大军收复失地,那便得不偿失了。”

尹秧城靠小三千人,守是守不住的,弃城也不可能。唯一可行之法是让咸军尽快打通望亲江,派兵坚守。而且不能尽快收复失地,而是得等霍乱平息,先让霍乱拖死晋军,拖到晋军精疲力竭再决战。

同类推荐
  •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基因中的人类简史

    本书是一本通过基因解读人类历史的社会科学书籍。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廷·肯奈利从遗传、基因的角度,讲述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的历史。这是一本关于基因科学的书,同时也是集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遗传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商业、科学领域的趣闻逸事和许多魅力人物的生活经历于一身的妙趣横生的书,展示了基因传承给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来的影响,并逐一解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谜团。本书描绘了一幅人类进化的宏大图景,涉及神秘的尼安德特人、北欧海盗、美国国父杰斐逊、澳洲囚犯流放、人类走出非洲、孟德尔式遗传疾病等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者利用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这些进行了全新的解读,既幽默风趣,又富有见地。
  • 世界历史文化之谜:千古疑案

    世界历史文化之谜:千古疑案

    漫漫历史,茫茫宇宙,缤纷的世界充满着神奇,今天的科学虽然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还是有一些未解之谜和一些现有科学知识无法解决的疑案。
  • 寒门祸害

    寒门祸害

    生于寒门,跃过龙门,跻身仕途。却不与官绅同流,不跟权贵合污,亦不为君主巩固皇权,不承天下乃朱家之天下,不顾太祖训而重工商开海禁,是为朱家王朝之祸害。(书友群:寒门祸害96857475)
  • 考古发现

    考古发现

    本书站在科学的立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进行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帮助人们揭开了地下沉睡千年的秘密。阅读本书,读者即可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又可收获到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 手眼通天

    手眼通天

    一盘大棋,南北相衡。天下众生,皆进局中。有单车直撞,有马踏连营;有炮打两岸,有百将争雄;有国士无双,有大象无形。乱世狂澜里,有一袭白衣渡江,如小卒过河,一人一剑,一往无前。(订阅读者群号:725914906,加群需粉丝值)
热门推荐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有了《三国群英传Ⅶ》在手,以一当千就如家常便饭,随时随地可见。 处处长坂坡,遍野当阳桥。 关云长匹马征胡地,赵子龙只身跨东瀛。 潘上将手持一把长柄斧,力敌手提画戟的吕奉先,虽然咱滴个战斗力远远不及,但要是想撑上个百八十回合,soeasy! -------------------- 带着《三国群英传Ⅶ》抽奖系统穿越到三国,这是好事啊!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好事啊! 但!但是—— “醉卧美人膝,美人比我大十七!!!” “醒掌天下权,天天都是小不点!!!” “我擦嘞!!!” “擦你奶奶个腿嘞,还醉卧个屁啊!好事个屁啊!!”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 虐仙记

    虐仙记

    仙道不仁,以天地为洪炉,烹虐众生!一背负柴刀的少年,愤然而起于陇亩之间,抒写逆天的传奇!人道合于天道,天道合于仙道,仙道合于自然。
  •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例如,在《水蛇》、《仙女的礼物》、《绵羊》、《被保护的羔羊》等篇中,通过对蛇、狼、国王、朱诺的描绘,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篇章如《驴和狼》、《鹅》、《驴》、《幼鹿和老鹿》、《鼠》等,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 舞姬花

    舞姬花

    平安时代。妖魔当道,怨灵肆虐。天皇贴于告示,诚招天下有志之士,斩妖除魔。一时之间,各方术师,山中隐士,纷纷涌入京城平安。夕阳渐落,暮色四合。庭院花圃中,一位女子身着流云舞服,伫立在百花中间。淡黄色的余光落下来,犹如一幅安和雅然的图画。
  • 玛丽来到清泰街

    玛丽来到清泰街

    清泰街原是老城区的一条主街,南通渭河渡口,北连仪凤街,一座凤凰台把两条街南北隔开。仪凤街上有早年间的县衙、文庙、学道门,建筑虽已破旧,却都是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而清泰街上则全是小门小户,砖砌的门楼,两扇木板门,简陋却也素净。站在凤凰台上朝两厢观望,仪凤街好似大家闺秀,清泰街分明就是小家碧玉。小却自有其小的好处,简洁明秀,质朴无华,三十几家住户,三五家门店,街两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有一丝悠然、幽静,又透出些许冷寂之气。清泰街上的人物,也都似这条街一样不事张扬。文革中,凤凰台上城头变幻大王旗,摇旗呐喊的都出在仪凤街。
  • 妖孽修真强少

    妖孽修真强少

    情场失意,脑海中频频出现的女孩儿,究竟是谁。得到擎苍大帝传承,行逆天之路,踏百万天骄,凤凰于飞,唯有一战。
  • 在美漫当炸鸡厨师的日常

    在美漫当炸鸡厨师的日常

    “加里奥!一个叫最帅的斯塔克订三份炸鸡!”厨娘装扮的某只小萝莉吃力的站在小凳子↑,对着厨房一个小小的窗口喊道。“请稍等,我的公主。”加里奥掂了掂炸鸡的工具,说道。“呜~有外星人来地球了!”一脸恐惧的小萝莉跑到厨房,抱着加里奥的大腿,泪水汪汪。“我需要节省我的魔法,不然我会变成一个石头的……要不……你打电话给神盾局?”
  • Pincher Martin
  • 乱世丑颜之狂妃驾到

    乱世丑颜之狂妃驾到

    世人皆识相府三小姐,名声浩大,堪称国家之最,一副惊天丑顔,吓死多少人。世人皆传,宁这刻作鬼杰,也不愿下刻识丑顔。当一个国家的人都当作耻辱的时候,且看女子如何潇洒自在。一道求婚,吓死多少人,当最丑之顔配上心中神抵,这日子还怎么过?全民愤起,摇声抗议。却挡不住男人紫金凤冠霞帔献上,绫罗云绸作嫁,浩海明珠掌灯,百里红妆相迎,软玉楼兰轿亲置,更有血煞七军相随。呐喊依旧,慕容景灏眼光轻斜,众人急窜而散,哀戚连连,只可叹这丑女好命!软轿入府,瞧着那空空之处,男人紫眸暗闪,血煞军齐齐身颤。半响瞧着那消失的凤冠霞帔,男人倾城一笑,带走凤冠那可就算嫁了!南陵城郊。“小姐,你悔婚还带着这个不合适吧!”半香一脸无语的瞧着那巧夺天空的大红喜服。初夏瞧了瞧手中之物,眼里带上奸笑:“嘿嘿,这东西可能卖个好价钱。”风云变幻,烽火再起。当世人皆颤的‘暗黑十二骑士’显世,金刀飞舞,铁马金戈,“鬼魅魔音”尽展风华,十大乐器排开,战鼓敲响,琴瑟齐奏,十指飞分。一身银衣踏云而来,若见仙人痴,则见银衣醉。千世前你是金凤,我是那凤谷一石,只因沾染你的金辉,我才得已拥有金身,凤眼幽光散出仙力普泽,我有幸得你仙力一眼,便生了这天瞳想要观这天下星辰之行,却遗憾寻你千年,看尽天下事,却独不能寻到你的身。千年前你是金凤,我是那凤古一颗古身仙灵,只因沾染你的金辉,我便化身成形豪言游走天下,散尽药香,拯救天下,才发现离不了对你之念,回时,怎念金凤受尽天罚百劫,我穷尽一身却独独救不了送我金辉之人,这千年我只愿拖着我这残破之身寻找到金凤魂归!千年前你我同是金凤,本是同生同缘同情,却叹那云霄紫金池一游,紫霄金龙苍穹生出,落与你我眼前,从此,翻尽天海云霄,那人只为寻你,翻了天,灭了地,搅了海,更甚苍穹碎裂,却叹终是挡不住那天地石上的天罚百劫,你俩同受,坠落这无尽凡世,你可知,浩海中我依旧寻你千年,小凤……怎能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