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3500000005

第5章 开弓习射

当陶家一行人到达岱阳亭舍时,孙志已经指挥着亭父和亭卒打扫干净了最里间的堂屋,升完了灶煮好了水,一起站在亭舍门口相迎。

看着车马行近,六匹马上的扈从全都下了马,亭舍内的牲口棚不大,自然容不下这么多马,自有亭卒引着到提前备好的水槽处饮马。

陶商和陶应先下了马,跑到第二架车边扶着甘氏和陶青儿下车,众人拥簇着进亭舍。

进门前孙志上前通名,甘氏见着亭长上前,略欠了欠身却不说话,身旁的陶商上前一揖道:“吾乃丹阳陶商,往卢县去,要在贵亭午歇,有劳亭长了。”

“不劳烦,不劳烦,不知贵客可有什么需要鄙亭帮手准备的?”

陶家仆厮众多,自然是不用,略表寒暄便罢。

一行人走了半天,也都疲了,但大户人家自然有大户人家的规矩,下午还要赶路,扈从仆厮们喂马的喂马,造饭的造饭,一切井然有序。

扶着甘氏进了堂屋,母子四人闲聊了几句,陶应寻了个由头就溜了出来,甘氏自然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是个闲不住的主,也就由他去了。

青儿小丫头看到二兄出去了,也站起来要跟着出去玩耍,却被甘氏叫住:“青儿,娘坐车坐得腰酸背痛,来给娘亲捶捶肩。”青儿只得嘟囔着小嘴巴,委屈巴拉地跑到甘氏身后做起了小童工。

仆妇们在灶屋做着饭、章诳和陶茂、樊槐以及几个仆厮在院里搭了个木架子准备炙烤野物,孙亭长和亭父拿着一篓炭在旁搭手。

陶应穿堂过室,一门心思想着要去试试骑马开弓的滋味,路上还得走几天,要是能混个手熟回家也好恳求父亲让自己习练弓马。

陶应的俩小跟班看到陶应出了舍门,也放下手中活计跟了出去。

其他仆厮们倒也浑不在意,谁让咱家这小郎君是个善于惹祸的主,夫人特意关照这俩小子跟紧了二郎,大伙儿也乐得有人跟着他免得再闹出啥幺蛾子来。

舍外辟出的空地上,许耽正带着其余扈从车夫给牛马喂水喂食。

这赶车的牛马随意喂点稻草也就完了,骑马可不能马虎伺候,长途行路时必须在干草里掺和菽豆等精料,如果马跑起来发了汗最好还要补些用盐水煮过的豆子,免得马跑脱了力掉膘。

陶应先拿过扈从的骑弓比划了一下,回忆了一下早晨看扈从们开弓的样子,试着开了一下弓,却发现看似不长大的骑弓弓力还挺强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拉了个半开。

身旁扈从们看到二郎涨得脸通红,纷纷哄笑起来,要按照之前陶应的骄横脾气肯定就要立马发作,但融合了二十一世纪灵魂的陶应却只是讪讪地一笑。

一旁的许耽却猛得“咳咳”了几声,瞪了一眼扈从们,上前道:“二郎这是要习射吗?这弓可是制式硬弓,足有一石之力,二郎这年纪想要拉开尚有些不易呢!”

陶茂却忍不得自家小主人被嘲笑,也拿过一把弓想试试身手,没料想本身力气又小,也不得法,使足了吃奶的力气却连三成都没拉开。

这下不止扈从们,连一旁的车夫都乐得哈哈大笑,有嘴碎的扈从还调侃道:“小猴儿,这是在耍猴戏吗?”

陶茂不曾想卖乖却跌了个嘴啃泥,气得一跺脚,把骑弓往樊槐怀里一丢:“大笨牛,就知道傻笑,小心笑掉了你的大牙!”

樊槐依然还是那个样子,好似从不知道恼怒为何物,接过骑弓,也学着刚才陶应的样子,双臂一张,只见一石强弓生生被拉开了七分有强。

这下一群人都止了笑,咧开的嘴巴也忘记合上,连许耽都喝了声彩。

陶应也颇为吃惊,心里暗暗盘算。

汉时计算岁数都是按照娘胎里算,也就是所谓的虚岁。

陶应今年虚岁十一,实岁才十岁,生于仕宦之家营养方面自然是没问题,遗传基因上父兄也都身高体长,父亲陶谦有七尺六寸样子,兄长陶商也已经比父亲略高一些。

陶应从小好动不好静,现在自己已经长到了六尺五寸合现代算法一米五样子,比之同龄人肯定身体素质要好不少,自己开一石强弓能开出五成应当算是不差的成绩。

家生子陶茂比自己小一岁,瘦是瘦了点虽不显矮但力气没长成,拉不开弓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大笨牛樊槐的表现就很令人惊讶了,樊槐既不是陶家老家丹阳人,也不是济北国卢县人,还是徐州人氏。

那年樊槐一家染了疫病,家中老老少少都死绝了就剩下他一个小孩子愣是命硬活了过来。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小孤儿那天想去林子里摘些野果子果腹,走了半途却昏倒在路边上。

正好陶谦举家赴济北上任路过徐州,路上看到有个半大孩子昏倒。甘氏心慈,便请医者帮忙医治。

医者说这小子并无大碍只是饿得不行,便喂了几椀米粥和肉臛下去,果然这楞小子就回过了气来。

待到甘氏问知这个和自己小儿子同岁的孩子家里父母双亡无依无靠时,很是抹了几把伤心泪,便求恳陶谦收留下这个苦命的孩子。

而陶谦向来对夫人相敬如宾,看到甘氏哀哀怨怨的样子便硬不起心。遣人问过樊槐乡里远房族老,代樊槐做了主将十亩薄田和宅院托付给族老照看。

那族老听说这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远房侄儿被官宦人家看中了收为家人,自己又能平添十亩薄田的收成,自然乐得玉成此事。

待问过樊槐自己也愿意后,从此樊槐就跟着陶家北上,与陶茂一起作了陶应的伴当。

当初樊槐还没有大名,只因生的壮士,家里人都唤他“大牛”,跟了陶家之后得有个正名,陶谦便以樊家宅院的一株老槐树给“大牛”起了个名字叫樊槐。

自从樊槐跟了陶家后,能吃能睡,加上脾性温顺,整天咧着个嘴傻笑,所以陶应就给他起了个诨号“大笨牛”,正好和“小猴儿”结成了一对,久而久之,陶家上上下下都多称他“大笨牛”而少呼其名了。

到了陶家后虽比不上主家顿顿吃梁食秔,但粟饭麦粥可是餐餐管饱。甘氏又一向宽待下人,经常有鱼肉瓜果分给下人。

对这个自己捡来的小孤儿也是照顾有家,比起早先在家里一日只得两餐还只能吃得半饱的日子那是犹如云壤之别。

樊槐身胚本身就粗大,这两年养得更是像头小牛犊子似的,身高比陶应还高着三寸,身板相当厚实,完全不像一个才十一岁的半大小子。

看到众人都对他喝彩,樊槐挠了挠头,依旧是那副傻呵呵的样子。

许耽见众人都不言语了,又看了看陶应的脸色,见这小祖宗确实没像平日里发作,便对陶应说道:“二郎年纪还小,若要习射,应当选软木弓先练架势、再练准头、最后再打熬力气,过得一两年便可开得这一石弓了,若是勤于此道,像章诳那般的二石弓也尽可开得。现下一时半会也没处寻软木弓,不过这开弓的架势倒是可学一下无妨,二郎可要先试试?”

陶应自然巴不得他这样说:“那就有劳许大哥指教了。”

“我这几手哪敢谈指教,我就献个丑给二郎演示一下吧!”说罢,令一个扈从把一个平时习射的箭靶放在了三十步外。

“习射之术,虽说射的准最为重要,可初习射时,却不是先练准头,而要先练引弓之术。”

许耽拿过一把骑弓,也不搭箭,面对箭靶,左手空持,双脚齐肩站定。

左脚微微在前,弓举平肩,拇指扣弦,食中二指搭住拇指。

忽地一个扭腰摆胯,两腿不动,上半身处侧转,右手顺势开弓,摆出了一个双手双肩几成一线的姿势,前后手略一调整,后手倏地一松。

弓弦发出一声“嗡”的声音,随后保持射出的姿势一两个呼吸的时间才收弓回身。

陶应有射击的基础,对于许耽演示引弓时候的站姿、侧瞄都是看一遍就心下了然,主要留意了扣弦、开弓时的发力方法等等,看完之后在心里默默地试着回忆了一下。

此时许耽又站在了靶前,这次从箭壶里取了支白羽箭,按照之前的姿势放缓动作又做了一遍。

只见弓弦响处,箭出如电,稳稳地射在了靶心上,引得一旁看热闹的扈从车夫还有几个回亭舍休息的亭卒齐声喝彩。

许耽演练了一番后,示意陶应试试。

陶应也不怵场面,依样画葫芦,站姿、持弓、扣弦、扭腰侧身、开弓依次做来,虽说仍然欠缺了点力量,只拉开了六成不到,但比之前次不着章法的瞎摆弄可好得太多了。

看热闹的众人看到陶应小小一个孩童,仅仅看了两遍许耽演示射术就学得有模有样,也纷纷喝起彩来。

陶应尴尬一笑,心下暗自惭愧自己沾了后世的光,陶茂却比他还高兴似的又叫又跳起来。

许耽见陶应学的快,也与有荣焉,说道:“二郎天资聪颖,一学就会,只是这制式弓太硬,二郎暂且虚引习练就可,不需强开弓,免得伤了臂膀,待找把软木弓后再练扣弦开弓不迟。”

陶应点了点头,他也不想闹出习射未成却肌肉拉伤的情况,此时正好饭已做好,仆厮招呼着吃食,众人俱都散了回去吃饭。

同类推荐
  • 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

    大业宏图:1954年的中国

    “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选择在共和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转折或引起过社会加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2个年份为切入点,一年一本,以生动的文笔和翔实的资料记述了这一年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风貌,论述其在新中国65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 大唐隐王

    大唐隐王

    "听说过穿越后美女相拥,前程似锦的,但你听说过穿越后却要被活埋,然后流亡逃窜的吗?考古学家李承训只因穿越到大唐李建成之子身上,便注定要被活埋?好不容易逃脱,他还没松口气又被朝廷高手追杀,多舛的他只好隐身少林,学武练拳,却不曾想又失手打死了和尚,被少林通缉,一场更大的风雨正扑面而来……看他如何破局?缔造大唐隐王!"
  • 世界历史博览4

    世界历史博览4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热门推荐
  •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萝莉老爹开个挂

    萝莉老爹开个挂

    带着系统重生之后,我发现自己身边多了个可爱的萝莉女儿。只要她一笑,我的心都要化了。于是我当起了主播,闲暇时给人看看风水,甚至成为了职业球员,再偶尔拍个电影什么的。你要问我为什么那么勤奋?因为我要给她买小猪佩奇啊!新书已发,书名《姐的徒儿又帅又贼》,站点:起点中文网。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狂帝的一品魔妃

    狂帝的一品魔妃

    【一对一,甜宠,身心干净】帝国杀神魂穿异世,成了魂王府废物大小姐。说她废物、老妖怪?瞎了你们的狗眼!渣男、表妹陷害她,这么想死必须成全!她是玄魂灵三修天才,当她展现修为,震惊天下,当她露出真容,惊艳世人!强悍如她,却遭遇夺心妖孽。初见,被他强夺半颗心,从此与他共用一颗心。她抚额长叹:“穿越被抢心,怎么破?在线等,急!”未来的小包子答:“当然是连人带心抢回来。”那抢心贼可是他未来的亲爹,怎么能放跑?^0^
  • 中国成语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中国成语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国成语故事》将那些最常用、最脍炙人口的成语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受益匪浅。
  • 王爵大人,强势宠!

    王爵大人,强势宠!

    大婚之日,她被爆出轨,惹上了M国的王爵,风影月。从此……她就开启了被风影月无限蹂躏的悲惨生活。“嫁给我?”“为什么?”“你很对我的胃口。”女人扬着下巴,高傲的看着眼前俊如神袛的男人:“不要脸。”男人不以为耻,勾唇浅笑,朝她步步逼近,“脸?恩,我不要脸,我要你。”王爵大人宠妻法则:一旦入坑,越坑越深,化身为狼,绝不手软。
  • 神寂异世

    神寂异世

    魔法与斗气存在的世界,虚幻的神明成了至高无上的信仰追求。林浩踏入了这个世界,惊艳的魔法绚烂的斗技,不过这个世界还是拒绝了他,魔法被禁斗气被废,自此一部“混沌决”横空出世”,与这个世界说的文明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 正在消失的父亲

    正在消失的父亲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三国之黄巾神将

    三国之黄巾神将

    身中奇毒,重生三国,饮虎血,战猛将,率领黄巾余部,搅动三国风云。
  • 野狼的嚎叫

    野狼的嚎叫

    玛兰沁夫说得没错,我这“点点”的确是只狼。1990年,我从同学那儿换来一条苏格兰牧羊犬,这“小姑娘”才半岁就有小牛犊子那么大。它尖尖的头和宽宽的肩,披着一身褐色长毛,肚皮和腿却有一袭雪白短毛。我打算给它物色个如意郎君,就找养父给出个主意。他说起早年村里有条雌藏獒,发情的时候,一到夜里就往草原深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