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1800000003

第3章 恐龙的生存

恐龙生活在距今一亿多年以前的中生代,它们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两亿年,在它之前,有无数的物种生活过,在它之后,又有无数的物种在不断地进化着,直到今天。

三叠纪末期的环境恶化,造成大部分物种消亡,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生物又开始进化。水龙兽就是在此时由异齿蜥进化而来的幸存者。

科学家们从地层里发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得知,恐龙的祖先是槽齿类爬行动物。

发掘于南美洲的兔鳄龙看上去与恐龙非常相似,体长大约有1米,样子有点像鳄鱼,也有点像恐龙,它的后肢长,前肢短,能用后肢行走,牙齿长在齿槽里,在解剖学上与早期的恐龙相似。考古学家对兔鳄龙化石进行分析,认为恐龙或许就是从这种动物进化而来。偶尔发现的化石似乎能说明点什么,但还是远远不能说明当时的情形。

一、恐龙生理

1、恐龙的外貌

早期恐龙是什么样子

在欧洲、非洲和南北美洲均发现有早期的恐龙化石,虽然化石较少,但仍可以从它们的遗骸上或多或少地获得它们当时的模样。较有代表性的早期恐龙是发现于阿根廷西北部安第斯山的“始盗龙”,是2.2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的肉食恐龙。它体长1米,头骨长12厘米,活着时体重估计大约有11千克。它的后肢很粗壮,前肢较短小,用两足行走。在安第斯山还采得另一具保存完好的早期肉食恐龙的化石。从化石上得知,它大约生活在2.3亿年前。它站立时高1.8米,估计活着时大约重110千克,具有粗大的前爪及带锯齿的牙齿,能用后肢直立行走或奔跑。美国的亚利桑那化石森林公园,多年前也曾出土过一具早期恐龙的相当完整的化石。它身长2.5米,臀高不到1米,活着时体重约90千克。四肢行走,也能用后肢站立,它的颈和尾都较长,是吃植物的恐龙,估计它可能是后来那些身躯异常庞大的蜥脚类恐龙的祖先类型。生活于2.2亿年前。

恐龙的大小

以前,人们都认为梁龙是最大的恐龙,有一架梁龙化石骨架显示出梁龙身长26.2米,但是,1985年,在美国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一具更可怕的恐龙化石,它的身长竟然达到42.67米,比梁龙还长16米多,这就是地震龙。当然,恐龙中也有小的,比如似鸟龙、鸵鸟龙、窄爪龙和恐爪龙等。体长大约2米左右,行动敏捷,能走善跑。

恐龙身材高大之谜

恐龙家族中的庞然大物是蜥脚类恐龙,它们也包括马门溪龙、雷龙、梁龙和腕龙等,体长20~30米很平常,抬头有5~6层楼的高度也不足为奇。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地震龙长达42.67米,重约80吨。这样的庞然大物站在面前,真是可怕极了。从发现的少数皮肤印膜化石来看,大部分恐龙具有与现在爬行动物相似的皮肤:粗糙、坚硬、有鳞甲或角质突起。

恐龙体重的计算

科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准确地测量恐龙的体重的呢?这个方法的第一步是塑出被测恐龙的模型,当然这要比真实的要小得多,模型制成后,根据它的比例,得出它真实的大小。第二步是测量模型恐龙的体积。将模型放入一个木箱内,然后往箱内倒入细沙。当沙把模型恐龙完全盖往后,将沙面刮平,并在箱壁上用笔画出沙面的高度。把模型从箱内取出。然后又将沙面刮平,用笔在箱壁上画出面的第二个高度。这样我们很快就能计算出恐龙的体积。第三步是计算恐龙的实际体积。模型的体积与倍数相乘就得出恐龙的实际体积。第四步是计算恐龙的体重。恐龙的体积已经有了,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恐龙的比重,知道了比重,再乘以体积,恐龙的体重就知道了。问题是恐龙早已绝灭,谁也弄不清它的比重究竟有多大。这样,恐龙的体重就测出来了,虽说不一定十分精确,但比盲目估计要接近实际多了。

2、恐龙的寿命

对恐龙年龄的推测

据科学家研究,哺乳类的动物中,寿命长一点的,像大象可以活到75岁,马可以活到55岁,寿命短的也可以活到二十几岁。鱼类寿命最长的也只是60岁左右,鸟类有的最多活70岁。一些古生物学家在对恐龙的骨骼进行研究时,发现恐龙平均死亡年龄为120岁左右。但很多证据表明他们并不是自然衰老死亡的。许多恐龙都死于非命,或者被别的恐龙吃掉,或者死于自然灾难等等。因此,依据推理,恐龙应有的寿命绝不止120岁。恐龙的寿命应是比较长的,大约在100-200年之间,也有可能超过200年。而且,活命的机率和身躯的大小也不无关系,像那些身躯庞大的恐龙,如震龙、梁龙和雷龙,活上个200岁以上大概不成问题。由于植食龙比肉食龙身躯高大,故也比肉食龙活得长。

对恐龙的寿命的影响——疾病

美国一位医生说,他发现在一块长30厘米的恐龙肱骨化石的一端,长有一块像我们拳头般大小的菜花状的骨质增生物,这种异常增生可能是软骨肉瘤。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鸭嘴龙化石骨架上,左肱骨曾骨折而引起过骨膜炎,而且有骨质增生现象。陈列在加拿大博物馆中的鸭嘴龙骨骼,有不少肋骨曾受到损伤。可以看得出来,肋骨断裂后又愈合了。可在骨头却留下了痕迹。估计是为了争夺配偶和“领导权”,雄鸭嘴龙之间会用后脚跟互相猛踢对方。许多恐龙的骨骼化石“告诉”我们,它们可能患过关节炎。一些专家对沧龙的病情也进行了诊断,发现它们的脊椎有的得过炎症,有的得过减压综合症。

3、恐龙的感觉系统

恐龙的皮肤

从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化石上估计,恐龙大约是在三叠纪的中晚期出现的。因此,恐龙的老祖宗理应是三叠纪早期的某种爬行动物。一些学者推测,进化较快的肉食龙,如窄爪龙,皮肤上可能长有毛发之类的东西;有的则可能长有鸟那样的羽毛。

恐龙的声音

恐龙能发声吗?大家知道,声音是高等动物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恐龙时代的地球,肯定不会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有人猜测,头上长有棘突状饰物的鸭嘴龙,能发出一种类似巴松管道的声音。大个子的蜥脚类恐龙(其中有鸟的祖先类型)可能不会像鸟那样鸣叫,但发出像鸡、鸭、鹅和乌鸦那样粗俗难听的叫声,还是能做到的。

恐龙的视力

著名的鸭嘴龙有一双很大的眼睛,眼睛周围有一圈能活动的骨质的巩膜板,其作用如同照相机的锁光圈。眼的位置很靠后,跟牛、马差不多。学者们认为,鸭嘴龙的视力相当好。它利用眼睛来时时刻刻警惕着霸王龙等肉食龙的侵袭,久而久之,视力越来越好。身躯庞大的蜥脚类恐龙,视力比鸭嘴龙要差一些;剑龙、甲龙的视力更差劲,它们俩可能是恐龙家族的“近视眼”。肉食龙的视力都比较好。霸王龙的两眼不仅较大,而且位置靠前,像双筒望远镜,两眼可以同时聚焦在一个物体上,看到的东西是立体的,判断距离也特别精确。肉食龙中,鸸鹋龙、恐爪龙和窄爪龙的视力最好。它们的眼睛很大,更靠前,像现生的鸵鸟一样,赛似“火眼金睛”。锯齿龙的双眼又大又圆,而且朝着前方,和猴一样,具有夜视能力。

4、恐龙的生理结构

恐龙的牙齿

恐龙的牙齿,数霸王龙的最为可怕。最大的足有20厘米长。霸王龙的牙齿清楚地显示,它是一个凶猛的吃肉的恐龙。被它咬住的动物,恐怕是很难逃脱的。吃植物的恐龙也长着同型齿,但不像肉食龙那么尖锐锋利。它们的牙齿有如勺子形状的,有如钉棒形状的,也有如叶片形状的。它们中鸭嘴龙的牙齿最为奇特,多达2000多个,叶状的牙齿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排成数行,像锉刀一样。恐龙一般都是同型齿。这种牙有缺点,功能不够齐全,在撕咬、切割或压碎食物方面很管用,但却不能咀嚼食物。所以恐龙吃东西是“囫囵吞枣”式的吃法。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恐龙各具特色的牙齿吧。

腕龙:这种生活在侏罗纪时期的庞然大物牙齿相当大,呈菱形。像梁龙的牙齿就是细细的,像铅笔一样,可以灵活地把草叶耙进嘴里。

肿头龙:肿头龙的嘴里长着细碎的牙齿,排列紧密,植物一到它的嘴里,便会被嚼得粉碎。

剑龙:在剑龙嘴后部的颚边,长有很多树叶形状,带有锯齿的牙齿,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嘴的前部呈现喙状,小而无牙。

甲龙:甲龙的牙齿前面的喙状嘴很方便咬食植物,虽然说那里并没有牙齿,咬到的植物交给嘴部较为靠后的位置,那里长着短小而粗壮的牙齿。

窃蛋龙:窃蛋龙的嘴里没有牙,却在短而尖的喙嘴后有长而强劲而且带有交叉的颚部。似鸵龙:长着一张尖尖、长长的嘴,嘴里长着细碎的牙齿。

迅猛龙:牙齿十分尖,而且后弯,这种牙齿一咬上肉,就只有吞下去的份,很难再吐出来。迅猛龙的牙齿很可能处于不断生长之中,就像现在的老鼠牙齿那样,一生都在长。

霸王龙:霸王龙又叫暴龙,它的牙齿也是它作为杀手的有力武器。霸王龙的牙齿巨大,就像刀子一样锋利,牙齿有些向后弯,它咬上对方,就像是用锋利的刀子在割肉那样轻松。

恐龙的嘴

不同的恐龙有不同的嘴。有名的鸭嘴龙的嘴酷似鸭嘴,当然要比鸭嘴大出10多倍。鹦鹉嘴龙的喙,简直与鹦鹉的嘴一模一样。与鹦鹉嘴龙有亲缘关系的原角龙、角龙等,也长有这样的嘴。似鸟龙它长有鸵鸟似的无牙的喙嘴。有个别小型恐龙的嘴又尖又硬,有点像啄木鸟的喙,喙中也没有牙。

恐龙的体温

变温动物也叫冷血动物。与变温动物相对的,是恒温动物,也叫热血动物,它们的体温是保持不变的,恐龙被认为是一种爬行动物,如鳄类、蜥蜴类、蛇类、龟类,自然是变温动物了。相信恐龙是恒温动物的学者还举了许多其他的理由。如:恐龙骨骼的细微构造与大型哺乳动物相同,某些恐龙的生理和行为与鸟类和兽类相似(如群体生活方式和保护幼仔的行为)等。

恐龙的解剖

一只恐龙活着的时候,肯定不像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那样,只剩下一副骨头。任何脊椎动物的骨骼只是个支架,用来支撑起整只动物,其他部分则由柔软湿润的部分构成,首先是肌肉,像拉动杠杆那样,牵引骨头,使动物能活动。肠脏将动物吃下的食物加以消化,产生出生长肌肉的原料。肺部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提供燃料,保持肌肉和平共处身体的运动。脑部控制整个身体的动作。再就是神经系统了,这是把信息从脑部送往身体各个不同部分的通讯网络。眼、耳和鼻使恐龙能感觉周围发生了什么,并将情报送往脑部。最后,是皮肤,它为整只动物提供外层的覆盖物。

5、恐龙的性别和繁殖

恐龙不都是卵生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物馆古生物馆馆长罗伯特·贝克却提出,雷龙可能不是卵生,而是胎生的。雷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生活在1.2亿年前。贝克研究了40-50具成年雷龙的骨架,发现它们的盆骨腔比其他大多数恐龙都宽得多。这样宽的盆骨腔,足以容纳下雷龙的胎儿,而且还能顺利地分娩。1910年,人们曾发掘出一具成年雷龙的化石骨架,而在这一骨架中竟包含有一个小雷龙的骨架。当时有人猜测,这一大一小两具骨架,是被水冲到一起的。但后来贝克仔细研究了这一标本,得出的结论却是:这是雌雷龙和它的还未出世的胎儿的遗骨!这位学者相信,雷龙妈妈不产卵,而是直接生出龙宝宝,就像现生的大象一样。对雷龙是胎生的还是卵生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但值得一提的是,爬行动物中,虽然大多数是卵生,但也有少数是卵胎生,如现生的蛇类、蜥蜴类中就有这样的成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古代爬行动物胚胎化石中,继鱼龙胚胎化石之后,最近瑞士苏黎世学的古生物学家又在瑞士南郊和意大利北部发现了幻龙的胚胎化石。这是迄今为止的第二具珍贵的胚胎化石。幻龙化石的颅骨相对较大,趾骨化石不全,肱骨较短。这些特点表明,这是一个即将从卵内孵化出的胚胎。此标本体长只有51毫米,只是成体平均体长的22%,可能是已知的最小的爬行动物化石。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发现幻龙蛋的蛋壳化石。

恐龙的性别

研究者曾在野外收集了大量美洲鳄的受精卵(它们的大小、重量和质量基本上都一样),然后分成六个组,分别在六种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孵化。六种温度分别为26℃、28℃、30℃、32℃、34℃、36℃。经过65天的孵化,结果十分令人意外:孵化温度为30℃和低于30℃的卵孵出的全为雌性鳄;孵化温度为34℃和高于34℃的卵孵出的全为雄性鳄;孵化温度为32℃时孵出的鳄雌性、雄性都有,但雌多雄少,其比例为5:1;孵化温度低于26℃或高于36℃时,卵全部死亡。据科学家研究,爬行动物中,蜥蜴、龟、鳖也是温度决定性别。但科学家始终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科学家认为,在气候史上,地球的气温自中生代末期起逐渐变冷。气温对恐龙的性别的关系怎样,还有待于人们去发现和研究。

现代科学识别恐龙性别

在美国曾发现过一些霸王龙的化石,恰好可依大小分成两种类型。但这种个体大小的差异不明显。再说个儿大小是由诸多因素引起的,可能与性别有关,也可能与年龄或发育程度有关。因此,以大小论性别不是个可靠的办法。拉森等研究者解剖了一些鳄类,发现雄鳄尾椎骨下面向下伸的第一个脉弧要比雌鳄的相对要大一些,差不多大出一半。随后,拉森等人对某些恐龙化石进行检查,发现被查的霸王龙和秃顶龙都有鳄类那种第一脉弧,随性别而变化的情况。拉森似乎已找到了鉴定恐龙两性的办法,但需要对更多的恐龙化石进行检查,才能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6、恐龙的智力

恐龙的智力

有的学者用计算恐龙“脑量商”的办法来测量恐龙的智力水平。“脑量商”是根据恐龙的体重、脑量及现生爬行动物的脑量大小按一定公式算出来的。被测的恐龙脑量商越小,它就越蠢笨;脑量商越大,它就越聪明。经测量,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的“脑量商”最低,只有0.2-0.35。甲龙和剑龙的“脑量商”为0.52-0.56,角龙的“脑量商”在0.7-0.9之间,在素食龙中,最有智慧的要属鸭嘴龙。它的“脑量商”为0.85-1.50。鸭嘴龙虽没有什么能打击敌人的武器,但嗅觉灵敏,视力强,发现敌情能迅速躲避。肉食恐龙都比食草恐龙聪明。大型食肉龙,像霸王龙,“脑量商”达到1-2。小型的肉食龙中的恐爪龙脑量商超过5,比霸王龙大3-4倍,尽管它个子比霸王龙小得多,但却比霸王龙机敏灵巧,杀起植食龙来也格外凶猛、神速。

恐龙的“副脑”

有人解剖了马门溪龙的脑壳和脊椎骨,终于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的秘密。原来,在它的臀部脊椎上,有一个叫做神经球的东西(脊椎的膨大部分),正是这个神经球在默默地协助那个不像样的小脑子进行工作。神经球比脑子要大好几倍,主要负责后腿和尾巴的运动。这样,马门溪龙头上的那个小脑子就比较轻松了,只负责吃东西就行了。马门溪龙臀部的神经球实际上就是它的“后脑”,它与前脑相距约十几米远。马门溪龙不是惟一有两个脑子的恐龙。背上长有古怪骨板的剑龙也有两个脑子。不过它的前脑更小,最多也就是100克重,于是能巨大的任务便落在“后脑”上了,剑龙臀部脊椎上的神经球比“前脑”大20倍。有了这个后脑,剑龙的腿和尾巴灵活多了。

二、恐龙生活

1、恐龙的基本生活

恐龙的行走

我们都知道,爬行动物的运动姿势的最大特征就是爬行,就像蜥蜴那样。肚皮紧紧贴着地面,四肢由躯体下方向外面伸出来,匍匐着前进。它们这种运动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相当费力。据研究证明,恐龙是站立着行走的。恐龙走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用四足行走,一大类是用两足行走。四足行走的恐龙,它们走起路来和大象、牛、马等没有什么两样。恐龙,不论是四足行走,还是两足行走,它们的身子都是直立的,而且与地面是垂直的。在恐龙大家族中,各种各样的恐龙,它们走路的速度并不一样。恐龙家族中走路速度最慢的是四足行走的蜥脚类恐龙,它们每小时走的路最快也不过7千米多一点。四足行走的剑龙和甲龙的腿脚比蜥脚类恐龙厉害一些,走路也快一些,最快时每小时可以达到8千米。用四足走的恐龙,也有速度很快的。像角龙,如果它们追逐猎物时,使出最大的力,在短的时间每小时的速度达到近50千米。两脚行走的鸭嘴龙每小时能走18.54千米,若遇到敌人,也能像马跑那样,快速离开危险区。

恐龙的取暖和乘凉

一只巨型的长颈素食恐龙,如雷龙,有一个庞然巨物似的身体,使它有可能保持自己的体温。在接近动物皮肤表面时,热力能透进或透出皮肤,特别是在颈和尾这样窄长的部位,就如这只晒太阳的蜥蜴那样。不过在宠大身体纵深处,体温会保持不变。

恐龙生活的亮点——头饰

白垩纪晚期,恐龙家族中冒出一类嘴巴像鸭嘴一样的植物性的恐龙——鸭嘴龙。鸭嘴龙也是一种很爱美的恐龙,特别喜欢用“帽子”来装饰自己的头部。所谓“帽子”,实际上是长在头骨上的骨质突起物,古生物学家称这为顶饰、头冠或棘突。

恐龙的异装

剑龙的打扮与众不同,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弓形脊背上的那些垂直生长的巨大三角形骨板。这些骨板在脊背两侧分成两行,平行交错地排列着,一边10多个。它从颈部一直排到尾部,在离尾端不远处突然消失,而被几根尖利的骨刺所代替。它这身“奇装异服”在恐龙中是罕见少有的。

恐龙公墓

在世界一些地方,大量恐龙遗骸集中埋藏在了一起,人们把这些集中埋藏恐龙常常仅为一种,但有时则有多种。恐龙公墓往往是恐龙突然遭遇某些自然灾难而被迅速埋葬形成的。这是恐龙留至今天的最有价值的遗产之一,因其发现数量很少,所以一旦发现,便会引起世人的瞩目。现今著名的恐龙公墓如:加拿大艾伯塔省恐龙公园、美国国立恐龙公园、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二连浩特恐龙墓地、元谋恐龙公墓等。

2、食素恐龙的生活

早期的素食恐龙

三叠纪时的食草恐龙是早期的食草恐龙,它们体形不如白垩纪时的食草恐龙,但食量却也非常大。由于食草性恐龙要吃掉大量的食物,因此,它们丰富的排泄物给联合古陆带来了丰厚的肥料,植物生长得更旺盛,更繁茂了。这给食草恐龙带来更丰盛的食物,如果不是需要时时提防着凶猛的食肉恐龙,食草性恐龙恐怕是当时最自在的动物了。

食素恐龙的食物

吃植物的恐龙有丰盛的食物可以享用,松柏、银杏、苏铁和蕨类等植物,可以满足不同恐龙的不同口味。不同时期的食草恐龙,食物也略有不同。三叠纪时,恐龙们的食物主要是蕨类、杉叶藻,还有一些长得较高的针叶树以及小片的柏树、银杏和铁树。侏罗纪时期,比如腕龙,它们吃的是针叶枝和银杏叶,矮小的恐龙吃的还是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白垩纪时期,是食草恐龙的兴盛时期。高大的橡树和山核桃树、银杏,针叶树成为高大的恐龙的食物。矮小的食草恐龙的食物更丰富了,小草从地上长了出来,开花的植物出现了。原始的玫瑰、木兰花和睡莲成了它们新的食物。

胃石

食草恐龙的胃里有这种石头,科学家把它称为胃石。一是它们没有用于咀嚼的臼齿,它们的牙齿都不厉害,吃到嘴里的东西没法嚼碎。他们发现它们的胃里有胃石,通过胃石的翻滚、搅拦,就容易把粗粗的树叶,树枝搅拌成糊糊状,这样,就可以消化了。另外一个特点是,蜥脚类恐龙的身体太庞大了,它每天需要的食物达1500公斤,而它们的脑袋又小,嘴巴也不大,因此,它们每天只有不停地吃,不能嚼烂食物。这样,只有靠胃石的帮助了,嘴巴只需像个输送机似的往下输送食物就行了。

3、食荤恐龙的生活

早期的食荤恐龙

早期的食肉恐龙主要以小型的爬行动物、昆虫为食物,但这些爬行动物、昆虫数量很少,终究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据科学家证明,早期的食肉恐龙饿起来时连自己同类也不放过。

腔骨龙的小宝宝们破壳而出了,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而成年的腔骨恐龙正好饿了,对这一团团蠕动的生命毫不珍惜,锋利的爪子抓过去,小腔骨龙就这样填了爸爸妈妈饥饿的肚子。

可以想像,在三叠纪的联合古陆上,虽然环境不错,但腔骨恐龙之间没有温情,恐龙们为填饱肚子成天奔忙,厮杀。其它食肉恐龙肯定也是一样了,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也会做出同样残忍的事情。

食荤恐龙的食物

恐龙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小型的肉食恐龙吃小动物,如小的爬行类、昆虫及哺乳类,一种体型轻巧的小型肉食龙,以偷吃其他恐龙的蛋为生。有的恐龙可能专以蚂蚁为食。

贪婪的食肉恐龙

跃龙,生活在侏罗纪最兴盛的时期,它每天的任务便是穿梭在绿树丛林之间,张着大而有力的下颚,露出尖尖的牙齿,为了维持它长达11米,重达十几吨的身体的需要,而勇猛出击,即使遇到比自己大几倍的恐龙也想冒险一试。

恐爪龙,个头虽然一般,但是在恐龙群里,它可是个名副其实的“杀手”。它每只脚的第二个趾头上长着如同弹簧刀一样的利爪,嘴里也是锋利的牙齿。只要爪子或牙齿碰到的猎物,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

白垩纪时的似鸡龙,它连空中的昆虫也不过不会放过,在恐龙的世界里,大到几十吨重的植食性恐龙,小到天空中的小昆虫,都是这些凶猛的肉食恐龙的口中美餐。

食肉恐龙的捕猎方式

恐爪龙,身长约3.3米,它们一旦瞄准猎物,便一齐奔上去,把目标围住,然后趁其不备,有的从后面扑上去,有的用利爪撕扯对方的皮肉。

腕骨龙,约1.8米长,几只腕骨龙联合出击,运气好,也可能掀翻一只身躯庞大的梁龙。这就是集体“狩猎”的好处。

像霸王龙这样的大型食肉恐龙,找到食物并成功地把对方变成口中美餐的机率比较大,所以,单个的大型食肉恐龙也是食草恐龙和小型食肉恐龙的巨大威胁。

食荤恐龙的身体结构

食荤恐龙是地道的捕猎好手,从吻部的顶端到尾巴的末端,它身体结构的每一部分都是为了速度和凶狠而巧妙设计出来的。食荤恐龙的武器一般是强有力的嘴、恐怖的爪子。估计食荤恐龙很善于保持身体平衡,并且很可能有极佳的视力。食荤恐龙的腰背部短而强壮,这样,它在捕猎时可以灵活有力地扭转身体。而它的尾巴则由细细的骨节构成,十分硬挺。

4、恐龙的群居生活

恐龙的部落生活

当然,也有一些大型的肉食恐龙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像霸王龙,就比较喜欢单干,或者以小家庭为单位活动。其实,大多数恐龙还是喜欢群居的,像有些小型的肉食恐龙,如虚骨龙单独觅食成功的机会不大,倒不如成群地一起栖息,觅食。这种情形和早期的人类——原始人差不多,集中集体的力量去搏斗,生存下去。

恐龙的家庭生活

每只幼龙约有30厘米长,它们太小太弱,还不以照顾自己。它们可能在鼻子上有小角,稍稍长大就会消失掉。幼龙是用这角破开蛋壳出来的。在它们生命的最初几个月,这些幼龙在巢中由成年恐龙喂饲、保护和照顾。

恐龙的群居和迁徒

群居是动物的一种个体间的互动,是社群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增进整个族群的适应力。恐龙是否有群居行为?这个问题在古生物学界长期存在疑问。第一次使人有据可寻地证明恐龙有群居行为是美国古生物学家伯德。他于1944年在得克萨斯州的佩拉西克地区发现了一组大型的蜥脚类恐龙足印化石。这是一群20余只、大小不一的雷龙行走时留下的足迹。它们是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行进的,在行动中,它们彼此又是平行前进。足迹还显示出一些小的幼年雷龙走在群体中间,这也表明雷龙的行动是有序的群居行为。

5、恐龙的生活环境

三叠纪时代

代表三叠纪的典型红色砂岩向我们表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那时的地球两极并没有陆地或覆冰。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决定了各地的气候,靠近海洋的地方自然是比较湿润而草木茂盛,但是由于陆地的面积十分广阔,使带湿气的海风无法进入内陆地区,大陆中部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沙漠,所以陆地上的气候相当干燥,这进而使得较耐旱的蕨类品种及不过分依赖水繁殖的针叶树逐渐在这些地工我取得了竞争优势。

侏罗纪时代

侏罗纪时代的天空变得特别的明朗,气候也变得温和起来,雨水也渐渐充沛了,在雨水的滋润下,沙漠在大量减少,成片成片的树林长了出来,食草性恐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食物。针叶林以及银杏,成为大型食草性恐龙的主食。而那些低矮的蕨类植物则为小型的食草性恐龙提供了食物。

白垩纪时代

白垩纪恐龙生活在距离我们1.44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时间里,这漫长的八千万年的景色当然也不一样的。一些有花植物开始出现,其中包括原始的玫瑰、木兰花和睡莲,它们把这世界点缀得更为漂亮,原始的昆虫们在花丛中往来飞舞,树林是前所未有地丰茂。侏罗纪时期的针叶树、杉叶树、藻类生长得十分好,也成片成片地出现了高大的橡树和山核桃树。树下,也不再是小蜥蜴们的世界了,负鼠这种小型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了,此时蝾螈与龟、蛇类和蛙类也作为中生代晚期的成员加入了进来。生活在史前这一阶段的鳄鱼数量超过了现在,已知的鳄鱼中最大的,光它的头颅就有1.8米长,现在的人把它称为怖鳄。

近水的环境

恐龙的亲戚蜥蜴是两栖动物,既能在陆上生活,也能在水里游泳。据科学发现证明,恐龙和蜥蜴一样,也是能游泳的。恐龙生活的环境,河流、湖泊众多。长有蜥蜴脚的恐龙,经常生活在水中。恐龙在水中是如何游泳的呢?原来,这些恐龙在水中通过它们的后肢轮流划动,当然,前肢也是运动的,而且,身体其它部分也在运动,它们坚硬的尾以及强健的背上肌肉,帮助它们在水上漂游,当然,样子不会太好看,可能和狗在水中游泳的姿势差不多。

恐龙蛋所面临的环境

专家们甚至认为,一些偷蛋的恐龙有可能成群结队地去偷蛋,几只做掩护,把母恐龙引开,其余的则马上偷蛋吃。同时,研究还表明,在史前时代,偷吃恐龙蛋的不光是恐龙,像蜥蜴,面对比自己的头大几倍的恐龙蛋,先用爪子敲个洞,然后吸光里面所有的汁液。由此可见,在恐龙的时代里,恐龙蛋静静地躺在窝里时,就已经面临了很大的危险。

三、恐龙生存

1、恐龙的繁衍

恐龙的祖先

从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化石上估计,恐龙大约是在三叠纪的中晚期出现的。因此,恐龙的老祖宗理应是三叠纪早期的某种爬行动物。从化石上我们得知,恐龙的老前辈是槽齿类爬行动物。这类动物中的假鳄龙与恐龙的关系最密切。假鳄龙是一种食肉的爬行动物,体长约1.5米,样子有点像鳄鱼,也有点像恐龙。它的后肢长,前肢短,能用后肢行走。牙齿长在齿槽里。在解剖学上与早期的恐龙很相似。

恐龙的沟通

动物是可以互相沟通的。它们不像我们那样使用语言和字句,但它们能用它们的方式表达得使对方理解。它们能用视觉信号来表达,像一只孔雀使用它的尾巴,或某种蜥蜴使用它们的颜色鲜明的喉盖。恐龙可能也会这样来交换各种情报。动物同时还能用气味来沟通,像一只臭鼬分泌出一种有臭味的液体。我们不知道恐龙能否用这样的方法沟通,但有些恐龙有非常大的鼻子,这使我们相信它们有很好的嗅觉。

恐龙下蛋

科学家不只找到了恐龙的遗骨,还找到了它们留下的巢里的蛋。这些恐龙都是一种小型的角龙——原角龙。它的蛋是鹅卵形的,大约宽7.5厘米,长15厘米,多至30只,以蛋尖向内,在巢中以螺旋状排列。巢位于沙中的一洼处,因为原角龙生活在一个巢中产卵。

恐龙的繁衍

从发掘的大量恐龙化石上看,恐龙有一个极其庞杂的家族,却又门派分立,相互间很少有礼节交往。但这并不影响它们种族的繁衍昌盛。那么,恐龙是怎样传种接代的呢?

和人类一样,恐龙的繁殖活动还带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神秘色彩。在发情期间,雄恐龙为争夺雌恐龙常常大打出手,当然也是胜者为王。在产卵时,雌恐龙为了安全起见,先要选择产卵地,然后把卵产在造好的窝里。

恐龙产卵孵化

恐龙每窝产多少枚蛋,数量不一。从发现的蛋化石来看,少者5-6枚,多者15-20枚不等。恐龙蛋一般呈椭圆形或近似圆形。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大者直径约100-200毫米,横径40-50毫米不等。从破碎的蛋壳知道,其厚度最小的只有0.5毫米,一般多在2-8毫米之间。蛋壳的厚薄往往影响蛋的孵化率。这些蛋都整齐而有规律地排放在窝内。恐龙产完蛋之后,它不像鸟类那样趴在上面孵化自己的蛋,而是借助阳光来孵化,但它每刻都在旁边守着自己的蛋。等到小恐龙快要出壳的时候,它会帮着蛋里的胎儿把蛋壳弄碎,好让它们顺利地出生。

恐龙对产卵地的选择

经过一番调查比较,它找到了一个它认为很不错的去处,那里阳光普照、地势较高,并且土质松软、干燥,另外还比较安全。大多数雌恐龙都喜欢这样的产卵地,所以那儿已成了它们的“妇产科医院”。雌恐龙在地上挖一个圆坑,有的则先用土堆起一个土包,再在土包上挖一个圆坑,这样“产房”就算作好了,下一个程序就是生蛋了。

2、恐龙的哺育后代

剑龙是怎样哺育后代的

剑龙妈妈在嘴里把树叶嚼成糊糊的样子,然后,再把这些咬烂的植物糊糊吐出来,看来,这些糊糊就是剑龙宝宝标准的“食品”了。小恐龙们一只一只破壳而出,剑龙妈妈在边上不停地制造着“食品”,饥饿的剑龙宝宝东倒西歪地扑在那些植物糊糊上饱餐一顿。恐龙妈妈的唾液的植物糊糊给恐龙宝宝们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三角龙是怎样保护后代的

即使像霸王龙这样的凶狠的食肉恐龙的幼仔,碰上偷袭者,生命也在旦夕之间。当然,霸王龙只要在关键的时候稍一露面,偷袭者便会知难而退了。就像现在的动物世界中描述的那样,老虎拼命地追赶捕捉小黑熊,关键的时候,大黑熊赶到,它前腿一立,大吼一声,老虎便马上收脚,掉头就跑。这就是自然界无情的法则——弱内强食。如果你不够强大,不能保护自己的幼仔,种族就会灭绝。因此,在动物世界里,保护自己的幼仔往往是它们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这是所有动物的本性。三角龙是白垩纪时角龙家族中的最后一批子孙,它出现在白垩纪晚期,它又是如何保护它的宝宝呢?一只巨大的凶猛的食肉恐龙悄悄逼近三角龙群,三角龙是群居动物,成年的三角龙发现了这一情况,马上把三角龙幼仔圈到中间,然后,它们自动形成一个包围圈,众多的三角龙尾巴朝中间,头朝外,肩并肩对着敢来侵犯的大型食肉恐龙。

慈母龙是怎样哺育后代的

慈母龙之所以叫这个名字,这也是根据它的这个本性所起的。慈母龙的幼仔快要破壳而出了,慈母龙们都站在窝边耐心等候。小慈母龙被成年慈母龙照顾着,大约要过15年,小慈母才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由此可见,慈母龙真是恐龙世界里少有的“好妈妈”。

3、恐龙如何进行生存

恐龙的对手

怖鳄在白垩纪的晚期,是惟一能与恐龙进行较量的水陆两栖动物。当然除了怖鳄之外,现在还没有发现其它的能与恐龙较量的对手。

恐龙的武器

大型的肉食龙发展的是进攻性的武器。它们嘴里长着匕首般的尖牙,后肢趾端有弯弯的尖,还有粗大有力的尾巴,这些都是它们的“常规武器”,是用来捕杀猎物的。植食龙中半数以上身披厚重骨甲,它们着力发展防御性。有的恐龙身披厚重“铠甲”(如甲龙),敌人来了,只需匍匐在地一动不动,背上的坚硬骨甲使肉食龙无从下口,就像现在的刺猬和乌龟。还有许多植食龙常常在自己的尾巴上搞一些小名堂,如剑龙、甲龙等,尾端生有许多坚硬的骨刺或锤状物,遇到敌人可当作狼牙棒或战锤使用。近年发现在许多蜥脚类恐龙尾巴的末端长有骨质锤状物(有的是鞭状物),大尾巴犹如流星锤,是相当厉害的自卫武器。此外,植食恐龙那巨大的身躯本身就是最佳的防御武器,还有他那柱子般巨大沉重的脚也是一件武器,它高抬前脚猛踩下去,能把敌人踩翻在地,爬不起来。植食恐龙里装备最好的是角龙类。它的颈部有骨质盾板保护、眼眶上部也长有许多尖锐的角。

恐龙的相处

从地层中发掘出的恐龙化石中发现,素食恐龙的数量要比肉食恐龙的数量多得多。肉食龙与素食龙的比例是大约是1:10。在一个被统计的区域内,素食恐龙共有233只,其中鸭嘴龙类有127只,甲龙类有37只,角龙类有69只;肉食恐龙是霸王龙,共有21只。

生存的另类——飞上天空

恐龙的祖先是一种陆生的槽齿类爬行动物,所以说,那时的恐龙当然不会飞了。但是,有的恐龙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开始会飞了。会飞的爬行动物翼龙,它们是恐龙的亲戚。翼龙骨骼显示出:这种动物牙齿较小,尖利,而且大小相同,脊柱和四肢像蜥蜴,头骨和颌的构造也与爬行动物的特征很相似。有一层膜连接前肢和足端长趾。这层膜展开,便可以飞行,而折叠起来时,它就可以依靠后肢行走。这种动物还有细长的,边上长满牙齿的喙,很像现在的鸟的嘴巴。翼龙又是怎样在空中飞行的呢?有的专家认为翼龙起飞就像现在的飞机起飞那样,快速跑上一阵,然后张开翅膀就飞上去了,而有的则认为翼龙是先爬上树,然后从树上跳下去起飞。当然,不管它们怎么起飞,飞起来了,就只有不停的打翅膀,否则,就会掉下去,翼龙有强劲有力的胸肌,它们一张一俯带动前肢产生上下拍打的动作,这样,就可以在空中飞行了。

4、恐龙的亲戚

“活化石”们的今天

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绝大多数都未能逃过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劫难,而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但也有少数的成员,从中生代一直繁衍至今。这些成员仅有四类:龟鳖类、鳄类、有鳞类(蜥蜴类和蛇类)以及喙头蜥类。龟鳖类爬行动物(特别是龟)也是一类活得不错的恐龙的亲戚。在现在爬行类中,只有鳄类与恐龙的亲缘关系最近。除了这三类外,最后一类是喙头。喙头蜥是蜥蜴的近亲,体长60厘米,模样有点像蜥蜴。三叠纪早期它们的祖先就已出现在地球上2亿年了,样子基本上没改变。

传说中的“活”恐龙

科摩多龙的真实面目在印度尼西亚的科摩多鸟,生活着一种可怕的动物。它们体长可达2-4米,重达100-150公斤,这种动物主要以野猪和鹿为食,就是比它重几倍的水牛,它也敢吃,有时也吃人。幼体则以昆虫、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它们捕猎时,有时一动不动地守在那儿,等猎物一出现,就猛地扑过去,先咬断猎物的脚筋,使它们不能动了,然后再吃。有时,就用钢鞭似的大尾巴猎物地扫倒,然后,再扑上去一口咬断猎物的脖子。据目击者说,它们吃东西时不加咀嚼,一口一个,对大一点的动物就撕下肉来,囫囵吞下,这种捕食方式,和霸王龙非常相似。但它究竟是不是恐龙呢?1910年,两个荷兰人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被科摩多岛土打死的长约2米的恐龙状的家伙。他们异常兴奋,立刻买下尸体,带回荷兰科学家研究。人们一阵兴奋,以为找到恐龙了。后来,才知道它们只是一种大蜥蜴,现在被称科摩多巨蜥。它们虽然不是恐龙,但与恐龙有亲缘关系,它们之所以能从恐龙时代一直活到今天,主要是因为科摩多岛上林茂草盛,潮湿闷热,气候和自然环境与中生代很相似。这种巨蜥目前世界上只有500-2000只左右,它已被列为世界级保护动物。

同类推荐
  •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生命的密码上(破解人类文明与科学之谜)

    宇宙茫茫,星空浩瀚。亿万年来,宇宙每天都在人类的面前,炫示着她的神奇与伟大,灿烂与深邃。
  •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为英国达尔文著。1872年出版。该著是作者继《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之后,从情绪表现方面进一步论证人类和动物心理有连续性的进化论观点的名著。它使心理学从19世纪研究意识,发展到20世纪初研究智慧起源,进而发展到以研究行为为对象的机能主义心理学阶段,使西方心理学的思想主流进一步脱离哲学的束缚而成为生物科学,同时也使心理学走上生物学化的道路。
  •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医学破译密码(科学探索的真相)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
  •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是“人与环境知识”丛书之一。《公共道德、知识与责任》内容涉及公共道德、知识、责任与环境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一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热门推荐
  • 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营造素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本丛书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增强心智、鼓舞斗志、指导成功的作用。这套书系是当代成功励志著作的高度浓缩和精华荟萃,是成功的奥秘,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付佳精品。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凌潇剑歌

    凌潇剑歌

    本为普通一少年,却是两度遇奇缘;七年刻苦学绝艺,终是亲手报深仇;修真之路不好走,步步皆为逆天行;愿与红颜共白首,奈何天道不公平!红颜破碎难回天,一缕剑魂伴君行;从此世间无善恶,正邪俱是无区别;回首沧桑成过往,满腔柔情为红颜......
  • 绝世邪神

    绝世邪神

    被冤枉的雷神,含冤坠入异界,含着巨大的怨气,纵横异界,喜欢扮猪吃虎阴人,无意中发现上古遗迹,得到魔神传承,舍生成魔……(书友群2:13971694)
  • 城市民谣

    城市民谣

    李来兵:1972年出生于山西省怀仁县。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9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小说为主。本刊去年曾连续发表其小说《赵丙哥》、《幸福惹得祸》、《别人的村庄》、《客人》、《一天》和《恍惚》。我是隋他妈的。当然是汉族。我是隋他妈的,如果你听到你对面的人这样介绍自己,那么你应该庆幸,因为在这个小城里,遇到隋他妈的就意味着你遇到了最好的腻子匠。当然,如果你不是那种急于装潢房子的除外。其实,我并不叫隋他妈的,我叫隋二。我在家排行老二,隋二是他们叫出来的,我真正的名字是隋永泉。
  •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智者与愚人的50个思维差异

    聪明和愚蠢之间并不远隔千山万水,在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向左转或向右转的一步距离。这一步就是思想方式、行为方式、主观意识的差异。生活需要智慧,人生需要领悟。换换脑子,用另一种态度开始做一个生活的智者。是什么样的差异让一部分人被称为智者。另一部分人却被贴上愚笨的标签呢?
  • 皇明盛事述

    皇明盛事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我的王朝

    网游之我的王朝

    作为屌丝,李坏是认真的。作为宅男,李坏也是认真的。可是奈何实力不允许啊!游戏里,他只想玩个单机过日子,可是非得有人把脸伸过来让他打。游戏外,他只求平静度日,无甚追求,可是总有人皮子紧了找他要个刺激。李坏最后也想开了,既然你们逼我,那就对不起了,游戏里我能打造属于我的七杀王朝,那么游戏外我也同样可以。这,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乱世烽火燃天下,吾欲疯魔铸七杀!”——七杀公子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