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阿鲁台取得联系,是进入草原的第一目标。可逐水草而居,来去自如的北夷民族,觅其踪迹不易,更何况只发动小队人马搜寻,无异于大海捞针。阿鲁台与外界联系,唯一的途径就是派小股部队到北平周围打猎一番。他们只掠财物,不伤性命,然后放出想表达的讯息,抢完就走,援军赶到的时候,他们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明军又不敢贸然追击,以防落入陷阱。这让在北平驻守的张玉非常头疼,这种近乎无赖的作战方略,让他既恼火,又很无奈,几次他都想追过去杀了这帮人去搭救孙儿,可都被部下给劝阻了,郑和的出现给张玉极大的振奋,因为他深知郑和的能力。
思虑再三,郑和制定了第一步营救计划:诱敌攻心。先是派遣几人一队的骑兵修衣塑装,扛着大明的军旗,分三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出发,沿途大喊:大明王师,恭承天命,威武仁义之师,夷狄以奉中国者,与中夏之人无异,与我侵犯者,王师所指,毁草灭沙,以代天罚。每日一次,敲锣巡视呼喊。各路人马最终会与山海关外,设立关卡,立出招牌:抚恤民安,和睦邻邦。
明军这种大张旗鼓的招摇举动,被探子汇报给了阿鲁台,他手下的将领们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一个和谈的好时机。鞑靼军中早有疯传,明军有天赐神兵相助,如雷神电母,中者当即毙命,士兵因此无不畏战。骑兵无法在战役中取得优势,阿鲁台是知道的,如今军心涣散,无力再战,他也想极力占据一个好的条件来以和谈换去整兵修整的时间,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去山海关探探明军的态度和底细。
明军守关的将士报告,鞑靼来人了,仅两骑。郑和知其来意,命人带入关内茶楼依坐详谈。来者恩和金,是阿鲁台的千夫长,标准蒙古勇士的长相,大腹便便,辩发垂垂,皮肤黝黑,身形粗壮。他行蒙古礼,向郑和问好,表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郑和相说来意,只要鞑靼放了皇孙,称臣朝贡,朝廷愿意封官许愿,重加恩赏。恩和金说道:“我蒙古人汉子,英雄无畏,素来不愿甘居人下,蒙古人想要什么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杀出来,称臣是断然不能的,如果想迎回皇孙,要拿50两银子、10匹绸缎来交换。”
郑和不卑不亢:“别说50万银子,10万匹绸缎,就是500万两银子,100万匹绸缎,我大明也拿的出来,若是你们朝贡称臣,赏你们这些东西也无妨。可前提是我大明愿意给你的,可你要是逼着我大明要,那样断然没有,如果想要,我数十万将士的刀枪剑戟倒是可以挂到你们的蒙古包里。”
恩和金拍起了桌子:“你不怕我们杀了你们的诸君吗?”
“既为储君,就当为大明社稷鞠躬尽瘁,断然也不会为了一己性命,枉顾列祖列宗之尊荣。可尔等要敢伤我大明皇太孙,就是我大明永世的敌人,就是杀到天边,也绝不放过。”
恩和金大怒而去,留下一句话:“那就战场上,用弓箭说话吧。”
三日之后,鞑靼在城门口飞箭传书,扬言要按照蒙古人的规矩与郑大人比武切磋,若明军得胜,可迎回皇孙,鞑靼愿意称臣朝贡,可要是明军要是输了,皇孙将永世留在鞑靼作为人质,而且明廷还要送上50万两银子,10万匹绸缎。
随从士兵无不愤慨,议论纷纷,都认为不能答应这么无理的要求。郑和笑言:“鞑靼没与我们正面交战,只是想比武较量,已经是认输了。给他们一个台阶下,不必致人于绝路。何况我天朝上国,人才济济,不就是一个比武竞技吗?能输于区区番邦?如要是那样,我大明还如何雄远国。既然如此,就应了他们。就实行营救计划的二步方略:正面应敌。”
斡难河畔,鞑靼骑兵如潮翻涌,杀气腾腾,朱瞻基和朱文圻被捆缚在队列最前方显眼的位置,后面万千弓弩相对。而反观郑和一边,寥寥几百轻骑。为首的阿鲁台现身了,打马向前,看到这幅情景,即震惊又愤怒:“郑大人,你等这是蔑视我鞑靼无人吗?就这些兵马,想与我争抢争雄?”
郑和也策马而出,迎风而立。尽管身处空旷之地,曝露于对方弓弩的攻击范围之内,也不介怀,答道:“国师先生,比武较量,不仅在于逐较量行,更是智谋战术技法的对抗。如若是以人数相论,我大明数以几千万之人口,国师先生还要比吗?”
阿鲁台顿觉此人不好对付,敢孤胆入大漠,于万军之中临危不乱,言辞恳切,颇有大将风度,不禁肃然起敬,说道:“郑大人,请。”
“不知国师大人,比武较量如何个比法。”
阿鲁台说道:“比武共分三局,第一局比骑射,比胆量。作为一个战士,不能弯弓骑射,不能无畏生死,那么他在战场上就仅是一个不合格的盾牌,一个人肉盾牌。”
“如何比法?”
阿鲁台慷慨激昂的说道:“双方各派出一位死士,每人左手之中各执一个酒杯,驭烈马于疆场,俩人单手相向而射。既要能射中对方酒杯,自己手中的酒又不洒落,而又不伤对方者,得胜。射不中,或者射中对方,亦或者手中的酒洒了,都算输。”众人听完,无不惊骇,这实在是太难了,是不可能完成的比武。明军之中也有议论,无不表示担忧。
阿鲁台言笑:“胜者,才有资格喝手中的酒。输者,就要输掉性命。”
郑和也表示怀疑,这可能吗?阿鲁台自信满满的于万军之中高唤:“巴特尔,还不出来迎战。”一个瘦削的男子手执弓箭,驾马而来。
阿鲁台对着郑和说道:“郑大人,可否派人迎战。”郑和沉默了一会,心下想来所带将士中,虽然也有骑射功夫不错之人,可要说箭术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可还真没有。实在不行,就自己上,凭借高强的内功或许可以化险为夷。明军之中也有人兴师冲冲的想去迎战,可郑和一直沉默不语。
阿鲁台有些不耐烦了:“郑大人如若无良将迎战,第一局比武,可就算你大明输了。”这时朱文圻于人群之中高喊:“我来。”
两军将士无不侧目,军队之中人声轰然嘈杂,有人惊奇,有人嘲笑,有人惋惜。阿鲁台更是愤怒:“你这黄毛小儿,是想要自杀吗?”
朱瞻基也有些担忧,朱文圻坚定的眼神让他放下了心。朱文圻用还很稚嫩的腔调说道:“麻烦国师大人,把我放开,这么捆着,可不符合比武规则,你方还可用一只手射箭,我这可两只手都捆着呢。”
阿鲁台也有些好奇,是什么让这小子不怕死,他倒想看看,这家伙是真有奇招,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后示意部下把朱文圻放开。如果真让这小子出战,到可真的赢回一局。
朱文圻驾马上前,走到了郑和面前:“郑大人金安,我是张文成,大将军张玉子孙。”郑和端视了一会眼前的孩子,不禁莞尔:“文成小弟,这可不是过家家,闹着玩的,输了是要丢掉姓性命的。”
朱文圻俯首拜道:“小人定能得胜而归。”殊不知朱文圻幼时,多得张玉栽培,小小年纪就练得一身好体魄,常年混迹于军营,骑射之功不再话下,行伍之中已有小神箭手的称号。即使返回金陵看望母亲,没有练箭的场所,技痒之时,就仍石头练习,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一次方怡与张锦程携带朱文圻外出郊游,朱文圻骑马乱跑,吓坏了两夫妻。更令人惊愕的是,他可以骑着马,一手玩竹蜻蜓,一手抓蝴蝶,事后被方怡重重责罚。
郑和观其言行,深知张玉的骑射功夫,也就派了朱文圻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