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300000006

第6章

王教之端诗序

王教之端诗册若干叶缙绅大夫士为宗室郑王殿下母妃而作也妃姓阎氏竹山县知县敬之女也以容德选配郑懿王殿下册封继妃自入王宫谨循内训时舅郑定王已薨逝祭祀必严姑李妃方寿康爱敬兼至内外称之曰孝赞相懿王动遵典礼笑语之声不闻宫闱之内清肃内外称之曰敬懿王之薨今王尚幼妃摄理国事乃节缩赢余修举废坠葺理始祖靖王坟所之享殿而时祀有归请给庶祖姑简王夫人张氏之封号而崇奉有礼内外称之曰恭周恤懿王前妃顾氏之家不减于已家抚育伯兄康王之女无异于已女内外称之曰惠今王方在龆龀则勤顾复以保其躬出就师傅则严训戒以成其德内外称之曰慈凡兹懿行不可殚述王既袭爵乃及兄东垣王具奏于朝乞赐旌奬以彰母妃之贤以伸罔极之报奏下礼部行抚按勘实奏上帝乃遣行人赍严勅奬谕若曰勅谕郑懿王妃阎氏先该尔子郑王等各奏尔竭力孝亲睦厚宗党济饥恤死善行着闻等因该部覆称已经抚按等官勘实奏报兹特降勅旌奬仍命行人周汝员往谕以彰尔贤以为诸藩内助之劝尔尚益敦乃行永绥家邦钦哉故谕王拜受捧入妃设香案具冠服拜受如礼由是内自宫闱外及臣庶咸颂妃之贤荣帝之命莫不抃舞欢呼拜手称庆其缙绅大夫士之能言者又作为声诗播之逺迩将传示无极妃兄阎廷琮乃装为册叶请瑭为序其首瑭窃惟周文王之妃姒氏着有懿德宫人作闗雎之诗以颂之周公采诗被之管弦以闗睢为房中之乐用之天下孔子删诗垂训万世以闗雎为首匡衡读而赞之曰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夫闗雎不过颂后妃之德耳何以为王教之端乎盖王者之教化极于天下之平然天下之平必始于国之治国之治必始于家之齐后妃有盛德则宫闱清肃而家齐矣未有家齐而国不治者也亦未有国治而天下不平者也周公以闗雎为房中之乐用之天下孔子删诗以闗雎为首盖立教之深意也匡衡谓为王教之端夫岂过乎哉今贤妃事先姑能孝相懿王敬奉祖妣能恭睦宗姻能惠抚今王能慈懿德之全可以追配太姒缙绅大夫士之诗盖亦继闗雎而作者也诗册之首题目王教之端取匡衡之赞也呜呼休哉圣朝如欲采取风謡播之管弦以化天下或欲删述皇明一经以垂训万世安知不有取于斯乎君子于是乎有所感矣

荣寿诗序

山西陵川府孤云殿下与其兄孤松孤岩殿下各以道德相勉孤岩蚤逝孤松乃与孤云率子侄十人共为一会创立会所名以宗约咸以道德相劝有过则规无事亦读书约中一切俗务尽皆屏去事闻朝廷锡以优礼国主亦不时存问不幸孤松亦逝独孤云今年寿登七十邦人咸喜大夫士之能诗者各赋诗颂祷子某等乃装为册叶名以荣寿因吾门生仇熈秀才征言叙其首简予以老病不文再三固辞而所请不怠益笃窃念予老朽矣言何足轻重而乃令宗英勤恳如此乃勉强为序曰寿天天之定命爱恶人之常情爱之而欲其寿恶之而欲其夭是以人情移天命也理似不达故圣人以此为惑然各有道焉不可以一端尽也盖人之贤而有德者上则可以为邦家之荣华下则可以示万民之楷范故爱而敬之者恒欲其寿盖欲乆而光荣楷范之化于无穷也南山之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意盖如此其不贤而无德者大则殃人害物小则庸碌无闻如深山之木石大泽之龙蛇虽多歴年所何益于世故恶而疾之者恒欲其夭盖不欲久见之也汤誓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意盖如此是知爱之而欲其寿必其人之贤者也恶之而欲其夭必其人之不贤者也夫子删诗定书存而不削以为万世之劝戒立教逺矣所谓各有道焉者也况乎宗室席帝王之荫世爵世禄人罕伦比则败度败礼自其常态其能免人之疾恶者鲜矣河间之好礼东平之乐善何可多得则孤云殿下之贤岂不深可爱敬也哉荣寿之诗聨篇累牍盖秉彛好德之情有不能自已者耳非无谓也他日朝廷举采诗之典安知不有取于此乎増光玉牒垂休万世河间东平不得专美矣老病之言不能深论姑书此以为羣玉前驱云

鲁斋全书序

鲁斋许文正公元大儒也其道德功业天下固已景仰而佩服之矣独其遗书散落乆未萃其全正德丙子钦差巡抚河南地方右副都御史西蜀梧山李公檄下有司命表章先贤戊寅钦差总制军务太子少保闗中幸庵彭公致仕过河南闻而慕之因以搜集鲁斋全书相托巡抚公乃以命河内县尹平凉髙侯杰始属鲁斋七世孙婿四川按察司副使郝先生玉卿未竟而玉卿卒乃属县儒学教谕宰先生廷俊既成书乃属瑭校正谨为序其颠末以见鲁斋全书之集出于二公之意云尔至鲁斋之格言至论所以启迪来哲垂训后世者则读者当自得之不待赞也

怀庆府志序

地理之有志尚矣其见于经则夏有禹贡周有职方可考也秦汉而下郡国各有圗志犹古意也我朝英庙时尝命儒臣编大明一统志上自皇都下至司府州县外及四夷无不备载视古盖加详焉然巻帙既繁人不易得故府州县又各自为志以便观览盖其势则然也怀庆府旧未有志宏治年间前太守长山徐公尝命儒士鄱阳郑芝同儒学生之有才识者编集之既脱藳矣公升河南布政司叅政去郡故未及梓行正德庚午瑭致仕家居公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有事陜西道经怀庆瑭拜谒之余公示以志藳托为校正乃订其讹谬一二间有损益然大体多仍其旧不尽革也私家无力缮写瑭亦蒙起废北上故未能成书正德丙子瑭再致仕家居今太守郯城周公同年也偶语及府志之阙乃告之故公瞿然曰此吾责也乃择书史给笔札食以廪饩命之缮写既成将寿诸梓复托瑭序其首简谨为述其颠末如右以着二公用心之勤及志成之不易若夫作志之体则有禹贡职方在笔削未精尚有待乎后之君子至二公其它德政则以非此志所由皆不赘及云

修武县志序

郡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其不可缺也明矣国朝已有大明一统志然萃天下郡县于一编事提其纲不免太畧是以郡县又各自为志详其目也修武为河南名县旧未有志正德丁丒蜀昌冷先生以乡进士来知县事政教之暇询知其故嘅然叹曰志书不作则文献不足政教猝无所取征此吾有司之责也乃立为凡例择儒学师生之有才识者委以编次而已考正焉书既成矣乃具辞命礼币伻来请叙其首予取阅之虽笔削精义未能尽得然观其志疆域则土宇之广狭见矣志沿革则时代之变更见矣志天文则灾祥之占见矣志地理则山川之美见矣志创建风俗戸口食货则政教之兴废民生之休戚皆见矣至于职官名宦游寓则志士之临莅乎此者也选举讫乎方术则志士之生长乎此者也艺文则又志鸿儒硕学发明此土之华实以为吾人之鉴戒者也一展巻间而政教之施孰可以缓孰可以急人物之行孰可以惩孰可以劝莫不备悉噫志之作有补于治也多矣抑考文议礼恒见于从容无事之时方今政令匆急士大夫尽瘁于簿书期会之间以应其上之求日且不给先生独能注意乎此其异于人逺矣好古博雅者又安得不深有感也哉

上党仇氏家范序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不齐而能治国平天下者未之有也古人齐家之法其详不可得而见矣其畧则在于礼之内则宋司马公家仪朱文公家礼与近代郑氏旌异编诸书皆祖述内则而有作者也国朝上党仇氏家范则又斟酌三书而损益之者也古人齐家之法盖亦可以类推而得其详矣渖藩仪宾时茂仇氏宗子也尝命子熈从予游间以所作家范示予且曰愿有言以终之以示嗣人予惟仇氏家范之懿与夫治家不贵于能忍而贵于有礼之意大司成和顺王公州守三衢徐公之序备矣予复何言无已则举所尝过虑者以吿可乎夫立法在祖宗而守法在子孙世咸谓守法难予窃谓立法尤难虑有所不周则法之立也人情事体有所不安则其势不可以乆行势不可以乆行虽贤子孙亦难于守是以古人之立法也严其大纲而寛其小节正伦理笃恩谊其大纲也衣服饮食财货交际之类其小节也严其大纲使世守不变寛其小节使得以损益从时则法之立者庶可以久行而不废矣于戏非贤祖宗不知立法非贤子孙不能守法仇氏子孙尚念之哉

质庵存稿序

质庵存稿者洪洞韩老先生之所著也先生蚤以名进士职谏垣累官至大司徒扬歴中外余四十年凡有感触纪赠悉形于诗其存稿至数百篇仲子来守怀庆重惟手泽乃厘为六巻刻梓以传而属瑭序其首简瑭之浅陋岂足以序先生之诗哉而谊不可辞也嘅自明良喜起之歌既沦清庙文王之什寡和庙堂大臣鲜复有留意于诗者萧曹丙魏房杜姚宋寂寥无闻有宋韩范始有所作而不多见其间以诗文名世者欧阳公一人耳国朝大臣始有以诗鸣者然多馆阁诸老他官亦少岂功业文章两极其盛固不易得耶先生内职谏垣外任岳收出抚藩省入赞庙堂政繁责重宜若不暇于诗者而所著作乃至如此之富是岂易得哉瑭窃伏而读之但见其意态温淳如春风良玉句法清新如行云流水险韵赓和至数十首而句穏意新无牵强重累之病如层涛叠浪可喜可愕而无一不出于自然噫盛矣非先生性情之正才思之清学问之博其孰能与于此哉惜瑭非知诗者不能尽得先生之妙也先生以功业节义闻天下圣天子践阼之初亟以玺书存问先生近又加先生太子太保仍给授一品诰命録一孙为光禄署丞凡优老之典无不毕备曲是先生之忠义大节益暴白于天下然则先生之片言只字世犹当寳藏而传诵之况著作之富有如此者乎其名世传后无疑也浅陋之言何足为有无轻重谨拜书篇端姑以致仰止之私云尔已矣

通鉴纲目前编序

作史果难乎据事直书吾未见其难也作史果易乎孔子作春秋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然则谓之易不可也盖据事直书可能也考订史籍之讹曲尽事物之变使往古之迹洞见于笔削之间是非之实不谬于予夺之际则非学问精博识见平正者不可能也是固不易矣友人函谷许子以春秋终于获麟纲目始于周侯三晋中间断而不续余七十年乃作通鉴纲目前编三巻以补其缺参稽诸史旁及经传岁月事迹之讹悉加考订至于大书提要分注备言则取法于春秋纲目其用心可谓劳矣间以示瑭俾序诸首瑭惟古之圣贤得位行道则不暇著书其著书者大抵多出于穷居困阨之士盖其学问识见既足以经济天下而目前之事又有以感触其心欲起而治之不可得故不得已而寓于著述之间使后世有能信而行之者则施设之权虽不自我出而道固已行矣孔子之作春秋朱子之作纲目皆此意也函谷之作是编夫岂偶然哉函谷在孝宗朝任黄门给事在武宗朝任翰林检讨位尝显矣值逆瑾用事尊甫冢宰公以持正相忤致仕函谷及弟松皋皆外补瑾诛征拜尚寳卿函谷遂辞位家居著书立言若将没齿其作此编不可谓之无意也顷以当道论荐征拜南京通政司叅议渐当柄用呜呼圣贤之道未得位则寓于书既得位则行于时自古皆然吾于函谷有望矣函谷之学问识见备作史之难观者自能得之不暇多赞姑书此编首以明雅志以征他日云

六礼纂要序

侍御蓝田李先生奉命巡按江北政务既举以礼教未洽为虑檄令泗州判官侯廷训会同学正潘勖纂集冠婚丧祭饮射六礼而提调则令知州薛祖学刋印成书将给发按属各府州县俾提调官督教官生员讲习而倡行之以敦礼教以厚风俗以禆治化复令训导陈言来南京征予言以序首简呜呼古礼不行于后世久矣窃尝谓礼縁人事而为之节文者也冠婚丧祭饮射今之人日用不废与古无以异也独谓古礼不可行夫岂无其故耶盖礼有本有文致敬以严其分致爱以和其情礼之本也古今之所同也衣服器用之制牲牢币帛之数升降揖逊拜跪送迎之节礼之文也其华朴奢俭繁简之不同虽并世有不能相一者而况有古今之变乎论礼者不求其本而泥于其文故虽贤智之士犹疑古礼繁缛不可行于今之世而况于蚩蚩之民乎殊不思礼之本不可变至于其文则损之益之与时宜之无所不可孔子谓纯俭可从众拜下不可从众盖己发其端矣惜乎后贤不能触类而推广之耳今先生之纂集斯礼也首谓先王制礼必通于上下大易为训毎切于易简末复谓士夫不行则乡人何所取法学校不讲则闾阎无以兴起损益之权倡导之机盖已得其要矣而薛君辈又能仰承德意斟酌古今之变曲尽损益之宜使礼文明白简易人人用之而皆便古礼之行其殆在此乎抑瑭于侯君庶富而教之论重有感焉富之而厚其生教之而正其德虽皆民之所望于上而厚生尤急茍上之人修其德政使百姓咸遂其生则民固将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而惟其言之信矣况冠婚丧祭饮射皆民事自不可废者吾乃以礼教之彼有不信从之者乎不然则民不见德虽谆谆以礼教之不信也况民方救死不赡亦安暇治礼义哉贤人君子念兹在兹以敦礼教以助成圣朝治化之盛庶不负先生之意哉是为序

完名荣寿録序

大司徒洪洞韩老先生以清忠直亮歴事三朝天下之士固已敬慕而景仰之矣毅皇帝践祚之初羣小用事先生首倡府部廷论之遂被诬构致仕然自是而先生之名益重天下之士或拟先生为文富或拟先生为韩范或拟先生为伊周形为歌诗发为序论颂盛德而祝遐寿者盖不一而足今上嗣大歴服亟起先生以为新政之助而先生年八十有一矣乃以老疾力辞上复遣行人赍玺书存问致礼且望先生以嘉谟嘉猷入告先生仲子为予同年方守怀庆感上之恩荣先生之遇乃集累朝诰勅及士夫祝寿诗文共为一帙题曰完名荣寿録盖摘玺书完名盛福今日仅见之语而目之也间以示瑭瑭窃惟士君子致身宦途庸琐奸佞者既不足道其或慷慨激烈以功名忠义自许伟矣中或怵于利害不能自守往往改行易辙故不能大满天下之望若是者虽位至公孤年过耆耋流俗固以为荣君子不贵也若先生之始终一节寿考康宁上下敬慕真可谓之完名荣寿矣抑国家之兴莫不有名世之臣以为之辅佐在唐虞则有稷契皋夔在三代则有伊傅周召在汉唐宋亦有萧曹房杜文富韩范之俦虽功德不能皆同其为名世之臣一也诵谟训之遗文读史传之绪论至今虽数千百年尚能使人兴起斯録既传天下后世之士目覩而口诵之孰不仰国朝如唐虞三代之盛而谓先生为稷契皋夔之伦哉有志之士可以见贤思齐而庸琐奸佞之流亦可以自悔而自愧矣

栗庵遗稿序

濂溪周先生曰文所以载道也又曰文辞艺也道徳实也笃其实而艺者书之美则爱爱则传焉贤者得以学而至之是为教由是观之文不载道谓之美不可也文不美欲其传不能也文字可以易言哉虽然日月星辰共为天水火土石共为地指一星一辰一水一石曰天地之全体尽在是不可也谓一星一辰一水一石非天地全体之分散亦不可也持是以观天下之书茍言能成文而不悖于圣人之道虽稗官小说尚有可取况根本六经祖述孔子粹然一出于正者乎故南京太常少卿栗庵郑先生所著诗文甚多子婿刑部郎中陈询汇之尝彚次成集不幸毁于邻火子孟绳遍访乡士夫及四方交游仅得若干首将刻梓以传请予为序予取而读之见其理精而气充兴寄幽深而词句典雅盖所谓根本六经祖述孔氏粹然载道之文也其传也必矣抑古人有言先人有善而子孙不知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孟绳恐先人之善泯没无闻而汲汲然刻梓以冀其传其志亦可嘉也已矣先生讳环字瑶夫别号栗庵登天顺庚辰谢一夔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厯南京太常寺少卿以卒其平生履厯志行则具于礼部侍郎同年谢先生所撰墓志铭兹不赘云

陶氏家教序

晋绛陶氏东溟子仕为怀庆府照磨仲子梓以省父来因请学于予予以病不任应客辞止之然其志不但已也遇间时来讨论文义梓先从髙陵吕泾野学亦既举于乡矣而好问不倦如此予见其可造逺大甚爱之嘉靖壬寅秋东溟子以位下不能行其志请于当道乞致仕去当道许之梓复来告别袖出一编书曰陶氏家教此家君所著以教我宗人者也敢请一言冠于篇端予以衰病久不作文辞明日东溟子复携梓来固请予不得已许之已乃取其编而阅之则首録大冢宰三原王端毅公所注皇祖圣教次録大明律子孙所易犯者十八条及十恶曰十八条不谨则将入于十恶可不惧哉次録少宗伯髙陵吕泾野所修大明会典中士庻人冠婚丧祭四礼末着朔见仪予乃仰而叹曰贤哉东溟子之用心乎善哉东溟子之立教乎世之仕者莫不积金帛以遗子孙东溟子独着礼教以遗子孙其用心异宜不贤而能之乎天生烝民气禀不一有上品者焉有中品者焉有下品者焉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天下之人上品者不可多得下品者亦自少见中品者则纷纷皆是也圣贤立教不过欲人勉于善戒其恶而已矣然其言深奥难明其效悠逺难见非聪明博洽者未易悟也今东溟子所著如圣教孝弟之类及会典四礼则皆所以勉人之为善也能从之者大则圣次则贤下亦不失为令名其福可以立俟观者有不肃然而省乎如圣教之毋作非为及大明律之十八条十恶皆所以戒人之为恶也犯之者轻笞杖重徒流极则绞斩而性命不保矣其祸至不旋踵观者有不凛然而恐乎其事显而易明其效近而有征东溟子之立教善矣斯道也大可以教天下小可以教一家夫教之行自家始而天下者家之积也人人能教其家则教天下者不外是矣东溟子以位下不得行于天下乃着之以教其宗人盖素位而行者也夫岂浅之为志者乎予闻陶之宗宦业相辉甲科迭出虽未仕者亦端谨可爱盖能行其家教者也东溟子复着而为书使世守之虑逺矣夫立教者前人之贤也从教与否则后人之责也陶之宗人念哉庻勿忽

萧氏族谱序

古有大小宗之法故虽百世之逺而世系不迷宗族不散周衰宗法始废然士夫家犹有谱以纪其世以合其族唐衰以及五季之乱谱法复废由是士大夫之兴起在位者往往不知其世系之所自出于族人之存者则虽服属未尽类皆视如路人其可叹者多矣宋儒欧阳氏苏氏慨然有感乎此乃考古大小宗之意修立谱法其见逺矣由宋以迄于今士夫家多遵用其法而北方累遭兵火存者甚少姻家萧君文敏富而好礼自其先祖立功圣朝始有世爵传嗣分派各有令人君之尊府宗和公恐子孙久而不知所自也慨然欲修族谱以纪録之未果捐馆君继先志成之间以示予自君之始祖及君之子孙凡八世其间立功受爵之详传世分派之次歴歴可见隐然古大小宗遗意呜呼修族谱于乆废之余俾世系不迷宗族不散君之见岂浅浅哉是诚可嘉矣抑予于是深有感焉苏氏之作族谱也尝曰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而横渠张氏亦曰宗法既立于朝廷大有所益或问之曰士大夫各知其祖忠义岂有不立朝廷岂无所益呜呼此先儒立谱之深意也诗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又云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萧氏子孙尚念哉则斯谱之作不徒然矣

张公祝寿圗序

郡处士张公今年寿七十有六十二月九日寔其诞辰子壻靳文佩者绘公行乐圗以寿来属瑭叙其意窃谓人情莫不欲寿然得之甚鲜或二三十而夭或四十而夭得至五六十者盖十三四焉得至七八十者盖十一二焉得至九十百岁者盖絶无而仅有焉世或有寿者矣然饥者无食寒者无衣颠连而无告呼号而转徙若是者虽寿奚益亦有寿且富贵者矣然狠戾无亲茍贱无耻乡闾恶之亲戚鄙之亦未足贵也寿矣富贵矣且有令德矣或子姓乏絶族姻寡尠顾后瞻前形影相吊亦未足乐也今公七十有六康强无恙寿矣居有栋宇出有骑从食有肥甘衣有轻暖不役官府不谒公卿富且贵矣幼而孝弟长而敦谨老而不乱族姻里闬敬慕无间有令德矣内而子姓外而甥壻兰桂交荣氷玉辉映舞彩衣而称寿觞者彬彬济济天下之福盖毕备矣虑澹则神清心安则形固今公备天下之福而无少戚戚者以介乎中深衣幅巾优游于太平之世无牵无视不愧不怍则将来之寿岂可量哉文佩作而拜曰此环意也盍书之以为公寿于是乎书

烈妇李氏诗传序

嘉靖七年顺天府乡试东明县学生员杨琎偕其子生员杨舟杨栁应试舟感暴疾死弟栁遂不入试扶柩以归妻李氏在家闻讣即号恸不食誓以死殉伊父李放及伊姑李氏苦劝之俱不从闻夫柩将至遂自缢于寝室以死巡按御史以闻下礼部旌异大夫士之能诗者各赋诗以咏歌之巻帖既成娄生枢乃来征予言以叙其首予窃惟人孰不死而死义者独见贵于世故语谓死非难处死为难李氏从容死义信可贵矣柏舟之诗圣人録之为世训取其能守义也况能死义者乎李氏既蒙恩旌异则国史自当有传以传不朽诸君之诗与柏舟之诗并传无疑也抑予于此重有感焉能举百钧必能举一羽不能举一羽而能举百钧者未之有也死生亦大矣而李氏从容能之使其为丈夫则其处利害之际吾知其绰绰有余也昔南齐褚渊以名节自励萧衍之变不能死难遂丧所守未几病死君子惜之盖惜其畏死失节而亦不免死也然死生利害之大者也窃见世之君子平日以名节自命及至临小小利害遂仓惶失措丧厥所守则其临死生之变可逆覩矣然避害者未必免害畏死者未必免死其可惜者盖不惟一褚渊也由是观之则李氏非独贤于妇女也虽丈夫亦有所不逮矣为丈夫而反妇女之不如岂不深可愧哉读李氏之传诵诸君之诗吾知其有所感矣语云蚕则绩而蠏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吾于兹诗亦云

张孝子闻木兴悲诗序

予幼读前史于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之传未尝不三复叹息意以斯人世不多得及考其履厯始末往往出于贵官大族寒素之家甚少岂降衷之性独丰于彼而啬于此耶予后预修孝宗皇帝实録于忠孝节义之事得于见闻者欲一一撰次同列皆以为未经奏闻旌异者例不得书乃阁笔太息噫寒素之士势力寡弱谁为之奏请而旌异之耶由今准古则忠孝节义之传多出于贵官大族无怪也贤士君子立身行已求自尽其道耳人之知不知名之传不传固所不屑而为世道计者则岂可恝然若是吾于是重有感矣友人张存诚往年丧厥考先生哀毁过礼既葬庐于墓凡三年既免丧不饮酒食肉凡二十年分巡分守及郡太守佐贰诸公皆加礼待钦差巡抚都御史四川李公特扁其门曰孝子然亦未奏请而旌异之也交游之士嘉存诚之行又惜其未得表章以传不朽也各赋诗致意予惟董邵南之孝得昌黎公作诗发扬之遂焯焯于世存诚方将以岁贡入京师游太学徧交天下之英俊或进谒于名公巨卿安知无如昌黎公者为之发扬使传于不朽哉敬叙次其行之大槩庻大人君子欲发扬潜德者有所考云

三晋第一家序

上党仇氏世居雄山之东乆矣自其髙祖兵科给事中公启家以来迄宿州吏目时济盖五世矣百口同爨庭无间言时济以家口益众恐其乆而无所持循将至于涣散也乃谋于其弟渖藩仪宾时茂义官时淳监生时表典科时闲作仇氏家范以为治家之法俾子孙率而行之孝友之声昭著逺近复与乡人举行蓝田吕氏乡约凡所谓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皆相与举行之又刋印太祖髙皇帝训辞家给一册讽诵体行由是戸崇礼让人识廉耻风俗为之大变都宪虎谷王先生以名行闻天下尝有志于复古善治与时济邻壤深用嘉叹乃手书三晋第一家字俾扁于门以褒之时济谦让不敢当第藏于家不以示人既而时济捐馆辛已之秋州守曹侯闻而请观焉遂刻扁揭于仇氏之礼宾堂缙绅交贺乡约诸人董祥秦蓁等乃撰事状具礼币属约中时济表弟张叙征言于予予惟三代既还礼教废缺古人修身齐家之道孝友仁让之风不见于天下乆矣幸孔孟导美于前诸儒讲明于后然不尊不信从者甚少有能拔起流俗之中敦行古人之道以倡天下以厚风俗者是可不深嘉而乐予之哉是以唐宋以来若博陵崔氏河东栁氏寿张张氏江州陈氏浦江郑氏皆为当代之所崇尚秉笔之士亦喜谈而乐道之列于史传以示天下后世是岂茍然也哉盖行古人之道不唱则不随不振则不起表章于此盖所以激劝于彼也今仇氏能行古人之道以齐其家以化其乡缙绅名公乃崇起而张大之同志之士又讽颂而播扬之普天遐迩安知无闻风而相踵者乎国朝治化之美追配三代吾于是乎有望矣谨书是以归之若仇氏行谊之美具于事状者则固昭然在人耳目不备録也

同类推荐
  •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无极宝三昧经

    佛说无极宝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常宗集

    王常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elics of General Chasse

    The Relics of General Chas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隐文禅师语录

    灵隐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御宠嫡妃

    御宠嫡妃

    她是当朝公主,端庄贤淑,聪慧不凡,不负皇家尊严。她有最高贵的血统,最尊的身份,世人公认最优秀的夫君。然而一日宫倾,父母惨死,幕后凶手却是她的枕边良人。高台面敌,怡然不惧,她含笑点火,以死维护她陈氏之尊,亦为幼弟留一条复仇的暗道。怨气冲天,尘缘未了,她莫名成为了苏家的小姐,可惜虽为嫡,却生母早死,后母歹毒,一个嫡小姐比之庶女都不如。前世不共戴天的仇人,个个身居高位,享尽不属于他们的荣华富贵。她沉静睿智,步步为营,誓要将仇人毙于刀下。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她要一点不落拿回来。一念成魔,手染鲜血仍不悔,乾坤大定之时,可有人渡她成佛?
  • 邪王霸宠:这个王妃会偷心

    邪王霸宠:这个王妃会偷心

    一朝穿越就成了摄政王妃。可惜,她是皇帝老儿制约摄政王的一枚棋子,混了个不待见的王妃。不就是失宠,有什么大不了的,每日过着偷金窃银的生活,决心要把摄政王府偷空。这小日子过得滋润。一日,摄政王到访,厚脸皮说:“王妃,你把本王最珍贵的东西也偷走了,你准备怎么善后?”王妃一脸懵逼,“我偷你什么了?”摄政王:“心。”噗~~~惹不起,躲总躲得起了吧。摄政王下了海捕文书?!王爷,我只是想做个安安稳稳发财的美女子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集(套装8册)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集(套装8册)

    王晋康科幻小说精选集(套装8册)包含:《终极爆炸》《替天行道》《养蜂人》《生死平衡》《海豚人》《上帝之手》《拉格朗日墓场》《生命之歌》。作者介绍:王晋康:中国科幻泰山北斗,中国科幻银河奖首位终生荣誉奖作家,首位获得世界级科幻大奖的中国作家。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科幻正陷入低谷时,王晋康异军突起,以自己的作品为火种,点燃了科幻文学的希望,开启了中国科幻文学的“王晋康时代”。因为在科幻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王晋康被公认为“中国科幻第一人”。他的作品风格鲜明,以哲理性思考为特色,具有开拓性的科幻内核和对生命本质的思索。代表作品包括《追杀K星人》《西奈噩梦》《七重外壳》《水星播种》等。
  • 大自然:洗涤心灵

    大自然:洗涤心灵

    在世纪末兴起一股强烈的环保自然风里,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口号与随之而来的各种争议,然而“回归自然”的精神到底何在?作者透过本身旅游世界各地的观察与体验后,竟赫然发觉,人类唯有摒弃对自然的巧取豪夺的掠夺心态后,才能真正感悟到自然涵养人类的包容力,并且从中获得灵性的提升与净化的滋养源泉。
  • 演技帝的虐渣之路

    演技帝的虐渣之路

    演技派影后带着系统穿越后,任务有两个:第一,把自己伪装成一朵柔弱的小白花。第二,追到那个渣男,刷满虐心值,再狠狠甩了他!城市套路这么深,傻逼才当你情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百花深处

    爱在百花深处

    男主人公老二,深爱着胡同里的一个女孩——他的同班同学吴蔷,但老二的邻居,同样也是同班同学的大玲,更是对老二一往情深。而后,由于生活的百般捉弄,老二高考落榜,心爱的女孩吴蔷被同班同学样小宁抢走,大玲却一步步摸爬滚打,蜕变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老二过着窘迫的生活,跟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结婚又离婚之后,才逐渐明白大玲才是他的真爱,两人最终走到一起。但随着老二要去香港继承遗产,生活又起了波澜……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邪医七小姐

    邪医七小姐

    本文女扮男装,欢迎入坑!她,华夏知名医师,一根银针,活死人,肉白骨,毒术更为神秘。却无故“意外”身亡。“他”,琉璃国废柴少爷,废物,断袖,臭名昭著,遭人算计,死不瞑目。一朝魂穿,当她变成“他”,大陆会怎样为之疯狂? 只是谁来告诉她,背上的那双翅膀是什么鬼? 他,神秘莫测的寒王,容颜俊美无比,实力深不可测,不近女色,世人皆叹,却不知,他的温柔独给了她。当他们相遇,世界又会怎样为之癫狂? 只是为什么他们相遇时,画风有点奇怪? 身世之谜层层揭开,真相又是如何的扑朔迷离?而他们又会怎样携手渡过难关?且看他们二人如何笑视苍穹![男强女强,一对一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