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400000014

第14章

慈明禪師語錄(南嶽下十世嗣汾陽)

師諱楚圓。族出全州清湘李氏。少為書生。年二十二。依城南湘山隱靜寺得度。其母有賢行。使之遊方。師連眉秀目。頎然豐碩。然忽繩墨。所至為老宿所呵。以為少叢林。師笑曰。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甞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遊襄沔間。與守芝.谷泉俱結伴入洛中。聞汾陽昭禪師道望為天下第一。決志親依。時朝廷方問罪河東。澤潞皆屯重兵。多勸其無行。師不顧。渡大河。登太行。易衣類廝養。竄名火隊中。露眠草宿。至龍州。遂造汾陽。 先是汾陽預語首座。非久有異僧至。傳持吾道。 一日。忽率首座遊山。首座云。何往。 汾州云。接侍者去。 首座云。和尚顛倒作什麼。 汾州云。但去。 果逢師至。即與同歸。經二年。未許入室。師每詣方丈。汾州揣其志。必罵詬使令者。或毀詆諸方。及有所訓。皆流俗鄙事。一夕。訴曰。自至法席。不蒙指示。念歲月飄忽。己事未明。有失出家之利。 語未卒。汾陽叱曰。是惡知識。敢裨販我。舉杖逐之。師擬伸救。汾陽忽掩其口。乃大悟。曰。是知臨濟道出常情。 乃服役七稔。去謁唐明嵩.神鼎諲.洞山聰。暨登楊大年.李都尉之門。機語契投。於是法道大振。宜春守黃公宗旦請開法南源。次遷道吾.石霜.福嚴.興化。都尉李矦遵勗奏賜命服.徽號。 僧問。如何是道。 曰。踏著不瞋。 云。如何是道中人。 曰。胷駄背負。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曰。渾家送上渡頭船。 問。如何是異類中人。 曰。頭長脚短。 云。謝師指示。 曰。半幅全封。 云。直恁麼去也。 曰。闍。

山僧手裏。僧無語。師便打。 問。蓮花未出水時如何。 曰。水深蓋不得。 云。出水後如何。 曰。不礙往來看。 云。花開後如何。 曰。南北馨香。 云。結子後如何。 曰。餒魚餧鼈。 問。如何是禪。 曰。鼻孔入地。 師同大愚數輩辭汾陽。相讓不肯作參頭。汾陽云。此行不可以戒臘推。聽吾偈曰。天無頭。吉州城外起戈矛。將軍疋馬林下過。員州城裏閙啾啾。 師遽出班云。楚圓何人。敢受和尚如此記莂。即領眾作禮。 汾復祝之曰。吾在先師處親證三昧。汝今已得。宜往南方。大興吾道。 即造洞山寶禪師席。終日面壁。寶問。達磨九年面壁。意旨如何。 師云。空腹高心。寶翌日陞堂。請師充第一座。 師住南源。開堂日。白槌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 師乃云。大眾會麼。宜陽秀水。南嶽石橋。若也不會。謾你諸人去也。所以道。達磨西來。教外別傳一句。且道別傳個什麼。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祇如諸人盡是祖師指出底人。還信得及麼。若信得及。與祖佛同參。若信不及。可謂自生退屈。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無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麼。若也不識。有疑請問。 僧問。世尊出世。梵王前引。帝釋後隨。今日和尚出世。請師說法。 師云。好。 僧云。恁麼則粉骨碎身去也。 師云。三月野花鋪地錦。九秋黃葉以為陰。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師云。畝地三蛇九鼠。

上堂云。若論此事。絕有言詮。侍者拈香。早成多事。所以釋迦掩室。已涉繁詞。居士默然。却成多說。何故。彼彼出家。彼彼行脚。且問諸人。作麼生是出家行脚底事。莫是著衣喫飯。行住坐臥。廣學多聞。無言無說麼。若恁麼會。大似掉棒打月。既不許恁麼會。又作麼生會。眾中還有識好惡者麼。有即出來。對眾證明。若也未能如是。有疑請問。 僧問。鼓聲纔罷。大眾雲臻。祖意西來。請師舉唱。 師云。汝從甚處來。 僧云。汾陽一句師親唱。南源今日事如何。 師云。汝見南源。 問。有言有說。皆是世諦之談。無言無說。未是衲僧行履處。幸對人天。請師垂示。 師云。放山僧一線道。與闍黎葛藤。 僧云。恁麼則專為流通。 師云。一片白雲橫世界。個中誰是出頭人。

師入州。崇勝和尚請。上堂云。者裏崇勝法堂。不可向者裏說佛說法去也。然雖如是。官不容針。私通車馬。恁麼大似擔水河頭賣。眾中還有檢點得底麼。試出來檢點看。有麼。有麼。 時有僧問。諸法已聞今日響。請師方便演真乘。 師云。天不高。地不遠。 僧云。孤峯出羣嶽。萬里百花新。 師云。不是直鈎客。徒勞到海壖。 問。昔日靈山分半座。二師相見意如何。 師云。來風可鑒。 進云。恁麼則大眾側聆。學人禮拜。 師云。伶俐人難得。 問。如何是古佛家風。 師云。金蟾初出海。何處不分明。 進云。還許學人請益否。 師云。大海無邊際。不宿水雲人。乃云。若向言中取則。埋沒宗風。直饒句下精通。敢保此人未悟。所以道。山青水綠。雀噪鴉鳴。萬派同源。海雲自異。未來諸佛。口似燈籠。過去諸佛。應病施方。現在諸佛。墮坑落壍。不落凡聖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云。矢上更加尖。便下座。

師至仰山。請上堂。云。寶鏡當臺。森羅自顯。太阿在手。殺活臨時。且道還有該不著者麼。有。即倒道將一句來。如無。後學初心。有疑請問。 時有僧問。知師久臥深潭裏。大仰陞堂事若何。 師云。雨來山裏暗。雲出洞中明。 進云。學人不會。再伸請益。 師云。拈取幡竿別處舂。僧無語。 師云。弄潮須是弄潮人。 問。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未審意旨如何。 師云。一場懡[怡-台+羅]。 進云。祇如大通智勝佛又如何。 師云。八十翁翁若少年。 進云。學人耳順之年。乞師再垂方便。 師云。眾人伏事。 問。如何是佛。 師云。蓮花捧足。

上堂。僧問。油盡燈滅時如何。 師云。養子不及父。 問。海上雲遊時如何。 師云。苦。 問。如何是和尚受用處。 師云。困。僧擬進語。師便打。 問。失前忘後時如何。 師云。不。

上堂。竪起拄杖云。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天下老和尚。總變成南源拄杖子去也。汝諸人向什麼處安身立命。看看拄杖子穿過你諸人髑髏去也。還有識痛癢者麼。有。即出來對眾[跳-兆+孛]跳看。若無。南源今日失利。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下座。

示眾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諸仁者。若也信得去。不妨省力。可謂善財入彌勒樓閣。無邊法門悉皆周徧。得大無礙。悟法無生。是謂無生法忍。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且問諸人。阿那個是當念。只如諸人無明之性。即汝本覺妙明之性。葢為不了生死根源。執妄為實。隨妄所轉。致墮輪回。受種種苦。若能回光反照。自悟本來真性不生不滅。故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只如四大五蘊不淨之身。即無實義。如夢如幻。如影如響。從無量劫來。流浪生死。貪愛所使。無暫休歇。出此入彼。積骨如毗富羅山。飲乳如四大海水。何故。為無智慧。不能了知五蘊本空。都無所實。逐妄所生。貪欲所拘。不能自在。所以世尊云。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汝等若能了知幻身虗假。本來空寂。諸見不生。無我.人.眾生.壽者。法皆如故。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唯有聽法說法。虗玄大道。無著真宗。故云本源自性天真佛。 又云。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虗出沒。若如是者。為度一切苦厄。乃至無量無邊煩惱知解悉皆清淨。是為清淨法身。若到這個田地。便能出此入彼。捨身受身。地獄天堂。此界他方。縱橫自在。任意浮沉。應物舒光。隨機逗教。喚作千百億化身。恁麼說話。可謂無夢說夢。和泥合水。撒屎撒尿。不識好惡。乃呵呵大笑云。若向衲僧門下。十萬八千。未夢見他汗臭氣在。雖然如是。事無一向。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喝一喝。

示眾云。馬大師即心即佛。當人未悟。盤山非心非佛。只成戲論之談。雪峯輥毬。誑諕小兒之作。雲門顧鑒。笑殺傍觀。小室自傷。一場大錯。德山入門便棒。未遇奇人。臨濟入門便喝。太殺輕薄。黃梅呈頌。人我未忘。更言祖祖相傳。遞相誹謗。到這裏。須是個人始得。所以道。鷹生鷹子。鶻生鶻兒。然雖如此。也是鞏縣茶瓶。乃彈指一下。

示眾云。上來也。步步登高。下去也。通身無礙。所以道。有時先敲後唱。有時先唱後敲。有時敲唱同時。有時敲唱不同時。所以王登寶殿。野老謳歌。如今還有謳歌者麼。良久。云。木人雖舉手。石女不擡頭。喝一喝。

示眾云。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義。總在心源。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既然如是。為甚麼那吒撲帝鍾。良久。云。波斯鼻孔長又長。

示眾。說佛說祖。合泥合水。向上向下。衲僧破草鞋。總不與麼。無繩自縛。且獨脫一句作麼生道。還有人道得麼。試對眾倒道將一句來。有麼。有麼。良久。云。塚上更加泥。喝一喝。 師問僧。名甚麼。 僧云。海滿。 師云。海無增減。為甚麼却滿。 云。和尚莫謾海滿。 師云。南源罪過。 師問僧。近離什麼處。 云。雲過千山碧。 師云。著忙作甚麼。 云。鴈去水聲淒。師便喝。僧亦喝。師便打。僧亦打。 師云。你這瞎漢。本分打出三門外。念汝是新到。且坐喫茶。 師問僧。行脚人須知有行脚事。作麼生是行脚事。 云。知。 師云。知底事作麼生。 云。山高水深。 師云。念汝遠來。且坐喫茶。 僧云。諾。諾。 師問顯英首座。近離甚處。 云。金鑾。 師云。夏在甚處。 云。金鑾。 云。前後夏在甚處。 云。金鑾。 師云。先前夏甚處。 云。和尚何不領話。 師云。我也不能勘得你。教庫下供過奴子來勘。且點一椀茶與你濕口。 師問僧。近離甚處。僧以手面前一劃。 師云。是何言歟。僧便喝。 師云。作甚麼。僧撫掌一下。便打。 師云。瞎漢。亂做作麼。以坐具直打出法堂。 師道過瑯琊。時覺禪師住焉。先是。舉道者到瑯琊。造方丈。覺問。近離甚處。 云。兩浙。 覺云。船來。陸來。 云。船來。 覺云。船在甚處。 云。步下。 覺云。不涉程途一句作麼生道。 舉以坐具摵一摵云。杜撰長老。如麻似粟。拂袖便出。 覺問侍者。此是甚人。 云。舉上座。 覺遂親下旦過堂問。莫是舉上座麼。勿恠適來相觸忤。 舉便喝云。我在浙江早聞你名。元來見解只如此。何得名播寰宇。 覺遂作禮云。慧覺罪過。 及師至瑯琊。覺留之。師為逗遛數日。因夜話及之。師笑曰。舉見處纔能自了。覺默然。 師為作牧童歌曰。 牧牛童。實快活。跣足披蘘雙角撮。橫眠牛上向天歌。人問如何牛未渴。回首看。平田闊。四方放去休欄遏。八面無拘任意遊。要收只在索頭撥。小牛兒。順毛捋。角力未充難提掇。且從放在小平坡。慮上高峯四蹄脫。日已高。休喫草。担定鼻頭無少老。一時牽向圈中眠。和泥看伊東西倒。笑呵呵。好不好。又將橫笛順風吹。震動五湖山海島。倒騎牛。脫布襖。知音休向途中討。若問牧童何處居。鞭指東西無一寶。 覺默得其遊戲三昧。 僧問。如何是賓中賓。 師云。禮拜更殷勤。 如何是賓中主。 師云。拄杖常在手。 如何是主中賓。 師云。拄杖掇乾坤。 如何是主中主。 師云。劒握甑人手。 問。如何是佛。 師云。瀟湘斑竹杖。 問。祖佛不立時如何。 師云。口上生茆。 問。纔見便回時如何。 師云。湖南鎮主。 進云。末後殷勤。請師道。 師云。多少分明。 進云。大眾側聆。 師云。未敢相許。 問。進前不得時如何。 師云。截斷眾疑。 問。步步登高時如何。 師云。雲生足下。 問。如何是南源狗。 師云。觜。 問。如何是禪。 師云。鼻孔入地。 問。如何是佛。 師云。石打不入。

上堂云。諸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乃竪起拄杖子云。者個是南源拄杖子。阿那個是實相義。你若見去。被見聞所轉也。若不見。行脚眼在什麼處。喝一喝。下座。

上堂云。一塵纔舉。大地全收。一毛頭師子。百億毛頭現。百億毛頭師子。一毛頭現。千頭萬頭。但識取一頭。乃竪起拄杖子云。者個是南源拄杖子。那個是一頭。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下座。 問。如何是佛。 師云。人老病生。 問。如何是接初機底句。 師云。一刀兩段。 問。如何是驗衲僧底句。 師云。寒山.拾得。 問。如何是正令行底句。 師云。來千去萬。 問。如何是立乾坤句。 師云。天高海闊。 問。與師並坐時如何。 師云。線穿黃葉。

上堂云。天地與我同根。萬法與我一體。乃竪起拄杖子云。者個是南源拄杖子。那個是體。良久。云。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下座。

上堂。竪起拄杖云。河沙諸佛.河沙國土。總被南源拄杖子一口吞却。其中眾生。不覺不知。你衲僧鼻孔在什麼處。若知去處。橫擔拄杖。目視雲霄。若也不知。長連牀上。有粥有飯。喝一喝。下座。 俗官問。如何是南源境。 師云。鑿池秋待月。種竹夏遮陽。 如何是境中人。 師云。城中公子般般貴。林下道人事事貧。 問。久昧衣珠。請師指示。 師云。草賊大敗。 僧云。透走無路。 師云。脚踏不動。 座主問。承教有言因緣自然即不問。如何是因緣。 師云。記來多少時也。 進云。如何是自然。 師云。速退。速退。妨他別人問。

師住道吾。上堂。僧問。達磨西來。曲為今時。不屈宗乘。請師舉唱。 師云。雲雨灑長空。花開徧地春。 進云。澗松清冷澹。曉月照長川。 師云。一言既流通。今古誰言異。 進云。雲生嶺上。花發巖前。 師云。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進云。今日遭逢和尚。師便喝。

上堂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且道晝行夜臥一句作麼生道。良久。以拄杖卓一下。云。德山證明。下座。 問。獬豸當軒。學人擬議。如何得入。 師云。還覺頭痛麼。

上堂云。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拈起拄杖子云。者個是道吾拄杖子。那個是諸人心。河沙國土.河沙諸佛.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盡在道吾拄杖子上轉大法輪。諸人還見麼。若見。朝遊西天。暮歸東土。若也不見。晨朝有粥。齋時有飯。卓拄杖一下。下座。

上堂云。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像主。不逐四時凋。拈拄杖云。者箇是道吾拄杖。那箇是萬像主。良久。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下座。

上堂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所以道。有明有暗。有起有倒。乃喝一喝。云。且道是照是用。緇素辨得麼。試出來呈醜拙看。若無。道吾今日失利。喝一喝。下座。

上堂。僧出禮拜。起便喝。師云。作麼生。僧又喝。 師云。瞎。僧禮拜。 師云。三十棒且待別時來與你喫。 問。古人面壁。意旨如何。 師云。有年無德。

師住石霜。開堂日。僧問。維摩一默。未稱師宗。棒喝齊施。中流罔措。今日一會。請師方便。 師云。石笋逢春長。霜花向日開。 進云。與麼則陽鳥喃喃語。雨過百花新。 師云。不因漁父引。焉知水淺深。 僧云。峻水隨流急。雲開照碧天。 師云。我行荒草裏。你又入深村。 僧應諾。云。官不容鍼。更借一問。師意如何。 師云。放你三十棒。三十年後方始知痛癢。僧舞袖而退。 師云。夢見。 問。方木調弦時如何。 師云。幡竿一尺二。 進云。恁麼則和尚手出今時也。 師云。脚撥不動。 僧云。莫道不知音。 師云。三十年後悟去不定。 問。古鏡未磨時如何。 師云。新羅打鼓。 進云。磨後如何。 師云。西天作舞。

上堂云。青蓮視瞬已多繁。迦葉微微笑自謾。少室坐羞癡截臂。黃梅呈解頌多般。入門棒喝重重錯。向上宗乘肉自剜。公案現成誰懡[怡-台+羅]。鑒咦啐啄哂傍觀。一宿覺來知是誤。不言師範更無端。丈夫皆有衝天志。北斗南星背面看。

偈頌

因僧請益三玄三要頌

第一玄。三世諸佛擬何宣。垂慈夢裏生輕薄。端坐還成落斷邊。

第二玄。伶俐衲僧眼未明。石火電光知是鈍。揚眉瞬目涉關山。

第三玄。萬象森羅宇宙寬。雲散洞空山嶽靜。落花流水滿長川。

第一要。豈話聖凡妙。擬議涉長途。擡眸七顛倒。

第二要。峯頂敲犍召。神通自在來。多聞門外呌。

第三要。起倒令人笑。掌內握乾坤。千差都一照。

報你通玄士。棒喝要臨時。若明親的旨。半夜太陽輝。

因僧請益臨濟兩堂首座齊下喝頌

啐啄之機箭拄鋒。瞥然賓主當時分。宗師愍物垂緇素。北地黃河徹底渾。

因人請益慧超佛話有頌

僧問如何是佛。師云汝是慧超。禮拜進前叉手。思量十萬迢迢。

因僧請益雲門超佛越祖之談

超佛越祖若何宣。充齋餬餅恣情飡。湖南展鉢新羅咬。大石波斯索渡船。

因僧請益乃述三訣頌

第一訣。大地山河泄。維摩纔默然。文殊便饒舌。

第二訣。展拓看時節。語默豈相干。夜半秋天月。

第三訣。遠路難登涉。陸地弄舟船。眼中藏日月。

三句頌

第一句。天上他方皆罔措。俱輪顛倒論多端。巍巍未到尼俱樹。

第二句。臨濟德山涉路布。未過新羅棒便揮。達者途中亂指注。

第三句。維摩示疾文殊去。對談一默震乾坤。直至如今作笑具。

因僧請益五位有頌

正中偏。半夜烏鷄室裏鳴。海底然燈光世界。石上栽花長枝靈。

偏中正。日落西山觀異影。分明影像顯宗乘。休把眉頭窺月井。

正中來。木馬生兒徧九垓。進退任行通鳥道。豈並巢居界內隈。

兼中至。彼彼丈夫全意氣。矛盾交互不傷鋒。展拓縱橫不相離。

兼中到。黑白已前休作造。須明露柱未生兒。莫認狂辭途路走。

都一頌

偏中歸正極幽玄。正去偏來理事全。須知正立非言說。朕兆依俙屬有緣。兼至去來興妙用。到兼何更逐言詮。出沒豈能該世界。蕩蕩無依鳥道玄。

因僧請益風穴佛話

杖林山下竹筋鞭。南北禪人萬萬千。莫恠相逢不下馬。東西各自有前程。

寄李駙馬

分身千百億。悲智願難窮。在俗還隨俗。居宮即順宮。頭頭皆巨護。處處現神通。珍重吾宗幸。多能立古風。仰觀天畔一論日。幾度清光四上出。大士蓬頭問志公。摩訶般若波羅蜜。

注杜順和尚頌

懷州牛喫禾(河沙世界)。益州馬腹脹(螘衛椀送)。天下召醫人(驢頭馬角)。灸猪左膊上(畵虎成狸)。

冬不人事頌一首。示眾云

東山林木高。幾歲幾回雨。南嶺松枝瘦。石生石畔土。金色見瞿曇。二三七八五。

僧請益古人十二時歌。乃頌之

鷄鳴丑。夢裏逢人莽莽鹵。平旦寅。覺來路上弄精魂。日出卯。赫爀光明影裏坐。食時辰。食飽還知是病因。禺中巳。買賣論量入市肆。日南午。萬像分明作笑具。日昳未。張公喫酒李公醉。晡時申。省來端坐醉醺醺。日入酉。茆蓬竹戶硬撑拄。黃昏戌。日落西山狐魅出。夜半子。一輪明月蘇嚧哩。人定亥。老鼠牀頭作隊隊。

同类推荐
  • 六十种曲昙花记

    六十种曲昙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st Face

    Lost F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于役志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百福相经

    大乘百福相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Dome of Many-Coloured Glass

    A Dome of Many-Coloured Gla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看见火光你就跑

    看见火光你就跑

    一看见火光你就跑,知道不?他笑着,看着我比划着奔跑的动作。被火灼伤的脸上露出不自然的笑容,微微张开的嘴巴,像是一个煤矿山洞,舌头似一团捣碎的木耳蜷缩在里面。他转过身去,被火星燎出斑斑点点的衣服鼓胀起来,破麻袋一样,飞快地跑出了教室。你管他干嘛,他这里有病。同事杨若桃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没有接她的话,呆呆地望着教室外面,晚霞像是着了火一样洒在院子里那棵砖红色的松树枝上。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看见这个叫作莫然的孩子时,也是在这样的傍晚。那时,我一个人来到水月湾,下了火车后又被大巴丢在这个陌生的村庄旁。
  • 重生最强女医仙

    重生最强女医仙

    (宠文,男女双重生、修仙、男强女强、虐渣爽文)“宸少,您在追妻上面有什么秘笈么?”惜字如金的帝少缓缓开口:“做人留一线……”前世,她认贼作父,直到死的那一刻才知道家人遇害的真相。重活一世,她虐渣男,踩渣姐,斗极品,护家人,快意恩仇。却无端蹦出个男人,宠她爱她一路从校服到婚纱。后来,顾锦汐才知道——宸少的来历,好牛逼!
  • 花箭情缘

    花箭情缘

    从来没谈过恋爱的木晓玫意外地穿越到了女子为尊的凤仪国,不仅成了民族英雄,当上了地位尊贵的封主,还一下子有了七个夫君!小心翼翼地和陌生的皇权周旋之余,她邂逅了各种美色,却对一个脾气“最差”的男人朝思暮想,到底该怎么办啊!!
  • 十里医香之携子妃嫁不可

    十里医香之携子妃嫁不可

    医界圣手一朝失手,被自己调制的毒香送回古代,变成了个废人。摇身一变,多了个便宜儿子。母子身陷泥沼,为保瘦弱儿子,她撸袖开怼,怼敌,怼极品,怼恶人!原主身份不简单,被人狸猫换太子,顶替身份,丢失记忆,被人算计生了娃!既然是这样就不怪她做恶人,手撕白莲花,脚踹禽兽,使浑身解数护娃!啥?竟然有人敢抢她娃,胆儿真肥!“王爷,光天化日强抢民娃,就不怕阳.痿了!”某王嘴角抽搐,“本王养大的儿子,你有何凭据。”“凭他们的长相!”某王:“哦,本王怎么看都像是你在抢本王的娃,乡里乡亲们说说他们像谁的娃。”众人:“像王爷!”某女愤!某王得逞笑道:“这样吧,本王看在他们喜欢你的份上不计较了,随本王回府,王府正缺个养娃的。”【1V1,宠文,强强。】
  • 大唐全才

    大唐全才

    王珂,一个装饰公司的小老板,在去一个新工程工地的途中因车祸来到大唐,他为了在这个时代站住脚跟,用他比别人多了一千多年的知识在大唐帝国扇动他那蝴蝶翅膀,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人称他为大唐全才。
  •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本文纯属虚构】穿越?好啊。可是,你只能穿成灰姑娘……的后姐。欺负灰姑娘是你的责任……切记,不能抢了灰姑娘的王子。后姐?恶人?好吧,后姐就后姐,恶人就恶人……只是,她不抢灰姑娘的王子,可保不齐,王子舍灰姑娘来就她这个后姐啊……
  •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

    田园福女之招婿进宝

    被老天一耳巴子发配到古代小山村,亲娘不爱,后爹不疼。打骂是家常便饭,干活是理所当然!大哥立志当土匪,大姐老实挨欺负!亲弟一块石头砸过来:“你们仨不是爹和娘生的,以后不要叫我弟弟,老实干活才给你们口饭吃!”李笑锦冲头一怒,统统上拳头解决。拳头还没挥起来,累的腰酸背痛,饿的头眼昏花,啥拳都白搭!李笑锦咬牙,首要条件:吃饱饭!挣到钱!凭她瓷器巧手还能穷死!?没有本钱,她摔跤拳击新人王可以打的别人送上门来!◇◆——————生意越做越大,银子越来越多,极品越缠越紧。叔伯婶奶小姑子,堂哥堂姐小姨子,三十六计轮番上,七十二变天天见!李笑锦现代被人推一把撞死,本尊被人推一把摔死,怒火爆发,抡圆了胳膊,挨个收拾!日防夜防,家贼难防,那老实木讷的后爹为了银子,闷不吭声的把她卖给了那个天天欠抽的顽劣子弟!◇◆——————“长相是个美人,行为举止却糟蹋美人!”某男挑剔的看过来,眼底却满是深情。某女一个白眼翻过去,“整日介走鸡遛狗,欺男霸女,不学无术,老娘还看不上眼,俩字,不嫁!”某男看着李笑锦那一堆桃花,气急败坏了,“大不了我让你一天打三顿!?还有哪个男人有我这么好镇压的!”某女赞同的点头,这个可以有!【本文一对一,质量保证,内容虚构,不喜绕道】╬╬╬╬╬╬╬╬╬╬╬╬╬╬╬╬╬╬╬╬╬╬╬╬╬╬╬╬╬╬推荐某牛完结文:农家园林师:穿越而来的唐冰清成了性子懦弱,身子孱弱,被亲奶奶一巴掌拍死的小村姑——蔡花。望着一贫如洗的破茅屋,无辜被欺压的家人,三餐不果腹的情况,一屁股的债务。冷门的园林师,三流的绣活,蔡花鸭梨山大,发家致富任道而重远。◇◆——————练刺绣,卖画作,造园子,种粮食。银子有了!麻烦也来了!于是,蔡花卷起袖筒,开始斗!斗牛鬼蛇神,斗极品亲戚,斗……斗赢一波又一波,但她终究败在那个道貌岸然的腹黑狼身上。友情推荐:调香宗师在田园:
  • 都市之万界帝尊

    都市之万界帝尊

    盖世神尊林浩为寻无上大道,重生地球,以无敌态势横压一切强者,我有前世逆天传承!对尔何足惧哉!会隐身,能布阵,会炼丹,通医道,大神通信手拈来!拳王杀手,吞噬者,仙帝附身,变异血脉大能,生物兵怪物,胆敢惹我者,通通灭掉!一个不一样的强者之路,就此开启!
  • 机甲破世

    机甲破世

    热血、战争、任务、复仇……在这浴血奋战的时代,只有成为强者才有资格生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机甲梦,陈凤很庆幸自己有驾驶机甲的能力。且看他一个自小失去双亲的小小机师,如何面对拥有各种功能特异的机甲,又如何驾驭钢铁洪流,踏破屹立在前的世界强者,傲笑寰宇,成就无上巅峰。书友群:636788243,欢迎大家进群提建议。
  • 勤劳勇敢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勤劳勇敢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