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6700000057

第57章 名宦 (4)

右丞姚文献公,名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复迁洛阳。初,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岁庚戌,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明年,召拜太子师,辞不受,改大司农。四年拜中书左丞。至元五年,出佥河南省。十年拜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事。十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薨,年七十八。太宗世,诏孔子五十一代孙元措,仍袭封衍圣公。卒,其子与族争求嗣为讼。及事潜藩,帝时曰:第往力学,俟有成德达才,我则官之。又闻曲阜有大雅乐,命东平守臣员,阙充补,无辍隶习。以宣抚东平,尝闵先圣之后,诗书不通,义理不究,与凡庶等。版洛士杨庸选孔、颜、孟三族诸孙俊秀者,授之经而学夫礼,授庸教官,以成国家育材待聘、风动四方之美。又详议王镛炼习故实,宜令提举礼乐,庶其岁久不致崩坏,皆从之。【(神道碑。)】

右丞许文正公、太史王文肃公、太史郭公。【(并见太史院注。)】

尚书刘文献公,名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中登进士第。国初为东平严侯幕官。岁壬子,应召北上,授邢州安抚使。中统元年,拜真定宣抚使。明年召右三部尚书,兼议中书省事。四年致仕,仍议中书省事。是岁卒,年七十六。

平章宋公,名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国初为东平行台幕官。中统元年拜益都宣抚使,召为右三部尚书。王师围济南,参议行中书省事。至元二年拜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未几,拜平章政事。三年以年老辞位,诏中书大事即其家议之。五年薨,年八十。

参政杨文献公,名果,字正卿,祁州蒲阴人。金正大初登进士第。国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畧司幕官。中统元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出为怀孟路总管,其年薨,年七十三。

宣慰张公,名德辉,字耀卿,冀宁交城人。国初,为丞相史忠武王幕官,寻召居潜邸。中统五年拜河东宣慰使,入拜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出为东平宣慰使,就佥山东行省。复召参议中书省事,表乞致仕。未几,起为侍御史,遂致仕归。至元十一年卒,年八十。

上在潜邸,岁丁未,遣使来召。既见,王从容问曰:孔子没后,其性安在?对曰:圣人与天地终始,无所往而不在。王能行圣人之道,即为圣人。性固在此帐殿中矣。

左丞李忠宣公,名德辉,字仲贯,通州潞县人。初事潜邸,中统元年授燕京宣抚使,历山西宣抚使,太原路总管。至元五年,召为右三部尚书,八年拜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十一年迁安西王相。明年以安西王相抚蜀,又明年拜西川枢密副使。十七年拜安西行省左丞,命未下而薨,年六十三。

参政商文定公,名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其先本姓殷氏,避宋讳改焉。国初为东平行台幕官,入事潜邸。为京兆宣抚司郎中,就迁副使。中统元年,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遂佥行省事,明年进参知政事。坐言者罢。起为四川行枢密院事。至元元年,入拜参知政事,六年同佥枢密院事,累迁副使。十年出为安西王相,十五年王薨,十七年王相府罢,坐事得免。二十年复为枢密副使,寻以疾辞。二十五年薨,年八十。正奉大夫中书参知政事,赠推诚协谋佐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追封鲁国文定公。

自号左山,盖取曹南山名也。至元二十五年上问公何在?左右对曰:居京城南。问公年?中丞董文用对曰:八十矣。上曰:惜乎老矣!是年十二月薨。延佑二年,其子琦,能画山水,时为集贤侍讲学士,仁宗皇帝诏曰:在昔汉臣若姚公茂实、窦汉卿、张仲谦、商孟卿,实佐佑我世祖光启大业。而商孟卿爵谦未加,朕甚悯焉。遂有前谥,命琦归,焚黄致祭于其墓。复诏立公神道碑,先命翰林学士承旨程鉅夫撰文,后更命元明善。以翰林承旨赵孟俯书丹篆额。有诗文,号左山集。五子,琥、璘、瑭、瓛、琦。

琥字召符,至元二十七年两拜监察御史,三十年迁国子司业,自号独照。有文集曰彝斋。

瑭,字体符,为太子中书舍人,年五十挂冠。初江南既平,欲引水通舟楫于京师。与大府掾马之贞友善,荐于丞相伯颜曰:此人知水利,家故有书。言宋人都汴时,僧应言钱塘范金佛舟载以归,东河其迹故在,是知复泗水,可南达于河、于淮海、于江、北入漳济,引而可通于白溆入海之渠。沂而至于潞县,达于京师,则轮贩漕运之利,不待车辇矣。丞相以闻,即命之贞由通州而南,相其原隰,集量穿渠。二十六年成,便利甚大,赐名会通河,召实始之。

琦,字德符,大德八年,成宗皇帝以勋臣子召入,备宿卫。仁宗皇帝在春宫,复以充近侍。大德十一年,以春宫旨奏于武宗皇帝,擢于集贤学士朝列大夫。调大名路总管府治中,不就。皇庆元年,授中奉大夫集贤侍讲学士。延佑四年,诏命以通奉大夫升为侍读。仁宗皇帝眷渥特厚,既敕赐立其父神道碑,复赐楮币五百疋。英宗在储位时,一日侍,上颐指而示之曰:商德符,世祖旧臣。商孟卿子,当优遇之。泰定元年,除秘书卿,卒。

枢密赵文正公,名良弼,字辅之,赵州赞皇人。国初举进士,教授赵州。岁辛亥,召居王邸。历邢州、陕西幕官。己未,王师伐宋,参议元帅府事。中统元年,拜陕西、四川宣抚使。至元七年,授高丽经畧使,奉使日本。还朝,改四川经畧使。十年拜同佥枢密院事。居官九年,以疾辞归。二十二年薨,年七十二。

参政贾文正公,名居贞,字仲明,真定获鹿人。初事潜邸。中统元年,授中书左右司郎中,参议中书省事给事中。至元十年襄阳降,授襄阳路总管。十二年佥行中书省事。十四年迁湖北道宣慰使。明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十七年薨,年六十三。

内翰王文康公,名鄂,字百一,开州东明人。金正大初,中进士第,累擢尚书省右司员外郎。金亡,居保定。岁甲辰,召居王邸。中统元年,拜翰林学士承旨,奏立翰林院,诏从其请。至元五年致仕,十年卒,年八十四。【(有行状及碑铭详在艺文门。公初仕不受,葬金主而后仕。)】

内翰王文忠公,名盘,字文炳,广平永年人,金正统中,登进士第。中统初,擢益都等路宣抚副使。王师围济南,参议行中书省事,迁翰林直学士,出为真定宣慰使。至元元年,复召入翰林,寻兼太常卿,进拜承旨,居翰林。二十年累乞致仕,不许。年八十二,始遂所请。三十年卒,寿九十二。

尚书李公,名昶,字士都,东平须成人。金兴定中,登进士第。国初为东平严侯幕官,中统元年,召至京邸,明年以翰林侍讲学士,行东平路总管同议官。至元五年召拜吏部尚书。七年除南京路总管,不赴。八年起为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遂致仕归。二十六年卒,年八十七。

太常徐公,名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金正大中,登进士第。国初为东平行台幕官。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抚使,三年除太常卿。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又兼户部侍郎。七年拜吏部尚书,出为东昌路总管,擢山东道提刑按察使。十五年移江北淮东道。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不行。二十二年卒,寿八十。

二年移治顺天,岁饥,民乏食,公发粟贷之,所活者甚众。三年宣抚司罢,公还东平。总管严公奏:太常登歌乐句,圣上观于日月山,既而发还,今十余年矣。乞增宫悬大乐、文舞、武舞、令旧工教习,以备大祀。上可其请,就除公太常卿以主之,兼提举本路学校事。四年上问尧、舜、禹、汤为君之道。公娶书所载帝王事以对。上喜曰:汝为朕直解进读,我将听之。书成,上命翰林承旨安藏译写以进。至元元年,除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公手。公选前贤内外制可备馆阁用者,丹百卷,曰瀛洲集,至今用之。【(并出墓志。)】

皇元受天命,肇造区夏,列圣相承,未遑文治。上在潜邸,独喜儒士,凡天下鸿才硕学,往往延聘以备顾问。壬子岁,自漠北遣使来征公,见于日月山之帐殿。上方治兵征云南,因问:此行如何?公对曰:昔梁襄王问孟子,天下乌乎定?孟子对曰:定于一。襄王曰:谁能一之?孟子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夫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蕞尔西南夷乎!曰:诚如威卿言,吾事济矣。是岁,云南诸国降。上既登极,每有征伐,必谕以不杀,于是四方未禀正朔之国,愿来臣属者,踵相蹑于道。十余年间,际天所覆,咸为一家。土宇之广,开辟以来未有也。不嗜杀之效,其捷如此。然一言寤意,皆自公发之。

六年作新大都于燕,宗庙之制未有议者,公奏曰: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推祭祀。祭祀必有清庙。因以图上,乞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踰年而庙成,公以所教太常礼乐亦备,遂迎祖宗神御入藏太室,因奉安而大飨焉。礼成,上悦,赏赐良渥。

公明习前代典故,尤精律令。事有至难,狱有大疑,使公决之,不暇阅成案,立谈之间,引援区别,氷释理顺,载法之文,法外之意,无不包举。虽专门名家者,亦不如是之审。至论事,口悱悱然若讷者。及秉笔而书,顷刻千百言,言尽意到,灿然成文。人谓尚书说事,手敏于口。公之奏议,典赡详悉,无迂疏之累;古文传正明白,无奇涩之偏;歌诗则坦夷浏亮,无雕琢晦深之病;四六则骈俪亲切,无牵就支离之弊。虽然,在公悉为余事。惟爱君忧国之心,坚如金石。不以仕宦为污,不以辞退为高,不以衰老疾病为惫。苟闻时政有所可否,论思献纳,常若言责之在己。倦倦不替,至死乃已。合于古人畎亩不忘君之义也。【(并出墓志。)】

廉访使杨文宪公,名奂,字焕然,奉天人。国初举进士第,授河南路征收税课所长官,廉访使。岁壬子,参议京兆宣抚司事。乙卯卒,年七十。

君母程氏,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君生。父萧轩翁,以为文明之象,就为制名。年十一,丁内艰,哀毁如成人。日蔬食,诵孝经为课,人以天性称焉。又五年,师乡先生吴荣叔。未几,赋策成,有声场屋间。年三十三赴廷试,兴定辛巳,以遗误下第。同舍卢长卿、李钦若惜君连蹇,劝试补台掾。台掾要津,士子慕而不得者。君答书曰:先夫人每以作掾为讳,仆无所以肖不能显亲扬名,敢贻泉下之忧乎!正大初,君草万言策,将诣阙上之。所亲谓其指陈时病,辞旨剀切,他人所不敢言。保为当国者所沮,忠信获罪,君何得焉?君知直道不容,即日出国门而西,教授乡里。【(元遗山撰墓碑。)】

君著述有还山集六十卷,始于古赋,次之以古律、诗文,又次之碑志、记说、铭赞、杂文,概数十卷。隐而天道性命之说,微而五经百氏之言,明圣贤之出处,辨理欲之消长,可谓极乎精义入神之妙。天兴近鉴三卷,自壬辰正月至甲午六月绝笔,其书法如古之史臣,其议论如胡氏之春秋也。正统书六十卷,自唐虞至于五代,一年一月一日各有所书事。三代以上存而不议,秦汉而后附之以论。其叙曰:正统之说其所以祸天下后世者,凡以不出于孔孟之前故也。且夫汤武之应天顺人,后世莫可企及。犹曰:予有惭德,武未尽善 后世僻王乃复赖前哲,概以正统之传,非私言乎!今八例,曰得、曰传、曰衰、曰复、曰与、曰陷、曰绝、曰归。始皇十年贬绝、陷者何?惩任相之失也!太宗传之而曰得者何?志夺宗之恶也!责景帝者何?短通丧也!责明帝者何?启异端也!与明宗者何?有君人之言也!与周世宗者何?世宗而在礼乐可兴也!如是八例,其说累数十万言,以谓不如是,则是非不白,治乱不分,劝戒不明,虽历百千万世,正统之为正统,昭昭矣。【(见鲁国东游录。)】

同类推荐
  • 温凉盏鼓词

    温凉盏鼓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仙谱

    凤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阙题

    阙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禅真后史

    禅真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的偶像是姐姐

    我的偶像是姐姐

    原本我只是一个怀揣明星梦的一个高中毕业生,直到她的突然到来,改变了我原本的生活轨迹。她从一片质疑声中砥砺前行,最终迎来黎明曙光。她叫鞠婧祎,从一片质疑到脱颖而出,我叫鞠婧贰,即将讲述我和姐姐之间的点点滴滴。新人写作,文笔拙劣,欢迎大家指出不妥之处我好加以修改更正。谢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注:本文出现的明星与她们本人无关。(包括鞠总)切莫ky过度。谢谢。
  • 湛蓝色夏季风

    湛蓝色夏季风

    我们溺爱蒲公英,溺爱那个湛蓝色的夏季,可是我们都不曾注意到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 逆武修罗

    逆武修罗

    修罗无忌,悟性无双,天之骄子,武极称王。敬我者,我敬之以善;欺我者,灭其下黄泉。为一人,少年怒杀皇子。为一人,少年手刃毒师。他一人,灭诸方天骄,战各族老祖,逆乱世王朝,掀惊天之变而沉寂。数年后,潜龙出渊,王者归来。御天道,败天骄,换王朝,横扫九天十地。吾为无忌,神魔退让。吾为黑暗,日月无光。吾为修罗,天地敬仰。
  • 皇上照样绑:站住,本宫劫色

    皇上照样绑:站住,本宫劫色

    身为穿二代,子媚有着不输母亲的机智与大胆,虽然没有母亲与姐姐的透视眼,但是她却能有超强的意念力,能短暂的控制他人的言行,当她与穿三代的皇帝侄子一起兴风作浪,一个公主,一个皇上,两人简直无法无天了。无恶不作’的蓝子媚最感兴趣的事就是绑架男人,而且是男人,然后再逼良为娼。不管对方是谁,只要是姿色可以,只要被她蓝子媚看上,谁都逃不脱,管你是太子还是皇上,照样绑过来接客。谁叫她是‘不夜城’最大的老板呢,没有美男,她的不夜城还如何赚银子呢?
  • 恶魔囚笼

    恶魔囚笼

    一款不受任何保护的地下游戏,一群追逐权利、财富、生命的玩家!命不久矣的秦然,选择进入其中——为了活下去的机会!企鹅群(VIP全订:547350184;普通:392362642)请关注:吃货龙有食物~有菜单~也有彩蛋~
  • 诗意盎然

    诗意盎然

    凌小诗觉得,她这辈子最不应该遇见的就是唐韬。可是,不运气,偏偏从小就认识了他。而且,就这样时不时的萦绕在她身边,像不散的阴魂。凌小诗觉得,她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认识了姜成睿。上帝垂青,让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他体贴温柔的存在在她的生命中,像是最温情的阳光。可是,就是这样的他,不得不撇下她,全家移民去了英国……
  • 终是思君不负卿

    终是思君不负卿

    和亲前夜,苏洵身着白色锦衣长袍,站着她的身后,手指轻柔地捋着三千青丝。“阿楚,你是大梁最锋利的刀,是孤最信任的人。”萧楚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心心念念十年的男人,亲手把她送上了绝路。漠北风潇水亦寒,终是思君不负卿。
  • 公子大人求放过0a

    公子大人求放过0a

    ①秋青尧:“我去!原来你就是那个变态面具男!赶紧撒手,放开小爷!”巫大公子:“呵呵。”②秋青尧:“传闻倾城三公子之一的大公子有龙阳之好,是不是真的啊??”巫大公子:“呵呵,本公子只好你。”秋青尧:“……”③巫大公子:“嫁不嫁给我。”秋青尧:“不嫁不嫁!爷可是要娶媳妇儿的人!”巫大公子::“呵呵,本公子今天就让你知道谁是小媳妇儿。”说完一把抱起某人往床上一丢(河蟹一万字)……看秋小爷如何带着吃货妹妹闯荡江湖!本文宠宠宠,1v1!
  • 鼓枻稿

    鼓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