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免再遭沦陷,翌日天未放亮,我们就逃也似上岸,去离此不远的小镇。这里住着印度籍同事最好的朋友阿里。同事说,阿里非常热情、热心,可以用私家车载我们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我问:“那我们需要付给阿里先生多少钱?”同事摇摇头,说不知道。不过,让我们别担心,阿里绝对是个好人,不会坑我们。于是我和闺蜜商量后,决定将一只中国梅花表,送给阿里当见面礼。车旅费,另外再给。
然而,当我们走进阿里家宽敞干净的客厅,迎接我们的除了阿里的一张笑脸,更有堆积如山的花头巾和琳琅满目的银制饰品。几乎一个上午,阿里才展示完他的所有商品。碍于同事的情面,我们不得不买下几条比商船上更昂贵的头巾以及一些首饰后,阿里竟不由分说地又带我们去了他的另一个商人朋友家。就这样,我们依旧在无穷无尽,连绵不绝的头巾、首饰的海洋中,昏昏然耗费了一天的光阴。
虽然,阿里家有晚餐招待,并说定明天一早开车带我们去美丽的德瑞穆萨拉小镇,但无法驱除我和闺蜜上当受骗、羊入虎口的愤懑。将先前准备赠与阿里的手表盒,往背包深处揣了又揣后,枕着一天的委屈和疲累沉沉进入梦乡。直到第二天凌晨被叫醒,机械地洗漱,上车。
一路上,风光新奇旖旎,如诗如画,令人心情愉悦,神情爽朗,不知不觉中,将不快和烦忧抛到脑后,我们像两只贪婪勤劳又快乐的蜜蜂,举起相机不停地采撷美景。可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还没玩尽兴,天就已经黑了。我们依恋地想吃完饭再回去,可阿里告诉我们,这里由于资源缺乏,饭菜饮料物品都比其他地方贵上十几倍,让我们上车吃点心充饥。家里,他的妻子和仆人,已经为我们准备了节日才能享受到的美味、丰盛的晚餐。
天呐!这得要多少钱啊?我和闺蜜慌忙将同事拽到身边,悄悄地惊问。同事还是一脸茫然地轻吐三个字,不知道。这可怎么办?最终咬牙,跺脚,豁出去了,横竖遇到奸商,肉在砧板上,听之任之吧。
晚餐,真的是丰盛,可口极了!一通风卷残云、大快朵颐后,我和闺蜜一边用纸巾擦嘴,一边借着纸巾的遮掩交换眼神,打了一番暗语后,将钱包里几百卢比掏出来,放在阿里能看到的桌角表示:我们身上只有这么多了。如果不够,我们可以将昨天买的头巾和首饰还给你充抵。阿里的笑容突然凝固了,尴尬地看看我们,转头盯着同事,有几分愠怒地摊手耸肩,小声而急速地用印度语跟同事表达着。虽然结束时,仍然转头对我们微笑,但笑得却极其压抑。
同事坐到我们旁边,用中文翻译道:阿里生气了!你们侮辱了他!
我不悦地说:“没辙。我们已经竭尽所有了。谁叫他让我们买他和他朋友的头巾、首饰?我们根本不需要,只是出于礼貌。现在,他觉得车费不够,我们只能将这些还给他。”
同事扑哧笑着说:“啊呀,误会啦。阿里生气,是因为作为朋友,你俩竟要用金钱买他的真诚友情和热情。你们不知道,这顿晚餐,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到,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我俩这才恍然大悟,愧疚自己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慌忙掏出梅花表替代卢比,双手呈送给阿里,以表示隆重的谢意和歉意。阿里立刻喜笑颜开,热烈地按印度对待尊贵挚友的礼节拥抱、亲吻、祝祷我们。
印度是个古老、文明、礼貌、诚信的国家。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当阿里是商人时,在商言商,当阿里从商人的角色转换成朋友时,那就不再是金钱和物质的交易,而是干净纯洁与真挚的友情。
辗转反侧痛恨娘
麦秸
深秋初冬的气候
觉得家里少一条当下合适的被子
于是翻出一床结婚时
娘陪嫁的旧棉胎
裹上一层鲜亮的皮囊拎去乡下老家
深秋初冬的气候,觉得家里少一条当下合适的被子。于是,翻出一床结婚时,娘陪嫁的旧棉胎,裹上一层鲜亮的皮囊,拎去乡下老家,拜托娘送去弹棉花的私人作坊,扩展、翻新成一床2米乘2.3米大小的新棉胎。
娘当即皱起眉头说:“那就得添加棉花,不然太薄太小。”
我赶紧说:“这棉胎刚好六斤,正适合这段时候盖。你千万不要加棉花。”
母亲连连点头,表示知道了。
三天后,我看着旧貌换新颜的被子蓬松臃肿,俨然话剧舞台上秦海璐穿着碎花棉旗袍的“大赤包”。我费力地将其铺展到太阳下晾晒,转头狐疑愠怒地问娘,棉胎这么厚这么重,你给加了多少棉花?我让你不要加的呐。
娘否认加棉花,说用一段时间就会板实了。她说的吞吞吐吐又诚惶诚恐的样子。我还能再怀疑吗?于是,黄昏时,闻着香甜的太阳味道,将新被子放到床上。
夜晚,洗了澡,一身清爽轻松地钻进被窝。可是不一会儿,赫然感觉自己似乎是煦阳下的一片叶子,被包在厚厚的棉花包里,说不出的难受。越想越觉得原来那楚楚可怜贫瘠单薄的老棉被,绝对不可能酵母一般,蓬松喧腾出身上巨无霸一样的“汉堡包”。可是,娘清楚明白地说过,没有添加棉花呀。于是只能宽慰自己,是棉花蓬松的原因,那就忍受几天,且多在被子上碾压打滚,将它压板实了,就是希望的样子了。
然而,一连一个星期,棉被依然是浑身肥肉的大胖纸,肥硕厚实,将我在大汗淋漓中热醒,再难入睡。于是,静夜里,身上每个想睡觉却又烦躁怨恨着的细胞,都是对娘的埋怨。怨恨她的自作主张。
为什么娘不听我的话呢?我自己的生活自己会安排。我一再跟她说,我只要适合眼下气候盖的被子,不用加棉花,不要大被子。她不但加了棉花而且还说谎,害得我夜夜“蒸桑拿”,一身汗臭!哼!明天一定打电话,责问她,怎么能这样呢?可是,白天一忙乎,就把夜间的痛恨忘了。
待到夜里再度被“烤地瓜”,心里怨恨母亲,辗转反侧无法再睡。连续几天,头晕眼花,没精打采……
那夜,再次在大汗淋漓中醒来,怨恨、反侧中突然想:为什么要怨恨母亲呢?她自作主张添加棉花,是担心被子薄冻着我。这不是爱我吗?我也是做母亲的人了,不但不感恩,还好意思怨恨?
这么一想,心里的恨意和不快,立刻变成了浓浓的亲情,于是,心境自然地平和恬淡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安然睡去。
再次回老家,平静地笑问母亲:“妈,我那被子,你到底给加了多少棉花?”
母亲一愣,紧张地望着我,嗫嚅:“加了4斤……天气预报说,今年冬天特别冷,所以我……”
我惊得瞠目结舌,但还是拥住了母亲。
首饰盒里的思念
王晓宇
朋友的母亲
有一只檀香木首饰盒
有很多次
她都想偷偷地打开那只檀香木首饰盒
特别是夜里睡不着的时候
朋友的母亲,有一只檀香木首饰盒,有很多次,她都想偷偷地打开那只檀香木首饰盒,特别是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想到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她的心就有些莫名的激动,那里面到底藏有什么宝贝?以至于母亲如此珍惜,如此爱护,如此看重?
她一直没有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是怕母亲嗔而生怒,惹怒了母亲,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情。
母亲有一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小小的长方形,有一本书那么大小,上面像浮雕一样凸起层层的花饰纹路,深紫红的颜色,半哑光的漆面,看上去古色古香,精巧雅致。
母亲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只首饰盒,把它藏在家里柜子的最底层,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从她记事的时候起,看到母亲抱着首饰盒发呆有三次,每次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第一次发现母亲有这样一个宝贝是她六岁那年,那天晚上一觉醒来,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天,她有些害怕,光着小脚丫就往母亲的房间跑,却意外地看见母亲对着一只好看的小盒子发呆,眼圈红红的。
那两年,家里穷得是家徒四壁,放贷的人常常上门要账,母亲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吃过槐花玉米面做的糊糊,也吃过榆树钱玉米面做的糊糊,日子清汤寡水没有滋味。母亲看见她探头探脑,吧嗒一声把小盒子关上,送回到柜子里。第二天,她趁母亲不备,偷偷地翻出那只首饰盒,令她大失所望的是,那只小盒子竟然被母亲用一只指甲大小的金黄色的小锁锁住了,也因此,她对这只木头盒子里的内容更加好奇了,是钱还是水果味的糖呢?
第二次看见母亲对着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发呆,她已经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女。那年父亲因为一场大病,住进了医院,家里变得清冷静寂,仿佛山雨欲来的那种惨淡。母亲每天把小米粥熬得浓香四溢,配上精心制作的小咸菜,让她给父亲送去。
父亲住院,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而且母亲天天跑出去借贷,看人家脸色,行动谨小慎微。有人说风凉话,都快不行的人了,花那冤枉钱干吗?也不替自己想想。母亲回到家里,对着那只木头盒子发呆,暗自垂泪。
她没好气的对母亲说,天天对着那只破盒子唉声叹气,都什么时候了,如果是钱,赶紧拿出来送到医院。如果是首饰赶紧拿出来变卖了,还等什么啊?救命要紧!母亲白了她一眼,小心翼翼的把那只盒子放回原处。
第三次看到母亲紧紧地抱着那只檀香木的首饰盒,是她二十六岁那年。那年,她认识了一个男人,感情甚笃。要做新嫁娘的前一夜,母亲抚着她亲手做的红绫被、锦缎褥,哀声叹气。
她拥着母亲的肩,故意笑嘻嘻地说,女儿只是嫁人而已,嫁了人还可以回来看您,干吗这么伤感?高兴点,笑一个给我看看。母亲咧咧嘴,勉强笑了一下,转身去柜子里抱出那只首饰盒。母亲说,这只檀香木的首饰盒是我母亲的陪嫁,我结婚的时候,母亲送给了我,现在我把它送给你,算是陪嫁。
她抚着那只光洁雅致的首饰盒,心跳如鼓,莫名其妙地慌张起来,盒子里的内容让她猜测了多年,谜底现在要揭开了,她的手心竟然湿漉漉的,难道母亲要把她珍藏了一生的宝贝送给自己吗?
母亲轻轻地打开首饰盒,里面只有两张已经泛黄的两寸照片,一张是外祖父,一张是外祖母。谜底揭开,让她唏嘘不已,汗颜不已,曾经被她猜测过很多次的金银饰物,古董宝贝,原来不过是两帧小照。
一直以为,母亲是山,是海,是树,可以依靠,可以包容,坚强无比。原来母亲也想念她的父母,母亲也有软弱的时候,家中每次遇到重大变故的时候,母亲都会把这两帧小照拿出来看看,看了照片,她就会变得坚强,再困难的人事,她都会顺利渡过难关,那份亲情,是母亲生存的全部信念和财富。
错过
安艳莹
在一个飘雪的冬天,她和他相识于一场朋友聚会,彼此欣赏的两个人,暗生情愫,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他在家里等着就业,焦急无聊的等待中,他的眼前白亮白亮的一片,到处都是她的身影。终于,他按捺不住对她的思念,乘车到她的家乡去寻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她的家,却没有见到她。原来她出差还没有回来。于是他天天到火车站去等她,那冰冷的站台送走了所有下车的旅客,寒意包裹着他,失望袭击着他的内心。但是他第二天依然坚持着,终究没有在车站接到心爱的姑娘。上班的日子临近,他不得不带着失望回去了。
她出差回家,那颗原本犹豫的心终于不再纠结,决定这一生都要与他厮守。她马不停蹄地赶回去找他,进门看到一个姑娘在厅堂忙碌,他的神色极为尴尬。他告诉她,这个姑娘是他分手的前女友,这次他回来,正好赶上她找上门来,一哭二闹三上吊。考虑到她失去父亲,他再抛弃她,她就活不成了,心软的他念及旧情妥协了。她红着眼圈对他说,“我怎么办?”“你比她坚强,你会找到比我更好的。”
她无言地看着他,旋即离开,好像路边被寒风吹散的雪花,从此迷失了方向。天色黯淡下来,马路上车来车往,卷起了寒风,不住地向她袭来。行色匆匆的人们,都在归途中,可是她的家在哪里,那个刚刚要属于她的寒窑也消失了。她一路上都在想着怎么办,没头没脑,理不清的思绪,两百米远的宿舍,她走了很久很久……
接着她大病一场。病愈后,再也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
她每天形单影只地来去在上班的路上,脸色渐渐憔悴。他知道后,疼在心上。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一生注定要亏欠她,不能给她一份踏实的幸福。
慢慢地,她想通了,气色渐渐好起来,人也精神了,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
转眼又一年冬天,在一个飞雪飘舞的日子,她踏上了远行的火车,去寻觅属于自己的幸福。
爱情不等式
积雪草
遇到他那一年是上高中吧
他从外校转学过来
第一眼看见她
便傻傻地瞅着她看
遇到他那一年,是上高中吧!他从外校转学过来,第一眼看见她,便傻傻地瞅着她看。她跟一帮同学在说笑,一转头,看见他傻子似的盯着自己,忍不住笑了:“喂,刘大伟,你看什么啊?我脸上结出大米了?”
同学们一阵哄笑,他窘得不知所措,脸一直红到耳朵根,小声嘟囔:“你长得好看,我多看两眼又不犯法。”
考大学之前,他曾偷偷地问过她:“你准备报考哪所大学?我们一起。”她笑,恶作剧地说:“我的成绩那么烂,考上哪儿算哪儿。”他一再追问,她才故作神秘地说:“别告诉别人,我打算报上海交大。”得此信息,他如获至宝,美滋滋地去了。
转眼高中毕业,同学们风流云散,她考上了北京一所心仪的大学,他去了上海,一南一北,从此再无交集。
大二的时候,她开始恋爱。青葱岁月,栀子花一样清新和美丽,怎能辜负如此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