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1900000010

第10章 得应龙,遇毒水

话说伯禹既凿吕梁开了龙门,又治了汾口,解了帝都之患,但忧虞地未治,这日与伯益商议。伯益道:“大河出龙门南流至华山折东沿中条山而流,虞地处中条山西端,当地称雷首山。中条是大山脉,山岭起伏,虞城一带必有滞留之水,此地是帝舜祖业之所,历来土地肥美,农牧兴旺,治平此地是保帝舜祖业、安定民生之大事。”

伯禹集诸将共商治虞之事。善行者太章道:“这里我来过,山脉奇峰众多,山名也多,总称为中条山,山有大小,地有深浅,我虽善行但不善视,分不出地势高低,看地势高低,还须仰仗童律了。”童律笑对太章道:“你别抬举我,我虽善视,可不会测地形高低。不过你说治水要测量地势高低是对的,可惜我没有这个能耐,两亥兄弟不知可行?”章亥道:“要我拉个绳子丈量距离等初级的可以,要准确测出地平高低就没这个本事了。能测量出不同地段可作比较的地势高低图形的人,是高等级人才,我想学还没学到手哩!”伯禹叹息道:“治水却需要这样的人才啊!”三奇道:“有这等人才,可惜还未寻到。”正议谈间,门卫进报:“有人求见伯禹。”伯禹问:“来人可报姓名?”门卫道:“他自称应龙。”三奇突然站起大呼道:“来啦!”几个人都吓了一跳。这时伯禹也忆起三奇曾经提到过的名字,就立即起身朝门口走去,三奇紧随其后。

这时大营门口正站着一位矮胖圆脸的汉子,其两眼微鼓,年约三十,一身青白布衣,腰系黄色丝带,左肩背着蓝布包裹的汉子。伯禹和三奇快步来到门前,三奇上前一步喊道:“应兄啊!你可来了,找得你好苦嗬,你隐居到什么地方了,竟无人知晓!”应龙微笑道:“这不是来了吗,我想见伯禹,请你引见。”三奇拉着应龙转身去见伯禹,伯禹已知站在面前的就是盼想多时的测量高手应龙,立即双手拉住道:“请应兄里面说话。”

应龙虽在水伯府任过事,但性格内向,不善交往,识人不多。入厅后众人都未起立招呼,只有童律趋身到应龙身前道:“应兄可识我?”应龙近视,抬头看了半晌,才“啊”了一声道:“你是童律!多年不见,多年不见!”童律笑道:“你可来了,你一身测量才能,不来治水,对不起你自己呵!”应龙讷讷道:“来迟了,来迟了。”

三奇笑问道:“这几年你去哪里啦!”应龙道:“离开水伯府后,遇见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轩辕先生,他是我先师挚友,精通测绘度量之术,长期隐居深山荒村,不与世通,以探究测地为乐。年已古稀,知来日不多了,忧没有传人,特地寻我,将其心得倾心相授,不觉一晃数年。一月前他得病卧床,自知不起,在病榻前对我殷殷叮嘱:‘听说治水府正在寻你,在我去世后,即到治水府为治水出力,不可像我那样隐居山林。当前伯禹治水思路已对,又有伯益佐助,定可平定水灾。治水需要测绘度量,你须发挥专长,为世所用。’为此,我在埋葬了轩辕先生后,就来这里投伯禹了。”

伯益知伯禹不懂测度对治水的巨大作用,就请应龙稍作解释。应龙点头说道:“人都知水往低处流,但地势有高低,起伏多变,大地辽阔,目力有限,在此为低,在彼则为高,近狭视之为低,广远视之则为高。宜低的作高治,宜高的作低治,就是错位,错位则水不流甚至倒流反灌,违背治水目的。水往下走是顺地势,所以治水者需宏观博视,准确了解地势,测量后方定,不务近视,不妄臆测,不自以为是,必先明地势高低远近而为之,方能省时省力而有成,欲明地势非测量不可。”

伯禹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在座众将都深感有理而被折服。

应龙又道:“营中童律是神视,我的测度还需童兄配合方更有效。”童律笑道:“一定,一定。”伯禹道:“营中还有太章、两亥都有快行兼有测量之能,也可助你。”应龙此时解开包裹,取出一个玉匣,内藏两片白色玉简,呈伯禹、伯益道:“此宝器是轩辕先生临终时交我使用的测度神物,请伯禹、伯益审视。”伯禹双手接过,取出两片玉简与伯益同看。只见玉简纯白无瑕,各长二尺、宽三寸。一简刻痕缕缕,两旁有相等间距长纹十九条,距长一寸。长纹间各刻短纹九条,距长一分,合之是一百八十分。另一简面有长缝,宽三分,缝孔中有水珠滑动,平则居中,左高则滑向左,右高则滑向右。两简都见隐隐花纹,到日光下透视乃一龙一凤,龙首上有红日,凤尾下显半月,龙凤飞舞回旋,栩栩如生。龙凤四周有文错落,不知其义。握手中温润,实是测量之至宝。伯禹、伯益看后仍交应龙。

伯禹与伯益议定:成立策划联络部,应龙、童律、乌木由、太章、两亥兄弟、三奇师徒、宋无忌、方道彰等十位综合应用人才都入此部,由伯益统率管理。即日起大部队都集中虞南中条治水,龙口、孟口、汾口三处完成扫尾后也陆续到中条,后勤部暂留龙门大营。

却说大部队到了帝舜故居历山、汭水,此处西傍大河,东依高山,当地叫薄山,也就是雷首山。伯禹、伯益率诸将都到帝子舜祖庙行礼,恭颂圣德。并瞻仰了陶滨、历山,随后在邻近山坡选址立营。

这日,伯禹同众将来至西边高山,登峰顶四望,只见西首大河蜿蜒而南,水势湍急,奔腾而下。东望峰峦叠起,大山连绵,烟雾朦胧,令人目迷。大山南北,时见积水泛光,漫浸田野。山下有一小川西流注于大河,但流滞不畅。伯益指点道:“薄山之首叫枣山。山下之水叫共水,西流入大河。”伯禹道:“山势广而高,集水众多,何故共水量少而不畅?”伯益道:“水不顺者淤也,所以细流纷乱,各无定向,散落四野而积潴。此类现象非仅雷首,遍地都是。故治必登高而望地势,顺地势而开沟渠,止乱流之水,集细流归河,则四野潴积可去。”伯禹点头,复东行,沿途见奇木异草甚多。东行约二十里到了历儿山,也就是历山,其下即舜耕的地方。

当日返还营地商治虞之策,伯益道:“虞之南大山是中条,中条之南是大河。要使虞水入河必治中条。”伯禹称善,对冯氏兄弟道:“你两人可率众开中条,度山势开沟渠,使细流集于大川,以通于河,莫使散流在田野。”二人应诺。对江氏兄弟道,“你兄弟率众治平原积水,开沟洫使积水入于川河。”江氏兄弟应诺。伯禹对应龙道,“冯、江四将开沟洫必尽其力,然度山势地形之高下,明水流纵横之趋向,使所开沟渠必当其地,所浚高下必合地势而不致倒流或重复失误者,赖你测量了。”又对童律、乌木由、太章道,“你们三人都懂测量之道,又有异能,可佐应龙,共定水道走向。”四人各领命。伯禹复对冯、江四将道,“汝等开挖之先,须依应龙所画的图为本,依图施工,不得盲行。”四将齐声称是。伯禹对禺强道,“这里是大山区,恐有猛兽伤人,你等战将要保卫治水将卒,去妖除怪,不得有怠。”禺强等答应。又请三奇师徒去各工地随时协助。

中条山治水工程开展后,所有将卒十分尽力,附近民众自愿来工地协助的也有数百人,热火朝天,声势浩大。此处是尧舜祖业之地,民风淳朴,虽也有一些蛮横地霸,但多收敛,不敢作恶。禺强等将主要担心凶兽出没伤人,所以众将随时巡视各山谷密林。

却说治水大军在雷首一带昼夜奋战,开渠通积。此时天时渐热,将卒民工无不汗流满面,早晚休息之时都以溪谷水洗脸擦身,甚至有人掬水为饮,日以为常。初夏季节,阴晴不定,在连着十天淫雨之后,这日天空放晴,烈日高照,中午时分,气候特别炎热,到了酉时,疏浚共水民卒将要收工,只见枣山谷底升起一缕缕淡绿色轻雾,后逐渐转浓,随风飘荡,嗅有异味,似酸似臭带腥,令人恶心。满山腐叶又因烈日熏烤蒸发出一股腐泥败叶之气,和谷底升起的绿雾混合,逐渐迷漫在整个峡谷林间,治水大军全被雾气罩住。这时正在收工,众人都在掬水洗擦全身。

将近戌时,全部人员被浓雾罩得人影难辨,返营途中只听得人声、步声、工具碰击声,三步前后,看不清人影。众人头脸衣裤全被雾气沾湿。回营一看,每人都似从水中出来一般,浑身湿透。只得又用干布擦干头面手足,换衣就餐而后就寝。

谁知到了次日,众人齐声叫苦,原来昨日治水之人都双目失明,不能起床,不能出门,一部分士卒还兼咽痛。伯禹、应龙、冯氏兄弟昨日也在共水工地督视,也双目失明,卧床难起。只有禺强、庚辰等战将因在高山巡查,未被殃及,另有水珠、童律、乌木由等几个生具异禀之人未受疾病。

伯益这日未到工地,得知后大惊,急同方道彰、宋无忌到营地看望染病之人。只见染病者都双目赤肿,肿如核桃,两眼难睁,睁开也看不见东西,并伴有疼痛。伯益知众人病势不轻,急召未病诸将询问得病因由。童律将昨日治水异常情形说了一遍。

方道彰与宋无忌交谈后道:“失明之因,多半是谷底绿雾所致,谷底多聚腐败之物,积久成毒,毒溶水内,平时共水因淤流缓,潴积之毒积在水底,水静毒沉,故未见害。今治水大军导流动土,挖积去塞,搅动了谷底久积污毒,沉泥翻起,久积剧毒随之释放,在烈日曝晒下,蒸腾升出谷底,又恰逢山林大雾起瘴,迷漫山谷,水底毒气与瘴毒混合,清露变成毒露,下降浸入肌肤,熏人双目,使人失明。人若饮此谷水,如饮毒汁,不仅失明,且致咽喉生瘿。”伯益问:“不知可有解救之药?”方道彰道:“物有生克之道,凡有毒虫毒雾毒瘴毒水之处,必有解药。只是不知当用何种草木虫兽作药为治,须去邻近访问老农,或有药方。”童律和乌木由齐道:“我等陪你同去。”伯益点头命他们三人速去速回。

三人急忙到邻近山村寻访,村中知治水队中有人患病寻医,都十分关切,出来一位壮汉道:“我陪你们去找一位老人家,可能有办法。”三人即随着这位壮汉到一山岙一间茅屋前,壮汉喊道:“雷翁可在家?”即见室内走出一位老汉,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一见壮汉就问:“雨生,什么事?大呼小叫的。”雨生笑着向雷翁作了一揖道:“事急心急,就高声了。”雷翁道:“什么急事?”雨生用手指三人道:“治水队有人找医治病。”

方道彰立即上前向雷翁施礼,将营中将士病因病状说与雷翁后道:“我虽略知医道,却不知该用何药施治,故特求民间高人指点施救,有幸得遇雷翁,望雷翁出手相助。”雷翁急忙还礼道:“治水是救民水火,今得奇病,我也要有力出力。病因你说得不错,只是这药却没有现成的,得上山察看寻找。”方道彰道:“我与雷翁同上如何?”童律、乌木由二人道:“我二人也可做伴。”

当下四人立刻动身上山,雷翁年迈,由童律、乌木由搀扶照顾。只见山上古树参天,奇木林立,野草丛生,矮树灌木遍布,一片莽莽,不见路径。四人披荆斩棘,缓步细细寻找。方道彰懂医,雷翁知土方草药,二人都想寻到可治之药,但都未能如愿。

童律心焦,一人独前,运神目四处探照,忽见前面有一丛异草,叶如杏,干如葵,开着黄花,生着荚实,正在风中摇曳。童律到过许多山地,见多识广,一见此草顿感此草不常见,心中想:这个异草莫非能治奇病,且请雷翁、方道彰来瞧瞧。就连声叫唤,三人闻声过来。

众人来到异草前,雷翁一见大喜道:“正是此草可以治毒。”方道彰不识,问道:“此草何名?能治何毒?”雷翁道:“此草本地百姓叫作箨,专治双目不明之症。”童律和方道彰、乌木由皆喜。童律复登高而望,见周围竟长着一大片,忙对方道彰道:“箨草甚多,我等回去请禺强派兵来此收割。”方道彰道:“如此甚好。”乌木由道:“不如你们在此等候,我去通知禺强如何?”方道彰道:“如此更好,免得上山再寻。”乌木由即飞速下山,方、雷、童三人就在山上一边等候,一边闲谈。在叙谈中,童律告诉雷翁:“附近有数百人自动到工地帮助治水,也可能得了病,请雷翁回村后通告有此病者依方治疗。”雷翁点头。

童律问方道彰道:“今治盲之药已有,但不知治瘿之药何在?”方道彰道:“听说襄山有兽形状如鼠,食其肉可以疗瘿,只不知此山可有此兽?”雷翁道:“本山也就是襄山,你所说的形状如鼠之兽,当地人叫三足鳖,蛰居土洞中,食之确可治瘿。此物山阴水边甚多,可以掘取。”方道彰、童律皆喜。

三人正议论间,乌木由已带了士卒三十余人来割草。不一刻各割了一担而回。当夜用大陶罐煎汁,分发各病号服下,一宿无语。次日一早,患者双目红肿消退,疼痛已止。伯益知药有效,命再服。方道彰将雷翁之言告伯益:“此山有三足鳖可以治瘿疾。”伯益即命禺强拨军士三十人随方道彰、童律至山阴河旁掘取,得一百余只,命人宰杀后洗净煮熟,给咽喉肿痛的食了。三天后,失明者视力复常,颈瘿咽痛的病失,伯禹等也康复如常。

为防再受毒雾所害,方道彰要禺强拨军士再收割箨草和掘取三足鳖以备,并令治水之卒随时饮用,以免复发。禺强领命。其余各将都各按职责,继续分头治水与巡山。伯禹知雷翁为有用之人,又熟知本土,征得其同意后,就暂留帮助治病。

欲知治水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睡莲少年

    睡莲少年

    国内首部心理悬疑纯爱小说。“纵使青春密布最悲伤的梦魇,请相信爱是我们唯一的拯救……”沉默的反穿校服、反背书包的少女夏微识,在初夏的公交车站牌下遇见睡莲一般静美的少年俞北连。夏微识的沉默,是因为失去了语言能力。许多年前的秘密,被同一屋檐下的姐姐发现,她因此离家出走。俞北连喜欢上了这个藏有秘密的女生。他决定帮助她,恢复讲话的能力。他能够拯救夏微识么?16岁的夏天黄昏,他们拉勾承诺过,一百年不许变。但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谜团,藏在俞北连身上,此刻呼之欲出……
  • 林子深处

    林子深处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少年与海》《寻找鱼王》后一本少年小说作品。《林子深处》以少年的眼光构建出一幅广阔的海边生活图景,谱写一曲献给自然的壮丽颂歌。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3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张炜散文年编》20部;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
  • 形象

    形象

    一个娓娓道来的、关于这本旧书的奇特来源的故事。一种存在于绘画之中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场因为城市而起的失踪。一个异乡人倒霉的梦境。一次情绪低落时的追忆……它就是一段独白,同时也是十个严肃的玩笑。不能把它理解为几个分裂的故事,它们联系紧密;另外,请保持轻松状态,它从不“深入灵魂”。
  • 无可替代

    无可替代

    《柜中美人》作者水合最新作品!我听到了窗外嘶鸣的蝉声,听到了时钟行走的滴答,听到了你心里说爱我的声音夏云菲,生活拮据无忧无虑的北漂,一个职业的武打替身。乔易,身缠万贯洁癖极重的偏执狂,一个霸道总裁。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明星天娜有了命运的交错。天娜想要从和乔易的旧情中脱身,提出好处让夏云菲假扮成自己和乔易见面,谁知乔易竟然爱上了“假”天娜。在相处的过程中,乔易渐渐对夏云菲撤下心防,然而夏云菲却因为不知他喜欢的是自己还是天娜,而对爱情产生了怀疑。她爱他时,他冷漠;他爱她时,她逃离。命运这一幕大戏,还能更离奇一点吗?
  • 雪山

    雪山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热门推荐
  • 傲娇男神是医生

    傲娇男神是医生

    “我喜欢你!”医生面无表情:“我不喜欢你。”“为什么啊?”医生瞥了她一眼:“没兴趣”苏笑:“......”初遇医生,他是禁欲系少年,一颦一笑皆是勾人,一不小心就勾的苏笑失了心,丢了魂.....医生是一座冰山,常年冰封,寒气伤人!但无意中却引来一只跟屁虫,为此,医生很是苦恼!
  • 回到原来的世界时

    回到原来的世界时

    当她再次醒来时,不再是修真的世界了,而是回到了自己本来的世界。接下来她该做些什么呢!?
  • 海南登陆战

    海南登陆战

    广东解放后,退守海南岛的国民党10万残军在海南防卫总司令薛岳的指挥下,企图凭借天险,把海南岛当作反攻大陆的跳板。为歼灭该敌,解放海南岛,中央军委决定以第15兵团首长指挥第40、第43军,在岛上琼崖纵队的配合下,发起海南岛战役。根据渡海作战的特点,第15兵团按照“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方针,于1950年3月组织了两批4次约1个师的兵力偷渡海南岛成功。增强了岛上人民解放军的力量。4月16日人民解放军主力实施强渡。经彻夜强渡,在岛上部队的接应下,胜利登岛,并迅速向纵深发展。
  • 地狱绝灭师

    地狱绝灭师

    地狱降临人世,带来无尽的恶魔生物屠杀生灵。人们依赖着圣石的力量苟延残喘,以圣石的力量范围为边界建立城市,享受着满是局限却又在末世中十分安逸的生活。直到第三方生灵的出现,这种和平的局面被强行打破,圣石的争夺与守护成为了世界的主题曲,是舍弃尊严加入恶魔的阵营,还是以人类的尊严与一切敌对势力抗争?林雨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有着一个不平凡的梦想,却没有实现的力量。直到有一天,他终于获得了这个力量,代价却是他不可承受之痛。
  •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

    《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出自艺术大师李叔同之手,他是著名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书画家、戏剧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造诣于一身,堪称全才。他的文字是美的代表。书中李叔同先生的诗文词赋、人生领悟,犹如洗涤心灵的净化剂,帮助我们洗去浮世铅华,释放生命本真。《心经修行课:过往不恋 将来不负》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
  • 流落荒岛只剩一个人

    流落荒岛只剩一个人

    朴慕璃成为记者的第一天,却被要求去采访一个罪犯。当时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 良人

    良人

    一个是备受冷落的富家千金,一个是举世无双的商业鬼才,她冷漠沉静,在处心积虑的阴谋算计中谨慎存活,他睿智卓越,在世人赞叹称羡的目光中掌控一切。她不愿嫁,他不愿娶,却最终无奈走到了一起,是天意注定,还是前世相许?如果有选择,她会忘得干干净净,他却笃定她不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盗仙记

    盗仙记

    王盗,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受老头子临终嘱托,为了果腹生存,他做了仙道门派的外门弟子。入了山门,却发现修道者性情冷漠,弱肉强食。为求得道成仙,王盗勤奋修炼,渐渐在修仙界展露头角。借助金手指无相宝衣,得窥天道。且看他如何杀神,除妖!纵横天下,一统三界!
  • 白雪翠荷

    白雪翠荷

    秦琪是勤奋好学的假小子,一次路遇和江川相识,两人在交往中情愫暗生。江川学业优异但生性散淡,计划毕业后回到家乡县城,从事一份简单知足的工作,和父母一起过宁静生活。由于青春期奇异的自尊和精神洁癖,秦琪认定江川此举没出息,日渐疏远,就此分别。而报考国外被拒之后秦琪放弃考研,步入社会。一次加班后,秦琪在饭馆吃饭,偶遇导演一行在探讨电影创作,她误打误撞地加入,备受欣赏。最终,秦琪因工伤放弃了原工作,成为导演的助手。电影如一面镜子或一把梳子,使得秦琪将往事一点点梳理清楚,在创作过程中她渐渐地理解了江川,并决定去找他。而最后是否见面其实已经不重要,因为秦琪已经懂得了很多她忽略的人生要义。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守望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守望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守望》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形式,深刻描绘了西藏和平解放、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重大历史变革,以及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央如何继续关心西藏、全国无私支援西藏,使西藏飞速发展变化的可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