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2700000025

第25章 国际一周(4)

苏联《红星报》指出:“唯有愚人始能相信离美国数千公里之军事根据地对于国防系属必要”。接着,引据美国希曼海军上将的话说:“苟吾人控制海洋,则吾国之国境乃沿他国之海岸……吾人可以空军及船上之其他武器攻击任何目标。”之后,《红星报》断定说:“如此,希曼海军上将已坦白承认美国之帝国主义企图与国防利益相去甚远。”最后说:“美国之计划反映帝国主义分子的侵略政策,彼等无视国际合作而企图以其意志强加诸他人头上。”

除了美国提出这一帝国主义的兼并计划之外。还有一个南非联邦所提议违反联合国宪章的合并西南非(前德领)的提案。

苏联对于托管制的意见,于十一月十一日由苏联代表诺维柯夫提出。他首先指出托管制的问题已拖延了一年有半,未曾解决,管理前代管领的国家应负其责,因为这关系着数千百万人的命运,所以苏联主张在本届大会即成立托管理事,以处理这些问题。诺维柯夫更着重地指出:“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两条道路:或是给予独立的道路,或是建立托管的道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没有并且也不会有第三条道路。”

在这个原则之下,苏联代表表示英国拟让外约旦独立的问题是否真是给予充分的独立,还须加以客观地研究,对于南非联邦兼并西南非则表示坚决反对。关于“直接关系国”的解释,苏联提议根本不必加以诠释。

诺维柯夫要求英国把骚扰不安的巴勒斯坦根本给予独立,或交联合国托管,他认为:“千百万非自治领土的人民正怀着最大的希望翘望着联合国组织,等候着给他们确定今后生存的道路。假使我们把他们发展之路上的一切障碍除去,借此为其他各民族向进步幸福与独立展开广阔的道路,那么我们是能够实现这些希望的。”

照苏联方面所表示的意见,问题已经不是谁托管和怎样托管,而是更彻底地怎样给予没有自治的人民以自治,给予殖民地的人民以独立。假使不能给予独立,就得依照联合国宪章,组织联合国的托管委员会,管理那些曾经被托管的地方。

据小罗斯福透露,罗斯福生前曾经坚决主张战后一定把殖民地问题解决,不容许英荷等这些国家再维持殖民地,他认为“殖民地即战争”。

这一见解是非常准确的,今天战后的世界扰嚷不休者不正就是为了殖民地问题,美英的好战分子所以叫嚣战争和准备战争者,不正就是企图重新分割殖民地和奴役别国的人民,今天炮火连天和暴动叠起者不正就是在被美英军队驻扎着和压迫着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亚的民族解放战争,马来亚的独立斗争,埃及、巴勒斯坦的示威游行和罢工罢课,印度、安南的暴动与冲突不是完全证明“殖民地即战争”这句名言吗?

由此我们更可以知道站在千百万被奴役,被占领,被代管的人民的一边而为他们独立与自由所进行的斗争,是多么伟大又多么艰难,但是这一斗争必定会为千百万争自由争独立的人民所支特的。

否决权与和平

假使我们回忆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联盟,我们就可以知道由于美国和苏联的不参加(后来苏联为努力和平曾加入,美国则派代表旁听)会造成那样悲惨的国际局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曾利用国联这个机构来反对苏联,包围苏联,正就是因为美苏英等这些大国之间没团结和合作,才发生由沈阳事变和阿比西尼亚战争进而转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这一悲痛的教训使参加击溃德日侵略国的美苏中英法这些大国在战争时期就准备着战后的合作机构,而这合作的基础便是各大国保有否决权。有了否决权,可以使联合国机构不被美英集团的“多数表决”所操纵,苏联在争取到这样的权利之后,才同意参加联合国机构。这是斯大林和罗斯福的远见,正是这个远见保障了大国的合作,而借大国的合作来维护战后的和平。

从另一方面说,美国也不能没有这样的否决权,否则它就没有可能保留自己的主权:它必须绝对服从多数的决定,即使有损于自己主权的,也得接受。正就是因为联合国宪章里包括着这样一条保持自己主权的否决权,所以美国议会才把它批准。

事实上,联合国机构成立以来,不但是苏联,就是英国也曾运用过否决权。可见,否决权并不是仅仅有利于苏联的。

既然这样,那么,英美为什么唆使小国出来反对否决权,甚至要求根本取消否决权呢?这无非又是企图打击苏联威信的又一方法。因为第一,假使真的取消了否决权,美英也并没有好处;第二,美英也明明知道苏联决不同意变更否决权,假使一定要变更,美英也明明知道,苏联会逼得退出联合国机构,苏联被迫退出之后,联合机构也就完结,结果是大国分裂而趋于战争的一途,这至少在今天,也决不是美英所要走的路。

于是,唆使小国起来反对,似乎是针对着苏联,使苏联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受到滥用否决权的道义上的责备。

正因这个缘故,一方面唆使某些国家来反对,来要求取消否决权,另一方面又唆使另一些国家来主张折中办法,来限制否决权的运用。之后,又是提议把这一问题在联合国里暂时搁起,由美英苏中法五国外长会议来作决定——不让那些嚷嚷着要取消否决权的小国来作决定。

在外长会议席上美英都主张保留否决权,好像与嚷嚷着的小国意见并不一样。

关于苏联的态度呢?苏联是坚决主张保留否决权的,这一维持大国和谐合作的方针若加变更,也就是根本修改联合国宪章,动摇联合国团结的基础。为了拥护联合国机构,为了保障世界和平,苏联是坚决反对这样做的。苏联代表维辛斯基引证美国代表团一九四五年二月六日的文件,罗斯福总统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五日向斯大林和丘吉尔所提的建议,说明“常务理事国之一致对于维护和平之必要以及以公正待遇给予联合国机构一切会员国之必要”。

关于联合国机构中大国的团结,斯大林曾经说:“假使在反抗希特勒德国时负担重任的大国能在将来亦以一致与和谐之精神行事,则此一国际机构之行动可以有效,若这一不可或缺的条件被破坏,则无法使其有效矣。”

维辛斯基认为要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就必须保留否决权,否决权就是大国一致的原则。他苦口婆心地向各国说:要充分了解,如果世界再卷进战争的旋涡,人类的命运将是何等危险,何等可怕,何等悲惨。

维辛斯基劝告大家说:“要重视现实!要注意历史的经验!”他说明过去国际联盟的缺点,酿成悲惨的后果,名义上虽为和平,实际上是为战争服务。他指出,今天围绕于否决权问题周围者,是两种倾向的斗争:一种倾向是维持联合国机构的基本原则,另一种倾向是削弱联合国机构的基础,破坏大国之团结与一致。

今天美英所唆使的小国反对否决权就是后一种倾向,维辛斯基要求那些反对者说:假使认为这不是维持和平的方法,那就提出更好的方法吧!假使非要废除的话,那么大会应该赶快闭幕,请各代表还是回家去的好!

否决权是国际和平的保障,为了保护否决权,苏联代表无情地揭穿了破坏和平者的暗中诡计,沉痛地提出警惕的劝告。

英国政潮与美英矛盾

一九四五年七月英国工党因选举胜利而执政以来,到今年十一日十三日发生了第一次严重的危机:工党议员六十九人对英王乔治在国会中的致词提出修正案,在对内政策方面,有十五名议员动议反对实行义务兵役制,在对外政策方面,要求修改贝文的现行外交政策。首相艾德礼觉得他的党员们“反了”,居然要对他的内阁提出弹劾,所以颇为愤怒,当时就禁止他的工党议员提出任何反对政府的议案,二百多名工党议员对于这一“禁令”表示不服,于是事态更形严重。晚上,工党议员决定采取坚决立场,对于艾德礼的什么服务党内纪律的警告置之不理。因此,这些工党议员被视为“反叛”。艾德礼提出,把这问题当做信任案在议院表决。

艾德礼自然知道,这问题付之表决,他一定可操胜券,因为除了极右派的工党议员拥护他的外交政策之外,保守党议员也会投赞成票,“反叛”者究竟是少数。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十一月十八日夜,艾德礼以强迫手段否决修正案。所谓强迫否决者,即是动议者方面由克罗斯曼声明,愿意撤回原案,但独立工党议员麦克高文和史蒂文斯强迫将该案付之表决,结果,众议院以三百五十三票对零票否决修正外交政策案(动议者弃权)。

这些反叛议员所提议者,为要求贝文回复到他当初竞选演说时所标榜的外交政策,要求采取独立的外交政策,勿做美国资本主义外交政策的尾巴,勿被美国拖下水去,制造第三次世界大战,主张采取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美国的资本主义与苏联的“共产主义”之间采取真正的中间道路,共同建设和平的世界。

在工党的进步分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之后,陡然激起了英国的政潮,并且一时轰动世界。当时一般认为艾德礼可能辞职,贝文可能被更换,工党进步议员的这一发动并且被视为类似美国民主党中华莱士的言行。虽然后来这一发动被迫镇压下去,但是在英国对内对外政策的受到攻击,需要再检讨这一点上,确实起了很大的影响。在法国选举共产党大获胜利的时候,在美国选举共和党占了上风的时候,英国工党是应该考虑到谁去谁从,或东或西的道路的,所以六十九名工党议员的这一发动,是代表了英国广大群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意见的。苏联真理报指出,英国最近职工大会在勃拉埃敦开会,工人曾表示对于外交政策的不满。此次“反叛者”并非一向反对贝文的所谓“极端分子”,在修正案中签字者有许多是屈于工党的核心分子,其中若干人为部院和议会秘书,另有若干人则为工会领袖,该等与工厂中之舆论保持不断接触。也就是说,这次“反叛”者的动议,是反映着英国工人的意见。

正因为这个缘故,英国共产党执行委员会也于十一月十八日夜发表文告,要求改变英国外交政策,撤回国外英军,加速军队复员,支持苏联裁军计划。甚至连文豪萧伯纳也发表意见,对于贝文的外交政策表示反对。

英国人民对于政府现行外交政策的反对并不因否决工党议员修正案而告中止。在投票表决时,弃权而没有投票的工党议员达一百六十名,投票反对者仅二百三十人,换言之,即三分之一的工党议员是反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弃权人员如此之多,足证工党政策实际上分裂如故,绝未因此而得补救,而且这一分裂正在扩大着和深入着,实为英国工党政府目前极大的隐忧。

从这次的“反叛”行为,可以看到英国内部和美英集团的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克罗斯曼以“反叛”议员发言人的身份向政府提出三个质问:一、政府对于丘吉尔前在美国富尔顿演说时所揭橥的政策,曾否否认?二、政府是否已与美国签订协定,使英美两国军队一致化?三、英美两国联合参谋部为何仍旧存在,并交换秘密情报,今日德意三国既已投降,此举究为针对何国,如此做法是否系依照丘吉尔在富尔顿所标榜的政策,为何英国不实施一种独立的外交政策?

从这些质问中我们可以看出英美两国现在维持着怎样的关系,并且在从事着怎样的工作。

英国虽和美国维持着同盟关系,进行着一吹一打的备战勾当,但是事实上英国是在做着美国的尾巴,是被美国控制着,处处受制于美国。例如不久以前英国众议院就曾对于麦克阿瑟的扶助日本纺织业,表示不满。英国认为这不简单是复兴的日本对于英国的威胁,而是美国对于英国的威胁。麦克阿瑟所采取的措施首先使英国的远东贸易受到莫大威胁,措施中有四点最被注意:

一、设立棉布公司,资本为六百万美元。

二、贷款与日本工厂,制造纺织机器。

三、中国要求购买蚕茧,竟遭美国拒绝。

四、美国对于日本纺织品之输出远东,给予优等待遇。

十月十五日在伦敦所举行的“国际贸易与企业会议”,暴露了美英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在世界贸易中要处处夺取优越地位,使国际经济受到当头棒喝。

十月十九日美国《商业周刊》要求美国更积极地争世界市场,以对付英国。英国工业家公会主席克劳夫特于十一月一日予以有力的答复,说英帝国不能放弃世界贸易的优先权,并警告不可屈服于美国的经济控制之下。

在这次“反叛”发动中,工党议员特别指出最近所签订的中美互惠商约以责备政府,也正就是英美尖锐对立与深刻矛盾的具体表现。对于这次忽起忽落但是隐然长存的英国政潮,不应该仅仅看做是英国国内问题,而应该看做是英美关系将有重大演变的起端。

美国选举与经济危机

十一月五日美国国会选举的结果,正如一般所预料,共和党在上下两院内已获得多数。民主党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这次选举中没有能够提出比较进步的政治纲领,只是东拼西凑地举出一些曾经在宣言中出现过的零碎片段,而主要内容还是从共和党的纲领中借用来的。民主党对于内政外交都缺乏独立性,而且他们离开了罗斯福政策而更接近了共和党的立场。苏联评论家指出,民主党浪费了罗斯福好不容易赚来的政治资本,既然把资本都浪费了,更谈不到享受这种资本的利息。

所浪费的资本是什么呢?那便是放弃罗斯福的政策而采取了共和党的反动政策,特别是在外交方面。

同类推荐
  •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如果你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

    那时,我爱你,不计代价,不计得失。那时,我爱你,心无旁鹫,百折不挠。那时,我爱你,只是爱你,没有什么目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奋不顾身爱过一个人,或许是初恋,或许是暗恋,或许是其他。不管岁月如何流逝,我们如何成长,他们永远鲜活在我们的心中。流年老去,她/他,依然是我们曾奋不顾身爱过的人。
  •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

    《移民,就那么回事儿》为个人随笔文集。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以“移民十一年”和“在加拿大开店的日子”为题,将最初移民的冲动、顺利签出,到打工为生、站稳脚跟良性发展等一系列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一一道来。除了事件的讲述,更多的是心理活动的描写和世事的剖析。喜怒哀乐间道出生存的真谛。出去还是不出去,这一横在许多人心中的症结也许因此书而解。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恐惧,牺牲与拯救

    恐惧,牺牲与拯救

    巴威尔·索斯诺夫斯基回到俄罗斯后自杀,塔可夫斯基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乡愁》中戈尔恰科夫的猝死,如同谶言。塔可夫斯基曾天真地说:只要让我拍完三年,我就回莫斯科。他还来不及拍摄他心心念念的《哈姆雷特》、《圣安东尼的诱惑》,或者《霍夫曼故事集》、《列夫·托尔斯泰的出走》,仅仅55岁就长眠于异国他乡。最初,他被埋葬于距离巴黎五十公里的小城圣热尼伏耶·德·布阿的俄国侨民公墓,在一个刻着别人名字的墓碑之上有一块小小的金属牌,很小的拉丁文字母写着:“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7年”。没有任何关于他身世的说明,也没有碑文。墓碑号:7583。
  •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多维视野中的《呼啸山庄》

    关于《呼啸山庄》的研究成果早已卷帙浩繁,但是,由于经典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往往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研读和阐释。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得。作者在认真、审慎、反复、仔细地研读原小说的基础上,在作品的主题思想解析、人物形象剖析、艺术建构探析、文本对比分析和故事章节评析中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的独立见解,让文学研究者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把握和解释小说内涵。该著作的五部分互为关联、互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成的逻辑链来阐释该部小说。
热门推荐
  • 琴体说

    琴体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强撩上榻:帝尊的嗜血狂妃

    强撩上榻:帝尊的嗜血狂妃

    【双强双处1V1绝宠】一代杀神陨落,觉醒异世废材小姐身,从此人生开挂逆袭。欺她者,拔舌剜眼,辱她者,断臂割喉,看谁还敢小瞧她?!嗯,还有那个阴魂不散的男人,乖乖听话,奉上你的……男人强扑上榻,嗓音低沉:“本尊定当奉上毕生精华。”哎哎哎她不是这个意思啊喂?!! 本文暂停更新。
  • 燃爱

    燃爱

    ★豪门、禁忌恋★他和她、是同父异母,她和他、是同母异父.无论他和她,还是她和他,都有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她,韩透,帝国集团的公主,人人呵护的宝贝。他,韩彻,帝国集团的唯一法定继承人。阴狠毒辣、对敌人从不手软。他的势力横跨商、政、黑三界,早已超过帝国集团今日的地位。然而这样一个阴毒狠戾的男人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他说:“韩透,你只能属于我,管他什么道德廉耻,就算下地狱,我也要拉着你一起!”^^^他,游烨,商界后起之秀中的翘楚,沉稳干练。支持他的信念就是要足够强大,然后带着母亲和妹妹永远摆脱帝国。然而,他成功了,却来不及带走心爱的她,为了爱她,甚至连性命都不要。他说:“透透,不爱你我做不到,在禁忌之门开启之时,我就沉沦了!”^^^他,蓝玉,蓝欧跨国集团的皇太子,身家外貌无以匹敌的他,却只为她生,只为她死。他活着的信念就是爱她,给她幸福。他说:“透透,你是我的女王,你可以主宰我的一切,包括我的命,只求你,把爱分给我一点!”【强推完结文】:《狂情哥哥》《哥哥求你放了我》强推新文:《妆·嗜宠》(稳定更新)
  • NPC观察日记

    NPC观察日记

    身为满级副本BOSS的风晚翠不堪寂寞,振臂高呼:“给我找点事儿做——!”叮!系统提示,左手养成指南,右手掌门法宝,发展壮大栖星宫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兼职做掌门是不错,但为什么门下弟子只有一个?徒儿的内测号很难得吧~,客服打电话来送的。那徒儿是因为很喜欢为师才加入的吧~为了赠品!智能NPC与新手玩家在新游戏里占山头扯大旗的欢乐故事。
  • 权少萌妻

    权少萌妻

    世上没有一顿美食拿不下的人!如果有,就两顿!萌妹子觅觅手擎百宝袋,凭借精湛厨艺,在战斗虐渣、俘获人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哥哥、老师、亲友团,一个都不能少!田觅:“听说哥哥是假的?”某少:“当然是假一赔三啊!”田觅:“哪来的三?”“这个三嘛——”某少指指自己,“咱们努力一下,添两个小包子?”田觅:“……小哥哥,计划生育呢!”
  • 燧灵记

    燧灵记

    安馨穿越没落修仙世间,被噩梦困扰警醒,误打误撞救下师姐,锄奸除恶,开启开挂人生:江湖之乱难不倒她,门派之变力挽狂澜,三境纷争一力以降......一路过关斩将,打怪升级,挣扎向上,终于推开仙门,踏上长生之路,站到了世间的巅峰。舒坦日子刚要开始,她居然遭遇到三个灵魂抢占一个身体的狗血戏码!天要灭她,岂能坐以待毙?!某人无语望天:“安馨,作甚凡事都要抢在前头,半点机会都不给我?”群像小说,人物众多,情节复杂,谨慎入坑。简略版:燧木取火,世人耳熟能详。穿越异世,遭遇本尊记忆不停拷问,犹如燧灵取火。想要活命,安馨必须在异世逆袭,成为传奇。
  • 总裁的独宠甜妻

    总裁的独宠甜妻

    遭最亲的人背叛,原本人生陷入了绝望,开启了人生新阶段。被她努力地想和他撇清关系,却只是越陷越深……
  • Cubs and Other Stories

    Cubs and Other Stories

    The Cubs and Other Stories is Mario Vargas Llosa's only volume of short fiction available in English. Vargas Llosa's domain is the Peru of male youth and machismo, where life's dramas play themselves out on the soccer field, on the dance floor and on street corners. The title work, The Cubs, tells the story of the carefree boyhood of PP Cuellar and his friends, and of PP's bizarre accident and tragic coming of age. In a candid and perceptive foreword to this collection of early writing, Vargas Llosa provides background to the volume and a unique glimpse into the mind of the artist.
  • 蓝色人鱼之泪

    蓝色人鱼之泪

    夜北欧,我不想喜欢你了,我累了,池小糯留。
  • 徐树铮(北洋风云人物)

    徐树铮(北洋风云人物)

    少时读书不成,卖布蚀本,又不愿继承父业,人称“曹三傻子”。愤而从戎,结“袁”而上,方成直系首领。成为北方霸主后,曹锟广敛钱财,家资无数,权力欲极盛,总想弄个总统干干。曹锟重金“贿选”,留下千古骂名。本书正是以“贿选”为核心,记述了曹锟“贿选”前后的起起伏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