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3700000145

第145章 五鬼搬山

每周的星期六,山人有一天休息时间,可以洗洗衣服啥的,今天洗完衣服就没出去玩了,给大家赶写一章,谢谢大家的支持!!!

========

吃过饭,解决了肚子的问题,姜锋将两个孩子赶去睡了。颜硕,张良,祁达,孙固几人盘坐在火堂边上,你一句我一句,商议着如何在农闲时制造弓弩的事。

对于保密,人手这些都不是问题,制造弓弩需要六材,六材分别是干、角、筋、胶、丝、漆,六种材料。

经过商议,姜锋说道:“干的问题不难,村后就是山,用来制弓的干最好的柘木都不少,漆也能到山上割取熬制。只是这角、筋,丝,胶最麻烦,村里仅有十几头耕斗,而且也不能随便杀,就算牛老死了,都得上报的。”

张良想了想说道:“角、筋,丝,胶这四样东西就算这里就有,你们也买不起,还是让我来想办法吧。”

“那就没问题了,只要材料齐全,我们白天干活,晚上就聚集全村的人制弓。快的话,一年时间,制作三百张弓应该不成问题。”姜锋说道。

孙固也说道:“村后有个天然石洞,非常宽敞,让人收拾出来,在那里制作,不但隐蔽,还不影响各家正常生活。”

“有那样的一个地方,确实不错,但得有人守着。”张良说。

姜锋点头:“有人,村里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平叔,伤在腰上,平日里行动多有不便。村里每年收粮时,他就负责看守粮仓的,非常尽职尽责。”

“只是……一年才三百张弓么?是不是有点少。”颜硕这时出声道:“刚才不是说全村能动手制弓的人有将近两百人的么?”

孙固解释道:“少主,这两百多人,一年能出三百张弓已经不错了,毕竟只是晚上赶制嘛。而且,这制一张弓,从削干,压角,铺筋,疏筋开始,得一百多道工序呢。这当中,有些活还不能赶,比如压角,牛角没定型,下面的工序也没办法做,就得等着。”

颜硕听了说道:“就不能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么?”

“流水作业?怎么流?”连姜锋都听不明白了。

颜硕指了指眼前的矮桌:“比如说这制作这张桌子……”

他仔细地给众人讲了一遍流水作业的方法,和好处。孙固的眼睛渐渐亮堂起来:“如此操作的话,似乎是不错,等我们梳理一下工序,看看怎么把它流水起来制作。”

“那便好。”张良说道:“角、筋,丝,胶四料,少主会尽快会派人运来的。”

颜硕一听就不乐意了,刚才可是你答应的,凭什么扯上我?但这时也不是说这话的时候,颜硕微笑着没出声。

商议结束后,孙固离开,张良和颜硕被安排到主屋休息。这时颜硕才说道:“角,筋,丝,胶是你答应他们的吧,后来怎么扯上我了,我可不知道这些东西要到哪去弄。”

张良看了他一眼:“你才是少主,当着他们的面只能那么说。至于制弓这四材,我确实知道可以从哪里弄来。以前也是我负责采运这些东西的。”

“什么地方?难道秦国管不到的地方?”颜硕连忙问。

张良笑道:“管是管得到,只是那里太偏,管不过来。”

“管不过来?”

“是的,那地方在东海之滨,秦国在那里设了东海郡,但靠近海边的渔民们驾着船来去自由,官府根本管不了他们。”张良想了想说道:“他们还在海外一个岛上饲养牛羊,贩买制弓所需的材料,不过他们不要钱,都得用他们需要的东西去换。”

“这世上还有不要钱的?”颜硕问。

张良点头道:“是的,他们的头领东海君,和我也算是朋友。他们靠海吃海,鱼货,海菜都不缺,但是缺粮食。我运粮食去和他们换制弓的材料,都是一车粮食换一车牛角,牛筋,换鱼皮胶却能换三车。

在这样的乱世,少主发展农庄,生产粮食,确实是明智之举。粮食已经在某些地方成了代替钱的稀缺物资了。”

颜硕笑了笑:“我开始可没想这么远,我只是想着,打仗的时候自己别饿死。”

“谁饿死你都不会饿死。”张良说:“你给穆英那块镜了,我听她说在咸阳只怕是千金不卖,万金难求的宝镜呢。”

颜硕一听虽然想得到,那东西值钱,但也没想到会是万金难求这么高价格:“有这么值钱?”

“当然值钱了。”张良看了颜硕一眼:“看你这样子,你还有那样的镜子?”

“呵呵,当然有。”颜硕高兴地回答,但看张良的神情,又马上改口:“是还有一些,但也不是很多。”

“还有一些?”张良深吸了一口气:“那样的东西怎么可能多?还有几块,十块?”

颜硕摇头。张良再问:“五块?”

“没数过,几十块怕还是有的。”颜硕确实不清楚,沈浩会给他准备多少面镜子。

“咝!”张良倒吸一口凉气:“几十块?有这么多吗?”

颜硕看到张良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仿佛自己成了一个巨大的金元宝似的:“你干嘛这么看着我,不就是几十块镜子么?”

“不是,你不清楚,那可是一大笔财富啊。一块镜子一万钱的价格,在咸阳那样的地方都怕有人买呢。你怎么不早点说,正好这次带来。”张良明显一脸悔意。

颜硕手一晃,拿出一面长方形的洗浴间常用来挂墙上的中号镜子来。把张良吓了一跳:“这……这也是镜子?”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颜硕说道。自从他弄了个五鬼搬山的说法后,他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取东西了。

张良连忙接过去,照了照,深吸两口气才压住心里的激动:“这样的镜子,只怕十万金少了我都不会卖的。还有,你刚才那样手一晃就拿出东西来,难道就是五鬼搬山术?”

“然也!”颜硕笑道:“五鬼搬山可不仅只会搬运粮食。”

张良将手中的镜子递还颜硕:“能搬来,也能搬走?”

颜硕接过镜子来,手一晃,镜子一下就消失了:“是的,能搬来,也能搬走。”

“一次最多能搬多少,就是今天晚上那七石么?”张良象个好奇宝宝。

颜硕摇头,想了想说道:“主要是看东西的体积多大了,太大的,就算五鬼拼了命,也搬不来。

如果只是搬粮食的话,五只鬼一次能搬一万石左右粮食,只是这宜阳城里也没那么多粮食嘛。”

张良眼睛一转,再问:“那……你让五鬼去搬粮食或是搬东西,别人是不是都看不到?”

“别打那样的坏主意。”颜硕说道:“五鬼虽能搬,但也必须是我买来的。如果不花钱就想去搬,五鬼是不会替我搬的,你就死了那条心吧。”

“你不说他们也能知道?”

颜硕白了张良一眼:“你说呢,他们可是阴鬼,万一他们现在就在你身后呢?”

张良吓得一缩脖子,回头看了看,一脸惊魂未定的样子:“我……我刚才是开玩笑的,开玩笑的,当不得真,呵呵。”

颜硕脱了衣服:“不说了,早点睡吧,明天还要进城采购粮食呢。”

“哦,对,明天我也跟你去。”张良说。

颜硕一愣,连忙说道:“你们都不用去,还是我去,找个没人的地方,直接将粮食运到村口,这样省人省力。”

“阴鬼白天也能搬运?”张良吃惊道。

颜硕回答说:“是的,那阴鬼可是被我师傅炼化过的,不惧太阳,白天照样能搬运的。”为了日后行事方便,颜硕故意在张良面前,借阴鬼的说法,显露一点手段。

张良一听,睡意全无:“这可是一大利器啊,少主,你想想,将来打仗的时候,你要是能用这五鬼搬山大法,给前线运送物资,那……那还打个鬼啊。这仗都没法打,对方根本不知道我们的后勤情况。”

“呵呵,本来就是跟鬼打嘛。”颜硕得意地笑了笑:“而且,我这五只阴鬼,已经是鬼将级别的,除了搬运物资之外,还有诸多本事呢。”

“还有什么本事?”张良追问。

颜硕不说话,可是一眨眼间,他就凭空消失在张良眼前。张良吓得伸手乱摸,却是根本什么都没有。

张良一转身,颜硕又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把他吓得连连后退了两、三步:“这……这……这也太神奇了,我就说,少主肯定是仙家弟子,仙家弟子啊。”

激动过后,张良突然大笑起来:“少主,我们明天就起启程赶往咸阳。然后混进秦王宫,你去把那秦始皇杀了,我们顺势举旗,肯定能成。”

“杀……杀秦始皇?”颜硕一听就头大了:“这个没办法。”

“你不是会隐身么,怎么没办法?”张良问。

颜硕摇头道:“我那不是真正的隐身,只是借五鬼之力,将我抬举到半空中,却是不能自由移动的。除非……”

“除非什么?”张良一脸紧张。

“除非我能炼到我师傅那样的境界,可以陆地飞升,化影于无形。”颜硕只能乱忽悠了。

张良有些失望:“那得多久时间?”

“这个,也没办法说得清,机缘到了,一朝顿悟。机缘不到,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张良听了,彻底失望了:“看来,还得真刀真枪地干才行啊。”不过转念一想,又高兴了:“不过,能有这样神奇的法术,运用得好,也将是我们的一大法宝的,也是值得高兴之事了。”

“是的,”颜硕说:“不过这事要绝对保密。”

张良点头道:“放心,难道你看是傻子么,这种事你能让我知道,就是对我极大的信任了。我绝对不会再让你、我之外的第三个人知道。”

“知道就好,休息吧,累了一天了,你不累,我都累了。”颜硕说完,吹灭了灯。

同类推荐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 大齐悍卒

    大齐悍卒

    陈华是一个倒霉的穿越者,因为他一穿越就是乱世,因为他穿越的时候亲眼目睹身体主人的父母被人砍死。陈华又是一个幸运的穿越者,平行空间的四国乱战死了几百万人,他没死。教蒙童、驱北狄、打皇子、弃公主,他做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 大宋好屠夫

    大宋好屠夫

    《诗与刀》,已签约上传,必不失望。郑智穿越到了北宋水浒世界,变成了那个被鲁提辖三拳打死的镇关西、郑屠户。北宋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华夏式微。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水浒情仇,善恶忠奸,且待重新评说。在这文化与经济皆是世界之巅的北宋末年,且看镇关西如何逆袭成一代绝世凶人!
  • 勒胡马

    勒胡马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热门推荐
  • 绝响之机动战队

    绝响之机动战队

    机甲涌现的年代,一场不平凡的旅途就此开始
  • 亲爱的另一个我

    亲爱的另一个我

    a小姐和b小姐,是一对双胞胎。她们同时出现时,总是人群中最闪光的焦点之地,而只看一眼,你就绝不会搞错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从小分开成长,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的经历,让她们那么相似,却又那么不同。面对爱情,她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a小姐爱上了周先生,又遇见了小王,遭遇了生离死别、背叛、新生命,也无法妨碍她在全新的人生状态中越活越好;b小姐爱上了李正豪,又遇见了张先生,情投意合之后的急转直下,接踵而来的是爱情中最大的难题——选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她们是彼此的镜子,看着对方,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体验人生的双重可能性。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你遇到了吗?
  • 重生之完美攻略计划

    重生之完美攻略计划

    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她死了,又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她重生了,明明只是在玩一次的旧游戏,可是因为一件事情的真相被扒开,让她的人生变得不同,她和前世以为伤害自己的男人在一起了,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潜沉楚留香

    潜沉楚留香

    全息模拟,首次上线;五大门派,江湖之巅;大千世界,帮派林立;武侠之战,巅峰之争;完全潜沉,全新感官,带你体验不一样江湖。
  • 韩娱之王的游戏

    韩娱之王的游戏

    “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真正地……活着吗?”你在剧烈的头痛中醒来,发现身处毫无印象的地铁站,身旁的手机只有这样一条足以吓死宅男的信息。没有“yes”的选项,没有主神空间,你以为这是诸神的无限世界,其实这只是王的游戏。而你的命运,或是沦为蝼蚁,或是,成为下一位君临天下的王。“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要成为韩娱之王的男人啊!”“干完这一票,老子就回老家结婚!”书友群214238642
  •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善意带来的惨祸,不装饰的自然之美,相信并坚持就是胜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在平凡中取得成功,做事就要风雨无阻,放下架子试试看,别受了眼睛的欺骗,留住朋友的原则。
  • 墨少的丑医妻

    墨少的丑医妻

    传闻,墨府大公子墨染常年都是泡于药缸之中,墨家为给他冲喜前后给他迎娶了三位新娘。可婚后不久,新娘子都陆续逃离墨家,并还称说墨染不仅仅是个病秧子,性格还异常的暴躁易怒。不久后,墨染病发险些丧命。有人称说他那是着了魔道,于是墨家四处寻找驱魔人为他驱魔。后来,驱魔人说墨染是着了魔,注定不得与美貌女子成婚并要求娶一奇丑无比的女子为妻,方可去除身上的魔。在关西一带,冷家二小姐冷夕岑是出了名的丑。相传她出生那日由于长相奇丑无比,吓得接生婆晕厥了过去。同那日,关西下了一整天的大雪,宋母在月子内就去世了。日后不久,冷家并接到墨家上门提亲的消息,嫁入墨家的冷夕岑一一去挖掘墨家的秘密…
  • 潜虹勿用

    潜虹勿用

    一场谋杀案让现代的打工女唐翊穿越到了另外的一个世界,做了一条蟒蛇。唐翊本来觉得不论做人做蛇都已经活够了,却又撞上了一份天降大礼,莫名其妙地化作了妖,为了自己的命踏上了漫漫东征路。路上妖魔鬼怪接踵而至,身边还有个脾气古怪的龙族皇子对她虎视眈眈。唐翊表示心累。“喂!快些过来!”“好了好了!又干嘛呀?”“把这纸婚书签了。”“哦.....嗯?!”潜渊三月,勿用虹龙。简而言之,这是个不怎么正常的好人一路从蛇妖到龙君的故事。
  • 日本人与中国人

    日本人与中国人

    邻人恰似一面镜子,照出不熟悉的自己。日本家喻户晓的历史经典,带你走进“菊”与“刀”之外的日本。这是一部独特的日本论,也是一卷东瀛与神州大地古往今来的趣闻怪谈史略。日本华裔作家陈舜臣一生在两个故乡、两种文化之间徘徊,边缘人身份让他领受命运的桎梏,也使他以绝无仅有的生命经验和生动的“复眼”视角,洞见两国历史传统的差异与交叠,遂成妙语连珠、谐谑天成的中日文化随笔。他从遥远的古代折返现代的中日文化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随意驰骋;要以“遗书”的心情,写下阻碍中日两国相互理解的原因。重新认识邻人,亦是抽丝剥茧地审视自己。我们这对邻居——长短相补,此为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