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3700000192

第192章 美味土豆

两人赶回小龙山农庄的时候,农庄里上千人还在挖最后的十几亩土豆。当一锄翻开土豆植株下的土后,露出一串串大大小小的土豆的时候,几个庄农就会喊一声:“好也!”

“好也!好也!”之声不断,几百号人脸上充满了笑意。

颜硕和苏让站在田埂上看了好一会,才回头对苏让说道:“让庞家姐妹将所有的大铁锅抬出来,就在田里磊石成灶,直接烧水现场煮土豆,让所有人饱尝最原始,最简单的煮土豆。”

“好的,主人!”苏让马上应下,快步下去安排。

不多一会,几十个人就抬着一口口大铁锅来到了,土豆田,找平整的地方,开始磊石砌灶。

人多力量大,几十个人齐上阵,不多一会,锅灶就准备就绪,十五口直径两米左右的大铁锅,排成一排。灶下生火,锅内注水。

颜硕走了过去,对庞春和庞夏,庞秋三姐妹说道:“将土豆洗净,冷水就可以下锅煮了,这是最简单的土豆吃法。你一会让人带点盐过来,要是有酱更好,煮熟后的土豆刨了皮,直接就可以蘸着盐或是酱吃了。”

“就这么简单?”庞夏忍不住问。

颜硕点头道:“就是这么简单,当然,也有复杂的烹制方法,我回头教你们几种。”

三姐妹听了,脸上都笑开了花。她们三姐妹现在农庄里,可是大家眼中的大厨师,吃饭的事都是她们管。所有人都对她们姐妹客客气气,极尽尊敬之意。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们有一手好厨艺,而她们的厨艺,都是颜硕教的。颜硕自己并不在意,也毫无保留,但她们姐妹却是知道这些厨艺意味着什么的。

半可时辰后,十五口大锅中,水汽弥漫,滚水翻腾,土豆渐渐裂皮绽开,颜硕带着庞家三姐妹站到锅边:“看到没,土豆表皮已经绽开,说明已经基本熟了。将水舀出来,小火干焖一会,让土豆变得更沙香软糯就可以吃了。”

庞家三姐妹按照吩咐,带着人舀出锅里的水,把柴火撤出灶堂。又干焖了一会,听到颜阔说可以了,这才打开锅盖,一阵土豆特有的香甜味瞬间弥漫开来,引得周围庄家一片吞咽口水的声音。

苏让站上一段稍高的田埂上,高声说道:“今天土豆丰收,主人说了,让大家敞开肚皮,饱尝一顿土豆。主人如此待大家,大家今后干活得更卖力才是。”

“好!”

……

村民们纷纷叫好,夸赞之声不绝于耳。

颜硕也笑着站到苏让身边,高声道:“这些土豆种子是我的,这片农庄也是我的,但是辛辛苦苦种出土豆的,却是在场的每一位。所以,今天挖完了土豆,让大家吃个饱。不够了,再煮便是,请大家伙敞开了肚皮吃。”

“谢过主人!”

上千农庄里的村民齐声回应。那声音绝不比铁矿上训练场那些士卒们的呼喝之声低。

“好!今天的饭就是这十几大锅土豆,开饭!吃完再煮,轮着吃,一定让大家都吃饱。”颜硕大手一挥,庄农们纷纷上前,就锅抓取,连皮都不刨就开始大口嚼食,脸上充满了幸福与满足。

颜硕也抓了一个土豆,边吹,边刨去了皮,就着庞秋拿来的一碗辣酱,咬了一口,浓浓的香甜软糯中,略带着几丝麻辣味,这种感觉他也是好久没感受过了。记得这么吃土豆的时候,还是他上初中时,十几年过去,他都差点要忘了这个味道了,今天重新唤醒怀念已久的味蕾,忍不住也是一连吃了四个土豆。

不过,土豆这东西非常项饱,吃了四个拳头大小的土豆后,他再也吃不下了。再看黄顾,一连吃了七、八个,那肚子也不知怎么长的。

苏让也是只了六个才停了下来:“这东西真好吃,还顶饱,产量又如此之高,实在是庄稼里的好宝贝啊。明年人手也不缺了,我打算增种五百亩。”

颜硕擦了擦嘴:“不用明年,这东西现在已经收完,你们接下来把地翻整一遍,让地晒着,养养地力,秋天还能再种一茬秋土豆呢。”

“什么,一年能种两季?”黄顾直接凑了上来:“这……这得收多少土豆啊,我的老天呐。”

苏让也是明显有些吃惊:“还能再种一茬,这简直就是天赐神物啊。如果土豆能推行天下,那得少饿死多少人,救活多少人的命啊。”

颜硕摇了摇头:“我们这些土豆种子都是经过改良的高产种子,再留种的话,产量会直线下降,甚至和玉米一样直接不会出苗了。所以,要想推行天下,眼下还不行,等以后,我想办法弄到可以持续留种的种子再说。”

这个问题颜硕早就考虑过了,让沈浩专门成立一家种子公司,也是能供应的,但如果现在就放开推广他的高产粮种,是能救活无数人,可是控制权一旦不在他手上,这天下又将产生无数的变数,脱离他的预知,到时怎么收场?

所以,他还不想把种子都拿出来,够自己种的就行,除非天下大定,否则,这些东西,他还是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现在看起来是他的自私,但从长远看,却是为了整个天下。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

“玉米种了多少亩?”颜硕指了指土豆田外围,一眼看不到头,已经打包蔫须,过不了一个多月就有收的玉米问苏让。

苏让想了想说道:“具体的没精确量过,但一千亩左右应该有的,仅凭一眼看去,面积就差不多是土豆田的两倍左右嘛。”

“嗯,好的,按现在看来,玉米的产量及不上土豆。可能亩产仅为一千斤左右。”颜硕说道:“但是玉米更容易储藏,新鲜玉米也可以直接煮熟了就吃,晒干磨成粉后,和麦面一样,可以打饼,熬粥喝,是一种非常好的粮食呢。”

“也是一年有种两茬吗?”苏让问。

颜硕笑道:“能是能,但得抓紧了,这茬春玉米收完,马上就要种秋玉米,玉米的生长周期比土豆长,若不抓紧,只怕来不急的,这新来的几千人,我可能仅能留给你一千人左右。其他的我很快就有安排,要调走的,你人手够不够,忙不忙得过来?

若实在忙不过来,就算了,咱们这农庄,仅这五百多亩土豆的收成,就已经赚大发了,玉米的事,种不了就不种了。”

苏让咬了咬牙保证道:“就算夜里少睡几个时辰,我也要种,决不拉下,要知道,那都是百花花的一大堆粮食啊。”

看到苏让如此态度,颜硕非常满,也深知这个时代的人,对粮食是多么的在意:“好,那这样,我去跟张良,穆英商量一下,农忙时节,播种,抢收的时候,让他们铁矿停一下,全部过来帮忙。”

“他们铁矿上可全是些匠师,军伍之人,能干农活吗?”苏让不确定地问。

颜硕说道:“农活重在田间管理,至于播种、收割的事,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是个人,哪怕没干过,看一看,学一学不就会了么。而且,我们不能白养着他们吧,铁矿上现在可是几千号人呢,调过来能把剩下的地都耕完了。”

这龙山农庄的田地可是八千小亩,按一小亩0.29现代面积的亩计算,也是两七千多亩。今年第一年,人手不够,又建农园花了些时间。所以,苏让只种了一千亩左右的玉米,五百亩左右的土豆,还有一百亩棉花,五十亩辣椒,一百多亩蔬菜。还有将近一千多亩土地因人力不足,来不及开垦耕种。

如果按颜硕所说的,播种,收割的时候把铁矿上那近万人调过来帮忙,再加上农庄一千多人,平时做好田间管理,两千多亩土地一万多人上阵,相当于三、四个人耕种一亩土地,不要太轻松了。

“那可太好了。”苏让高兴道:“如果整个小龙山附近的两千七百多亩土地都耕种起来,我都不敢想到时能收多少粮食啊。”

“不是全部都要种粮食。”颜硕说道:“我们现在就要有规划了,接下来这两千多亩土地,我们眼下土豆,玉米,辣椒,蔬菜的耕种面积不变,但剩下的一千多亩你全部用来种棉花。”

“棉花今年不是种了一百多亩了吗,那东西又不能吃,我觉得还是多种粮食为好。”苏让说出自己的理由。

颜硕知道苏让心中粮食才是最主要的,能活命的东西,棉花那样不能吃的,他种了一百多亩都是颜硕强行要求他才种的,不然,他肯定不会种。

“棉花是不能吃,但它能穿,能制成棉衣,棉被,保暖御寒。”颜硕解释道:“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就算你有粮食吃,但是没衣服穿,照样能冻死你。”

“天气冷不要出门不就行了。”苏让还是有些想不通。

颜硕笑了笑:“如果是行军打仗呢,敌人来了你还能不出门迎敌?如果敌人因为没棉衣,不能出门,而我们的军队因为有棉衣,能出门,能行军呢?别小看棉花,它在某些场合,甚至是杀敌致胜的法宝呢。”

苏让越听眼睛越亮起来,待颜硕说完后,苏让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苏让知道了,主人深谋远虑,更有大志向,让今后不论主人叫我做甚,再无二话。”

颜硕知道苏让虽然可能是诸子百家中的农家遗徒,但却非常精明,他的话那么一说,苏让肯定明白自己主人的志向,肯定是要争霸天下。

“如此就太好了。”颜硕再次拍了拍苏让的肩膀:“民以食为天,将来你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不仅要让我们的人吃饱穿暖,甚至还要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啊。”

“让,知道了,一定会按主人的要求,努力去做的。”苏让坚定地说道:“你看,今天这土豆,不仅饱腹,而且好吃,左由已经吃了十几个了,要不要阻止一下大家,这也太浪费了。”

“不用,我说过,今天就是要让大家放开吃。而且,这是大家伙第一次吃土豆,味道很好,多吃几个就随他们吧,以后吃得多了,慢慢就减量了。”颜硕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以前就吃过,所以,土豆的味道虽好,但也就只能吃得下四只土豆嘛。”

苏让想想觉得有道理,也就没说什么了。

“不过,得提醒大家一下,别吃撑了,伤了肠胃,明天都干不动活了。”颜硕最后还是觉得应该得醒一下。这些人平时肚子里没多少油水,食肠清空,确实能吃,但也不能一餐吃太多。

苏让叫过庞春姐妹,让她们去提醒一下大家,然后又走回来,指着堆得像几只小山一般的土豆:“主人,接下来这些土豆如何储藏,如何加工制成粮食,还请主人赐教。”

颜硕应道:“这是自然,我急着赶来农庄,主要就是这些事。”

同类推荐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人文常山

    人文常山

    本书辑录了《今日常山》2012年至2015年间的“人文常山”专版约150篇。书稿大部分文章均为挖掘整理常山本土的、蕴含正能量的史志资料、村居历史、民间传说等。采编时着力增强文章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提升内容的推广力和影响力。同一处人文遗迹,可能在多篇文章中涉及,但是角度和重点不一样,编辑选稿时我们尽量把住这个标准,让各篇内容互为补充、印证。本书不失为了解常山人文景观的一部综合性史料读本。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秋千史话

    秋千史话

    秋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活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作为体育活动的秋千至今仍然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喜爱。本书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采用图文并茂的写法,运用比较通俗的文字和较为活泼的语言,粗略地描绘了我国秋千活动古往今来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少数民族的各种秋千活动形式,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我国古代秋千活动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秋千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大清王朝3

    大清王朝3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凡女弥天

    凡女弥天

    墨雪大陆,又称遗失大陆。大陆灵气浓郁,修仙世家不胜枚举,金丹弟子遍地走,元婴一抓一大把。然而,这一年,东大陆十大世家之一的朱家,却生出一个废材女儿。这个女儿,是朱家万年来第一个没有灵根的后代……这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女主让整个修真界匍匐在脚下的故事!
  • 御龙法师

    御龙法师

    以我之名,召唤充斥在这天地间的火元素,燃烧吧!奥瑟6岁这年眼睁睁的看着父母被地狱大军杀死,全村仅他一人被布鲁克所救,从此踏上了魔法世界的修炼之路。元素召唤,光暗对峙,宿命前生,一切将围绕着奥瑟的成长展开,揭开千年前一场旷世之战的奥秘,探索前世命运谜团,开展新的精彩人生。撒旦,相比你,我很弱小,连蝼蚁都不如,但是,我,从不畏惧!
  •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本书汇集了杨克同志离休后部分文稿,追述了中国革命的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回顾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充满了对有关领导同志和战友的怀念之情,文章还记录了作者参与反腐倡廉及扶贫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史料的价值,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一本记述革命史实和人物的翔实资料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 刻骨人

    刻骨人

    画心刻骨,刻骨者也之乎,自己却是无骨。画心者,自己却是无心。无心骨之人,何来感情一说,一切都不过是枉然。
  • 叹情谣

    叹情谣

    一段宿世情缘,一场久别重逢。为你守候九百年,历尽沧海桑田,只为找寻颠覆生死的轮回之法,待与你共续前缘。
  • 喜欢你我不曾后悔

    喜欢你我不曾后悔

    高中时期,懵懂的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爱,只知道我心中有你,我只喜欢你!
  • 活着就得乐:侯长喜笑话集

    活着就得乐:侯长喜笑话集

    本书由候长喜先生从自己编创的笑话段子中筛选了365段集结而成。所收录的笑话涉及道德、世讳、术业、贪吝等诸多方面,立意深刻,题材新颖,以讽刺为手段,针砭时弊,使读者在大笑之后顿悟、反省、思考与向上。这种笑的价值,是对简单愉悦功能的超越,是滋润温暖人们心田的良药,体现了作者的功底与境界。
  • 提魔王

    提魔王

    一!二!三!四……没有人还是无辜的,没有人是无辜的。提莫大魔王,整装待发......正在送命——欢送生命!
  • 伐魔剑

    伐魔剑

    一千五百年前,有天外陨石落在异世大陆,陨石奇特,形状似剑。铸剑师仇冶闻讯赶到,受天意感召,穷毕生之力将之锻造成剑。此剑出世之时,精光贯天,星斗避彩。仇冶见状,更深信神剑降世乃是天意。故命名“天机剑”。千多年来,人族与兽族血债滔天。可恩怨起始正在此剑现世之时。大陆上风云变幻,唯强者独尊。而天机剑之主往往能凭一己之力搅动风云,扭转乾坤。似乎一切的一切都与此剑息息相关……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wkkk.net/a/954719/m.wkkk.net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