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元和帝离开了之后,殿中的大臣们感情负责的看着唐越,众人私下中跟是要给家丁定下规矩,这唐越不得进自家府中,这朝中二位大员便是请唐越来家中一坐互相探讨案情,这一坐便把自己的官丢了,而这唐越只是进了家中看了一眼就断定是贪污,这等事情朝中又有谁没做过。所以一位位朝臣在离开前恨恨的看了眼唐越才离开太和殿之中。
而朱昱在经过唐越时说道“中丞好本事啊,现在弹劾别人都不和我这个御史大夫商量了,而且看中丞的样子,看上去是成功了啊,我老了,看上去我是不是要早点把位腾出来给中丞你这样的年轻人啊。”
唐越听此话语便知这朱昱和自己有决裂之意了于是便说道“大人,你总管全局,我这等小人物的弹劾那需要你这等大忙人的审查,而且看这皇上的意思好像没有怪罪我意思啊,大人你又何必生气呢?”
“皇上没生气,那是皇上,这御史台里依然还是以我为主,看你的意思,你这是打算和我打擂台咯,我老了,只想能在退下来前做到三孤,你又汇报着急呢?而且今天你敢这么弹劾你的同僚,怕是你自己未来也会被人以相同的理由弹劾下来啊。”朱昱没有看唐越一眼,便慢慢的离开了大殿。
可是在朱昱走到一半时,唐越说道“大人,时代已经变了。”而朱昱似乎真的听到了这句话,搞好停顿了一下,之后又走了。而等全部的人都走了之后,唐越才松了口气,原本脸上那喜悦的脸色完全消失了,之留下了自己一个人慢慢的离开这皇宫同时苦笑着。刚出宫门口,一辆马车拦住了唐越的去路。唐越见了马车也十分的困惑,这是马车的车帘掀了起来。唐越看到了车内的人一愣,于是便立刻行礼道。而车内的人看着唐越说道“上车吧,左右无事,我顺路正好可以把你送到你府上。”而唐越见是那个人,也不在坚持于是便上了马车。
车内那人说道“听说,你在朝内做了一件大事?你弹劾了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而且还是以贪污罪定的罪?”
唐越不敢看着那人,低头轻声的说了声嗯。
那人叹了口气说道“你又何必如此自污,你又比他们干净多少?你在害怕什么?”
唐越叹气摇头说道“伴君如伴虎啊,老师你能退下去荣养天年也算是好事一件啊。”
“可是因为太子?”原来这车内的人便是在太师杨一清。此时的种种谜团也在这里揭晓了,原来就在唐越三人接手查太子一案时,杨一清便通过唐越知道了所有的事,也因此才对太子失望,愤而离开太子的。但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君王便是如此的喜怒无常,等案情查清楚了之后便打算开始清算了。而杨一清这个聪明人便也顺水推舟的退了下来。
“老师您就不要问了,学生我看您是专门在宫门口等着我的吧,现在您也退了,就不要掺和这等事了,我这个做弟子的自然会做好一切的。”唐越有点无奈说道。“此时关系重大,少有不慎便不知我们几个人要出事,只怕会朝野震荡的,学生我会自行处理好的。”
“希望如此吧,如今这夺嫡也算是越演越烈了,也不知道陛下到底在想什么,老夫我做了这一辈子的官,座下学生无数,我不希望最后发生同门相残的样子啊。”杨一清看着唐越说道。
杨一清的一番肺腑之言让车内沉默了一段时间,突然唐越问道“那老师您又怎么看待这次的夺嫡呢?”
“只要太子一日没被废,那储君之位以定,又何必多添事端。”杨一清迷惑的看着唐越。
“可是这太子的样子,老师你又不是不知道,太子既没有为君之德,又无子嗣,这如何为君。老师你教了这位太子这么久了,太子可有变化?而且若陛下真心要让太子即位,那这京中藩王都应该尽早就藩了,何必留在京中再添烦恼。学生我在退朝的时候对着朱大人说过一句话,现在我接着告诉老师您,时代变了。老师我也到府了,便不在聊了,老师您多保重,江南离京万里远。可能这是学生我和您最后一次见面了。”说完唐越便离开了马车。
而杨一清打开车帘看着唐越走进自己的府中,大声的说道“若是之后,他人也用今日的罪名来定你之位,又如何?”
唐越转身看着马上里的杨一清,说道“若学生此劫能度过,学生自有办法做到圣眷不止的地方。告辞了,老师。”说完便冲进了自己的府中。
而杨一清看着唐府紧闭的大门,默默的说了句“你想从龙,只怕最后会被当做佞臣啊。回府,收拾行礼吧,这京中老夫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留念的了。”说完杨一清的马车边回身去自己的府上。
等杨一清的马车驶出了一段路程之后,原本紧闭的唐府大门又开了起来,唐越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轻声说道“老师啊,容学生我不尊师了,现在我不止承担着自己一个人的信念,更有甘愿自我牺牲的同僚的一员,我不能背叛他们啊。这一旦站了队,就不是这么容易能抽身的,你为何一定要死站太子的边,现在的东宫没有你,只怕是连琅琊王还不如啊。希望您真的能回乡安度晚年啊。”说完便叹了口气又回想着三人在东海王府中合计的每一步计划。此时的唐越想到若这时的侍卫们去徐府和李府想必会发生很有趣的事,于是便微笑着,对着门房说“从今日起我唐府的大门便一直都敞开着,任何人都可以进门查看我府中的样子。知道了吗?”
在门房仆人的应答中,唐越回身到了自己的书房。想着别的事情了。
而就在唐越在思考时,近卫大臣蒙光带着一群侍卫在徐衍的府上面色难看的看着眼前的一幕,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