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楚生等许彤挂掉电话,才向停机坪跑去,K紧随其后,他有妻子,也不会忘记兄弟们。他不能辜负弟兄们的信任。他们为郑氏出生入死,他们都是有血性的汉子,不比他以前的战友们差多少。妻子许彤也是善解人意,如果是其他的娇小姐怕是要哭鼻子,他爱的人,就是那样刚柔并济,让他想起,就被无尽的温暖包围。
许彤收敛了自己小女儿娇态,一身霸气从他离开的那一刻,立即归位,如今这个局面,她不会置之不理,他为她遮风避雨,那她为他开疆拓土吧,离开之前,要交给小义,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学校。她在M国,正好可以建立许氏分校,这未来属于他们年轻人,她给他们这些机会。就像父亲一样,为值得投资的人不计回报地投资,他们从来不会让人失望。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她,教育永远是一个民族最好的投资。
这就是父亲当初在政策允许之后,不以盈利为目标,创办许氏学校的初衷,而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父亲又不得不收敛自己耿直的脾气,在商海里摸打滚爬,才有了当初他们接手时的宏伟。父亲就像是一座精神的脊梁,她希望通过这世界大平台,把父亲的愿望继续推进。成立M国分校,也是给许氏学校的学生和科研教师提供一个更灵活机动的平台。如今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让学生们开阔视野,多多益善。
许彤给许宅的父亲打了个电话,许老激动不已,“你们年轻人就是该锐意进取,我只是给你们打了个地桩,你们继续为了你们的理想奋斗吧。父亲老了,有点跟不动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了,现在的你们比我更适合。许氏永远是你们的后盾,不要因为一点点风险,就畏首畏尾。适当的交点教训的学费,是你们以后获益无穷的财富。”
易启明一早就知道了,原来嫂子离开了楚哥,也是独挡一方的强者,这么有预见性的计划,他也甘拜下风。他终于明白了,楚哥在M国为嫂子准备那些公司,真不是闹着玩的,以嫂子的能力,那是绰绰有余啊,楚哥这是修了几辈子福,他怎么看,都觉得楚哥挖了一棵摇钱树。
不行,他得告诉静姨,嫂子简直就是个超人!他现在也不能告诉楚哥,他那边事情那么多,以后慢慢汇报工作吧。
易启明一直在帮许彤整理教育心理学事宜,许氏学校出来的学生,不求他们惊天地泣鬼神,但求他们精神赋予,行动踏实,及早发掘自己的人生价值。楚哥那些担忧,他都告诉了嫂子,嫂子本就对许氏心理教育重视,这让她又多了几分感悟。
“启明啊,我们现在的学生,学业压力大,精神,身体,心理,往往会被忽略。这百年多的战争,让人民水深火热了这么多年。几千年前战争纷乱,出了K子这样先贤大哲。他对学生们因材施教,打破贵族接受教育的壁垒,他的弟子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了。现在许氏致力于学生们兴趣的发掘与跟踪,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尽量实现因材施教,在不耽误教育部大纲的前提下,为学生们提供所有他们想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等。越是往下走,越是体悟K子真是世界上教育界圣人。这没有一点夸张。”
“嫂子,听说古代君子需要学习什么六艺?”易启明对H国文化虽知之甚少,但也略有研读。许彤知道他这个在Y国M国长大的背景,如此对H国也算了解颇深了,不愧为阿生看重的人。
“对,那是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就涉及到了智育、体育、美育,以及最重要的德育。这跟阿生嘱托我的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异曲同工。”
“嫂子,H国文化如此精深,我以后会加强了解,是我无知了。”易启明不知道,这为他的艺术公司带来了无限的灵感,而这归功于嫂子许彤。有时候,你遇到的人,听说的一句话,都可以为你寻得人生的转机,这是难以解释的缘分。
“K子早就强调过,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他还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H国的精神思想体系中的精华,虽千年依然熠熠生辉。许氏学校要走的路还有很长。让文化科技精神文明薪火相传,我们要走的路更长。我们的能力有限,把这些做成一个典型,如果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这些付出就值得了。”
许彤把这些事情交给了许氏养孙,于义,许彤留下了她的蓝图,这不一定要墨守成规,剩下的就交给于义以及许亦博去发展壮大它。正如父亲所言,未来属于年轻人,她敢于为他们负重,她坚信他们足以做得更好。
“姑姑,你最近好好休息,这些杂事交给我处理。”义弟许亦博告诉自己,姑姑可是准备当妈妈的人了,还是不宜太过操劳。
“好啊小义,你现在就准备接手校长事宜,趁姑姑还在,能帮你解决一些问题,以后恐怕我们要电话联络了呢。没有如此便捷了。你启明叔叔很是能干,你们多交流一下,总是有好处。”许彤准备地差不多了,把这心理教育体系完成,她真的就放心了。
有这么多关心自己的人,她还有什么遗憾。这一切努力,现在都觉得值了。
“小义,那些经费就辛苦你和小博了,许氏资金没有闲置的,姑姑知道你们很忙,但是这些是我们许氏教师来源之一,不能懈怠。”
“放心吧姑姑,这些经费又不是天文数字,难不倒我和小博,再说,他们研究成功的项目分享给许氏,允许许氏利用起来,本身价值难以估量,这是一个良性发展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不用担心。既然姑姑要着手M国分校的建立,我想他们也是激动的,这样无论我们的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收获颇丰的。我们许氏从来不争一时利,一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