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搅着米线宽慰:“……他可能是最近才来的,再说了,这些总经理、董事长的,跟我们肯定不会有交集,你不在意也很正常啊,别想太多。”
没等我回答,她又想起来的补充:“你不是知道总经理的小老公吗?也不算自闭。”
听她安慰,我感觉好了不少:“那是因为他经常给这些空位置装电脑,她们说的时候,我不得不旁听。”
楠楠欲言又止的叹了口气,才决定一吐为快:“其实吧,也不怨你,咱公司的这个氛围太压抑了,没有说话的,我刚来的时候也差点自闭。组长说的吧,我根本听不明白,也不知道问谁,要不是有你一块吃饭,我都快撑不下去了。说实话,你能自己撑过来,我还挺佩服的。”
我瞬间松了口气:“你也听不明白她说话吗?我一直以为是我的原因。”
她眼睛一亮,详细的解释:“就是感觉跟她说什么事,特别费劲,问她什么,她也说不明白,开始我也以为是我的原因,后来发现跟别人交流,都挺容易就明白了,我才知道不是我的问题了。”
有了共同的感受,我感觉和她亲了很多,便小心提醒:“但她跟上面关系很好,比亲姐妹关系都好。”
楠楠连连点头,好像是点到为止:“看出来了,她跟上面关系好也挺好的,咱也能跟着沾光,有什么好事~,好政策了,肯定先想咱们。”
好事、好政策?我忍不住反驳:“我觉得除了李总监偶尔指点指点,别的真没什么好处,都是坑。”
“怎么了?”
我越想越郁闷:“……感觉露姐太想证明自己是组长了,每次写的文案到她那,她非得给改一改,改的乱七八糟的,到李总那再被揪出来,真是烦透了,现在但凡她改的,我都标蓝,免得李总以为那破玩意是我写的。”
楠楠哈哈的笑起来:“你都是这么干的吗?说实话,我也很想这么干。”
我点了点头,明白自个的做法太孩子气了,可有些事、实在让人抓狂,我郁闷的举了个例子:“就昨天发群里的落地页,总经理挑出来的那句,就是她改的,李总监可能太忙的,没看出来。”
楠楠恍然大悟:“我说怎么是她解释呢,幸好总经理是懂文案的。”
“看总经理怼她,我可爽了,她就觉得她写的好,非得让改,我能怎么办,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跟她犟,她让怎么改就怎么改,有问题让她去解释,上面怼她几次,她就知道是她的问题了,咱们说没用。”
“可这样真的很浪费时间,来回改,尤其是做成页面后,还得麻烦技术,做的都是无用功。”
“就是,浪费时间,又搞的人特别烦,还不好意思说是她改的,锅还得自个背。”楠楠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更无奈的叹了口气:“我可算明白那种正规的公司为啥有升职考试了,才不配位,又没德行,真是折磨下属。”
看楠楠一怔,我意识到,如果没有抄袭那件事做铺垫,没德行这三个字有点重了,可我觉得话还是留三分好,这是职场,我可以说人尽皆知的事,但如果没有过硬的本事、超强的后台,也不打算辞职的话,有些事是不能说的,我赶紧弥补道:“我可能是有些抑郁了,她私下里应该挺好的。”
楠楠明白的笑了笑:“私下里,肯定都挺好的,咱们是对事不对人,都是想速度的把工作做好。”
“就是。”
“多想想好处吧,我觉得肯定会有好处的,李总手里的大产品不是都分咱组了吗?她肯定忙不过来,过几天肯定会分下来,分下来,多少就有些提成。”
我仔细想了想,有些抗拒:“我自己的产品还没做起来呢,不想再要别的产品了。万一销量下滑,拿不到什么不说,还得背锅。”
楠楠思忖了片刻:“也是,我看那几个产品的销量都下滑了。”
“我没注意。”我觉得与我无关的赶紧吃饭了。
她吃好的擦了擦嘴:“等等看吧,看接手产品是个什么制度。”
我不喜欢这种靠关系、跟着沾光才能多拿点薪水的感觉,不是长久之计,万一哪天李总监选了别的路,我们这根绳上的蚂蚱得多难适应啊~。要行天下无难事,唯有身中百艺强,自己本事强才是硬道理!
想到这,我忽然想起了听课的事:“哎,上周让咱们听的那个创作课还有吗?”
“嗯?”楠楠一时没反应过来,“……应该听完了,这周说是讲两本书,群里有,你没看见吗?”
“还没看。”
楠楠认真的看了看我:“不看不难受吗?老闪。”
“我没让它闪。”
“……好吧。”
我理由很充分的打趣:“群里也没啥需要我即刻处理的消息。”
她哈哈的笑起来:“感觉你活的特别……慵懒。”
说着,她帮忙找到了群里说的书名,一本叫《百岁人生》,一本叫《大数据》,听名字都不像跟写文案有什么关系,我瞬间没了兴趣,赶紧认真吃米线了,我觉得吧,像我这种小人物,重要的是掌握技能,那种云里雾里的书,听了也没多大的用。
可总经理让听,也不敢不听啊。
昏暗的会议室里,投影仪上播放着音频文件,我翘着二郎腿,调整了个舒服的坐姿,靠在椅子上,权当放松了。
一个低沉浑厚、很有磁性的男音正抑扬顿挫的讲着:“以前呢,我们过的是三段论人生,人生的各个阶段很明显的被分为少年,中年,老年,这个0-20岁是少年,20-40岁呢是中年,40-60岁是老年。古代论语里也常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般我们通俗的理解是,三十,你的家庭就该很稳固了,你足以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了。”
我暗暗吐槽,说这些有啥用~
可他不会受影响的继续讲:“四十而不惑,就是说到了四十岁,对社会上大大小小的事就该看的非常透彻了,基本这辈子就这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天命,我们通俗的理解是寿命,用白话讲,50岁就知道自己快死了。”
我担心起了投产,如果这个周末出单不好的话,就保不住3了。
“可现在你看50岁的人,基本是各个领域挑大梁的,甚至六十岁还在重要岗位工作。”
这句话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突然意识到,大错特错了,曾经看问题的眼光被影响的没找好角度。在老家,无论是种地还是爸的小本生意,都是体力活,三十岁之后走下坡路是正常的。可在职场,三十岁,职业生涯可能才刚刚开始,四五十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时候。
所以爸妈常挂在嘴边的等到四五十岁就没力气了,是对的,但对我而言……是错的。因为职场比的是脑子、知识、经验、阅历,这些,三十岁之前一般不占优势。
老师的声音还在继续:“所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寿命的延长,三段论人生显然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了,而且越往后,人的平均寿命就越长,在做的各位很可能会活到90岁,100岁,甚至120岁。计划只活60岁的,到60岁会突然发现自己离死还远着呢。”
我给逗笑了,对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60岁死,都是奢侈。
仿若知音抚琴的声音继续:“人的寿命延长,必将迎来百岁人生,我们也叫多段式人生。什么是多段式人生呢,举个例子说,你上完学,工作几年,发现自己本领不够或者找到了兴趣爱好,又想学习了,你还可以再去学习,甚至成了家,已经有孙子了,只要你想,都可以去做,这样的人生就不再是明显的三段了,没有了标准的模式……”
直到走出会议室,我耳边还回荡着老师的声音:“多段式人生也必将迎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40岁和20多岁的是同事,80岁的老大爷要上学,30多岁的人没有结婚生子、依然在打拼事业,正在上班的突然又出国留学了等等,生活方式多彩多样。”
“所以大家必须适当的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大时代的变化,迎接多段式人生,以前啊,人基本从40岁就开始熬日子、混日子了,反正再熬个几年就能拿退休金了,接着再熬个几年差不多就死了,一共也没多少时间,熬熬就过去了。”
“可现在,要是四十岁就开始熬的话,你会发现很难熬,怎么熬都熬不完,这个退休年龄65,你得熬25年,万一活到90岁,退了休还得再熬25年。”
“要是你才30岁的话,那剩下的时间就更难熬了,熬完一个30年,搞不好还有两个30年……”
回到座位上,我恍然大悟的心思,为什么之前总觉得干什么都来不及呢,好像身后有一群无形的狗在追。
是姐弟恋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一身病痛?是被催的焦虑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从20岁就觉得自己大,不到30就跟快死了一样!其实……我一直都是年轻人啊!
果然是要多读书,多涨见识啊!不然还总觉得是命不好,哪里能想到晚婚不过是大趋势,是时代发展、人寿命延长、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而已。
不要再想了,往事不可追,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从头再来?怎么才能一步步打好手里这稀烂的牌?看着电脑黑屏,我决定先把能改变的改变一下,择日不如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