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6000000097

第97章 夺威福

大明朝一直存在着反张的暗流,当然,无论谁在首辅的位置上,这种反对的暗流都会有,而且不会断。混官场的官员,哪一个不想做首辅。

首辅大学士作为文官的终极目标,自然是每一个人都盯着。

刷声望的,居心叵测的,想干掉对方自己上位的,这种事情层出不穷。上层稍稍有一点变化,这种暗流就会酝酿起来,然后朝着上面涌去。

张居正内阁首辅大学士一做就是五年,而且地位稳固,看这个架势一时半会是下不去了。

加上张居正要推的改革,倒张风潮自然不可抑制的掀了起来。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在这股倒张风潮之中开出第一枪的,不是别人,而是张居正的学生。

在文官的团体里面,有几种利益牵绊是十分稳固的,乡党、同年和师生,乡党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是同乡,甚至是一起读书的人,大家都是老乡,出去之后抱团自然就成了正常的事情。

同年,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同学,这种关系自然非常亲近,走上官场自然也要抱团的。

最后一种就是师生,所谓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自然就高了,加上这么多年的经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自然越发稳固。在官场上,老师罩着学生,学生捧着老师,也是应有之意。

后世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之中不还有汉大帮,何况能够光明正大经营的大明朝。

张居正虽然是内阁首辅大学士,可是也不能把官做成孤家寡人,做官又不是当皇帝。张居正党羽自然也是这三种人,乡党同年有的时候不一定靠得住,但是学生却靠得住。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什么理由,学生背叛老师,那绝对是要被主流言论厌弃的,没人希望自己信任的学生背叛自己,这种榜样不能树立。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折子,这份折子就是刘台上的,写的很不错,弹劾的内容也恰到好处,里面用的一个词语,让朱翊钧印象深刻,那就是“居正擅作威福以自专”,这句话在朱翊钧看来,真的是颇具讽刺意味。

当初高拱被贬斥回家,罪名就是“夺威福以自专”,现在被拿来直接用到了张居正的身上。

这份奏折写的不错,先从祖宗礼法说起,朱翊钧再次翻开奏折,从头看了起来。

“高皇帝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事归部院,势不相摄,而职易称。”

“文皇帝始置内阁,参预机务。其时官阶未峻,无专肆之萌。二百年来,即有擅作威福者,尚惴惴然避宰相之名而不敢居,以祖宗之法在也。乃大学士张居正偃然以相自处,自高拱被逐,擅威福者三四年矣。”

“谏官因事论及,必曰:“吾守祖宗法。”臣请即以祖宗法正之。”

朱翊钧叹了一口气,嘴巴大惹麻烦,高拱喊了一句“十岁天子,何以治天下!”,一句话被冯保抓住了小辫子,直接给送回了家。张居正虽然还没有说出那一句“吾非相,乃摄也!”,可是已经有这个苗头了。

再说了,咱们做事低调一点不好吗?张居正的张扬也惹了不少麻烦,展示权力,换一种办法不好吗?

那三十二台的轿子,越制就不说了,你这么高调,不是为官之道啊!儒家不是讲究中庸吗?不是说出头的椽子先烂,你这么高调,太容易被人抓小辫子了。

刘台奏折里面就提到了这个问题,直言张居正以相自居,夺威福以自专,和高拱的罪名一样啊!

“在朝臣工,莫不愤叹,而无敢为陛下明言者,积威之劫也。”

“臣举进士,居正为总裁。臣任部曹,居正荐改御史。臣受居正恩亦厚矣,而今敢讼言攻之者,君臣谊重,则私恩有不得而顾也。愿陛下察臣愚悃,抑损相权,毋俾偾事误国,臣死且不朽。”

看到最后,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这一次从背后插的这一刀可是有点狠啊!

自从张居正掌权之后,抓权力自然就是主旋律,都察院这样的监察机构他自然不可能放过。这几年往里面塞了不少你自己的人,看的出来,这个刘台就是其中之一。

张居正是刘台的座师,对他应该也很看重,不然也不会把他塞到都察院去做御使。

只不过张居正打死也想不到,自己寄予厚望,并且无比看中的学生,在这个时候居然会插自己一刀,而且还插的这么准,插的这么狠。

张居正现在和张鲸闹翻了,皇帝也成年了,这个时候给张居正扣上这个帽子,这是要张居正完蛋的节奏。

后面这段话点明了自己和张居正的关系,显得自己正大光明,一心为国,可是这种事情你不说,别人也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没什么可信度。

朱翊钧敲打着桌面,面无表情的将奏折放下,淡然的说道:“这是嫌热闹不够大啊!”

刘台完了,这是朱翊钧看到这份奏折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只要张居正不倒,刘台的下场就肯定很惨。被自己的学生插了一刀,还这么狠,张居正要不下狠手,根本没办法震慑其他的党羽和敌对人士。

自己如果想要保住张居正,刘台肯定要下重手的,而且就算是自己不下重手,张居正也不会放过他。

难道他以为自己能够等到自己亲政?

在大明朝,文官嘶吼呐喊刷声望熬日子的人和事太多了,在新皇登基之前为新皇说话,那就是从龙之功,比如自己老爹的那个时候。现在恐怕有无数人也打着这样的想法,自己成年了。

如果一时无法赶走张居正,自己被贬斥了也没关系,等到新皇登基,自然就能想起我来,到时候自然就飞黄腾达了。通过这样方法上位的人太多了,这也算是大明官场的一个特殊文化了。

朱翊钧看了一眼身后的张鲸,开口说道:“让司礼监拟旨,你走一趟张府。”

“武清伯最近送到宫里一面等身镜,你带着送到张府去,就说是朕赏赐的。在挑选一些张师傅爱吃的吃食,让人给张师傅送去,朕听说张师傅这几天胃口不怎么好。”

同类推荐
  •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

    《光阴里的老北京》一书从地名说故、景观掌故、民俗风物、名人逸事、往事钩沉等多个方面讲述老北京那些地名的由来、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以及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人掌故。例如“丰台何以称‘花乡’”“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头柱香’之说”“紫禁城里‘不务正业’的皇帝”等等,细细品味,本书可称为一部老北京趣事的百科全书。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的长安梦

    我的长安梦

    我来了,开启了一段长安梦,成就一番大事业。
  • 十全书生

    十全书生

    宁叶,二十一世纪的高材生,一次意外来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变,那些熟悉的朝代名并没有出现,历史的人和物也相继发生了改变。不过历史巨轮并没有停止,朝代更替,国家兴亡,都被以不同的人或事所推动,华夏一族的劫难也并没有消失,历史整体趋势仍在朝着宁叶叶熟知的方向。身处历史巨轮下的他出于现代人的人道精神,希望能为这个世界的人们做点什么,并因此踏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热门推荐
  • 人生处处是青山

    人生处处是青山

    近两三年来,宁夏化工厂、宁夏水泥厂、青铜峡铝厂、大武口电厂、太西洗煤厂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工地,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了一座座巍然屹立的高塔、广厦。它们雄姿勃勃,耸入云天,骄傲地展示着自身的价值,郑重地向人民报告着它们的建设者们——青年突击队的光辉业绩。
  • 让我成为你之魂穿大明星

    让我成为你之魂穿大明星

    国际影后陈飞扬年少成名,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却唯独得不到爱。父母爱她,却随时可以为了未出世的弟弟抛弃他;影迷爱她,可随时会为了新出现的墙头而忘记她;公司爱她,可公司只爱作为摇钱树的她。终于有一天,爱了十多年的那个男人向她告白了,叫的却是别人的名字,他说:吴笑笑,你要做我的女朋友吗?如愿留在他身边,他却始终叫着别人的名字。想要用自己的身份爱他,是奢侈吗?……他是床头海报上的大明星。而她是他众多簇拥中毫不起眼的那一个。一朝梦醒,他却只围着一条浴巾在她身边低喃,你醒了?啊啊啊啊啊啊啊!这是梦还是真的!上帝啊,如此普通的我,能够留得住他身边那个位置吗?卷入重重迷雾的我,还能全身而退吗?双线,1v1,双向暗恋。
  • 第七棵柳树

    第七棵柳树

    葛家庄的葛老根这个人,很有意思。他交往人,对了心思,就是朋友多话不投机,半句不说。据说,他种烟叶很有两下子,常常装满了烟荷包,到大道上转悠。遇上歇脚的过路人,他就把烟荷包递过去:“尝尝。”别人抽了烟,叫一声:“好烟!”他就把满满一荷包烟倒进人家的烟荷包。假如别人抽一口烟,品品味,说:“烟不错,就是呛劲太大了。”他就一把夺过人家的烟袋,把一锅烟全磕在青石板上,嘟哝一声:“不会抽,别糟踏我的烟!”甩手而去。长了,人们都说:“葛家庄有一根老牛筋。”
  •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妾勾魂:傻子少爷好粘人

    身为一古代新媳妇,许筝觉得自己很前卫。一场婚礼,新郎一只,证婚人一个。一夜洞房,她率先扑向新郎!身中奇毒又怎样,被人背叛又如何,身为雪花默惹祸小魔王,她要肆意挥洒她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嘿嘿,现在最重要的是扑倒董家的呆呆小绵羊傻七,然后抱个胖胖的乖娃娃!
  •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山孩子与豆味华年

    有这样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安静,一个躁动,一个叫寸金,一个叫寸草。他们不一样,我想,除了长相,真的哪儿哪儿都不一样。可是上帝就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于是他们,就这么可笑地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儿。我要说的,是一个豆一般的故事,这个女孩儿,有着一个和豆子一样,干巴巴的名字,叫窦泌。寸金爱她,他总说,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惆怅,所以偶尔,会希望她甜蜜地,送上几颗白兰豆。寸草也爱她,他总说,她有豆汤一般,浓的化不开的落寞,所以时有,会希望她甜腻地,叫她一句蜜豆。山孩子的童年,像鱼子江的水波那样荡漾,他们陪着她,度过了青梅竹马的日子,于是每一天淡淡洒下的薄暮,都会有山那般青绿的青涩。那些怪味豆般的青春呵,寂寞,却也耐不住寂寞,只消舌尖轻轻一舔,就会有莫名其妙的酸甜苦辣。而泪的咸,是从碧波山的罂粟田开始的:记得那是一个依旧黄昏的傍晚,那挤挤挨挨的芳香,弥漫在大胆的诱惑中,从此治病的神药,变作贪婪的瘟疫,窦泌姨母在这时候等来了一季的凋零,却收获了罪恶的果实,为此,她出卖了亲情,引发了窦泌阿爸心口处致命的一声枪响,于是天开始变得血红。七岁的窦泌孤苦了,带着自己疯掉的阿妈过上了没日没夜地对着油灯,喝着豆汤忧伤到落寞的日子。而疼痛的青春并没有因为一夜长大的风起云涌而结束:就在一个雨夜,寸金和寸草的爸妈因瘟疫而客死他乡,寸草被张瘸子收养,而寸金,竟是变成了窦泌姨母的养子。那云淡风轻的,如光一样和煦的美好,在一夕间成为了过去,一段憎恨与无奈的雷雨就这么悄然而至,然后时间就这么僵持着,时过境迁了很多年,直到一日灰色天空下的山路上,来了一个叫做苗俊的人,他候鸟一样地来到了这群山孩子的身旁,于是煮豆子一样难熬的煎熬就这么开始了:窦泌爱上苗俊,苗俊恋上寸金,寸草夹在隔阂间,左右为难。后来,爱情变得懵懂,曾经熟悉的人,开始像豆萁的放手,豆末的离开,后知后觉地渐行渐远。善意的谎言,阴谋的背弃,每一个叛逆过的青春,都是豆荚里华灯初上的主角儿,当春种秋收之后,不论苦涩,不语甜蜜,谁说最后的结局,不是硕果累累?
  • 武战道之传说

    武战道之传说

    (本书为了动画《武战道》衍生同人)在机车六将和兽族三大战王战斗时,竟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使虎煞天穿越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更有新的力量打破了机兽世界的和平…
  • 岂料大神太偏执

    岂料大神太偏执

    身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意外成为某大牌明星的经纪人,不料这大牌竟然是外冷内热,霸道腹黑?当苏瑾满心欢喜地说:“阿时,我把那群记者搞定了!”某大牌嘴角上扬:“但是由于你的嘴笨,现在我来教教你怎么说话。”某大牌身为“房东”,还要管吃管穿管睡觉真的妥吗?问:房东大大你真的只是房东吗?确定不是猴子请来的逗比?某人微微挑眉,将她拥在怀里,勾起嘴角:“你不知道我还兼职未来老公吗?”猝!
  • 三生三世莲理枝(全集)

    三生三世莲理枝(全集)

    他叫莲绛,红莲业火的莲,点绛唇的绛。她叫十五,花好月圆时的十五。她曾是名动大洲的第一王妃,可八年后,她从棺中爬出,双手满是泥土和鲜血,无心、无情地走上了复仇之路。他是南疆历史上身份最神秘的年轻祭司,是能将死人气活的毒舌男,却独独是她羞涩又傲娇的夫君。他性情冷漠,厌恶的人在面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孤傲,天下在他眼里算什么?他深情,为了与她厮守,不惜成为冷血的魔鬼,他幼稚,在她面前,他就是个长不大的、要人哄的孩子;他善妒,他的夫人,哪怕别人多看一眼他都会吃醋。然而她要的是天下大乱,万劫不复。他要的却是三世情深,痴心一颗。桃花开,桃花落,桃花尽了笙歌没……此生执着什么,你若问我,终是笙歌落!他本妖娆无情,可却偏生念她成疯、思她成狂,哪怕她是鹤顶红,他也甘之如饴,最后为她,堕落成魔!“莲绛,你若敢死,我就敢忘!把你忘得一干二净,黄泉碧落,永生不见!"泪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他唇角带笑,静静地看着她,“十五,你送我一场红梅落雪,那我便赠你三世情深,不负不弃。你送我一捧落花,我便赠你一颗痴心。”
  • 网游之风月传说

    网游之风月传说

    一个惊世的游戏一位普通的玩家一腔不灭的热血一段永恒的传说一位失业青年,无意间进入一个游戏,于是神睁开了眼睛……
  • 双面谍妃(合集)

    双面谍妃(合集)

    洞房花烛夜,新郎幡然变脸,羞辱她是破鞋----东宸国白清幽被送到凤秦国和亲,新郎是凤秦国“战神”凤绝。洞房花烛夜,风绝幡然变脸,言语刻薄歹毒,羞辱她是破鞋。白清幽怒火难平,当即找稳婆验身,发现身子被破,战神凤绝对她的辱骂竟然全是事实。失忆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谁破了她的身子?凤绝为何对她如此憎恨?白清幽潜伏凤秦国探取情报之时,念念不忘地是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