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74800000024

第24章 有些知识您无法获取

或许,只有被拒绝,才会真正的知道,被人拒绝的痛苦。

这一段经历,年少的崇祯,只有在初恋的时候才体会过。那种感觉,有一种心酸,有一种心塞,有一种无可奈何。

可是现在最狗血的剧情是,拒绝崇祯皇帝的不是某一个妙龄少女,而是一个傲娇的小青年。

他,年不过二十,却一身才华,长的不帅,却颇有气质。

不仅有傲气,亦有傲骨。

或许,他是大明王朝第一个对银子不敢兴趣的人。可是,这样的人才,却不能获取,这对于帝国来说,这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损失。

“此人,颇有才气,却一身傲骨之气,若不能降服,恐怕不能为我朝所用…臣以为不如将其除之,以免惹出事端来!”

说话的是随行队伍的一个老者,此人姓方,名林,是朝中为数不多的三朝元老。且又是为数不多的不结党,不分派系的股肱之臣。现为翰林之职。

方林之论得到了其他几位大臣和将领的认可,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此人却为不可多得之人,只是如此顽固不化,虽有奇才…恐怕日久多变,臣建议立即斩杀此人!”

韩冰仰天大笑,道:“尔等匹夫,皆为凡夫俗子,尔等乌合之众,又能成就何等大事?”

“尔等可知如今天下大势如何吗“尔等可知,皇太极有多少军队吗?”

“尔等只顾眼前利益,全然不顾大局,如此下去,国家不国,臣将不臣!”

“够了,乡野村夫!太放肆了!”方林站稳以后,狠狠给韩冰来了一巴掌。

崇祯立在一旁,一直不语,顿了顿,道:“既然韩先生无心于朝政之事,朕也不再勉强,不过你家这小童子朕必须带走…”

崇祯假借小童所知皆为朝中机秘为由,要带走小童,而这韩冰把小童视为自己的亲人,又岂能答应。小童毕竟只是孩童,几句话一吓唬,便没有了方寸。

韩冰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拿小童威胁韩冰,虽然有些不像大丈夫所为,但为了能够让韩冰出山,崇祯也只能使用出这样的手段。

果然,只要是人就必会软肋。只要有软肋,就不怕攻破不了。

小童被挟持,韩冰只能勉强答应跟谁崇祯出山,但韩冰有言在先,如有一天,天下太平以后,便归隐山林,不再过问朝政之事。

在威逼利诱之下,韩冰答应出山,助崇祯皇帝扫除蝇营狗苟和跳梁小丑,换一个朗朗乾坤给天下。

韩冰出山之日,风清气爽。

回到宫中,韩冰被拜为大军师,大都督。内阁和朝臣虽对此发起了激烈的争论,既得利益者,人人自危,害怕终究有被夺权的一天。

大明王朝,自崇祯皇帝登基以来,最为激烈的朝党之争爆发了。各党派虽没有在台面上决裂,却开启了一波大战队。

所谓道义、理念、祖制、律***理、大局观…等的争论被空前的放大。以至于有官员提出,国是朝廷的国,是祖制的国,一切都应该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执行,而这个所谓的大军师,大都督是极其可笑的。

反应最激烈的还是内阁大学士们,以周延儒为代表的内阁大学士们甚至提出以退为进的集体请辞来抗议。

所谓内阁,那可是朝廷的中枢神经,如果被韩冰插上那么一脚,这些内阁大学士不得都跳起来。

本来内阁成员的人数一共就那么几个,现在有那么一个人凌驾于他们内阁大学士之上,这就相当于变相把内阁首辅架空了。

“此贼究竟是何人?究竟有何妖术,令得陛下对此如此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杨云鹏阁老喝了一口三两银子的金观音,缓缓吐出一口气,道:“看来,大明朝要变天啊!”

几位闻讯赶来的阁老,纷纷表示懵逼,还有一个阁臣闻讯此消息时,正与自己的第十个小妾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被仆人打断,慌乱之下,差点造成下体骨折。

“他娘了个巴子的!这韩冰究竟是谁?我看找个借口把他弄死得了!”

内阁制度自创立以来,就从未遭遇过如此的挑战,而所谓的内阁制度,内阁阁臣之间也从来就没有团结过,皆是你争我斗。所谓的内阁,不过是某些朝臣用来对付人的工具而已。

内阁制度面临着被架空的危险,他们自然不会甘心就这样束手就擒。

崇祯,一面加强“云军”的训练,一面开始对军队进行小节奏的改革,短短一个月时间,“云军”大军人数从原来的一万增加到五万人。而这五万大军全数属于崇祯皇帝袖管里的嫡系王牌铁军。

有了军权,说话也自然就会硬气。而那些被大明勋贵们所统辖的边军,因为军权被分散,想要直接调集他们是很困难的。有军而调不动,这种狗血的事情,崇祯皇帝自然不会想看到这样的事情重演。

想想当年,太祖创业之艰难。明朝自从建立以后,太祖皇帝及其子孙后代没有忘却大力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可是这种优良传统的持久性却没有得到保证,特别是到了崇祯皇帝这一代皇帝,相比于明初几个皇帝,弱爆了。

毕竟实战能力强的军队,不是意淫军所能比的,这就好比开车,看的多,未必就以为自己会开。

进一步加强皇权对军权的控制,是开国初几个皇帝雷打不动的动作。

如今谁也不知为何,朱元璋会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建立什么卫所制度。朱大董事长,在统一全国后,采纳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

在中央又设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改为五军(即中、左、右、前、后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卫所军籍。征讨、镇戍、训练等则听命于兵部。

遇有战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调军,任命领兵官,并发给印信,率领从卫所调发的军队出征。

战争结束,领兵官缴印于朝,官军各回卫所。这种统军权与调军权分离和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制度,旨在保证皇帝对全国军队的控制。

为保证卫所的兵源,明又实行世兵制,规定卫所军士和武官全部世袭,只有五府官及都司官为流官,由世职卫所官及武举选授。

为此,明政府将军民严格分籍,卫所军及武官皆入军籍,称为军户,属都督府管辖,不受地方行政官吏的约束。

世兵制下的卫所军卒,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一人为军脱离军籍,而且与罪徒为伍,社会地位很低。

他们需自备弓甲“胖袄”和人伍路费,“月粮”又十分低微。加上军官的克扣、玩虐待和役使,生活非常困苦。因此,匿籍逃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致使卫所军队缺额。

明代几位皇帝以后,为卫所制经济支柱的军屯也遭到破坏,军卒因月粮衣食没有保障而大批逃亡,世兵制逐渐走向崩溃,卫所制度也日趋废弛…

总体来说,明军数量并不少,但此时的明军素质属于差次不齐,素质高的军队并没有多少。而真正打仗时能够召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因为调兵这种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其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朝廷没有银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说白了,能否调动大军最重要的就是财政问题,再加上当地储存的粮草和实际的运输能力加起来能支撑多少粮食运输这都是问题。

财政很差,就有可能有兵却没银调动,哪怕能调,也是打酱油的。

初次之外士兵开拔的安家费也不是开玩笑的。

比如说要和农民兵打仗,农民军出王炸30万大军?明军要出多少大军应对呢?

农民起义军和正规军不同,他们通常是要拖家带口的,也就是说这三十万大军,有战斗力的最多只有十万。

且这些人大多都是训练不足,装备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他们正规军装备自然要好一些,且经过专门的训练。

阁臣们的屁股坐的稳,稳比勋贵们的屁股,但是现在他们的屁股却是发烫的。现在有人要踢他们的屁股,他们当然要跳起来反抗。

韩冰入宫,鸡飞狗跳。

崇祯赐韩冰东暖阁大学士之职,赐白银一万两,赐奴仆十人,赐宅院一座,南方式苏式园林。

面对这些赏赐,人生如开挂的韩冰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笑。

与韩冰相依为命的小童被扣押为人质,寄养在了“贡泽院”内。

所谓“贡泽院”是位于京师近郊的一处皇家孤儿院,所寄养的孤儿都是有一定声望的皇室贵族,或是勋贵后裔。他们父辈身份常常非常隐晦。

崇祯题字“军师府”牌匾三个大字被高高的挂起,位于京城的“军师府”正式开始挂牌。

同类推荐
  •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黄仁宇先生可谓是近世纪以来史学界的一大异数,他的“大历史观”“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 玖宫

    玖宫

    一间神秘的茶馆,一个神秘的老人。那些穿越了历史的故事,那些充满了故事的历史,带着无数的迷,来到这里。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苟在汉末

    苟在汉末

    凡穿越众,有三思。一曰喜:或为弃旧,或为觅新。二曰惑:路茫茫,何以生,何以死。三曰憾:既得陇复望蜀!得之愈多,失之愈多,得其形者,终失其神,不如弃之!近闻查良镛先生去世,余悲痛万分,忽欲投身刀笔,有感则行。记得幼年时读三国演义,罗老先生挖了一堆的坑,当年百思不得其解,遂在本书中多有个人浅见,后学末进还望诸位书友斧正。
  • 城市英雄

    城市英雄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表现武昌首义。全书前后有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二位先生所作的序言和作者本人创作谈式的后记。正文部分共18章,前面5章归纳了武汉的城市历史地位和酝酿武昌首义的社会大环境;中间9章叙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建立与武昌首义暨阳夏保卫战的发生经过;后面4章回顾了武昌首义的意义及影响包括首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合理。
热门推荐
  • Goldsmiths Friend Abroad Again

    Goldsmiths Friend Abroad Agai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梨花误

    梨花误

    步蘅从未见过这样的眼睛,有种摄人的吸引力,令她怎么也挪不开目光。那竟是一双……绿色的眼睛!不,是一只绿色的眼睛!另外一只是灰褐色的……不一样的颜色,却都一般晶莹亮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本善良之崛起

    我本善良之崛起

    一场梦幻的意境,改变了主人公楚河的命运,逼得善良的他开始步步堕落,本以为会掉入地狱,苦熬人生,却不曾想登上天堂,享尽极乐!
  • 跟亿万大亨谈个恋爱

    跟亿万大亨谈个恋爱

    “小东西,你真甜。”一次醉酒,她误惹了权势滔天的大人物,牛郎摇身一变成了至高无上的霸道总裁,宠她上天。明明说好做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结果婚后管这管那连家门都不让出,终于,某一天,沈小九忍无可忍走到他面前,“厉南衍,我们离婚!”“离婚?”男人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工作,邪魅逼近她,“我们的宝宝不能没有爹地,而且,他还想要个妹妹……”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拐个皇帝回现代

    拐个皇帝回现代

    她是个平凡的小女子,想不到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了古代,还遭遇了一个冰山一样的酷皇帝。这个男的臭屁的不行,不仅抱着别的女人,好吧!惹到了她,就别怪她不仗义了,少年,跟姑奶奶回现代吧!
  • 答洛阳主人

    答洛阳主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没有阵地的战争

    没有阵地的战争

    1998年8月7日,星期五,上午10时40分左右,美国驻肯尼亚大使馆遭汽车炸弹袭击,大使馆在这声巨响中楼倾墙摧,包括美驻肯尼亚总领事和他的儿子在内的十二名使馆人员被炸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更惨的是紧邻美国使馆的一座综合商业大楼的配楼,在爆炸的巨响中无情地扑向行经此地的公共汽车和行人,楼内正在上课的一所秘书学院的一百多名学生也被活活埋在下面,楼前空地上被炸出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巨型弹坑,方圆一千米内的建筑物四处乱飞的玻璃碎片和瓦砾变成了枪林弹雨……肯尼亚的爆炸声之后仅隔十几分钟,在邻国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使馆又响起另一声巨响。
  • 源灵之极北境源

    源灵之极北境源

    北极的巨变,源灵时代的到来,人类获得了某些奇怪的能力……
  • 穿越之小月儿

    穿越之小月儿

    小月儿穿越了,从悠闲、优越的现代生活变成一个小可怜、小透明,家里极品阴险,外头强敌环伺,小月儿仰天大叫:老子不要做小可怜,老子不要做小透明,老子要做老大!!!。林子里走出来一只大灰狼,嘴里叼着棵狗尾巴草,摇着尾巴,咧着嘴笑嘻嘻的,一口大白牙闪着银光:好呀,哥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