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12300000016

第16章 17章:读过书的乞丐

到了中午时分,客人渐渐散去,等到最后一个客人离开,大家先找个凳子歇一歇,从大清早到现在,他们跟陀螺似的一直忙,楼上楼下的跑,一刻都不得闲,现在他们终于明白甄建为什么总是说人手不够了,生意这么忙,再来两个人估计才勉强够用。

过了一会儿,甄大力从厨房端出一个木盆,道:“小建啊,这里还多了半盆碎肉,怎么办?”

甄建真坐在桌前喝茶,闻言上前查看了一番,道:“做成肉丸煮熟了当晚饭吧,多出来的拿去喂街边乞丐。”

“啊?”甄大力道,“留明天用不行吗?这可都是花钱买的!”

“绝对不行!”甄建蹙眉,满面严肃道,“现在是夏天,肉放到明天肯定都变质了,我们做餐饮的,一定要注意店的信誉和名声,若是把客人肚子吃坏了,那以后谁还敢来我们这里吃东西?”

“对,小建说得对,说得对。”甄大力连连点头,觉得他说得很在理。

歇也歇够了,接下来,关门,算账,大家一起数钱,最后得出,今天营业总额是2728文,而他们昨天购买面粉和猪肉作料等等之类的东西花了1412文,猪肉占了800文,蒸饺的成本还是比黄桥烧饼高一点的。

这么一算,那么今天盈利是1316文钱,甄大力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惊呆了,1316文啊,一天就1316文钱啦,一个月就是四十贯啦,比他们家以前三年都赚得多,他终于明白甄建为什么一心要来城里做生意了,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其实哪里有甄大力想的那么简单,甄建心里还有点担忧呢,担心自己把黄桥烧饼和蒸饺的价格定得有点高了,毕竟这只是一个小县城,虽然城里人普遍比他们乡下人有钱,但他也对平昌县的百姓收入做过大致了解,如果是一个个体户,比如说开个烧饼店,一年能赚十二贯,加上家里其他人的收入,一户收入能达到二十贯的样子,而上次他吃早饭的地方,那个催记烧饼店,他家生意比较好,光是一个烧饼铺一年就能挣二十多贯了,家里每年收入在三十贯左右,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小康家庭了。

平昌城中,能达到这种水准的家庭,只占三成,而收入低于十贯的家庭,也不少,所以说,平常县百姓消费能力有限,甄建担心自己小吃价格不是没有道理的。

果然,到了第二天,客人不像昨天那么多了,有好多人来问了一下价格,然后便摇头离去,甄建知道,他们是觉得贵了,当然贵了,这个时代的人饭量较大,三个黄桥烧饼都不一定吃得饱,而三个黄桥烧饼那可是十五文钱啊,还不一定吃得饱,平头百姓谁会愿意花这么多钱吃一顿早饭,也只有中层阶级的百姓才会来吃,而且不能每天都来吃,隔个两三天来一次。

甄建仔细观察了一天,发现客人虽然没昨天多,大约少了三成,店里始终保持客满状态,早上的时候还要排一会儿队,对于这样的客流量,甄建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大家不用忙得跟陀螺似的,而且,他估计,今天的收入肯定比昨天高。

果然,下午时候,甄建算账,今天营业额是3253文,而成本正好1000文,成本减少了,营业额增多了,而且大家也不用累得跟陀螺似的,甄建决定以后就定这个价格了。

甄建知道,黄桥烧饼和蒸饺虽然好吃,但店里只有两种小吃,未免有点单调,必须还要开发出新的小吃,让顾客多一种选择,顺便提高一下小吃店的档次,这一次,他准备憋个大招,这个大招就是小笼汤包。

很多人第一次吃小笼汤包的时候感觉好神奇,包子里面居然有汤,而且味道超级赞,包子里有汤,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汤为何这么鲜美呢,因为这里面的汤是老母鸡汤,能不鲜美吗。

小笼汤包作为一个大招,甄建不敢马虎,一大早亲自去菜市场选鸡,这个时代的鸡真小,一只鸡也就一斤多一点,有的鸡小得跟鸽子似的,不忍直视,但甄建知道,这才是最正宗的草鸡,这种鸡熬出来的汤,非常鲜美,只有最鲜美的鸡汤,才能做出最好吃的小笼汤包。

买了三只鸡送回店里,店里正忙,不过暂时人手足够,他也不待在店里了,他出去找木匠,为什么找木匠呢,因为他要做打包盒。

古代打包一般是用荷叶,但荷叶的档次太低了,而且他们店的客流量太大,上拿弄那么多荷叶去,冬天上哪去找荷叶,所以,他准备找木匠定制打包盒,而且量非常大,先做100只,以后每天要50个。

一个木匠是肯定无法在一天内做50个打包盒的,甄建分别找了三个木匠,给了定金,然后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甄建还想着做小笼汤包的具体步骤,因为他以前没做过,小笼汤包的做法还是他在美食社时,他们社长教给他的,他们社长的老爹是高级大酒店的白案(面点)师父,做的小笼汤包那叫一绝啊。

一路想着心思,不知不觉间就路过了同福酒楼,可能是对这个酒楼有怨念吧,不管他怎么走神,每次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回过神,然后看向这家酒楼。

此刻同福酒楼倒是挺热闹,门口更热闹,因为一个伙计正在把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往外赶,那个乞丐也看不出多大年纪,反正头发没白,不是老人,似乎还是个跛子,正在苦苦哀求伙计给他点吃的。

只听那乞丐语带哭腔地哀求:“这位大爷你行行好,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施舍一点吃的给我吧,我还有个十岁的女儿要照顾,我若是饿死了,我女儿也活不成了,大爷你行行好吧。”他说话间已经跪倒在地。

“跪下也没有用,没有吃的给你,滚!听到没有!”那个伙计凶神恶煞地把乞丐往外推。

乞丐被一把推倒在地,仍旧挣扎着起身,上前一把保住伙计的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喊着道:“大爷求求你了,只要给我一个馍便成,只要一个馍,别让我饿死,我还有女儿要照顾,我可以给你们干活……”

“我要你一个瘸子干什么活,你能干什么活……”伙计说着抬脚蹬乞丐,然而乞丐就是不撒手,他一个劲地踹。

甄建见状于心不忍,他不想管闲事,毕竟天下乞丐太多了,他总不能全部去救济一下吧,但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个伙计他见过,是甄老四的狐朋狗友之一,清水镇上的一个小混混,没想到被老四请来做伙计了,这种人欺善怕恶,怎么可能赏饭给这个乞丐吃。

“住手!”甄建大喝一声,快步走了上去。

那伙计被他喝得愣住了,一时间忘记蹬这个乞丐了,甄建上前扶起乞丐,道:“这位大叔,既然他不给吃的给你,我给你。”

“真的?小公子真是菩萨心肠,谢谢公子。”乞丐闻言开心不已,跪在地上连连向甄建磕头。

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忽然传来:“哟,我道是谁,原来是我的甄建大侄子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路过而已。”甄建翻了个白眼,然后扶乞丐起来,道,“不要磕头。”

甄老四见状冷笑道:“你跟你爹一个德行,滥好人。”

甄建闻言蹙了蹙眉,冷哼道:“总比你好,吃人饭不做人事。”

“哟,大侄子你脾气不小啊。”甄老四嘿笑道,“我不差这点吃的,但我就是不施舍给他,我拿去喂狗,也不给他,你能把我怎么样?”

甄建懒得跟他争辩,冷冷道:“你这样做生意,没有好下场的!”说罢拉着乞丐就走。

甄老四望着甄建和乞丐离开的背影,冷笑道:“小崽子,说我做生意方法不对?我的生意这么好,要你来教?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大方,散财童子,迟早有一天,你会跑到我门口来求我赏口饭。”

“老四,说谁呢?”三婶王氏忽然从后面走过来了。

“甄建。”老四满不在乎地走向柜台。

王氏问道:“他来做什么?”

老四不耐烦道:“你管他做什么,去厨房帮忙去。”他说话的时候,老板气势十足。

三婶不太满意他的说话态度,但谁让他是掌柜呢,便翻了个白眼,道:“厨房的肉不够了。”

“昨天不够,今天又不够!”老四皱眉叫起来,“我昨天不是让你多买二十斤猪肉吗?”

“我那知道开业这几天生意这么好。”三婶叫起来,“要是买多了,那不是乱花钱吗!”

“这不是你应该管的!”老四瞪眼叫起来,“我是掌柜,我说买多少就买多少!你现在赶紧去买二十斤猪肉回来,记住了,明天给我多买五十斤猪肉和五十斤鱼!这是钱,老三!记账!”

老三在一旁慢悠悠地把帐记上。

三婶拿了钱就走,边走便嘟哝:“拽什么拽,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么……”

……………………………………………………………………………………………

甄建带着那乞丐没走多远便到了一家包子铺,这家包子铺的生意不错,包子大,馅多,就是有点贵,五文钱一个。

甄建买了三个大包子,递给乞丐,道:“吃吧,两天没吃东西,肯定饿坏了。”

“谢谢,谢谢恩公……”乞丐说罢就把偌大的包子往嘴里塞,准备整个吃下去。

甄建见长赶忙一把将他的包子扯了一半出来,惊呼道:“你不要命啦,当心噎死!”

“嘿嘿……”乞丐尴尬憨笑,把嘴里的包子咽下去,甄建便又把包子还给他,道,“慢慢吃,没人跟你抢。”

“嗯。”乞丐点点头,连吃了两个大包子,然后却留下一个,往怀里塞,烫得他直叫,还是要往怀里塞。

甄建好奇道:“你这是干嘛?”

“回恩公的话,我女儿今日还未进食,这个包子,我准备带回去给她吃。”

“哦。”甄建透过他杂乱的头发打量了他一眼,发现他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岁左右,估计比甄大力还年轻一点呢,随即问道,“你怎么说话文绉绉的。”

“这个……”乞丐尴尬一笑,道,“说出来不怕恩公笑话,在下以前也是个读书人。”

“你读过书?”甄建闻言惊呼,古代的识字人真不多,平头百姓中,能识得几十个字便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万万没想到,这个狼狈不堪的乞丐居然是个读过书的人,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同类推荐
  •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近代十一位国学大师讲国史

    就人类社会而言,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然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由近到远,模糊了它的真实面孔。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解读历史,是每一位历史学家最基本的治学态度。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说:“欲知历史真相,决不能单看台面上几个大人物几桩大事件便算完结,重要的是看出整个社会的变化活动。”本书集中了十一位国学大师智慧的结晶,将中国的五千年历史讲述得跌宕起伏。
  • 外交与各国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外交与各国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大周江山志

    大周江山志

    惶惶大周,危机四伏,外有蛮夷虎视眈眈,内有妖人兴风作浪,我大周,可是要亡了?
  • 笑藏刀

    笑藏刀

    坐北周的江山,喝蜀中的美酒,娶楚国的女王,笑傲九国的群雄;论勇武,十岁入伍,十四岁坑杀十万降卒;说荒唐,为博美人笑,烽火戏诸侯;快意人生当如斯,这天下我便是主……
  • 大明浪子

    大明浪子

    成化十六年,杨洛枫迈出了镖局的大门,自此无论是府衙还是大牢,皇宫还是江湖,就连大洋彼岸,都留下了他到过的痕迹。
热门推荐
  • 来到木叶当剑客

    来到木叶当剑客

    火影忍者已经完结,馒头此生无悔入火影,月光疾风一个配角,如果疾风一直活着,那么火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自来也,鼬,卡殿,长门,弥彦,小楠,斑爷……他们是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新书奉上希望大家能大力支持。小馒头不胜感激!!!不喜欢就不要看,勿喷,谢谢
  • 撼江

    撼江

    【从心出发!执笔武侠!】天下盟盟主在倒在血泊中的时候用内力说道:“江湖只在江湖之中,岂是狂风暴雨能掀倒的。”此时一个五岁的孩子正在一旁的马车下面看着这位名冠天下的老盟主。
  • 直播之荒野传奇

    直播之荒野传奇

    当一个吃货遇上一个荒野直播系统,会发生什么呢?楚笙,一个吃货,人生目标就是吃遍天下,偶然间,一个无良的荒野直播系统找上了他,从此,楚笙的人生再也不平凡。催更群:806644391
  • 居易录

    居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名胜:从古到今看名胜

    科学教育与学习,能够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小断地努力探索。在未知的及已知的领域重新发现、才能创造崭新的天地,才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才能从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愣班超远定西域

    愣班超远定西域

    少怀凌云志,大器偏晚成。醒掌虎狼兵,醉卧美人膝。三十年征西域风雨如磐,七十岁通丝路老迈归家。血性男儿班超,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 萌萌王子:恶魔王子饲养法则

    萌萌王子:恶魔王子饲养法则

    精心准备了两年的表白,却被横空飞来的一只大帅哥打乱,她承认,这货长得又帅又迷人,只不过这性格也太渣了点吧!不道歉不说,还占着她的家不走,要她做女佣。说什么我是高于你们平民社会存在阶层的王。你一个平民,也配和我交朋友?笨女佣,请尊敬地叫本殿下主人!靠,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呀,她戚果儿就不信摆平不了他了,恶魔,过招吧!
  •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本书中所收录的哲理低故事,能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启迪,使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它们是你迷失的灯塔,失败时的守护神,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 双面总裁的娇妻

    双面总裁的娇妻

    父亲病重,男友移情别恋,双重打击下,她选择了替人代孕,却不料却陷入一段柔情密意中而无法自拔。临产在即,却发现自己其实就是一破坏别人幸福家庭、令人不齿的“小三”。“你只是他租来生孩子的机器而已,梦想飞上枝头做凤凰,你也太高估自己了,”他的合法妻子,狠狠地瞪着她,咬牙切齿地说道。“欣怡,我爱你,我一定会给你和宝宝幸福的,”而他在拥有家室的同时,依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她许诺。不堪重压,她带着他的孩子远离国土,远离那个承诺要给她幸福的男人,四年后,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热土。她的身边多了一位超级小帅哥,更多了一位痴情男子,面对他的再次纠缠,她抱住身旁的男子,献上自己的红唇,笑得放肆:“呵呵,卓总,欢迎你到时参加我们的婚宴!”超级宝宝“妈咪,你一直说贝贝是个男子汉的,对不对?”某小屁孩歪着脑袋看向漂亮妈咪。“那当然,”漂亮妈咪宠爱地捏了捏粉嫩小脸,无比宠爱。“那么贝贝郑重宣布,以后就由卓叔叔担任爹地一职,”某小屁孩兴奋地宣布道。“为何?”漂亮妈咪怒目相向,这混球太没太没人性了,竟然连漂亮妈咪也设计。“妈咪没发现卓叔叔长得特别特别像贝贝吗?”某屁孩调皮地眨了眨眼。漂亮妈咪昏倒……本文敲门砖文中任意一名皆可:QQ:583711068别忘了注明红袖ID噢敬请看我的新文《冷情王爷:下堂妃休夫》http://m.wkkk.net/a/566024/
  •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

    山鬼木客:叶广芩短篇小说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