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23400000068

第68章 调转工作

出乎钟山预料之外的是,工作调转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有事情需要解决,按照组织程序逐级上报,这个规矩钟山当然懂。报社发榜的当天上午,钟山就敲响了新闻部主任田春明办公室的门,田春明和张磊两人都在,好像正在议论什么事情,见钟山进门,都住了嘴,很明显他们议论的事怕钟山听,或者与钟山有关。

钟山进门后便开门见山地说:“正好两位主任都在,我来是汇报一件事,我报考了青山日报社,录取了,请两位领导跟台里领导说一下,近期我就要办理调转手续。”

张磊看田春明的脸,不语。

田春明说:“在咱台干得好好的,怎么想到要走啊?”

钟山说:“我还是更喜欢当文字记者,喜欢新闻稿变成铅字的那种感觉。”

“那你当初怎么到电视台工作呢,直接到报社不就得了。”张磊插话说。

“因为那时候报社还没有招人啊,我为了回青山工作,误打误撞进了电视台。”见两人面面相觑,钟山又说,“电视台确实也是个很好的单位,这半年多,承蒙两位主任多方面关照,我觉得个人收获很大,成长进步很快。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这半年的工作经历,记得你们二位对我的帮助。”

田春明笑了一下,旋即又把笑容收起,说:“你是邹台长钦点的名牌大学高材生,我当然没有权放人,得跟台长汇报。你就回去等着听信儿吧。”

又过了三天,钟山没有得到任何回音,这面电视台里的工作,不干不是,多干也不是,弄得钟山成天坐卧不宁的,只得又去敲田主任办公室的门。

见钟山进来,田主任一拍脑袋:“瞧我这记性,你的事我忘了跟台长说了,这样吧,你回办公室等着,我这就去找邹台长。”

钟山回到办公室,边看当天的日报边急切地等待着。过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田春明才推门进来,说:“果然不出我所料,台长不同意放你走,让我问你对台里有什么意见,或者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回身关上办公室房门,又小声说:“我跟台长举荐你了,再干几个月,顶多到年底,你工作满一年了,考虑让你接任工业组组长,台长没有反对,我理解是默许。都要提组长了,你还走啥呀,就在咱台好好干呗。”

提到组长,钟山就想起了老阎,内心不免涌起伤感,心说:这个组长算个啥?不过是一张内部粮票,带头干活的,张磊没当过一天组长,不是也直接提了副主任吗?想到这些,更坚定了离开电视台的信心。说:“台里能接纳我,对我已经是天高地厚,我能有啥意见,只是像上回跟你说的,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文字记者。如果台长不同意,我自己去找她。”

田主任有点不高兴了,说:“你小子还真犟,报社哪里赶得上咱台好?单说那小破楼就没法跟咱台比,稿费也比咱这里低一大块,我包你去了就后悔。”说完就推门走了。

钟山乘电梯下到六楼,敲601台长办公室的门,半天没有敲开。心想台长这一会儿就走了么?再一想一定是老田撒谎,要么是三天前就得到了台长的旨意,要么就是根本没有问台长。

第二天早晨7点半钟,钟山就来到台里,在601台长办公室门外边等邹台长。等了大约一刻钟的样子,台长来了,见钟山站在门外,并不感到意外,将他让到办公室,让在真皮沙发上坐下来,还用茶杯给他倒了杯开水,像对待一个外来客人。然后自己坐在茶几另一侧的沙发上,说:“你的事,田春明都跟我说了,我也表达了意见,不希望你走。报社那边广撒英雄帖,我们这边也求贤若渴呀!你是我们招来的,怎么可以让他们随随便便说挖走就挖走呢!我已经给孟总打电话表明了意见,他表示松口了,说听从你自己的选择。”

钟山说:“我的选择很明确,已经跟田主任说了,就是想实现自己当一名文字记者的职业理想。”

邹台长说:“既然你决心已下,强扭的瓜不甜,我也不强留你。你来台里,是你老父亲的意见,我建议你还是回家再跟老局长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态度。”

钟山说:“邹台长,我今年二十五岁了,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作主,没必要什么事情都找家长吧。而且,我虽然从情感上来说尊重我的父亲,但是并非对他一切立场观点和所作所为都表示赞同。”

说这番话时,钟山内心中涌现出的是13年前的旧事,邹台长大约也忆起了那段往事,叹了口气,说:“你既然态度这么坚决,那么这个字我就给你签了。俗话说好聚好散,希望电视台给你留下的是美好的印象。”

钟山也觉得话说得有些过头,应该往回拉一拉,就说:“谢谢邹台长如此宽宏大度,到报社后,我会好好工作,绝不会给咱们台抹黑。”

晚上下班,钟山回到父母家。儿子忽然回来,母亲有些措手不及,忙下挂面炸肉卤,又洗了水萝卜和小生菜两样蘸酱菜。母亲忙活的工夫,钟山进到父亲的房间,坐到写字台前,看着父亲的脸,低声说:“我调报社的事定下来了。”

父亲点起一支香烟,眼里盯着放进烟缸里还没有燃尽的火柴杆,说:“这事儿小邹来电话跟我说了”,见钟山没有下文,又说,“你现在也为人夫、为人父了,有句话我一直想跟你说,我跟小邹,是纯洁的同志友谊,不是你想像的那样。”

父亲忽然冒出了这样一番话,钟山不知道该如何接茬。

父亲又说:“不管在哪里工作,我都希望你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爸爸这辈子是这样做的,你们邹台长也是一样。”

“我会的爸爸,放心吧。我不敢说一定能给您争光,起码不会给您脸上抹黑。”钟山态度坚定地说。

“嗯,这样就好。还有就是要做个好丈夫,好父亲,事业和家庭,男人两件大事,哪一个也不可以偏废,否则人生就是不完整的。”父亲继续语重心长地说。

钟山点头表示赞同。

这时,母亲在外面喊“山子饭好了”,父子两个的谈话也就此结束。

同类推荐
  • 随想记壹之有朋自远方来

    随想记壹之有朋自远方来

    我是楚志木,一个好奇心爆棚的新闻天才。我要给你讲的,是我的学长,和他青春里的故事。
  •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一个企业退休人员的遭遇。读者为中老年人群。怀旧、幽默,反映现实百态。
  • 21世纪穷窑

    21世纪穷窑

    将来,要有属于自己的小酒馆,过一个平凡悠闲的生活,偶尔与来往的酒客说谈有趣的故事,悠闲下更可以学学乐器,看看书!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活不成周星驰的电影,就只能做张学友的歌!一生最大的遗憾便是,从人海中相遇,从人海中相离!(本书已建群,群聊号码:629306685欢迎各位书友入群探讨!)
  • 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绝境重生的体验。从孤独绝望到挣扎反抗,重新认识人生。谨以此书,记录抑郁了的这三年。
  • 相约在地铁

    相约在地铁

    地铁故事,回忆过往。本文讲述了地铁里的真实故事,这里,有爱,有恨,有情,有义,更是有你意想不到看不透的人心。
热门推荐
  • 我叫术士

    我叫术士

    这是一个游戏在现实世界里的故事,方石再次失业,在玩游戏的时候出了点意外,然后发现自己成了现实中的游戏角色,一个术士,于是方石开始用这个有趣而新奇的身份展开了自己全新的人生旅程。从一个个的邂逅和相遇中,在与一个个不同个性人物的交流当中,在一次次的碰壁和欣喜当中,在一次次的失去与获得当中,方石不知不觉的成长着、蜕变着。让我们随着他的都市冒险历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和思索一下生活的真相吧。
  •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成为优秀男人的9种资本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成为优秀男人的9种资本

    无论任何时代,作为一个男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一番顶天立地的事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得到他人的尊重。然而,并非每个男人都能获得成功,毕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成功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都是汗水、泪水,乃至血水的结晶。作为一个二十几岁的男人,是风华正茂的年代,是事业成功的起点,有的是激情,有的是希望。然而,这一切只造就了一种成功的可能,要想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必须具备一些其它的资本。
  • 恶魔校草,别过来

    恶魔校草,别过来

    她宋小顾乖巧懂事她发誓自己真的只是想要卖个萌,赚个钱,然后混个小日子,愉快的生活一辈子来着的。她只是一个不小心的将“安眠”的校草的“果照”复印了将近几百张卖个了他的那些个疯狂的女粉丝而已。结果自己就真的一个不小心的被安眠给盯上了!然后!然后……再然后……她就扑街了,哦,阿门。
  • 皇明恩命世录

    皇明恩命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炎徼纪闻

    炎徼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相遇在对的季节

    相遇在对的季节

    有时候老天爷总是毫无理由地把我们连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无数次的相遇,有的人被连起来是快乐,有的人是悲伤,但更多的,还是纠结,可是谁不希望自己会在对的季节遇到对的人呢?
  • 喂我好像喜欢上你了0a

    喂我好像喜欢上你了0a

    “乖乖女”“小公主”“混世魔王”还是“腹黑女”,她时而聪明冷静,时而冷酷无情,而时而呆萌可爱。在敌人面前绝不手软,在朋友面前仗义执言,在特殊人面前完全是个傻子,对!就是个傻子,忙前忙后帮别人牵红线,当月老,可没发现自己的幸福也在慢慢向她走来。在樱花树下,樱花漫天飞舞“喂!我好像喜欢上你了!”男孩冷酷酷地羞红着脸对女孩讲道。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 大太监的美差

    大太监的美差

    清同治十一年暮春时节的一个下午,夕阳显得无比妩媚,把北京紫禁城九重宫阙的金色琉璃瓦涂上了一层瑰丽的红光,使之显得更为辉煌壮观。只听吱呀的一声响,紫禁城正面五凤楼下的左夜门打开一条窄缝,从里面闪出一个人来,身穿浅灰色太监常服,头上的顶子闪着蓝光,回头朝门里打了个手势,然后疾走几步,一头钻进早已等候在门外的那顶簇新的蓝呢子小轿。两个年轻矫健的轿夫相视一笑,伸手抓起轿竿轻轻举上肩头,然后迈开快腿转过端门、天安门,再向西拐,顺着长安西大街径直而去……
  •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夏日青龙寺寻僧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