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300000003

第3章 城乡暴力团

最近不知怎么脑子进水,几次三番把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说成《城乡暴力团》。估计是被微博上祖国大地此起彼伏杀声连天的各种城乡暴力拆迁团给整的吧,哦也,城乡暴力团,笑纳。

我的朋友南岛有一天在微博上抒情:“理想的城市要有咖啡馆、沙龙、歌剧院、梧桐树与革命。”听上去这哥们好像还没从巴黎的春梦中醒过来,那么除了咖啡馆、沙龙、歌剧院、梧桐树与革命,还得有老佛爷打折的LV吧?“革命”二字实在容易引发歧义,于是我的妹妹火蜥毫不客气地在微博上质疑南岛:“革命不是理想城市的特质,打个比方,不断革命的城市就是一个不停割掉痔疮,割了又长的屁股。”

话糙理不糙,没错,理想的城市最不需要的,就是动不动就大卸八块的革命。而镰刀是割不了痔疮的。

北京和北平拦腰斩断,在经历过三次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革命之后——50年代拆城楼城墙,60年代打砸抢,而90年代以来权力与资本联手,至今仍在不断革命中。中国的城市规划如同专割痔疮的江湖游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割了再长,撕了再贴,那些贴满游医广告的电线杆子就是城市的图腾柱。

著名新锐建筑师马清运前几年赤裸裸鼓吹过一个“城市的过期与再生”的理论,所谓“过期”等于作废,所谓“再生”则是革命的近义词。马提出了一个无比诗意的理论:城市应向农业学习,像农民播种耕作收割一样去规划城市,“农业的秩序是理性生活的最高境界,农业的理想建立在未来对现在的删除上”,“农业文明有一天将会复兴,世界上会出现‘什农城’(agricity)。可擦改的规划才是真正的规划。而西方国家的土地私有已经把这种理想完全抹杀了,当然也就没有投入智慧。但中国仍有可能!中国是规划理论和程序刷新的真正环境。因为土地是公有的!”

哦也!相当哦也!这一番话精彩得令人发指,没有比这更能道破中国城市改造乃至整套“中国模式”的实质了:未来对现在的删除,也就意味着现在对过去的删除。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别看某些新生代建筑师多么时髦,骨子里还是毛主席的红小兵。

“因为土地是公有的!”——地产商和政府部门以及建筑师神圣三位一体,将这一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国城市第三次革命浪潮的实质,某些建筑师的可笑在于不单纵身一跃加入这一利益共同体,还要站在人类文明的牌坊上高唱革命赞歌。马清运理论的新意是用乡村乌托邦来给城市涂抹润肤霜,殊不知如今农村早就沦为城市的痔疮。农业文明有一天将会复兴?我只知道眼下的现实是城市对农村的删除,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删除,暴力对文明的删除。中国地产广告的上联是:诗意的栖居;下联是:野蛮的拆迁。

十年前,一位朋友给我看过一份宣武门菜市口一带“打造世界传媒大道”的规划案。朝阳区玩CBD,西城区弄金融街,海淀区搞中关村,那宣武区就折腾世界传媒大道吧。宣南一带原本就是清末民初的中国传媒发源地,如今附近也有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你压根没听说过的《中国水利报》《中国医药报》等等报社,如果再把国外媒体驻京办通通都给吸引过来,俨然就是一北京舰队街了。

但请问这个号称要扔下三百亿倾力打造的世界传媒大道如今死哪儿去啦?菜市口这砍头的地方现在被五马分尸,宣南在“世界传媒大道”的时代也几乎一命呜呼。十年前的菜市口,骡马市大街和南横街一带的几十家清末民初报馆尚能觅得不少旧址,但世界传媒大道的牛皮刚吹出去不久,五四时期传媒司令部《每周评论》位于米市胡同六十四号的旧址竟然就惨遭拆迁,连共产主义革命老巢都可以被端掉,那还有什么不能端掉的?官方搞笑地说是“异地迁建”,但听说过坟墓迁建,没听说过故居旧址可以迁建的,要不干脆把《每周评论》迁到嘉兴南湖去?要这么干的话,不如把梁启超胡适鲁迅等等一网打尽,让他们结成七十二家房客,把他们一股脑通通塞进一个名为“天下第一楼”的名人故居世界大观,再把清末民初所有名报名刊旧址通通迁入新华社算逑。可以考虑在新华社盖一个酒楼,每一个包厢用清末民初的报馆名字来命名,比如“每周评论”包厢,专供新华社社论组使用。我这规划还行吧?

一想到一帮被跨省追剿的“反动”记者在世界传媒大道末路奔逃,我就觉得世界传媒大道应当荣获世界超现实主义城市规划大奖。当年我就开我朋友的玩笑:搞世界传媒大道,总比在八大胡同搞“世界风月大道”强吧?那么崇文区搞啥好,世界文学大道?有趣的是,不管宣武还是崇文,在行政上现在都撤销了,所谓“文攻武卫”,宣武区和崇文区这两个老字号如今把自己的名字都给革没了,可见城市规划的革命加速度,取决于红色橡皮公章,而连公章也是随时过期作废的。用马清运的话来说:“可擦改的规划才是真正的规划。”左手擦右手改,右手改左手擦,城市在他们手里就是一张被擦皱擦破的白纸。

邓云乡回忆30年代厂甸庙会,叹惜没有纪录片拍下当年盛景。如今倒是有好些关于前门的纪录片(如欧宁的《大栅栏》,张亚璇的《前门前》等),但拍的却是拆迁运动中旧城的葬礼。80年代邓云乡写老北平时还依稀能寻得一些旧物旧踪。经过90年代以来的新革命,不管是厂甸还是琉璃厂,不管是天桥还是前门,如今几乎通通只留存于故纸堆老照片了。所谓城市的过期与再生,代表作当推前门,但是重新改造后的新前门还没几年便气息奄奄,商业步行街门庭冷落,只有全聚德仍然像一个巨大的布袋在把游客不断往里塞——这家全聚德何止老字号,简直是“老子号”,正代表了这个老子吃相天下第一难看的新时代形象。

如今鸟枪换炮,不用纸张,擦改起来更快,一拍脑袋一动鼠标,城市再生和猝死就像魔兽僵尸一般儿戏。擦和改的快速轮回之间,地价房价腾云驾雾直上云霄。如此城市再生,居然被马清运誉为“向农业文明学习”,只能说地价房价有如亩产万斤放卫星。尽管如今前门引入洋人做时髦规划,似乎跟义和团精神正好完全相反,但前门在全球化时代经历的,恰恰是1900年义和团火烧几千家店铺以来最大的浩劫。

来听听三首北京的挽歌吧:何勇的《钟鼓楼》,诱导社的《新疆村》,左小祖咒的《平安大道的延伸》。

在北京这个世界最大的停车场,如今要踩个单车比开车还要奢侈。想当年何勇那句“我骑着单车,带你去看夕阳”(《姑娘漂亮》)堪称泡妞指南,而搁现在,踩着单车不单看不到被迷雾吞没的夕阳,而且踩出去没几公里,你老人家和姑娘的脸上就会变得黑又亮,招苍蝇。钟鼓楼一带确实是我最热爱的北京地段之一——或许没有之一——然而,据说官方也在动念头想把那一带规划成文化旅游广场。这不是没文化的问题,因为归根到底文化问题就是经济问题,美学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中国城建规划的一大动因是炒地皮,这是官僚资本的一大命脉,建筑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奢谈文化美学理想,是很容易装逼的。

诱导社的《新疆村》回忆了八九十年代甘家口新疆村。这个维族人社区被海淀区政府命名为新疆村,后来却又因治安问题被拆迁而消失。新疆村属于农业人口以及少数民族进入城市聚居的典型例子,而其短命也典型地暴露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宽容度的缺失。马清运只是将“农业文明”当成一个拙劣的比喻来加以利用,而最终城市“向农业文明学习”的结果,却是通过分隔乃至驱逐农民来获得“再生”。请问到底是人在割稻子,还是人像稻子一样一茬一茬地被割?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是以剥削农民和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建筑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号召向农业文明学习,就不只是装逼那么简单了。

作为世纪之交北京新造城运动的一大成果,平安大道就像一把长剑,为这座城市做了一次痛快淋漓的剖腹——不知是剖腹产还是剖腹自杀。《平安大道的延伸》就是革命时代的安魂曲,堪称新世纪北京的市歌。在这条仿古大道上,左小祖咒歌唱沿街的小人物和流浪汉,歌唱被剧变时代所删除的爱。现在删除过去,未来删除现在,一场真空的革命钢管舞,最后拍卖旧底裤。把真的推倒,然后造假;把旧的删除,然后仿旧。官方为重修永定门城楼,居然炮制噱头,向市民征集当年拆除旧城墙城楼时遗留的残砖,这个关于古城墙砖的浪漫轮回故事真令人顿生“拍丫一板砖”的革命豪情。

天安门国家博物馆前,在“城市过期与再生”的心脏地带,一座孔子雕像拔地而起巍然屹立。“文革”时老家曲阜差不多被彻底荡平的孔老夫子这下该踏实瞑目了吧?他老人家腰间竟别着一把剑,立于主席卧榻之侧,不知主席能否安眠?在耐克前门店黯然宣布暂时停业之际,孔夫子昂然在天安门开了旗舰店。这何尝不是“城市过期与再生”的最佳广告?

然而没过多久,天安门的孔子像就被拆迁了。孔子在天安门仅仅当了几天的卫兵。无辜的孔子,堪称“城市再生与过期”理论的代言人,他老人家搬进天安门又撤离天安门,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行为艺术。

柏桦《现实》诗曰:

这是温和,不是温和的修辞学

这是厌烦,厌烦本身

呵,前途、阅读、转身,一切都是慢的

长夜里,收割并非出自必要

长夜里,速度应该省掉

而冬天也可能正是春天

而鲁迅也可能正是林语堂

请允许我篡改:

这是暴力,不是暴力的修辞学

这是厌烦,厌烦本身

呵,前途、阅读、转身,一切都是快的

长夜里,收割绝对出于必要

长夜里,速度不应省掉

而春天也可能正是冬天

而孔夫子也可能正是荆轲

(2011)

同类推荐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补编: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恐惧无爱

    恐惧无爱

    因为他们真的太需要你的爱了,我想谁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你要想让另一个人爱你,那你自己起码应对自己亲人爱,不然你从别人身上获得的爱最终也会失去,因为你不是真正懂得什么叫爱。作为独立的人,我们可以丧失婚姻,可以丢掉家庭,可以抛弃财富,可以没有名誉,可以没有一切的一切,但却不能没有亲情。没有亲情,人类就将停止繁衍,就将迅速彻底地毁灭……
  • 归来的“另类”艺术

    归来的“另类”艺术

    关伟,1957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9年至1993年先后被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堪培拉国立大学艺术学院和悉尼现代艺术中心邀请为客座艺术家。在这之后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政府艺术基金,包括2008~2010年度澳大利亚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艺术基金。2008年在北京建立工作室,此后参与了多项有影响的中澳艺术交流活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悉尼。关伟的作品在复杂的象征性绘画符号中,有力地体现了当今社会、环境的两重性。他的作品是他丰富的文化储备,对社会、政治的高度关注,以及他对艺术史的广博知识的产物。关伟曾在世界各地举办了超过50届个人展览,如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魔咒-关伟2011”;同时还应邀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当代国际艺术展,如2009年第十届哈瓦那双年展。欧阳昱作为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Globalizing Australian Literature”(澳大利亚文学全球化)项目博士后研究员,曾为该项目而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以中文采访了关伟,后译成英文,此为梁余晶的中文回译。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跨越时空的长廊,思索生命的意义;走进岁月的角落,寻找快乐的源泉。一滴水里有一个海洋,任生命之舟在波光里尽情荡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缔造心灵的海洋;一朵花里有一个春天,任青春之花在春天里肆意绽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营造时光的春天。让广大读者在优美的文章中释放,在醉人的书香中感悟,通过文章点拨和自身领会,感悟人生百态,点亮生命的希望!
  • 荒火

    荒火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个性散文。他笔下描绘的大漠与草原、山脉与河流、城市与乡村、军营与军人、爱情与哲思无不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他那弘扬塞外这片热土的淋漓尽致的浓墨重彩散发着青春的艺术魅力。他的散文作品极具语言艺术功力气势恢弘张扬有度重情重义一反时下流行的甜腻格调令人耳目一新也令我们赞叹不已。他的军旅散文以气势磅礴却又清新细腻的铁血风格独树一帜在军旅文坛上。
热门推荐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

    章小月有个毛病,下床气。醒来后,不言不语坐在床头独自发一会儿呆,这个动作至少要持续五分钟。五分钟内别人不能招惹她,一招必定犯毛,杀人放火的大事倒不至于发生,挨一顿臭骂那是肯定的。洪亮本来不想打扰小月,可他们公司今天要开一个月度表彰会,部门经理要求员工必须正装出席,所谓正装就是西服领带。眼看上班时间到了,洪亮在自己的箱子里怎么也找不到那条小斜格的蓝领带,他耐心地等了小月四分钟。洪亮心急得厉害,冬天的2路公交难等,有时候半个小时不见一辆。误了头班车,后面所有的事都迟一步。看到小月的眼珠子转了几下,他认为危险期已经过去。
  • 我的丈夫马海德

    我的丈夫马海德

    马海德(乔治·海德姆),一个年轻的美国医学博士,他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赢得了人们深深的钦佩。他生前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使人永远难以忘怀。《我的丈夫马海德》讲述了1936年6月,马海德(乔治·海德姆美国医生)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历尽艰辛来到陕北苏区,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故事。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在西方人士中,他是第一个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人,是唯一参加过红军、八路军、解放军的人;是唯一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四个中国革命历史时期的人。
  • 冷漠总裁遇上小狐仙

    冷漠总裁遇上小狐仙

    岁月流转,千年轮回,千年的修行灰飞烟灭,千年的辛酸泪流成海,千年之后,已修行两个千年的胡颜心发现她根本无法忘掉自己被爱轻易放弃的心痛,“前世他负了我,今世,我要他用泪来偿还!”于是胡颜心和妹妹胡小歌来到了滚滚红尘,今生,那个欠她情债的牧之凡已是天香集团的总经理,和林婉香已有婚约。为了促成姐姐胡颜心和牧之凡的婚事,胡小歌千方百计阻止牧之凡和林婉香在一起……胡颜心却在婚礼上选择了逃避……
  • 实验室的风波

    实验室的风波

    王小娅颇感幸运的是,来美国的第三年就进了一家著名的生物制药公司。公司在依山傍海的城市尔湾。尔湾位于加州洛杉矶与圣地亚哥之间,受墨西哥暖流的影响,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它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发建设的新型城市;有著名的大、中、小学校,有显赫的公司、厂房、购物中心和医疗中心;有无数的豪宅和花园公寓。
  • 大亨的小债妻

    大亨的小债妻

    原名:总裁的还债女人该死的,是谁碰了她一下,害的她托盘里的酒撒在了正在和某个美女调情的男子身上。“什么,二十万?”就这两块破布值二十万,肯定是碰瓷来的。直接被某个男人带去了全市最顶尖的百货商店,在店长的微笑介绍中,原来真的要二十万呀找不到那个推自己的可恶男子,十二般不愿意的先答应只好赔他了,哼哼,我真的会赔你吗,三十六计最后一计是什么,逃。可是为啥没想到一个月后再见到这个男人,这次这个男人不仅要本金还要附带利息,还将自己的家庭地址甚至自己的过去二十几年查的清清楚楚,看来不还是不行的了。“可是,俺是真的没有钱还你了。”某女可怜兮兮的说道。“那就用你的身体来还了。”某男酷酷的说道。虾米,为啥一次不够,还要两个月,卖糕的!为了弟弟能够顺利的上学,她迫不得已成了他的情妇与秘书,让她在道德跟前抬不起头来,可谁知,自己竟渐渐迷失了心。他有了美丽的未婚妻,出生名门,高贵典雅,更重要的是她爱他,而他也爱她,他们站在一起,所有人都说他们是一对璧人,天造地设的一对,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失落的她“我不管你爱不爱我,但是我想让你知道我爱你。”鼓起勇气对他表白“你不配爱我。即使我们以后在街上见面,也是路人。”冷酷无情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她是他情妇的事情还是被曝光了,媒体杂志把她写的非常的不堪,这对他而言,无疑是自己众多八卦中很小的一条,微不足道,而对于她来说,确是一场毁灭,自己能做的,就是找一个陌生的地方,静静的让时间舔着自己的伤口。“不好意思。”走的匆忙,不小心碰掉了一个孩子手中的可爱多,慕子寒抱歉的说道。“没关系。”田若兮淡淡的说。然后放下手中抱着的孩子,说:“宝宝,我们将这个拾起来扔进垃圾桶好不好?”很熟悉的声音,慕子寒回首,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所谓,梦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见那个缩小版的他拾起地上掉下的可爱多,拉着若兮的手,走到不远的垃圾桶旁,扔了进去,临转身时,冲着他笑着,用稚气的声音说:“叔叔,没有关系。”即使隔着人群,也能听得清清楚楚,怔在原地,没有了反应,待到自己反应了过来,那个一大一小的身影早已淹没在了人群里。再见是陌路,她做到了,而他没有做到。伤害过后,他们还会在一起吗?票票越多,收藏越多,更新越快哦!这篇文以诙谐为主,本文男主腹黑,女主皮黑,后半卷小虐!渺渺的现代都市新文:《黑道总裁之借腹生子》链接:上卷:
  • 痴心红颜惊鸿剑

    痴心红颜惊鸿剑

    叶孤鸿真的醉了!西湖的夜色恰如西子凄美的容颜,本就令人心折!更何况叶孤鸿横卧长堤,喝了一整坛陈年绍酒,焉能不醉?醉眼朦胧中,叶孤鸿举头望月,但觉胸中的酒意随着湖中的柔波轻轻荡漾。暗夜中谁的玉指轻弹,琴声如莲子的清香沁人心脾,撩拨得人难以自制。一声长啸,叶孤鸿拔出腰间那柄名动天下的惊鸿剑对月而舞。谁能料想一代名侠的舞姿竟是如此飘逸绝伦,似惊鸿般一瞥而逝,又似欲乘风归去……琴声渐行渐远,杳如黄鹤。叶孤鸿回剑归鞘,长身一振,直向湖心掠去。
  • 出息

    出息

    我这人,打小身板就熊,刘发他爹说我像个“秧子”。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啥叫“秧子”,从他的语气和旁人的笑声里,我猜测可能不是一个好话。于是,我就骂他,说你儿子才是“秧子”,你是“老秧子”。大伙听我这么骂,都哄堂大笑。等我稍大些,才知道“秧子”是一些农作物移植前的幼苗,比如茄子秧子、地瓜秧子。刘发他爹说我是“秧子”,并没啥恶意,只是笑话我体格不好,弱不禁风罢了。十六岁那年,我怀揣着公社中学的毕业证,乐颠颠地回家当了社员。
  • 追回沈夫人

    追回沈夫人

    爱上他,拥有他,她以为这就是幸福,可从云端跌下之后她才明白,从始至终她只是一个活标本!逃离六年,终是没能躲开他,再遇到,她告诉自己决不能再爱上他!可当事件的误会拨开,他们之间又该何去何从?本文轻虐,更多的是温情。
  • 长安花开不见君

    长安花开不见君

    大概太过轻易的爱,得到就不会珍惜。所以太过轻易得到的人,总是弃如敝履。如果相爱是一个诅咒,那她大概永生无法脱身。因为无论她再怎么想一剑断情,却发现永远忘不了那人。等过了一季又一季的花开,这一次,他会不会如约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