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9800000005

第5章 城中村小院

王一元在结束工厂车间的实训后,公司安排他跟老业务杜于乐实习。依照传统习惯,王一元称呼杜于乐为师傅。

师傅杜于乐是位四十多岁的中年老大姐,上海人。她原来是浦西一家国企纺织厂的挡车工,多年前从企业下岗,迫于生计,中间做过很多行业,打过很多杂工,甚至还自己摆过地摊,虽然一直也没赚到什么钞票,但反倒培养出了她不屈不挠,开朗,作风泼辣的性格。

杜余乐后来经人介绍,她毅然决然到浦东的一家印刷厂做起了业务员,不想反而慢慢的做了出来,业务上混的风生水起,行业内都称呼她为铁娘子。前年她老公工作调动到虹桥国际机场,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她就跟着跳槽到了台沪公司。

先是在公司,师傅杜于乐教了王一元一些基本的业务方面的常识,主要是各种各样不同样式,不同纸张,不同工艺的纸制品和包装材料的基本概念,报价的计算方法和方式。

在王一元这些基本掌握了以后,杜余乐然后带着他在外面跑了两个星期业务,教会了他一些常见的寻找客户的方法和技巧,公司产品的交货期,交货方式,以及价格和付款方式等业务方面的基本流程,还向王一元大致介绍了上海其它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印刷公司及他们的相关产品,竞争优势等等和业务相关联的一些基本情况。

杜于乐是个热心人,又曾经下过岗有过自己创业的经历,所以富有当大姐的同情心,他觉得王一元一个人在上海也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在教王一元的时候基本没有保留,面面俱到;王一元也对即将到来的业务员的工作充满想象和憧憬,学得非常的认真和仔细,有时还生怕自己会忘记,不时的掏出小本子记上几笔。

王一元这时候吃住都在工厂。台沪公司印刷厂的宿舍是在后道车间的上面加盖的一个夹层。宿舍房间是由木板和石膏板搭建的一个个小格子间,没有窗户。房间因为屋顶没有隔热层和通风,冬天格外的寒冷,一到夏天却又异常的闷热。虽然老板照顾,让王一元住了单间,但没多久他就遇到了许多问题,觉得很不习惯和厌烦。

首先是要忍受工厂内日夜不停的各种机器发出的噪音和人来人去的各种响动和说话的声音,特别是生产部门的工作是两班倒,一到半夜十二点交接班,所有这些声响,一到深夜便穿透那薄薄的简易墙板,显得格外清晰,碰上王一元哪天有了心事,本来就辗转难眠的时候,就更是深入人心,仿佛一把把小铁锤一下下的在敲打自己脆弱的神经。

二是因为公司业务部只有他一个人住厂里,所以往往车间碰到有生产上吃不准的事,比如对色,打样,拼接尺寸等等,往往丁经理一个电话,哪怕王一元十万个不愿意,也只能乖乖的披上衣服下楼。

以至于后来,就是白天听到丁经理那浓郁的台中口音普通话,王一元都瞬间就会觉得声音仿佛被无限放大,在耳朵里嗡嗡作响,无端地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甚至有一丝恶心的排斥。

于是,王一元想趁着刚上手做业务,时间还有些自由的机会,就动了想搬出工厂居住的念头。

对于搬离工厂,王一元其实心里明白,这些都还不是最主要的,都只不过是一些表面的原因。真正最主要的原因,是王一元近段时期,特别是从年初横下心离开宁波到上海以来,日益感觉到的一种沉重的焦虑和恐慌。

到明年的十二月底,王一元就三十岁了。“论语”中孔子说男子三十而立,是指男人在三十岁时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也就是说三十岁的男人,这时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三十做事和于礼,王一元甚至清楚的记得在初中的语文书上就曾有这么一句话。

简单的说,三十岁,人就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而反观现实中的自己,王一元仅仅只是感觉到了青春的快速流失,感觉到了时间的易逝,感觉到眼里渐有的沧桑。

可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成家立业,养家糊口,他却还没有一样实现,更要命的是,现在的自己,看起来离这些都还是相当的遥远和缥缈,甚至连若有若无的影子都还没有,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还会不会实现,能不能实现。

也就是说,他现在急切的需要一种改变,他至少想要变得比现在的自己要好一些,哪怕是只有一丝丝希望,或者一线曙光。

说白了,他需要机会,而要有机会,就需要与外界多接触,需要有一定的自由。而搬出工厂,就是王一元当时能想到的基本的现实的想法和需要。

后来经公司的同事介绍,王一元搬到了现在的七宝镇星占路上的这个小院。这是一个靠近吴宝路的标准旧式上海农家小院,小院白墙黒瓦,两层楼房。

院子靠西边有一口房东自打的水井,上海不缺水,挖地两米就会有水渗出来,可这口水井不仅打的很深,井底还放置了细白沙,故以打上来的水很清,还冬暖夏凉。

房东家四口人,一个老太太,房东夫妻俩和他们的女儿,一大家人占了楼下的大厅和厨房,以及楼上的两间卧室。因为有利可图,房东把院子东西两厢加砌改建成两排简易的石棉瓦房,这样加上楼上楼下他们自家用剩下多余的房间,小院共有十多间房全部用于出租。

房租倒是不贵,根据大小朝向楼层等三百至六百元不等。每间房单独使用火表,门口还搭建有简易的灶台,自来水是一个大水管下接了十多个小龙头,每一个龙头安装有一个水表,打了编号,供各家单独使用。

从小院出来左拐沿星占路走五十米就是吴宝路。那时的吴宝路,特别是从吴中路到沪青平公路这一小段,一端连着虹桥国际机场和东方国贸批发市场,一端连着台资企业台尚糖果的千人大厂。

这条总共只有一千来米的狭窄街道,两侧遍布着王一元居住的这种房屋,尽管巷陌狭窄逼仄,房屋密集,污水横流,因为廉价的房租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却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整条街道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包罗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装满了成堆的各式各样店铺,全国各地各式风味的饭店排挡,各种不同消费档次和需求的娱乐场所,还有见缝插针的微型工厂和仓库。在这里找工作,只要不挑剔就相对容易。

当然,重要的是在这里生活上面的东西应有尽有还超乎便宜,房租便宜,日用品便宜,吃饭便宜,洗澡便宜,连找小姐XX也都便宜。王一元花30元就在一处修车摊上买到了一辆八成新的捷安特自行车。

仿佛每时每刻,这里都有无数的外来者扎堆涌向这里,贩夫走卒,泥水工匠,外表光鲜内心疲惫的白领,心高气傲而又底气不足的各式所谓老板,还有来来去去送快递的,甚至是伙夫僧尼,乞丐流浪者,卖药的,算命的......这里人实在是太多了,从早到晚充斥着来来去去此起彼伏南腔北调的吆喝,三教九流,红男绿女,一切都显得热闹混乱和拥挤。

而到了夜晚,这里又变成了人间天堂,霓虹闪烁,烟尘四起,纸醉金迷,人声鼎沸,各路痴男怨女,绿林好汉,整个街道仿佛都要被抬了起来。

王一元后来一度很怀念在这个小院生活的日子。在这个小院二楼的那个方寸之地,王一元在这里呆了有一年半多,大部分的时间里,只有一台简易的收音机和书籍陪伴,偶尔还有从楼与楼间空隙散落的阳光和夜晚从窗口爬进来的月色。而在窗外,就是充满着喧嚣和动荡的生活。

很多人可能很难想像,在这个光鲜美丽的上海大都市里,有一类人,或许就在与我们一路之隔的这些城中村落,在黏黏而潮湿的空气里自由而野蛮的生活,他们有失落,迷惘,或者还有生病,死亡,也有漫步,也有停顿,还有成长奔跑,有坚持,有觉悟还有幻灭,他们用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方式,述说着我们不愿意深探的人生命运。

那些在这里每时每刻发生着的人和事,或亲眼所见,或道听途说,让王一元对生活和人生多了一些理解,对自己的未来也隐隐多了一丝期待。

很多年以后,王一元都觉得,回忆都是可以这么的近。

同类推荐
  •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原名《房奴,向钱冲》何国威签购房协议的时候手都在发抖,毕竟几十万的借款,两百万30年的贷款,人生之路仿佛一下子失掉了很多可能,连上班吃个外卖都要计较着怎么划算……蓝清灵说自己是个太懂事的妻子,一个梦中的婚礼也没有,连婚戒都没有买,双十一看中好多东西,衣服包包化妆品,都加了购物车。最后一点结算,发现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想到每月还要还房贷,于是她一个个把那些想买的东西都删除了,只留了一些要买的生活必需品……那年,他们才26岁。在供房还贷的日子,他们基本砍掉了娱乐和无谓的消费。自己做饭,周末也不逛街了。但也因压力大,赚钱欲望也大了很多,工作方面更认真努力,拼命加班,少了很多浮躁和懒散。致奋斗中的房奴们,让我们一起向钱冲!
  • 王牌大记者

    王牌大记者

    有位前辈告诉我:做记者简单,做一名好记者太难,难在有没有良心。一开始,我还不懂,甚至嗤之以鼻。但,采访过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后,我懂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中,良心是多么的可贵。我叫卓峰,我没有那么高尚,没有那么无私,但我还是有点良心,甚至还有点冲动,有点疯狂,这就是我的故事。一个疯子记者的职业生涯。
  • 远方的秘密

    远方的秘密

    为了让中国在宇宙探索方面走到世界的前沿,南秉怀等天文学家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的精神,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终于造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天眼’,令茫茫的宇宙空间亮起了一只观测最远的‘中国眼’。为此,南秉怀、程学东等科学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让中国在天文领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谨以此书敬献给那些为强国梦做出无私付出的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
  • 造车

    造车

    “我想造车!”韩皓一本正经说道。“就你——”周围的人都笑了,其中有人出言讽刺道。“别人造的汽车都是用钱买,而你韩皓造的汽车得用命买!”面对种种质疑,韩皓依旧不为所动回答。“既然如此,让我第一个试驾,就用我韩皓的命替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赌一个未来吧!”
  • 茶隐出世

    茶隐出世

    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城青年修文,因为一场茶艺大赛意外进入上层社会。在“贵人”的安排下,得以结识名商政要,夺冠后在商界大佬的加持下投身商海。商场如战场,修文得以阅尽三教九流,品评人生百态以及各类恩怨情仇。就在他回到家乡,以为可以过安静日子时,对手却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他致命一击。人生如梦,但有些伤害是一辈子也弥合不了的。
热门推荐
  • 三论游意义

    三论游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商王妃,狠嚣张

    女商王妃,狠嚣张

    新婚夫妻明算账。为得到自由,夏玲玲咬牙签下契约:五百万买回休书和卖身契。这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难事。且看她如何发家致富,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顾:听说,你空手套了万两白银?夏:哪里哪里,过奖了。顾:听说,你截了本王的生意?夏:承让承让,让王爷破财了。***若干月后。这顾长欢是什么心思,为何三番五次的断她财路?还有,五百万给他了,为何不给她休书和卖身契?难道,他想毁约?还是说,这也是他的报复方式?
  • 恋爱告急,甜心宝贝悠着点

    恋爱告急,甜心宝贝悠着点

    大学教授青石因为一部手机恋上研究生高材生林夕。两人在校园掀起了恋爱热潮,可是青石受不了,跑到了三亚度假。林夕穷追不舍,两人在三亚定居了下来。就在订婚之际,青石和林夕居然发生了一场意外。两个人一觉醒来,惊讶发现,互相转变了身份,而且回到了高中时代。青石成为了高中高冷校花。林夕成为了高中暖系男神。两人天造地设,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又一次走上了婚姻的殿堂。爱的火花变成了爱的结晶……
  • 重生娇妻:老公,领证吧

    重生娇妻:老公,领证吧

    婚礼当天,她被妹妹谋害,命丧海底。一朝重生,成为身份尴尬的“私生子”。虽然真实性别被掩盖,但她雌雄莫辨的美貌,却让男人女人都为她神魂颠倒。被嘲笑卑贱的出身被,当她的真实身份揭晓时,尊贵到让世人震惊。面对这些事,她都可以一笑置之,直到莫明其妙惹上官司……某帅沉声对她道:“跟了我,我来替你翻案。”她神秘一笑:“我?靳少恐怕要不起。”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博物汇编神异典释教部纪事

    博物汇编神异典释教部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鲊话

    鲊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盗走总裁心

    盗走总裁心

    他是出了名的高富帅,那时,谁提起他不会夸一句:君子端方,温润如玉。她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那时,谁惹了她,就是天王老子,她也敢揍。可就是这样的她,遭遇他,却是败得一塌糊涂。再次华丽而归后,她一路披荆斩棘,杀入娱乐圈,做一个风光无限的女明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步重生路

    漫步重生路

    陆宝宝重生了,漫步重生路,她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然后,期待有一天,面包有了,爱情有了,幸福还会远吗?可是,当爱情,是“中年大叔”;当面包,是“大叔”的附赠品,……重生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就已经被俘虏,命运的车轮会把她带向何方?
  • 满级才下山

    满级才下山

    大千世界,万族林立,有圣人传道天下,有仙人遨游世间,有帝王统治一域,强者只手遮天,弱者宛如蝼蚁,有一修行圣地,众修士所向往,其名曰: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