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长安改变了锦绫天衣的外形,把头发盘起来塞到帽子里,看起来也就是个十七八岁左右的清秀少年。
六点钟,天蒙蒙亮,昨儿个的主事汉子准时赶到林家村路口,同来的还有一个老人,想是附近邻村的人,因为林家村很多人看到老人忙上前打了招呼,语气中透着敬意。
“能请到李家庄的老李头来,这次肯定把握性大了!”有人兴奋地说着。
长安想,那老人应该是主事汉子请来的“专家”向导吧。
主事汉子现场数了下人,加上长安一共11人,一人一百果真当场就兑现了。
长安成功地混入队伍,估计主事的以为长安是林家村人,而林家村的人以为长安是主事另请来的人,倒也没人在意长安这个有点陌生的面孔。
领到钱,大家都满是欢喜,个个笑逐颜开,说说笑笑跟在主事汉子后面,一队人等不到天亮就开始向山里进发。
林家村就在山脚下,平常也会有人进山里采点草药野果子什么拿去集市换钱,进山的路都给踩出来了,并不难走。众人兴致都挺高,走的很是轻松。
约摸十几分钟,一队人就来到一座吊桥边,隔着几十米远,透着半明的晨光就看到桥头站了一个人,年岁不大的样子,一身黑衣。
黑色高领毛衣外套着一件同色的风衣,细碎的短发有点凌乱,并不是时下青年流行的那种打着摩丝油光水滑的发型,站在那里整体上给人一种冷漠疏离遗世独立的感觉,与这一群庄稼汉完全不同的风格。
主事汉子也看到了桥头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面上一喜兴冲冲地跑了过去。
两人在前面不知道说了什么,声音太小听不清,主事汉子一时不时地点头,举止态度很是恭敬。
很快,主事汉子和那名青年说完话就折返回来,神情很是振奋,冲着大家一挥手,加了一个人的队伍还是按照计划继续向山里前行。
新加入队伍的风衣青年,一路上只是默默地跟在队伍后面,全程没有跟任何人交流。
而长安的重点自然是在林父身上,一直跟在林父身边,一副乖巧懂事的模样,林父看着这个跟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少年感觉亲切多了。
第一天几乎一直在赶路,老李头果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向导,路上很顺利,遇到沟了坎了都及时的避过了,一点冤枉路都没走。
傍晚时分熟门熟路地找到一个晚上可以歇脚的地方,是以前护林员搭建的土坯房子,设施虽简陋却齐全,附近还能找到干净的水源,晚上各人就着带的干粮充饥,竟然还喝上了热水。
长安的背包本就是作作样子,自然翻不出干粮来,望望周围,大家都在吃东西自己不吃是不是怪怪的?
正想着,面前多了一张面饼,抬头就看到林父冲着他笑,示意他快点接着。
“快拿着,走时你婶子(林母)给烙的锅盔馍,就是凉了有点硬,快吃吧,叔这还多着呢,不够再要。”
长安接过饼子,笑道,“谢谢林叔,叔,你真是个好人!”
林父听了哈哈大笑,“快吃快吃,吃了赶紧歇着,走一天都累了。”
长安慢慢地啜着饼子,四处张望,立刻有了新发现,不带干粮的竟然还有一个人!正是那名后来加入队伍的青年,此时正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呵,怪人一个!
第二天还是继续在山里赶路,路没有第一天好走了,好在没有人抱怨都在认真赶路,晚上没有小土屋,勉强找到了一个挡风的山洞。
山洞不深,众人拾捡了些柴草,在洞口处点了一堆篝火,这样将就着过了一晚。
这两天长安一直注意着林父,生怕他一个不小心跌一跤,后来想想前世林父是在回去的山路上摔断了腿,眼前连灵芝草的影儿还没见着呢,前期应该没什么危险,便没开始那么紧张了。
照这么说,这个队伍最后一定会找到灵芝草,那她就跟着大部队划划水混个经验就行了,很轻省,回去的路上护好林父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