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6800000124

第124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1)

崔文生把事情说了一遍,自然是避重就轻,崔玉言的过错是肯定逃不掉了,但是这其中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冒犯的对象。

《名例律》中记载了五刑制度,由轻到重分别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崔玉言当街调戏女子,仅在言语之间,没有身体接触,不算是一个很重的罪。如果对象是普通良家妇女,最多也就是苔刑,拿鞭子抽,再罚款而已。但白巧巧是有诰命在身的命妇,当从重判刑,受仗刑,再罚款,不涉及到‘徒、流、死’。

李牧身为县侯,为自己的夫人出头,把崔玉言吊起来打,已经算是用了‘苔刑’,而且是动用了私刑,按律来说,是不合规矩的。如果崔玉言因此被打死了,李牧则要受到惩罚,虽不至于死,但至少也要被判‘流刑’,这也是崔文生不担心李牧会打死崔玉言的原因。

但若崔玉言调戏的对象是李知恩,情况则要反转了。李知恩是下人,奴隶,贱籍。唐律规定,贱籍的奴隶,等同于牲畜。就算崔玉言调戏了,甚至非礼了,也仅需要赔钱而已。不涉及到动刑,这样一来,李牧鞭打崔玉言致伤,就是他的不对了。崔文生可以据此反告,李牧就惹下了麻烦。

崔文生来找长孙无忌,是想要得到他的支持。他知道几日前李牧发配工匠的事情,认为长孙无忌心中对李牧存有怨恨。如果长孙无忌能出手帮一把,李牧就算擅动起了民愤,最后也必将一败涂地。以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不用多说什么,稍加暗示,大理寺的官员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自然就知道如何做了。

在崔文生口中,崔玉言调戏的对象是李知恩,而不是李牧的夫人白巧巧。他打得正是倒打一耙的主意,想借长孙无忌的威势,反给李牧一个教训。但他预想中的事情没有发生,长孙无忌听到之后,只是眼皮微微抬了一下,道:“老夫猜想逐鹿侯断然不会无故殴打你的侄子。这件事情,孰是孰非,还是让大理寺来定夺,老夫也帮不上什么,你下去吧!”

崔文生目瞪口呆,还想要说话,被长孙无忌眼神所慑,没敢开口。转身走出官署,心中不安了起来。他本以为,长孙无忌一定会出手相帮,但是现在看来,长孙无忌竟好像怕了李牧一样。

这绝不可能,没有道理呀!崔文生百思不得其解,忽然,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登时吓得冷汗淋漓。

这天底下能让长孙无忌不敢招惹之人,只可能是皇帝要保的人。李牧近些日子圣眷正隆,难道连日来他身上发生的诸多事件,其实都是陛下在主使?

难道陛下要对门阀世家下手了么?

越聪明的人,脑袋里想的事情也就越多,产生的联想也就越多。崔文生脑袋里浮现出李世民的影子之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对了。

现在崔玉言在他心里,已经变成了陷阱中的诱饵。如果他去救崔玉言,就会踏入李世民的陷阱,会引发出什么后果,他想都不敢想。崔玉言虽然重要,但他只是一个人,在门阀世家和皇权之间的博弈中,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崔文生真的不知该如何去做了,踟蹰了半响,他还是上了马车,打算到现场去看看情况,探听一下李牧是怎么想的。对抗他是不敢了,为今之计,只能是尽量满足李牧的要求,看看能不能换下崔玉言一条小命了。

长孙无忌来到窗旁,看着崔文生远去,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冷笑。本来他还当崔文生是一个人才,但今日一事,让他对崔文生的看法一落千丈。崔文生竟然把他的气度,想成如市井小民一般。认为他会因为与李牧之间的一点矛盾,就会心生怨恨,还妄想借此拉他下水,一起对付李牧。

且不论气度如何,崔文生也不想一想,博陵崔家乃是山东士族一系,而长孙无忌是关陇军事贵族,两股派系争斗不断,长孙无忌怎么可能出手去帮对头。

再者说,没有人比长孙无忌更了解李世民对山东士族的忌惮,寻机会打压都找不到呢,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机会,他会傻到去与李世民的意愿相悖,去帮助山东士族?

长孙无忌能做到两不相帮,都是出于他对李牧的忌惮,否则换了一个人,此时他已经去见李世民,落井下石了。

李牧跑出人群外,与王虎等人汇合,等着崔家来人。但是左等右等,人也不来,眼看着日暮西垂,李牧有些着急了。崔玉言现在被吊在坊门上,出气多进气少,要是真死了,也是一件麻烦事儿。他不死,错都在他身上,打了也白打,他要是死了,错可就在自己身上了,到时候可就不好办了。

就在李牧想着要不要找个台阶,先把崔玉言放下来的时候,崔文生赶到了。有了王仲远的前车之鉴,崔文生没有过来与李牧当面交谈,而是让家丁传话,问李牧这件事如何才能了结。

李牧等得就是这个,其实今日之事,白巧巧压根就没有被冒犯,崔玉言上来就奔着李知恩来的,调戏了两句双方就打起来了,还挨了不少拳脚,着实也是倒霉。李牧把事情闹这么大,一是要立威,二也是看崔玉言不顺眼,三,他看上了崔家的店铺。他早想在东市盘一个店铺了,嫌贵没舍得,今天有人送上门来,不讹一个他都觉得对不起这么大的声势。

当下李牧也没客气,反正是传话,就算崔文生想要倒打一耙,他大可以不承认,没有关系。李牧把条件摆了出来,一,崔玉言可以放,但是崔文生必须承认管教不严,登门道歉,然后把崔玉言赶回博陵,不得再出现在长安城中。二,就是店铺的事情,房契拿来,此事了结,否则就大理寺见。李牧有信心,抓住长安县派出衙役跨界抓人,还有门阀世家子弟品行不端这两点,足够王仲远和崔文生喝一壶了,不怕他不答应。

果不其然,崔文生连讨价还价都没有,一口答应了下来。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买卖即将成交之际,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同类推荐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她为沿岸人民积聚了大量的财富、缔造了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沿岸就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70多座,犹如一篇篇浩繁的“史书”,在这里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奥秘。本书介绍了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和发展,以及古埃及文明的重要地位。
  • 攻约梁山

    攻约梁山

    人生从争生命权开始就是遭遇战。狂人赵岳逆入北宋末,有爱大宋幸福上进的家,面对的却是急剧转变的历史轨迹,腐烂统治、废物军队、麻木浮华民众、湮灭的血性勇气、凶猛逼近的天倾血洗。玩科技的精妙双手不得不举刀。充满科技创想的头脑,不得不布控世界......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新书《小宋腾龙》,敬请关注!!
  •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回到三国成为吕布,收猛将,拥美女,入主汉中。定西北,入西南,灭刘备,平江东、北伐中原,一统天下,万国来朝。
热门推荐
  • 仙房

    仙房

    第一至宝造化神壤落到齐风手里,竟然没有变成洞天福地,因为这家伙当时正在被雷劈。一座神奇的房屋,帮助被断言无法筑基的齐风以坚毅心智走向修仙大道,纵横仙魔万族!
  • 狂暴战途

    狂暴战途

    楚家弃子楚枫,天生经脉破损,无法觉醒命魂,意外得知一切因果,手持修罗战戟,脚踏狂暴之路,成就一代绝世武神!
  • 剑不在江湖

    剑不在江湖

    茅七,十五岁出任点苍派掌门,十六岁下苍山。遇一众武林群像。
  • 洞灵真经注

    洞灵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还珠格格第三部(全集)

    还珠格格第三部(全集)

    小燕子和永琪之间出现了第三者?这对欢喜冤家与江南才女知画间的三角难题要如何解开?晴儿和萧剑相爱却不能相守,两人痛苦不已,他们要选择分手,还是不顾一切地私奔,从此亡命天涯……
  • 扎纸匠

    扎纸匠

    爷爷是个有名的扎纸匠,扎纸匠是捞阴门的行当,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诡秘莫测的道道……
  • 寄刘录事

    寄刘录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译林人文精选)

    《论义务》是西塞罗给儿子的长信,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把自己一生的经验与思考结晶和盘托出供其参考,启发其深思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教子之道堪称后世典范。《论义务》是西塞罗写给他在雅典学哲学的儿子的书信,阐释“义务源于美德”的主题。书中内容十分丰富,列举了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教导人们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包括了西塞罗对自己实际国务活动的深刻体悟和对数百年罗马历史重大事件的认识。
  • 悍妃出没:王爷请小心

    悍妃出没:王爷请小心

    一道圣旨,女扮男装的她被迫以男子身份嫁给王爷,却也让他无比憎恨,百般折磨,终于被休。再次为妃,不料她仍是以男子身份嫁给了当世最妖孽的王爷,高调做起了历史上最祸水的男王妃。成亲当夜,她捏着他的下巴:“王爷,我是男人,你真想做断袖?”他露出一抹倾世笑容,挑开她的衣衫:“本王倾尽天下,只为你一人。”婚床上却伸出前夫的手扣住了她的身:”王爷请自重,这个女人还没有被我休了。”
  • 孤剑箫情录

    孤剑箫情录

    孤影独走天地间,剑舞箫鸣祭芳颜。残月星辉映浊酒,情尽江湖意绵绵。红叶纷纷,葬去多少年华?世间俗世,终不抵红尘一梦,剑舞萧鸣,只为刹那芳影,纵马长歌,只念侠骨柔情,体人世沧桑,寻武之真谛,行侠之大道,谱写这一段如真痴幻的江湖…qq群:307436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