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000000001

第1章

事情发生得很快,四天不到,石雨春一家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

“岗厦14号在哪儿,如果你能找到,也让我见识见识。”当时他站在离父亲一米远的地方。说话的是个年轻女孩,脸上带着不屑。她站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一口说,“我还以为自己是岗厦人呢,可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父亲似乎矮了些,讨好的表情还没有褪尽,晾在脸的原处。几页皱巴巴的信纸被甩到台面。其中的一页轻轻地弹起,差点落在地上。那是当年岗厦村的回信。前一封是告知要找的人搬走了,去向不明。后面的则是个公函,意思是您的来信收悉,无法联系到相关人,最后一行是欢迎海外及港澳同乡回来投资。

石雨春没等父亲,快速转了身,走出拆迁办大厅。光辉房产中介的门牌刺了他的眼睛。石雨春从眯起的眼缝里看到,正有人从座位上站身,向他微笑,准备出来拦住他说话。他加快了脚步,离开了这一大片金色。他不想让人见到。更关键的是不想他们知道眼下结果。为了争取到赔偿的代理权,三番五次找他,还送了一幅大芬村油画和一份生日蛋糕。又走出几米时,见到新贴出的告示。旁边是几个人说话,还有人拿着机算器算账。红纸上是签约拆迁户的姓名,物业面积和赔偿面积或金额。担心有人跟他打招呼,石雨春低下头,快走了几步。这时,熟悉的音乐和讲解声在身后响起,在您的大力支持下,岗厦将被改造成为中央配套功能区,成为深圳特区又一创举。想到这片城中村很快将变成高楼大厦,与他们一家再无关系,父亲从此没了话题,没了寄托,还有他和弟弟渴望的奇迹,将永远不能出现,石雨春鼻子酸了。他不知围着岗厦街走了多久,才意识到脚已经疼了。

之前他就对父亲所谓的老房子赔偿半信半疑,还说过打击的话,可现在想法不同了。如果不是因为穷,在东北两个儿子都没工作,没出路,父亲不会动这根筋,打这份歪主意。电视里说,深圳要办大运会,岗厦村拆迁,许多居民一夜间成了亿万富翁,连一些海外的华侨也回来,认祖归宗。父亲说过他这辈子都在等这一天。搞到当年材料,就能拿到一大笔钱。石雨春觉得父亲样子鬼鬼祟祟,聪明人一眼便能看出破绽。

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石雨春突然觉得自己必须懂事,真正地承担起长子的责任,不能再按着父亲的思路,想事做事了。否则人生就被彻底耽误了。

很快石雨春就听见了不远处的声音。是父亲把放在口袋里用于庆祝的酒,喝了半瓶,没出办事大厅他就已经醉了。是保安把他赶了出来并拖到了大街上。他抚着岗厦的那棵百年老树站起身,踉跄着走到了满是油渍的大排档前,对着吃饭的人高声说,“去过东北吗,天又高又蓝,四季分明,白菜是白菜,猪肉是猪内,不会像这里热得要死,雪也不下,青菜怎么做都不好吃。”说话的时候,汗在他的脸上趟出两条小沟,沾了些灰土。石雨春见了,吓出一身冷汗。他快速闪进人流,准备早一点逃回家中。

平时石雨春宁愿跑到楼顶发呆,也不想回家。所谓的家,在文化大厦后面的岗厦村。除了没有离开的本地人,这条街住满了租房客,包括开出租的攸县人,四川帮,关中汉子、各种手艺人,修鞋,补衣服、买水果的小贩和摩托仔们。还有一些做那种事的女人。她们像是刚醒过来的精灵,闪着发亮的眼睛,活跃在午夜街头。石雨春父子的出租屋便在其中。每月四百,不包水电费、卫生费。在关内,除了清水河一带,这里的房价应该最便宜。石雨春不喜欢回到这里有原因。平时少话的三个男人,挤在同个房里很是尴尬。光了大半个身子,会发现彼此的丑。先是父亲见了弟弟蓝色的纹身和两根被打断的手指,想叹气又不敢叹的样子,心里很烦。过去弟弟长得还算英俊,手指因打架断了之后,像是变了个人,脾气爆燥,就连相貌也发生了变化。弟弟经常死盯着石雨春的大腿和胸部,让他不自在。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出事端。好在石雨春什么事都忍着,不发作。平时他就有点怕弟弟,主要是弟弟阴郁的神情。本来石雨春还有个地方可以睡觉,只是这两天,弟弟像是发现了什么,也可能是对房子的事有预感,烦躁不安。石雨春有些怕,只好回来住了,就是白天也不太敢去那个地方,毕竟隔壁住的是阿文,他不想给她带去麻烦。

原本是间仓库,用于放些节日时用的灯笼和彩旗。石雨春收拾整理过,放了一张能睡觉的铁床。一墙之隔是间大房子,里面有三张双层铁架床和几台电话。平时关紧了门,看不出具体做什么。第一次被那种声音吵醒的时候,以为在做梦,再后来才听清是女人的声音。那个下午异常安静。窗外伸进一长一短两根树梢。阳光洒在地上和一盆花上,让他有了美的享受,似乎也有了深圳人的感觉。后来听见了隔壁的声音。开始像哭,然后是笑,哭和笑掺在一起似乎有韵律,一声两声,身体迅速有了反应,瞬间变得无比雄壮。在这种声音里,他放纵了自己。

阿文是这间声讯台的领班。

那一天,没有太阳,连云彩似乎也离人很近。这样的时间里,他认识了阿文。他使劲说笑话,想让她笑。尽管阿文不笑的时候也很美。这是他一贯的作法,即使是心里在哭,嘴上也能讲出笑话来。他还能模仿赵本山,范伟,赵丽蓉说话。他拿自己都没办法。“你这是没有安全感。”胡玉则这样评价石磊。他听了,半天说不出话。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样了解自己。

当然在家里他不会这样。他只会愁眉苦脸,或沉默不语,一句笑话都说不出来。他不愿意见到父亲那双深陷的眼睛,总偷偷看他,似乎有话要讲。被他盯过的脸,如同被马蜂蜇过,发紧甚至是痛。有几次石雨春甚至发了火说,“你不能看电视啊。”他指着正播放减肥器的电视机继续说,“总是看我干什么,我脸上又没长钱。”

“我没看啊。“父亲闪开眼睛的同时急着辩解,脸还红了,后来还是没有改变。”全是变态佬!“他在心里骂了一句。对于这个家,石雨春一点办法也没有。

见到阿文当晚,他显得闷闷不乐。反倒胡玉则心情很好,主动给石雨春按摩后背。即使这样,还是觉得胡玉则的声音有些做作和刺耳。激情后,眉头留下两条皱纹,直到出了门,都还没有消失,包括那些小动作也显得与年龄不符。

心里有了阿文之后,他变得小心谨慎。胡玉则的眼睛无处不在。除了担心阿文受到牵连,他更害所丢掉眼下这份好工作。

快进家门时,胡玉则的电话便打了过来。

不想接。他猜想这个女人又空虚了,需要慰藉,或者知道了房子的事想安慰他。他不需要安慰,也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为了结束这段关系,早在几个月前就减少了与胡玉则的见面次数。结束担惊受怕的生活后,内心里,他对生活做了安排,大大方方追求阿文,然后在阳光下恋爱,享受属于自己的深圳生活,。他甚至有预感,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总之他的内心因为阿文有了很大的变化。

先是内心变化。他开始变得现实,包括不再扮酷,多数时间不再去梦想一夜间变成富人。他还能到街上拣些便宜货,比如快收早市的肠粉和前一晚的面包。两块钱买三份,全家的午餐也有了。运气好,还能碰上有肉或有蛋的。

再次是外表的变化,他的装扮已恢复正常,不再像电视里的香港人深圳人,把自己搞得有别与常人。

他觉得与深圳已接上了地气,不再陌生和客气,

石雨春想到深圳发展,除了老房子,还有一个理由,那便是,他不喜欢东北。东北已经没什么可以留恋的。现在谁不向外跑啊。海南云南威海深圳广西,哪好向哪去,哪远去哪,中途也不停下。父亲厂里的烟囱被吊车拉倒、拆掉之后,他的小城像是没了坐标,让他找不准方向。他觉得自己投生错了,应该生在富庶的深圳,而不是已经萧条落寞的东北。在东北,用他的话来说是猪狗不如,活得窝囊,抬不起头。他越是不喜欢东北,便越想成为深圳人。当然,他指的是有户口有房子,落地生根那种,而不是和他一样漂着的打工仔。这样想的时候,连脚上也迈出了深圳人的韵律。见到本地人,竟有种说不出的亲和说不出的喜欢。从心里喊出一句,“你好,我都系深圳人。”对方瞪着他,扭了头,跟同伴骂了他一句,“七兴!”。

他听了,也不生气,而是友好地笑笑,在心里喜喜地补上一句,“我想同你们好啊。”他用的是深圳普通话。听见自已短促的句子,回荡在空中,石雨春内心非常愉快。想事做事,也有了感觉。

为了让自己像个深圳人,有一阵子石雨春想把名改了,弄成石阿什么的,南方味十足。他觉得即使深圳的农村也好过东北。后来打听过,有难度,只好在口头上改了。“你们叫我阿春吧。”

改了之后,说话做事也渐渐找到感觉,就连人家的冷眼和排斥也会觉得好,是讲文明。过去他多么自卑啊。父亲做不了深圳人。自己却可以经过努力变成深圳女婿。这样一来,父亲与深圳还是能够有某种联系。有了这样的计划之后,他不断学习白话、客家话,除了是跟本地人沟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稀释自己口音中的土味。为此他把电视上学来的江浙话、四川话湖南话也放进来,只要摆脱卷舌、大楂子味就行。除了粤语、客家语那种韵味让他着迷。他喜欢深圳人那种无所谓的神情和生活习惯,比如喝早茶,吃宵夜。

石雨春根本就不把自己当东北人,装束和言谈举止上便能看出来。从小他硬着舌头学深圳话,最后也说得有模有样。进艺校后学了不少粤语歌,用电视上深圳人的服饰来打扮自己,看见街上来旅游的深圳人也特别亲,总想上去攀谈几句。有一次还差点被两个温州人骗了,只因对方说他们是从深圳来的。不少人看不惯他的作派,不愿意跟他玩。认为他不务正业,行为怪异,爱装,尤其是模仿电视上的香港人和深圳人装束、语调。街上有几个小流氓看不上他,不喜欢他这样出风头,总想找荐打他一顿。弟弟知道了,自然要和人家对打。他这么做并非为了支持石雨春。为了证明讨厌石雨春的表现,他不仅很少和石雨春说话,也不跟别人说,更不要说与人打交道。

对于石雨春的打扮,父亲倒是很开明。瞥了一眼儿子那张秀气的脸和脖子上的项链,开脱道,“就是有点娘娘腔,不算大事,身子还是男的。坏就坏在小时候他妈妈给他穿花衣服,梳小辫害的。他这么折腾,只是想扮成我们深圳人。”父亲长得瘦小枯干,没有精神,只有说到深圳的时候,才像是缓过神,话多得没完没了。他总是对人说,“早晚得回去。老子的大屋还在深圳呢,那种房子结实,能住几辈子。”父亲这种话多了,谁都不再相信,包括儿子。正是父亲这张嘴,兄弟俩才让街坊邻居看不起。“那你咋还不去发财啊,待在这儿干啥,也没人想留你。”

父亲红了脸答,“快了快了。”本来他不算爱说话的人,可是,只要一说到深圳和老房子,他就像变了个人,滔滔不绝,从早晨到晚上,从日出到日落。除了这个,他什么也不知道,也不关心。石雨春不同,他不仅喜欢说话,还能把深圳的事说个头头是道,连深圳的人也被他弄得一楞一楞。

有人觉得石雨春活得这么拧巴,与他这个做老子的虚荣有关。十岁之前,父亲总是拉住他和弟弟讲深圳故事,每次说到香蕉,马拉高、烧鹅、肠粉三个人的肚子同时响亮地叫起来。父亲最常念的是,“我是深圳人,街上有个集体饭堂,里面十多个四方形的小窗户,外面是一排刚吐嫩芽的小树,吃饭的时候,能看见三面红旗在飘扬。”除了这,还经常说到,“我妈拿蕃薯去上沙换大米、花生油,有时候还要帮人磨成粉。我爷爷穿绸缎马褂,腰里还别着盒子枪。好日子没过几天,天就变了。老子只能逃跑,不跑就得死。谁也想不到,老子因祸得福了。

那可是最好的年代。东北让我成了工人阶级,有了户口、老婆和儿子。”他总说自己是个地道的岗厦人。土改的时候大家一起逃港,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被抓了,最后结果是都没了命。他在海里游了一半,被浪冲回岸上,躲了一夜后跑到广州,再爬上货车到的天津。在码头、车站都干过。去了东北还是担心被人追赶,就连名也改了。半年不到就做了修路工人,也有人逗他,你瞎跑什么啊,要不然你都成亿万富翁了。这个时候他会变了脸说,“那年月,谁不跑啊,个个都像蚂蚁一样,连命都保不住了。被打死的文金胜你认识吗。”听的人一边笑一边摇头,好象父亲是从古墓里出来的人。

石雨春听腻了。青春期的时候,做梦也会见到自己拿着枪,四处追杀一个吹牛的男人。醒来时,见到父亲半睁了眼自言自语,口水流到枕头上。多数时间,他认为父亲是在编瞎话骗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关注自己,给他介绍一个老婆。他从来没有见过什么人来找他。邻居会会拿这家人举例,千万别学他们,三个男的没个正常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女孩绝不能嫁给他们。

最初,父亲提到深圳时,还讲不清住过哪个区哪个街,非常笼统、含糊,只是说,老家那个地方离海最近,站在土堆上就可以看见海上的渔船。直到中央台播了岗厦拆迁的新闻,才发生了改变。也有不怀好意的凑上来,说,“电视上说的深圳是你那地方吗,再晚了钱可就拿不到了,还不快回去啊!”

石雨春看见父亲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嘴张到一半又合上,说不出话,非常可疑,与法治栏目里那些骗子差不多。说话的人摇着头走了,到了后半夜,父亲摇醒石雨春,说,“就是岗厦,岗厦14号没错,全想起来了。”石雨春眼皮抬了下,又睡着了。父亲瞳孔睁得奇大,笑声也瘆人。猜想父亲又打歪主意了。对父亲来说,这么做已经不是第一次。撞大运,见者有份的思想他从来都有。没权没势的人,做梦都想着发财。他理解父亲用心,不是为自己。毕竟兄弟二人都到了成家立业,娶老婆的年纪,可连个影都还没有呢。

东北不能待了,再待下去,石家就要断子绝孙了。父亲在一个深夜,对着石春雨说。仿佛天已降大任于他。

所有的事情都预示了石雨春终有一天会来到深圳,为父亲也为自己找条出路。堂皇的理由是找回老屋拿回赔偿。对于石雨春来说,真正的原因是他讨厌东北而喜欢这个新地方,即使没有赔偿这档子事,他也想来,通过努力变成一个深圳人。

石雨春提前了半年到深圳探路。作为家中长子,他的计划是三年闯出一片天地,然后接父亲和弟弟到深圳享福。连自己也没想到,他不仅找到了活,而且还非常体面。如果没有父亲和弟弟这个负担的话,这个收入也够他用。弟弟在家里惹了事,对方不依不饶,非要赔钱,还不到半年,父亲和弟弟只好到深圳与石雨春汇合了。

对于处理结果和父亲的表现,石雨春早有准备。这些年,他从没有放弃过对父亲的怀疑。他猜父亲即使是广东人也未必是深圳人,是深圳人也未必是岗厦人。尽管父亲的话他能背下来。有什么用呢,再去对人说那些,只能是笑话了。这次没有成功拿到赔偿,父亲又想回东北了。

只用很短的时间,他就把这件事想明白了。如果回去,没脸见人是其次,能不能吃上饭都是回事。想做苦力也找不到地方。即使死,也要死在外面。石雨春认为人要有志。人走了便是泼出去的水,蒸发了,再也回不到原地。想明白之后的石雨春一身轻松。

从办事大厅回来,石雨春不仅没有责备父亲,还买了一瓶洒和半只烤鸭。想与父亲喝两杯。是种表态,也算是一种解脱。大意是,即使没有老屋子,没有财产,父亲仍然是父亲,儿子还是儿子,别把亲情想俗了。作为儿子不怪这个老子,要怪只怪他们又穷又没活路,才想出的下策。一切都过去了。没有对与错。他想好了怎么说,用一种小品的语言,轻快,幽默把话说完。让这一段历史划上句号。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宅基地。他要用山东块板的方式表达。借助自己的双手,让一切重新开始。顺便也说说自己的事。每次想到可怜的阿文,就会心痛不已,甚至会有泪水。连自己都奇怪,从小到大,他还没有这样心疼过别人。也许之前受的苦太多了,人已经变得麻木。只有一墙之隔却不能说话,除了担心被胡玉则知道,更担心伤害阿文的自尊心,毕竟她干的不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在深圳,每个人都有不愿说的事,不能公开的秘密。即便对方手上很有权,也未必愿意帮助任何人。石雨春的父亲早已经成了一个上访户。

“不要随便问人家的工作。“父亲在胡玉则丈夫面前表现过亲热,对方并没有理他。他跟父亲说,事到如今,不要提房子的事,都要改变话题。自己会配合他把戏演到底,。

父亲并不领情,喝了一口酒说,“你本来就是演戏的。”石雨春听了,没有生气,甚至有点高兴父亲这么讲。演戏就是文艺工作者,而不是大街上走的那些打工仔打工妹,整个人软塌塌的,没什么气质。

同类推荐
  •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若爱只是一夜繁花

    他已经寻找了她二十年,如今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成熟帅气的男子了,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出现了皱纹。
  • 吸血鬼

    吸血鬼

    《吸血鬼》所讲述的故事始于19世纪初,一位名为鲁思文的举止怪异的英国贵族活跃于伦敦上流社会。青年奥布雷对鲁思文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和他一起外出旅游。二人在罗马因为兴趣不合而分手,奥布雷一个人去了雅典,在那里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后者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死于吸血鬼的袭击,奥布雷也因此一病不起。随后鲁思文勋爵来到雅典照顾奥布雷,待病好后二人再次结伴同行。二人途中遭遇强盗,鲁思文身受重伤,临死前让奥布雷立誓隐瞒自己的死讯。随后奥布雷返回伦敦,得知妹妹已有了婚约,而她的未婚夫正是那已死的鲁斯文勋爵!
  • 量子记忆

    量子记忆

    当我遇见她的时候,冬日里冰凉的雨水、阴冷的空气、潮湿的地面,都在我眼中化为一片蔷薇色。她躲在一辆轿车下面,仿若睡熟的婴儿般蜷缩着的幼小身体。我走到她面前,蹲下身体,手中的雨伞稍稍前倾。随即在这个仅属于我们的空间里,雨停了下来。“喵……”她发出轻声的惊叫,不过没有逃开。大概是不明白为什么天空不再下雨,也不明白我想要做什么,她的眼中充满迷惑不解,唯有怯生生地望着我。水汽从余温尚存的引擎盖上升腾起来,注满雨水从这个空间消失后所留下的虚无。在充盈于雨伞之下的如梦似幻的水雾中,我与她彼此凝视。
  • 苍天在上

    苍天在上

    《苍天在上》为陆天明创作的反腐倡廉长篇小说。章台市的女市长和公安局长,因为涉嫌贪污案件,先后死于非命,并且,凶案现场被他人伪造。究竟谁是幕后黑手?高级工程师黄江北临危受命,出任章台市代理市长,他面对的是扑朔迷离、真假难分的困难局面。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新任代理市长黄江北励精图治、市委书记沉着应对,使得章台市一起千万元公款挪用大案终于被侦破,副省长的问题被揭开。小说主题积极向上,宣扬了人间正气,抒发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蛛之缚

    蛛之缚

    古道熙熙童子笑定水城,青州百年古城,衔接大世同东海诸岛商行的海港关卡,与龟泀、绿金并称为青州三大城。这一日定水城三里外的黄土古道上,缓缓行来几人,最前面的是一个长发遮脸的青袍男子,背着一个弯曲的长布包。他每走一步,长布包就随之颠簸一次,青袍男子倏然停下脚步,冷冽的眼神望向雾霭中犹如庞然大物的定水城,轻轻长吁一口气。“终于到了。”
热门推荐
  • 魂分阴阳

    魂分阴阳

    揭开千年隐藏的秘密,行走在乡村,完成师傅的夙愿
  • 老毕摩最后的法事

    老毕摩最后的法事

    阿麦按时醒来,是长期养成习惯的生理时钟起作用。她翻了一个身,床板吱吱地叫了两声。该赶在太阳醒来之前,早早起床的时候了。勤劳的彝族女性,从小到老,太阳不醒就起床,月亮瞌睡了才睡觉,她们一生到老或是在山上和地里忙活,或是在山间场坝歌舞娱乐,老古老辈没有早睡晚起的习惯。但今天,阿麦平白无故想赖床。昨晚的酒喝得实在太多了,浑身软瘫瘫的有气无力。狗在门外叫嚷,鸡在院中啼日,鸟在枝头鸣唱。彝家山寨的早晨,是被家畜和野鸟叫醒的。猪圈中的大母猪也哼哼叫开了声。
  • 缘与元

    缘与元

    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相遇,是上天注定,还是说这是一种缘分……
  • 幸福也需要奇迹

    幸福也需要奇迹

    当恋爱中的两个人,赤果果的相见,把自己献给对方,你会不会就此爱上她的全部?受过伤的心灵还能愈合吗?是生离死别的悲苦,还是前世孽债,今生亏欠?痛过之后,还有多少勇气再去追求?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千金归来:金主大人欠调教

    千金归来:金主大人欠调教

    她郁闷:“肿么办?刚出道有人就跟我拼粉丝量……”他答:“宝贝没事儿,我给你刷。”“我不要僵尸粉啦!人家要活的那种!”他一通电话:“部队多少人?嗯?先来两千万够不够?”---他抱她上床,咬她耳垂:“老婆,今晚……”她拒绝:“我不要,拍戏好累!”他默默起身,换上帅气军装:“这样呢?制服控老婆?”她双眼发亮:“今晚七次妥妥的!”
  •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著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讲述一个叫维特的青年的爱情和生活悲剧故事。 作为一个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人,维特来到了W城,并且爱上了美丽的姑娘绿蒂,但绿蒂却早 已是他人的未婚妻。后来他离开了这座城市,以避开绿蒂,为一座大 使馆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事务的死板和礼仪的拘束摧 毁了他的希望,他不能认同社会的上层和贵族的生活。他失望地重新回到W城,这时绿蒂已经结婚,维 特立即陷入万分苦恼之中。同时为爱苦恼的维特又与 世俗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双重绝望压迫下的维特最终 选择了自杀。
  • 神武苍天

    神武苍天

    乾坤破,纪元启,山河动,日月隐,轮回劫,生死祭,十星并,帝皇临!无法退缩,无法逃避,是机缘巧合,还是因果宿命?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
  • 后青春女兵

    后青春女兵

    陈升,1991年2月出生,现为沈阳军区某团排长。曾出版长篇小说《走过四季》《骨裂》,并全文被新华网设专题网页连载。有多篇对其创作和作品给予好评的文学评论在《解放军报》、新华网和《前进报》刊发。中篇小说《骨裂》在《解放军文艺》2013年第5期发表。第三部长篇小说即将创作完成。天气渐渐转凉了,夜幕早早地落下,昏暗的路灯映衬着懒散摇曳的树枝,我站在窗前,不自禁地抱了抱双肘。我心里知道,冬天已经露出它铁青的脸色了。即将到来的,是一个月来第一次得休的周日。
  •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太上元宝金庭无为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