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五花看着杨三花数钱,堆成两叠,一叠三十个,一叠十九个,又分别数了一遍,细细拿起草绳穿了两串。又拿出一块布,像是包什么宝贝似的,小心的将那串小的包了起来,放入罐子,藏在床底下,然后进村去春妮子家还钱去了。杨五花知道她家里很穷,想不到竟然还有负债。
春妮子也就是秋娃子的姐姐,今年十四岁,姓陶。杨柳湾虽然很多人姓杨,外姓人家倒也不少,都是早年逃难过来的。春妮子家就是其中一户,就住杨家老宅后头。整个杨柳湾的人,就春妮子姐弟会往她们家跑,有时候带些吃的给她们。不过春妮子家也不富裕,她爹年轻的时候在城里当搭棚匠,后来伤了腿瘸了,家里就没有什么收入了。好在春妮子和她娘陶婶子都有一手好绣工,经常做些鞋子帕子之类的拿去城里的绣铺换钱。
接下来的日子,依旧是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不过好在上次买了米面,偶尔也能吃个菜饼什么的,虽然仍不舍得煮白花花的米饭,但是粥也稠了很多。知道家里的积蓄只够买四块豆腐之后,杨五花开始停止了吃肉的梦,老老实实的吃起菜粥来,甚至还主动承担了家里洗衣服做饭的活,好让杨三花专心做鞋。
杨三花做鞋很细致,也很慢,光搓绳这个步骤她花了很多功夫,为了让鞋底更结实,她一根绳要分三道,先搓成细绳,再把细绳搓成中绳,最后合并成一根长长的粗绳。再将粗绳弯成四根经,像织布那样横编上一条条中绳,一遍编一编还得不断的压紧。
现在改良版的新鞋底用了两层,一层还是原先的编法,另外一层改用盘绕法,搓绳的手法也略有不同,两股搓成四股,四股再成八股,八股最终成十六股,然后蚊香式的紧紧绕成一个厚厚的底盘,牢牢的用麻线缝起来。再把两种鞋底合并,这样的鞋底又厚又结实,不过很废时。
加上还要编花,平时一双鞋常常一做就是大半天。上回那个书生因为草鞋带花没有买,不过倒是预定了两双,杨三花这次特地做了几双没花的留着备用。想到上次全靠那个书生的几句话,才把鞋子都卖了,杨三花又特地把他的那两双鞋的鞋面也加厚了一些。
很快又到了开市日,杨五花这日起的比谁都早,带着碗儿奔向草市。这次鞋子不多,很快就卖光了,也不敢花钱,到了豆腐便满足的回家了。
豆腐很大,碗儿小,装的满满当当的,一不小心就要溢出来。杨五花一路全神贯注的端着豆腐,大气都不敢出,其他几朵花许是受了她的影响,也紧张兮兮的跟在后面,回来的路竟比去时多花了一倍时间。好容易下了官道,正要拐进林子边那条通往杨柳湾的土路……忽听得前方“哒哒哒”飞快地窜出一匹马来。
因道路两旁都是树林,又是拐角处,挡住了视线,眼看马儿就要踏上杨五花了。“嘶~!”伴随着一声尖锐的马叫,骑马的人眼疾手快及时勒住了马,那马一个惯性,脖子向后一昂,两只前脚随着高高的抬起又踏下。
杨五花被眼前这匹突然冲出来的枣红色高头大马吓得一屁股跌倒在地,两朵小花吓得躲在杨三花身后直哭。
“啊!豆腐!”杨五花很生气!好不容易快要到嘴的豆腐撒了一地,连带碗也碎了。因为要拿出来见人,她特地带了个没有缺口的碗呢,这样的碗在她家可是难得有的。杨五花也顾不得起身,愤怒的瞪向马上的人。
那人骑在马上拽着缰绳往回踱了两步,皱着眉头上下打量了她们一番,也不说话,直接掏出一个石青色的小钱袋子,朝杨五花扔去,随后头也不回的骑着马走了。
有钱了不起啊!
杨五花在心中呐喊,好想捡起那钱袋子朝他背上砸过去,不过手却很诚实的把钱袋子揣进了怀里。
有钱真的很了不起啊!!
所谓财不露白,红包也不能在当面拆。杨五花跑进屋里,扒开钱袋子,倒出了一粒碎银子。哼!真矫情!那么小一粒还要特地搞个袋子装,我们家那么一把铜钱都没袋子呢!
又看了看那钱袋子,心想这大概就是古代的荷包吧?形状跟春妮子做的不一样,比她们家的防蚊香袋还小。不过料子倒挺好的,是丝绸的吧?反正比她们家的衣服料子还好,上面还有绣了些杨五花看不懂、疑似植物的亮色花纹,虽然不懂,但感觉绣工似乎不错,看起来还挺新的,回头洗洗还能用。
“姐,这个能给我吗?”杨五花上交了银子,又扬了扬手中的荷包问道。
可怜的杨五花,穷的已经没有追求了,丝毫不介意这是人家用过的。这也难怪她,家里实在太穷了,穿来古代那么久,连个荷包都没有,连身上的防蚊香袋都是粗麻布做的,别说绣花了,连片草叶子都没有。
得到当家姐姐的首肯,杨五花美滋滋跑去河边的洗荷包,还特地用了皂角。
皂角树一般每个村都会种上几棵,不过数量有限,还得靠抢,根本不够用。有地方的就自己种,杨家老宅的院子里原先也有一棵,可惜连着院子一起都卖了。没地方种的也可以去买,草市就有专门卖皂角的摊子,城里更有专门的香胰子。也有很多像杨家这样没钱或者舍不得花钱的人家,一般都把皂角存着等到逢年过节洗澡的时候再用,平时清水洗洗擦擦就算了,至于其他就是草木灰。
洗头淘米水,洗衣拿棒槌。像杨五花这样,洗个荷包,还是别人的荷包,还是别人用来砸她的荷包,还要出动皂角的,也难怪会被当傻子。一边骂着人家,一边又把人家扔掉的东西当宝贝,杨五花做了这么没气节的事情,似乎还愉快,“傻子才跟钱过不去呢!”杨五花自我开解式的念叨着。
什么?气节?杨五花表示,那是啥?能吃吗?
杨五花掰着手指头艰难的熬了五日,终于等到了又一个开市的日子。
豆腐豆腐!杨五花就这次直接扛了一个小铁锅过去,霸气的往豆腐西施面前一端,说道:“我要两块!”
“好嘞!”豆腐西施应声抬头,又看了看杨五花手里的锅,颇为惊讶,忍不住问道:“怎么拿这么铁锅装啊~没有碗吗?”
杨五花一时感概,又看这会子没有旁人,就忍不住把前两次的买豆腐经历都说了一遍。
“这么说,你到现在还没吃上豆腐啊?”豆腐西施这回更惊讶了。
“所以带了个锅,这回一定能吃上!”
杨五花小心翼翼的端着那两块豆腐西施特地切大的豆腐,一路没什么波折,顺利到家,终于能吃上豆腐了,此刻的心情跟吃肉差不多。
然而……
杨家的灶头是个简易的露天灶头,没有顶也没有围墙,在草屋一侧,不到半人高,也没地方存放东西。除了平时常用的碗筷小杂物,放在边上的一个带盖的小木桶里之外,其余的东西都放在屋里。
杨家平日常吃的是水煮些野菜和粥,除了盐以外不曾用过其他调料,杨五花并不知道家里连基本的酱油都没有,连最最基本的红烧豆腐都做不成。
没有调料、没有配菜,当红烧豆腐变成了白花花、毫无滋味的白水煮豆腐的时候,杨五花好不容易愈合的心也跟着碎成了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