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有鬼月之称,童家三郎的婚事波折多,童家顾忌的也多,自然要规避各种所谓的不吉与风险。
而八月头上,又没有适合嫁娶的大吉日。如果两头算,把时间往后定的话,几乎又拖了两个月。童家操办过两次童三郎的婚礼,最后都没成功,已经有了阴影,这回生怕再出点什么事,索性把婚期往前定,直接定在了六月二十八。
对童母来说,好不容易说上一个儿媳妇,自然是越早越好,免得夜长梦多。反正都准备过两次了,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没被动过,直接就可以拿来用。而他们对杨四花也没什么别的要求,只要能好好的嫁到家里来就成。至于嫁妆什么的,有多少算多少,没有也无所谓,反正到头来也不归他们。
只是这么一来,杨家这边的时间就紧了。虽然童家不介意嫁妆,但杨家这头介意,时间紧凑,大件来不及准备也就算了,其他该有的,还是得有。
杨四花的针线功夫,并不比杨五花好到哪里去,府里有专门的针线房,衣裳都是统一发的,除了给自己做几件贴身小衣,和简单的缝缝补补之外,平时也没什么机会练手。婚期又紧,如果单靠她自己准备嫁衣喜被,那是有些难度的。
好在杨二花,自打与童家做了口头约定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嫁衣了,到杨四花从定远侯府出来的时候,已经做好了一半,剩下的,大家抓紧赶一赶,倒也来得及。
杨二花现在也不去布庄了,基本每天一大早就带着儿子过来崔家,把招财进宝扔给小妹妹们带,自己帮手做针线。
“听说你俩打算买铺子?”杨二花问向杨四花。
“想倒是想过,还没定呢。”
杨四花手头虽然有近七十两现银,但还需要用来备嫁妆,能投资的钱就非常的有限。
而杨五花这边,杨三花出嫁以后,手里的钱还不足五两,后来元宵灯会赚了一些,凑起来也不过十两。好在今年是大比之年,醒神系列,与及第膏都卖的非常好,崔时园给她送过一次钱,来了京师以后,崔时园又给她结过一次账,现在手里也有五六十两。
这点钱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凑份子足够,但若要挑大梁,还差了些。
杨二花想了想,说道:“要我说,能买还是买一个好,也刚好拿来当嫁妆,同样的钱,这半个铺子,可比几样物件,来的体面,况且,将来自己做买卖也好,租给人家收租子也好,总是一笔进项。”
杨四花点头道:“嗯,五妹也是这么说的,只怕钱不够。不过,五妹已经托三姐夫去找铺子了,也不知道要多少钱。”
“先看看也好,若是差的不多,咱们大家凑凑,我那倒是有几两私房,就怕太少了,顶不了什么用……等我回去,也跟你二姐夫说说,看看能不能凑一凑……”
“凑什么?”杨三花进屋的时候,刚好听到个尾巴。
“凑银子!”杨二花笑道:“四妹五妹想买铺子呢。”
“我当凑什么热闹呢,原来是说铺子。”杨三花挨着杨四花身边坐下,继续说道:“这事我倒是知道,我这两天也正琢磨着呢,若是选到个好铺子,我也来凑上一份子,就是不知道,你们欢不欢迎?”
“欢迎!怎么不欢迎!”杨四花笑道:“那是最好不过了,正缺钱呢!”
“那我去叫五妹过来,问问她,她鬼点子最多。”杨三花说罢,便要起身。
杨四花见了,忙扔下手里的针线,说道:“还是我去吧,你刚来,还是老实坐会儿吧。”
“哪有那么矜贵,在咱们村里,挺着大肚子照样去河边洗衣裳干活的也不少呢。小巧儿就在外头呢,我让她去喊就成。”
杨三花现在是大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走到哪,都有小巧儿跟着,连带着,小狗车见到她,都得远远的回避。
“还是我去吧,正好我也站起来走动走动。”杨四花说着,伸了个懒腰,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杨五花便抱着招财进宝,进屋了。
“怎么这么快?”
“半道碰到的,我正准备送他过来喝两口呢。”杨五花说着,便把还没断奶的招财进宝,往杨二花怀里一塞。
“瞧你说的,还喝两口,听着像个小酒鬼似的……”杨二花笑道。
“嘿嘿……他是小奶鬼……”杨五花也笑道。
杨三花张口问道:“我们正在说铺子的事情呢,你有什么主意没有?”
在杨五花心里,其实跟杨四花一样,觉得铺子怕是买不起,心里更偏向于自己买个小宅子出租。当然,这个想法她藏在心里,可没对外说过,万一能找到一个好铺子呢?希望还是要有的!
方才在路上,听杨四花那么一说,杨五花觉得,大家合伙也是不错,多个人,多笔钱,希望就更大了。况且,有杨三花的加入,以后碰到什么难事,也可以找崔时园帮忙。
至于开什么,她并不曾特别想过。一来,铺子还没到手,开不开还是个未知数;二来,她最近忙着帮忙买东西备嫁妆,也没功夫多想。实在不行,就开个花园便利铺京师分店好了。
此时,见到铺在一旁的嫁衣喜被,杨五花突然就有了一个小想法,说道:“要不二姐也入个伙儿,咱们四姐妹合开一个喜铺子怎么样?四个人,算账也比较好算。铺子名也不用再想,直接就叫‘花园喜铺’好了。”
“喜铺子?”
“什么是喜铺子?”
姐姐们,齐齐问道。
“就是专卖办喜事的铺子,可以卖嫁衣、喜被、红盖头什么的。”杨五花说道:“你们瞧,咱们家每次要办喜事,都要赶嫁妆吧……二姐是这样,四姐也是这样,三姐倒是宽松些,但那会也差不多每天都在做……若是铺子有现成的可以买,就不用这么着急的赶了……”
“可是嫁衣不都是自家做的吗?会有人买吗?”
这个时代,别说专门的喜服铺子了,就连专门卖成衣的铺子,也是基本没有的。
衣裳鞋袜基本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的,针线女红,那是女孩子的必备基础课程,就连那些个贵族世家的女子,也都是打小就学的。条件好的,还会专门请专业的绣娘来家里教。当然,富贵人家有自己的绣娘针线房,不一定都是自己做,但基本,都得要求会。
至于那些不会做,或者家里没个女人的,一般也都是剪了布,找亲朋邻居帮忙,或者干脆添点钱,直接交给布庄绣铺做。穷一些的人家,还有干脆去当铺买旧衣的。
有些绣铺,倒也是可以买到现成的衣裳,但一般数量都不会多。就好比现代的裁缝铺子,也会挂几件做好的衣裳,但仍然还是以定制为主,很少会特地量产来卖的。
古代的织物,都是植物原料、手工作业,没有现代那么多化纤成分,质地没有现代衣料那么结实,保存的不好,就很容易坏。并且,染色剂也都是天然的,很容易褪色。
那时候的衣裳,用的布料又多,好的料子,和好的绣技,一般都很贵,很少会特地作出来挂到众人面前卖,一个不小心被人摸花了摸旧了,那就亏本了。至于差一点的,临时赶赶就成,反正平民的款式就那么一些,没有特地做出来展示的必要。
总之,这个时代,有绣娘,有兼卖,但没有专卖。
杨五花接着说道:“有钱人自然不会买,那咱们就专门卖给赶时间,来不及做的那些人。像二姐这样,早早的开始做……唔,就做一半,或者八分什么的好了,剩下的给人留几针,让她们自己缝合,也算是自己动过手,这跟大家帮忙一起做没什么区别,只是时间提早了罢了……”
这就跟现代婚纱店似的,有定制的,也有直接买现成的,然后照着自己的身材改一改。并且这时候又没有紧身衣,基本都是宽松的,改起来也方便。
一想到婚纱店,杨五花又道:“至于那些穿不起嫁衣的,咱们可以用租给她们,反正嫁衣只穿一次,也不会旧到哪里去……能租一件,即便是别人穿过的,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吧……当年大姐不就是没有嫁衣穿,只有一个红盖头,我想,当时若是有人借她一件,她也是乐意的……”
杨五花觉得,古代平民,对于穿别人的旧衣裳,并没有什么特别想法,某些情况下,还会有一种沾沾人家福气喜气一说,民间小孩穿的百家衣,就是个例子。
并且,朝廷有规定,平民的衣裳禁大红色,唯有在结婚那天,才被允许穿。因此,这大红嫁衣基本跟现代婚纱一样,属于一次性东西,所以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愿意花钱扯红布做嫁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