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安和香香走了以后,杨五花又数了数钱,原本三个五两的小银锭,如今还剩下一个,另有两粒年前换的一直没动过的碎银子,倒是铜钱不多了,只有五百多文。
哎!要省着点了!
对杨家来说,银子好比是活期存折一般,都是用来存的,不当现金使,所以感觉上家里只剩下五百多文钱,不过省着点也还能用上好几个月的。想当初,其实也就去年罢了,米汤加野菜,五文钱能用好些天呢!
“那筐枳子你预备怎么办?”杨三花见杨五花这两天动也没动过那枳子,终于忍不住问了。
“啊?哦!我就是觉得这味儿好闻……”杨五花也不知道要用来干嘛。
腌东西吗?倒是可以滴上几滴试试,只是家里现在也没啥腌的。
当调料吗?好像直接用晒干的就行了。那样的话还带这么多新鲜的来干嘛,新鲜的又放不长,回头还得晒,那不是多此一举吗?
到底不是真桔子,也不是真柠檬,一不能直接吃,二不敢泡水喝,毕竟是药,药可不能乱吃。想来想去,除了味道好闻之外,对她来说好像也没啥特别。
既然说起味道,晒干了当香囊倒是挺不错。
杨五花取来一个枳子就想切,一刀下去,果汁就洒了出来。
“好香呀!”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围了过来。
杨五花把切下来的那片枳子片又切成三小块,扔给她们:“喏,拿去玩吧,闻闻就好,小心果汁……”
说到果汁,杨五花突然想到,回头把汁挤出来混到皂荚液里边儿,那不就是桔子味洗手液了?现在某些洗手液也有桔子味儿的呢。
想着想着,也不切了,干脆直接找了碗儿拿手挤。枳子皮比桔子皮厚,觉得连皮挤似乎有些浪费。
又想着,果肉容易烂,先把果皮取下来晒干,像陈皮那样应该能存放好些年吧,剩下的果肉再直接捣碎了取汁更方便,还能把核留下来。那么一大筐枳子,怎么也得有千百粒吧,到时候还能发点苗出来。
微博朋友圈什么的经常会有转发怎么种柠檬、火龙果盆栽之类的,对发过稻种树种的杨三花来说,发个这种小核应该不算难事。再说,千百粒种子,总有几粒能成功的吧?长大了当柴烧也是好的。
这么一想,杨五花又开始削枳子皮。
削着削着,又想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小桔灯。
崔时园共带了三种蜡,白蜡,桕蜡和蜜蜡,虽装在同一个箱子里,倒也很好分辨。蜜蜡是黄的,自不必说,桕蜡又比白蜡软,上手捏一下也很容易区分,更何况崔时园做事很细,分别写了字条说明。
桕蜡比蜜蜡质地硬,又比白蜡软,明亮度又介于两者之间,价格又便宜,拿来做着玩是最合适不过了。
杨五花把枳子切出一小口,把果肉掏空,取了一小角桕蜡,隔水融了装上棉线倒在细芦竹段里,再连同芦竹段一起固定在空枳子底部。又取来树枝和棉线,把装有蜡烛的枳子吊在树枝上,一个小桔灯,哦,不,应该叫小枳灯,就做好了。
杨五花好容易熬到天黑,偷偷点了小枳灯藏在背后,神秘兮兮的来到妹妹们跟前,嘴里“当当”一声,把小枳灯往前一提溜。
“哇!”
“这是什么呀?”
“好漂亮……”
“给我给我,我来拿……”
杨小花接过小枳灯,提溜着,咧着小嘴儿开心的在露台房里走来又走去。
“小心哦~妹妹要小心哦~”杨六花一边叮嘱妹妹,一边对杨五花道:“这个灯笼好香呀!”
是啊!枳子皮本就清香,此刻被里面的小蜡烛烤着,香味就更浓了。
杨六花突然想到什么,激动地抓着杨五花就道:“五姐,我们过年卖香灯笼好不好?上回满哥哥送的小灯笼就不香呢!我们这个灯笼好香呢!”
杨三花也道:“是啊,干脆你再琢磨个枳子蜡烛好了,崔少爷不是还说你那艾草蜡烛做的好嘛,要说这艾草蜡烛给读书人用,那这香味的蜡烛给小姐们用也不错呢……”
那不就是香薰蜡烛?
根据崔时园的说法以及杨五花在杂货铺的观察,这边儿的蜡烛一般就红烛和白烛,白烛按材料分有白烛和桕烛,别说其他了,就连石烛和蜜烛都没见杂货铺有卖的。至于香薰蜡烛,不知道是本朝都没有,还是只是凤阳城没有。倒是听过有钱人家都是点香薰香的多,并且越有钱的用的香料越名贵。
香薰蜡烛做起来倒是不难,只是真的会有人买吗?
普通人家,谁会没事在家薰香?用得起蜡烛就很不错了吧?像她们家如今也不算穷人了,还不是照样点油灯?再说那有钱人,人家都用名贵香料吧?会看得上他家的枳子味儿?在房间里多吃几个桔子,扔点桔子皮就行了吧?
这么比起来,似乎艾草蜡烛更有市场,起码能防蚊,实用功能强啊。
可是,见妹妹那么喜欢,杨五花又忍不住会想,或许有人会喜欢呢,不试一下总是不甘心。
杨六花第二天又拉了秋娃子过来,围着杨五花让她做小枳灯。
杨五花见他们那么喜欢,想着干脆就专门做小枳灯,卖给小孩子玩得了。在纸上涂涂画画,琢磨了大半天,最后画了一个桔子形状的带提手的小灯笼。蜡烛倒是好解决,只是这灯壳比较难弄。
杨五花想要的是直接能把蜡烛灌满整个灯的灯壳,这样可以点的更久一些,而不是像小枳灯那样中间是空的,得单独装上小蜡烛,一会儿就灭了,玩不久就卖不出好价钱。
因此这灯壳的材料很重要,现代很多香薰蜡烛都是直接盛在玻璃杯的,这个时代还没有玻璃,就算已经有了,也不一定耐热啊,再说,既然是给小孩子玩,安全性也很重要,不小心打了,碎一地渣子也不好。
可惜崔时园不在,不然还可以问问他。他家是开杂货铺的,还是京城的杂货铺,什么样的小玩意儿没见过,听说还看过不少杂书,说不定能提点意见。
“唉~”
杨三花看着杨五花坐在矮桌旁支着脑袋唉声叹气的,戏虐道:“又在念叨板凳啦?”
杨五花老实答道:“可不是,没有他还真不方便。”
自从板凳走了以后,杨五花找崔时园就不方便了。古代没有邮筒,驿站也不是平民能随便用的,普通人要给身在外地的亲朋好友传句话,一般都是稍口信或托人带信。杨五花也不认识其他什么可以跟京城联络的人,只能在家干等着。
“人家在的时候你嫌人家烦,现在知道他有用了吧……”
“唉,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杨五花想着想着就想远了:“姐,你说他们会不会已经打上了?”也不等杨三花回答,又自己个儿叨叨起来:“刚来的时候连杀鸡都不会呢,这还杀人呢……就他那小身板,哪够人砍的,这一刀劈下去……哎呦……”
“行了行了,你想点好的成不?”杨三花被杨五花说的抖了个激灵。
“唉~可怜啊!”杨五花也没搭理杨三花,继续念叨:“跟了那么个主子……”
“阿嚏!”远在千里之外的袁二少突然打了个喷嚏。
“阿嚏!阿,阿嚏!”一旁的板凳则一直在连续打喷嚏:“阿嚏!”
另一旁的沈公子则一脸嫌弃的看着他们:“还是去找个军医看看吧……”连着十多天一直在赶路,好不容易停下来休息一会,这一个两个的对着他猛打喷嚏,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
“阿……阿,阿嚏!”板凳拿出帕子擤擤鼻涕道:“多谢表少爷关心,板凳没,阿嚏!事儿……”
“阿嚏!”袁二少也掏出了帕子,顺手踹了板凳一脚,道:“赶紧滚去看大夫,小心过……阿嚏!给本少爷……”
板凳捂着鼻子,又抽空腾出手来揉了揉被主子新踹的屁股印儿,心里默默嘀咕:“板凳真没事儿啊,就是爱打喷嚏……也不知道怎的,自打离了凤阳,隔上几日总要莫名其妙打上一阵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