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0400000109

第109章 枭雄老泪

十七年的冬天特别的冷,一连下了七八场大雪。

要不是这几场雪,后金军早就追上大顺军了。整整七个月之后,就在朱由检赶在过年之前鼎定江北的时候,后金多铎率领的大军抵达了潼关。

“嘭!”西安大顺皇宫监狱,李自成一连摔碎了好几只茶碗。

“你们说说,银子到底去哪了?”李自成已经连续好几日发飙了。

大顺政权左辅和天佑阁大学士,丞相牛金星,正得意的看着宋献策。一路逃到陕西,清查银两的时候,他从李岩手中抢来的银子,损失最少。

而且,银子最初也并非是他经手的,就算有点差错,也都推给了李岩这个大顺的叛徒。

可是,从京城押银子的宋献策就没那么好运了。这一路上千辛万苦的,把银车拉到了西安,打开一看,全是石头。

宋献策现在想自杀都不能,整个人都被李自成捆成了粽子,嘴巴里塞着一根木棍。

“呜呜呜!”宋献策浑身疼的眼泪只掉,不停的扭动身体。

“皇上,会不会在京城就被人做了手脚?”大将刘芳亮心里着急,后金已经驻扎在潼关外面了,大顺军马上就要出发御敌,这个时候,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就算是大顺的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出战。没有军饷,这仗可怎么打?

“整个京城,有能力转移这么多银子的,有几人?”李自成扪心自问,整个过程都在严格监督之下,除了自己这边,哪里还有人有这么大的能量。

“难道是刘宗敏?”牛金星总是喜欢找替罪羊。

刘宗敏跟原本的历史不一样,自一片石大战之后,就彻底的失去了踪迹。

照这样说,刘宗敏自然就成了最大的怀疑对象了,毕竟,他失踪的时间,跟银子大抵相同。

“呜呜呜...”宋献策又不停的扭动起来,似乎有话要讲。

“让他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出来,老子今天扒了他的皮。”李自成眼睛发红,死死的盯着宋献策。

“皇上,臣想起一个人来。就是那个铸银子的主事,叫什么柳应龙的。”

经过大半年时间,很多人早就把那个戴面具的家伙给忘了,就连李自成,也最多想起陈圆圆的漂亮脸蛋,根本没有太在意喜欢跟着陈圆圆一起出现的小人物。

“负责铸银子的是他?”李自成经过宋献策提醒,隐约想起有那么个人。只是当初在京城,围在自己身边的人太多了,有些忘了。

“我好想听宗敏兄弟提起过,此人最初是出现在皇宫里的,后来才到了吴三桂府上,而且和陈圆圆似乎关系不一般。”

“直娘贼啊!咱们都被他骗了,天杀的,老子要剁了他。”

李自成仰天大叫,心如刀绞,整整几千万两银子啊!

“最近有消息说,李岩投奔的就是一个戴面具的将军,叫什么司令的。”刘芳亮从河南撤退,加上有后金军的阻挡,消息传递的比较慢。

“这人会是谁?居然能让李岩甘心投奔?”牛金星心里一慌,李岩可是他的死对头,他知道李岩的本事。

“崇祯。”李自成醒悟了,当初就有人说过,棺椁里的皇帝不像,自己急着降低事态,又加上后金逼近,没有时间追查。

现在一想,那个戴着面具的人,只能是崇祯,也只有崇祯,在京城有如此的力量。

“啊!”众人惊愕,这答案太出乎意料了,那个已经被大顺打败的皇帝,居然就这样眼睁睁的从所有人眼皮底下溜了,还顺道拐走了所有的战利品。

“狗皇帝,气煞我也!”李自成一口老血喷出,一干人慌忙扶住,这位奋斗了十几年的贼王,总算没有摔倒在地上。

从朱由检接手铸银子开始,李自成不是没有防范。现在想想,自己当时过于自信了,整个京城都在不断的向自己献媚,大批的官军向自己投降。

一个小小的领队小将领,谁能想到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何况,朱由检当时一门心思巴结刘宗敏,完全影藏在自己人的影子里。

和朱由检斗了十几年,自己把他的家毁了,他也把自己坑了一把。

李自成眼睛看着窗外,飘忽不定。时也命也!

“咱们还有多少钱粮?”李自成缓过气,勉强支撑着问牛金星。

“不够支撑一个月的了。”牛金星掐指一算,实际数目比这还要少,他已经在心里做逃跑的准备了。

“先不要把消息说出去,暂时把府库中的银子全都拿出来,发给东进的兄弟们。芳亮兄弟,还劳烦你去潼关走一趟,我给你十日粮饷,先打一仗。”

强敌就在眼前,李自成寄希望能在潼关阻击住后金军,这也是当前唯一的办法。

“皇上,银子都发了,您怎么办?”牛金星没想到李自成这么大方,以前那个视银子如命的闯王可不是这样。

“咱们闯军以前对付官兵,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逃离的时候沿路撒银子,阻挡追兵。如今,潼关一战关乎你我的生死,还留着这点银子做什么?”

刘芳亮眼睛一红,激动的看着李自成,这位他追随的大哥,最终还是没有让他失望。

“大哥放心,我这就去死守潼关。”

刘芳亮前脚刚离开,李自成就拉住了牛金星。

“丞相,赶紧在关中征粮,组织撤离。”李自成已经眼神无光了,再也不是当初在京城那个意气风发,满脸自信的闯王了。

“皇上,关中之地已经无粮可征了。”牛金星也知道,整个陕西这些年是个什么光景,紧紧是十七年稍微好一点,因为大顺军去了京城,关中稳定了一年而已。

“无粮也要征,不要留给后金。还有,把能带上的人都带走,我李自成誓与后金不共戴天!”

一想到抢他胜利果实的后金,李自成就来气。自己辛苦奋斗十几年,最后被别人摘了桃子,这口气他实在咽不下去,甚至比朱由检骗他银子还可恶。

李自成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败得这么惨,这么彻底。眼瞅着到手的江山,嗖一下就没了。

“皇上好好休息,臣这就去办。”牛金星看着有些激动的李自成,不想触霉头,想急着离开。

“不,孤要去潼关,芳亮兄弟是抵挡不住后金军的。”李自成强撑着站起来,走到宋献策身边,解开了绳索,慢慢说:“去吧,孤不杀你了。”

宋献策一愣,李自成难道是良心发现了?以李自成的暴虐性格,这么大的失误,不找个替罪羊看脑袋,才怪了。

“起兵十几年,一直到处逃窜。要不是遇到你们,闯军永远都是一伙流寇。孤没有杀你们的道理,我李自成就是个农民。

就算有了你们协助,也还是太忠厚老实了。算计不过他们啊!”

李自成仰天长叹,两行老泪流了下来。

一代枭雄,热泪盈眶!

“皇上......”牛金星和宋献策哀嚎一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滚!”李自成大吼一声,霸气依旧。

腊月二十九,刘芳亮出潼关,迎战多铎。大败!

大年三十,从西安到潼关的官道上。

一顶大毡帽,一匹老白马,一身红披风,李自成头也不回的朝潼关而去。

而崇祯十八年的大年初一早上,南京城迎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皇帝,回南京了。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奇案集

    奇案集

    一个现代的宅男白领穿越回古代探案,一桩桩离奇案子,纷争不断的朝堂,命中的神秘人,他又该如何面对?
  • 读史有感悟

    读史有感悟

    读史的最终结果是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将历史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的读懂历史。读史有一定的学问,不要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现象;要改变历史的某些传统的说法,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还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走出来,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历史;要学会把读到的历史知识、智慧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充分的运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虽不能说真正读懂历史了,也应算是会“感悟历史”了。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蜀汉纪

    蜀汉纪

    我是刘诞刘诞侬晓得哇?(不晓得。)好吧,可能你对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的哥哥你应该认识。我大哥名叫刘范,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官拜左中郎将,在朝中那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刘范?也不晓得。)好吧,好吧,既然不晓得,那我就不说我大哥了。我还有三弟,三弟名为刘瑁字叔玉,在京城也算……(不用再说了,也不晓得。)好吧好吧,幸好我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弟弟,叫做刘璋!(哦?刘璋?)没错,就是你脑海里的那个刘璋。(我脑海里没有刘璋啊喂!)这里,是汉末后世还给它取了一个独立的名字——三国这是个老套的故事,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且看刘仲玉将会在这个时代产生怎样的纠葛开始怎样的生活
热门推荐
  • 食人鲨

    食人鲨

    陶淘等三个孩子跟跟随罕贝叔叔去鲸鲨岛。一到岛上,他们就被当地居民认定是给小岛带来邪恶的人。因为最近附近海里出现了一个会吃人的“海怪”,弄得人心惶惶。后来陶淘发现,海怪竟是鲸鲨!一向温顺的鲸鲨,怎么吃起人了呢?风暴即将来临,陶淘他们被驱离鲸鲨岛。
  •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史记(第七卷)

    史记(第七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不再让你孤单

    不再让你孤单

    十年宠爱,她以为她是孟立暄心尖尖上的人。一朝梦醒,家破人亡,她躺在一片血泊之中,“孟立暄,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笔仅此而已

    随笔仅此而已

    当初随手写而已,如今我却要拿它来学习改变,谷底,颓废?云烟成雨。
  • 木叶之风度翩翩

    木叶之风度翩翩

    重生火影世界,成了烤肉Q店的小老板,在那个战乱年代,生活还算充裕,不过……“我才不要做烤肉男孩,一辈子烤肉。”来到这个世界,当然要成为忍者,学习忍术,做一个站立在忍界巅峰的风度翩翩美少年,这才是完美人生啊!
  • 下乡养儿

    下乡养儿

    这是一本我们从来没见过也无法归类的亲子书。在此之前,我们看到的个案都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现。书里的孩子都是成功的,都上了哈佛耶鲁或北大清华;家长在书里也是成功的,拥有强大的内心、生活的智慧。然而,《下乡养儿》里的角色却是软弱无力的。一对有社交障碍的夫妻,带着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孩子连续换了几个小学都无法适应,结果辍学在家一年,最后变得连睡觉都害怕,因为总是噩梦连连,一家人晨昏颠倒,以至于很久都没见过太阳。书中的父母看上去懦弱无能,没有单位,从事的工作是出版业的兼职校对……
  • 蚀骨红颜,重生之神秘毒妃

    蚀骨红颜,重生之神秘毒妃

    一身两命,到底是命定之劫还是天降之缘?穿越而来,重生于乱坟岗之中,从此魂有所栖。一见误会,二见失身,三见倾心,她的心意在复杂的江湖里尤显得纯粹干净。江湖第一的杀手,使人闻风丧胆,失踪十四年的三皇子,身世之谜解开,一朝回宫风起云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知何为情爱,等到失去之时才知珍惜,可终归是明白得太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

    太上老君金书内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桃花垂涎叶

    桃花垂涎叶

    不知道为什么,苏起云听说没爹娘的孩子会很惨,可是……谁说没娘就活不好了?爷爷疼奶奶爱,整个娘家都挺她,后台硬,实力高,还有一个强大的婚姻……只是……“傅公子结亲了!”感觉,心,痛痛的?[全文脑袋大开,皆属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