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0400000114

第114章 挖科举的墙角

王承恩看出来了,朱由检在政治手段上正在成熟。

之前,朱由检所表现出来的,略显幼稚,对于一路上的成功,王承恩归结为朱由检的运气好。

但是,他对朱由检所表现出来识人善任的本事,还是很佩服的。

正月初六,大明的官员正式上班,这一天的朝议,朱由检如期上朝。

还没等朱由检的屁股坐稳,一堆的官员就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今日有众多士子有意报国,盼望朝廷及早开科。臣以为众多读书人都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希望朝廷能从大局着眼,早日开科取士。”

朱由检看到钱谦益完全是躲避的态度,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讲这个事情的是吕大器。

“爱卿,此事朕早已有言在先,等到开春,必定开科。既然学子们热情这么高,那么开科之事可以提前。朕决定:鉴于北方局势不稳,朝廷当先照顾江北的学子。顾,朕以为,可以现在江北的学子中优先开一科,只取吏员。众卿以为如何?”

“启禀皇上,开科取士,当是为国选才。为何要录取吏员呢?”

朱由检从一开始,对于科举的态度就是在拖延。他根本不想在这个时候搞什么科举,与其搞什么科举,不如直接招大量的普通办事人员。

“开科是大事,江南多山,学子来南京不易,总得给足他们时间。江北局势混乱,朕不忍看到士子们流离失所。当然,如果在江南的士子也有意早日报国,也可以参加吏员考试,朕亦是欢迎的。”

这个理由就明显是睁眼说瞎话了,谁不知道江南的读书人都集中在江浙一带。而这些读书人眼睛里根本就瞧不上什么吏员,他们的目的就是正规的科举。

皇帝的话刚落,台下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敢问皇上,吏员选拔考试,是否和科考相同?”吕大器继续追问。

“自然是不同,恩科乃是正科,自然要选拔最好的栋梁之才。”朱由检微微一笑,继续说:“吏员当选经世致用之才,如此才能辅助好我大明未来的栋梁嘛。”

“臣以为,吏员选拔没有先例,那么,吏员选拔的题目,有谁出呢?”

“爱卿无用多虑。朕的秘书处早在淮安的时候就已经成功选拔过了,他们会协办此事。”

台下又是一阵喧闹,谁也没有想到朱由检会提早留有后手。

“朕知道,小小的吏员选拔,自然用不着当世大儒出题。所以呢,朕的秘书处里面有几个江南才子,足可担任。比如:陈子龙。”

朱由检得意的一笑,考试我照样用复社的人出题,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讲。

陈子龙和黄道周就站在后面,一肚子的苦水。朱由检的心思岂能不知?明显是借用他们东林的身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恨的是他们还不能违背。

黄道周真相撕碎了那张卖身契,以为一群官员的目光都怪异的盯着他在看。

朝议的结果,让东林党们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多人对朱由检产生了失望,同时,也有很多人兴奋的睡不着觉。

因为,朱由检规定,只要具备童生资格的读书人,即可参加此次的吏员试。

童生,连秀才都不是,大约只相当于掌握基础文化的人而已。

整个东林是真的对朱由检很不满,可是没有办法。按照制度,吏员的确不是官员,无需科举录取。

这是科举制度的漏洞,相对于朱由检来讲,也是他唯一能从制度上挖科举墙角的一条裂缝。

朱由检,是在用一己之力,和整个时代在抗衡。

南京城内,一处幽闭的宅院。两个半百的老先生正在屋内对弈,古香古色的棋盘上,双方正杀得难解难分。

一位中年人缓步走人房间,抱拳一恭,态度很是谦卑。

“朝议结束了。”

“哦?他同意开科了?”其中一位老先生随口一问,眼睛依旧没离开棋盘。

“没有。只是同意录取吏员,而且……”

中年男子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说。

“有什么就说嘛!”

“那人说,此次吏员考募,童生亦可参加。”

刚刚接话的老先生手使劲捏了一下手指的棋子,重重的按在棋盘上。

另一位老者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且由着侯家小子去闹吧,他想一个人占尽天下,就让他尝尝逼宫的滋味。”

“两位恩师,咱们要不要也派人去武昌加把火?”

“不用,侯家的话,分量足够。给曲埠去封信,就说最好拜会拜会侯询。”

“学生知道了。”

中年人离开之后,两位老先生又聊了起来。

“你说,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管东林党还是阉党,不都得依靠我们儒家。此举不像帝王平衡之术。”

“我也观察很久了。那个人自南渡之后,行事做派越发琢磨不透。会不会有异域高人在背后操控?不像是我中原做派啊!”

“绝对不可以让异教邪说传入,当初徐光启老儿差点就引入西洋外教,要不是我们极力阻拦,恐怕已成祸事。”

“观他所行之事,颇有西洋之风,重格物而轻经学,恐非我儒家之福。”

“北面洪先生来信,邀我等北上,你意如何?”

“行儒家之道,则夷华夏;华夏行夷之道,则为夷。这一点,你我一定要分清楚。”

“你的意思是,只要他们答应接受我儒家,其他亦可?”

“那当然,我最习惯这南方的天气,老寒腿常犯。”

“哈哈哈……”

假如朱由检在这,听到这段对话一定会气疯。

却不知,这正是大明和后金政权交替之时,很多人内心的心声,这部分人还是站在大明最顶端的大知识份子。

利益相同凑在一起,几成势力,而后成朋党。

就算东林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如钱谦益并不是一个好的领袖,他在取得自己想要的地位之后,就忘记了他人。

又如陈子龙,则在朱由检新学的影响下,慢慢有了变化。因为他之前就修订过徐光启的书,同时也就涉猎过徐光启的学术思想。

再如方以智,更是倾心于新学中不能自拔,因为他本身就有一个叫汤若望的同窗好友。

顾炎武的性格里天生带着叛逆,加上对朱由检的崇拜,他接受新学最直接。

加上整个工作组目前都在江北,这次吏员考试的大幕,就有钱谦益出文科题,方以智出理科题,陈子龙居中督办,顾炎武负责具体事宜,一场人数空前规模的大考,就正式上演了。

“给每一位报名的学子发放理科提纲,减轻他们的难度。”朱由检重点做了指示,对于大明读书人对格物之学的认知,他不抱太大希望。

“本身考题就不难,再给提纲,岂不是更容易了?”方以智觉得朱由检让自己出的考题简直是小儿科。

“就把初级物理当做提纲发下去,另外,此次考试不必使用八股撰文,要让考试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

工作组作为审卷方,一切以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为参照。让黄道周做好工作总结整理,作为依据。”

朱由检对黄道周的使用,一直是当做笔杆子的,他主要负责写工作经验总结,推广。

工作组每十天都会总结工作经验,然后由黄道周整理,再下发给每个人当做指导性文件。

黄道周已经把他二十多个学生带到了江北,整日埋头在一堆资料中,无暇他顾。

就这样的,在主**英们的眼皮子底下,一个人数不多的团队,正在有计划,有制度的形成,并准备疯狂扩张。

同类推荐
  • 东汉小霸王

    东汉小霸王

    一名现代社会的宅男孙离,阴差阳错穿越到三国时代,并且成为了江东小霸王孙策。且看小霸王如何扭转自己的命运,如何将东吴治理的井井有条,如何搜罗名士良将,又如何在乱世中与蜀、魏三足鼎立,最终一统江山!反正就是一本穿越种田争霸历史军事流YY小说。
  •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
  • 南明副榜举人

    南明副榜举人

    明末四川,人类历史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经历张献忠之乱,蛮清大杀戮之后,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风云突变,斗转星移,杨轩深陷其中。面对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奋发图强,以只手之力阻挡鞑子强盗强加在民众身上的枷锁,改变崖山之后再无中国,煤山之后再无华夏的历史,开创中华第三次复兴之大门。这就是《南明副榜举人》,正本清源,带你回到明末四川大杀戮的现场,演绎那场在这个世界已经被遗忘的历史。欢迎加入书友群:207902080
  • 那朝

    那朝

    一个原本在三流大学混吃等死的毁容学生,因为一场手术事故莫名其妙来到了...这是什么朝代?不知道?那就叫那个朝代吧...一心想回家,但可能吗?在陌生的朝代同样混吃等死梦中回家,还是...自己建造一个家?看男主在新世界的生活、奋斗、争夺。“不忘初心,不忘本心。”
  • 贵州榜样

    贵州榜样

    本书是贵州省委宣传部牵头,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编写的30余位贵州先进典型人物。他们有盲人教师刘芳;有呕心沥血的县委书记姜仕坤;有为民引水,力拔穷根的81岁村支书黄大发;有“中国生态英雄”、“贵州造林王”吴庆贤……贵州榜样的名字在全社会广为传颂,贵州榜样的感人事迹,在人们心中久久回响,他们是在贵州崇山峻岭深处挺起的铮铮脊梁,他们是贵州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丰碑。展示创新发展的新形象,凝聚苦干实干助跨越的精气神,传递同心同德奔小康的正能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无比强大精神力量。
热门推荐
  • 弃妃从商

    弃妃从商

    傅芊是个霉女,一颗话梅导致穿越。穿就穿吧,还穿到了爹不疼娘不爱,王爷老公还要休的王妃身上,咋整啊?干脆挣起钱来找姻缘,眼瞅着帅将军不错,富二代也可以,就是这休书,渣王爷啥时才给啊?贺东风身为王爷,要休妻易如反掌。偏偏那女人性情大变,不止拿他当瘟神看,挣起银子来还不手软。最不解的是,她竟主动求休弃,说什么天下美男多如牛毛,别挡她另觅良缘。想要休书,他偏不给,她能如何?
  • 没有墓碑的青春

    没有墓碑的青春

    曾在北大荒当过八年知青的纪实文学作家贾宏图一次次走回北大荒寻找几乎被人遗忘的老知青,打捞他们苦难的人生故事,为读者献上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诗篇。
  • 万柳溪边旧话

    万柳溪边旧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奈何苗苗能燎原

    奈何苗苗能燎原

    陈小苗扭过头疑惑地看向他,以为男人是为了向她的让座表示感谢,傻笑着说:“祝你吃得愉快。”然后精神振奋,在旁人异样的眼光中,一蹦一跳地走远。男人拿着陈小苗的书,翻看了一会儿,再抬头饶有兴趣地看着陈小苗远走的背影,手机铃声响起,他接起电话,说:“叶凡,你家袁乐乐是杂志社的丰编?”……《奈何苗苗能燎原》是甜爱言情小天后夏桐全新力作!这是一个苦涩的暗恋时光。这是一份简单的爱情。这是一段温馨的冤家故事。
  • 于役志

    于役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王的人间日常

    魔王的人间日常

    魔王拉瓦萨因魔王进阶考核不及格被派人间生活,从此他过上了“幸福的”初中生活……然后中考……
  •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

    《论语印心》是尹建维先生积数十年功力对《论语》的章句反复琢磨,加之职场的磨练,与现实环境相结合的体悟,因此读来不会索然无味,反而对《论语》有豁然开朗的明白乐趣。读者可作为研究《论语》参考,亦可作为寻求人生目标的生命之书展读。书中的“疏”基本是以古文的形式表达,“钞”是用白话发挥“疏”,并且强调《论语》智慧的应用。《论语印心》一书有三个特色:以经解经、孔老会通、时代应用。《论语印心》以《论语》接人,视《论语》为立身、立世、开慧之善器。
  • 大赢靠德

    大赢靠德

    本书结合现代企业和员工,对“德”进行了全面探究;引用了大量的企业案例,对企业的“德文化”和员工的“德意识”进行了全面剖析;提供了一套修炼员工德行的翔实方案,把看拟抽象的“德”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本书适合企业、政府机构进行团购,适合人群为公司中层、员工及公务人员。
  • 已过往的青春

    已过往的青春

    过住的青春已然不见,可记忆中的众人依旧在,分别并非再也不见,而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 Every Man in his Humour

    Every Man in his Hum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