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0400000114

第114章 挖科举的墙角

王承恩看出来了,朱由检在政治手段上正在成熟。

之前,朱由检所表现出来的,略显幼稚,对于一路上的成功,王承恩归结为朱由检的运气好。

但是,他对朱由检所表现出来识人善任的本事,还是很佩服的。

正月初六,大明的官员正式上班,这一天的朝议,朱由检如期上朝。

还没等朱由检的屁股坐稳,一堆的官员就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今日有众多士子有意报国,盼望朝廷及早开科。臣以为众多读书人都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希望朝廷能从大局着眼,早日开科取士。”

朱由检看到钱谦益完全是躲避的态度,他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讲这个事情的是吕大器。

“爱卿,此事朕早已有言在先,等到开春,必定开科。既然学子们热情这么高,那么开科之事可以提前。朕决定:鉴于北方局势不稳,朝廷当先照顾江北的学子。顾,朕以为,可以现在江北的学子中优先开一科,只取吏员。众卿以为如何?”

“启禀皇上,开科取士,当是为国选才。为何要录取吏员呢?”

朱由检从一开始,对于科举的态度就是在拖延。他根本不想在这个时候搞什么科举,与其搞什么科举,不如直接招大量的普通办事人员。

“开科是大事,江南多山,学子来南京不易,总得给足他们时间。江北局势混乱,朕不忍看到士子们流离失所。当然,如果在江南的士子也有意早日报国,也可以参加吏员考试,朕亦是欢迎的。”

这个理由就明显是睁眼说瞎话了,谁不知道江南的读书人都集中在江浙一带。而这些读书人眼睛里根本就瞧不上什么吏员,他们的目的就是正规的科举。

皇帝的话刚落,台下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敢问皇上,吏员选拔考试,是否和科考相同?”吕大器继续追问。

“自然是不同,恩科乃是正科,自然要选拔最好的栋梁之才。”朱由检微微一笑,继续说:“吏员当选经世致用之才,如此才能辅助好我大明未来的栋梁嘛。”

“臣以为,吏员选拔没有先例,那么,吏员选拔的题目,有谁出呢?”

“爱卿无用多虑。朕的秘书处早在淮安的时候就已经成功选拔过了,他们会协办此事。”

台下又是一阵喧闹,谁也没有想到朱由检会提早留有后手。

“朕知道,小小的吏员选拔,自然用不着当世大儒出题。所以呢,朕的秘书处里面有几个江南才子,足可担任。比如:陈子龙。”

朱由检得意的一笑,考试我照样用复社的人出题,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讲。

陈子龙和黄道周就站在后面,一肚子的苦水。朱由检的心思岂能不知?明显是借用他们东林的身份,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恨的是他们还不能违背。

黄道周真相撕碎了那张卖身契,以为一群官员的目光都怪异的盯着他在看。

朝议的结果,让东林党们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多人对朱由检产生了失望,同时,也有很多人兴奋的睡不着觉。

因为,朱由检规定,只要具备童生资格的读书人,即可参加此次的吏员试。

童生,连秀才都不是,大约只相当于掌握基础文化的人而已。

整个东林是真的对朱由检很不满,可是没有办法。按照制度,吏员的确不是官员,无需科举录取。

这是科举制度的漏洞,相对于朱由检来讲,也是他唯一能从制度上挖科举墙角的一条裂缝。

朱由检,是在用一己之力,和整个时代在抗衡。

南京城内,一处幽闭的宅院。两个半百的老先生正在屋内对弈,古香古色的棋盘上,双方正杀得难解难分。

一位中年人缓步走人房间,抱拳一恭,态度很是谦卑。

“朝议结束了。”

“哦?他同意开科了?”其中一位老先生随口一问,眼睛依旧没离开棋盘。

“没有。只是同意录取吏员,而且……”

中年男子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说。

“有什么就说嘛!”

“那人说,此次吏员考募,童生亦可参加。”

刚刚接话的老先生手使劲捏了一下手指的棋子,重重的按在棋盘上。

另一位老者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说:“且由着侯家小子去闹吧,他想一个人占尽天下,就让他尝尝逼宫的滋味。”

“两位恩师,咱们要不要也派人去武昌加把火?”

“不用,侯家的话,分量足够。给曲埠去封信,就说最好拜会拜会侯询。”

“学生知道了。”

中年人离开之后,两位老先生又聊了起来。

“你说,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管东林党还是阉党,不都得依靠我们儒家。此举不像帝王平衡之术。”

“我也观察很久了。那个人自南渡之后,行事做派越发琢磨不透。会不会有异域高人在背后操控?不像是我中原做派啊!”

“绝对不可以让异教邪说传入,当初徐光启老儿差点就引入西洋外教,要不是我们极力阻拦,恐怕已成祸事。”

“观他所行之事,颇有西洋之风,重格物而轻经学,恐非我儒家之福。”

“北面洪先生来信,邀我等北上,你意如何?”

“行儒家之道,则夷华夏;华夏行夷之道,则为夷。这一点,你我一定要分清楚。”

“你的意思是,只要他们答应接受我儒家,其他亦可?”

“那当然,我最习惯这南方的天气,老寒腿常犯。”

“哈哈哈……”

假如朱由检在这,听到这段对话一定会气疯。

却不知,这正是大明和后金政权交替之时,很多人内心的心声,这部分人还是站在大明最顶端的大知识份子。

利益相同凑在一起,几成势力,而后成朋党。

就算东林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如钱谦益并不是一个好的领袖,他在取得自己想要的地位之后,就忘记了他人。

又如陈子龙,则在朱由检新学的影响下,慢慢有了变化。因为他之前就修订过徐光启的书,同时也就涉猎过徐光启的学术思想。

再如方以智,更是倾心于新学中不能自拔,因为他本身就有一个叫汤若望的同窗好友。

顾炎武的性格里天生带着叛逆,加上对朱由检的崇拜,他接受新学最直接。

加上整个工作组目前都在江北,这次吏员考试的大幕,就有钱谦益出文科题,方以智出理科题,陈子龙居中督办,顾炎武负责具体事宜,一场人数空前规模的大考,就正式上演了。

“给每一位报名的学子发放理科提纲,减轻他们的难度。”朱由检重点做了指示,对于大明读书人对格物之学的认知,他不抱太大希望。

“本身考题就不难,再给提纲,岂不是更容易了?”方以智觉得朱由检让自己出的考题简直是小儿科。

“就把初级物理当做提纲发下去,另外,此次考试不必使用八股撰文,要让考试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

工作组作为审卷方,一切以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为参照。让黄道周做好工作总结整理,作为依据。”

朱由检对黄道周的使用,一直是当做笔杆子的,他主要负责写工作经验总结,推广。

工作组每十天都会总结工作经验,然后由黄道周整理,再下发给每个人当做指导性文件。

黄道周已经把他二十多个学生带到了江北,整日埋头在一堆资料中,无暇他顾。

就这样的,在主**英们的眼皮子底下,一个人数不多的团队,正在有计划,有制度的形成,并准备疯狂扩张。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放开那个娘子

    放开那个娘子

    现代青年武直穿越到了古代,身揣着水火棍,做起了打虎英雄。别说这里空气就是好,娘子就是俏,在这样清新明媚的天地里,武直过起了潘驴邓小闲的如意生活,干起了文武双全的事业,开垦出一片全新的世界。放开那个娘子,让我来“招安”!天当被,地当床,繁花似锦芳草如席,蓝天白云是新房;朝习文,暮练武,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牛郎织女齐入港!金莲,种田喽!大郎,今晚吃什么?老板,给我来两斤牛肉一瓶阔落记得要零度的。阮小七。客官,阔落被我家娘子喝光鸟本店良心推荐野猪1.0饮料,三碗不过岗。武直。这方便面真好吃还能集一张梁山好汉卡。西门庆。清明上河图就是在天王堂享受着美食画成的。张择端。直则万世之公道伸,平则天下之人心服。
  •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1

    大汉王朝是一个充满了光荣与寂寥,童话般华丽的封建王朝,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这个伟大的帝国投下的背影与梦想仍值得我们去追忆与品位。“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血腥的盛唐3:武则天夺权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蛮荒的足迹

    蛮荒的足迹

    新书《回到上古当大王》发布了,求点击收藏!如果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灭绝没有发生时间长河从这里分出一条支流那么世界将走向何方人类还存不存在这个世界是否依然是巨兽横行一次意外王朗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地球.书友交流群:558328338
热门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归离(《醉玲珑》前传)

    归离(《醉玲珑》前传)

    传奇古言小说《醉玲珑》前传,天下归一,双子不离,我用盛世换你一生欢喜。她,身世成迷的王族公主,九重深宫的妖娆绝色。他,雍朝年轻的帝王,亦是她三千日夜玄塔冥暗之中祈望的辉光。行走于血刃刀锋之上,只为昔日的一句诺言!指端染血,袖底枯荣,她所要的却不过是他的春风一笑,无恙安康。他与她,难道注定只是一场天涯相望的隔世参商?
  • 跟着总裁去修仙

    跟着总裁去修仙

    一颗平淡无奇的珠子让方渺渺进入修仙界,遇上命中注定的boos大人。可谁来告诉她,修仙者是要上班的?累死累活不说,工作之余还要被boos大人拼命压榨时间,动不动就被威胁扣工资!方渺渺真想甩手不干了,可boos淡定地堵住她的后路:不好意思,你已经上了我的贼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西游之顽石传说

    西游之顽石传说

    我们生来便是被赋予了某种使命的,而我们为之奋斗的故事,在以后,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传说……致众生(群:157808778)
  • 遇见·汪国真

    遇见·汪国真

    全书以汪国真一生为线索,以他对诗歌的狂热至成名后的众多细节故事来展现了一位诗人的成长历程。从中可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与社会的变迁。全书共用了21章的篇幅书写了他的一生,描述细腻、流畅,并巧妙地将诗作穿插全书,读来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语言,对汪国真诗的合理引用,也是全书引人入胜之处。
  • 神秘的鳏夫

    神秘的鳏夫

    人们对我说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杀死了他的妻子,第二件事就是他还不到四十岁就捞到了一大笔家产,第三件事就是他要以一百万英镑的高价出卖克拉蒙德城堡,以便移居到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在那里驾驶着自己的私人喷气机与女秘书们、情妇们无忧无虑地生活。“亲爱的,您千万不要听信这些鬼话。”乡村医生的妻子凯蒂·克莱德说:“查理不过是个32岁的鳏夫,一心想在佛罗里达买一块土地罢了。”“但他确实有很大的家业啊!”我反驳道,因为大家都把他说成是一个十足的资本家。
  • 爷,福晋又有喜了

    爷,福晋又有喜了

    三岁那年,二人御花园初遇,他一眼认出,欣喜若狂。八岁那年,二人湖边再遇,她的一颦一笑,都刻在了心底。九岁那年,二人月下谈话,他道一句,心仪之人闺名唤做锦娘。……一刻心动,两颗心慢慢相遇,遇见彼此,何止有幸三生。〖小剧场一〗“额娘,阿玛什么时候回来陪悦儿啊?”。“唔,你阿玛去后院除草了,很快。”〖小剧场二〗“阿玛,额娘肚肚里终于有小妹妹了吗?”。“乖,相信阿玛,这次还是个弟弟……”〖小剧场三〗:“笨阿玛,为了我的妹妹,弟弟们归我,额娘归你,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重生+穿越+宠文+一对一】【卿卿初入江湖,文笔不精之处,还望指教】
  •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这是一个真实的青春故事。本文以麦筱和她的闺蜜张丹妮、林碧珊的成长为线索,写出了80后真实美丽的青春,从读书到工作,从恋爱到婚姻,见证了属于“我们”的最真实,最放肆,最炙热的青春。这是一个简单又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美好而又残忍的故事,这是属于“我们”的故事,请听筱筱娓娓道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回乡北漂小贝

    回乡北漂小贝

    小贝满族家住北方大城市郊区屯子里,长辈说我们原是北京人。先祖随清军进北京因京旗回籍被流放到这里成为农民。长辈们希望他能回家乡北京落户,当公务员不到两年辞职回乡成为北漂。在一家公司画动漫业余时间作画拿出去卖。家里希望他找个有北京户口满族女孩但不那么顺利。公司里几位老师给他很大帮助,终于在五环外贷款买房。居住证出台后积分落户似乎让回乡落户有了希望,然而能实现吗?
  • 推理名探

    推理名探

    封闭的女生寝室里却传来惊悚的尖叫声,平时就神经质的女生被人用绳子勒死在了床上;滑雪场里死相怪异的游人,通信中断下死亡的人数在悄悄增加着;实验楼里的低低哭泣,婚礼上的神秘中毒,市医院中惊悚的凶鬼杀人,高校里变态的连环杀人事件。这种种诡异事件都与一个人有着或明或暗,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他就在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