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6000000795

第795章 一个不留

随着蜀汉军这边全面发动了进攻,张承的新军终究是难以抵挡的。

双方的交战只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而已,张承的新军就死伤超过了三分之二,可见他们这边损失的惨重了。他们这些剩下的一千多人的部队,最后被蜀汉军给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小山头上面,做着最后而徒劳的抵抗。

面对着如今已经残败不堪的军队,士气已经完全跌落入了最低谷。就是那些指挥战斗的指挥官们,也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死伤,就连留赞的左边肩膀也中了一支暗箭,刚才还是流血不止。可见,情况已经发展到了对新军多么不利的地步——甚至可说,这些还活着的人的一条腿已经踏入了死亡的深渊了。

张承这次没有再去征求留赞的意见,他的心应该说是慈善的,所以不想再看到他们江东子弟被杀得一个不剩了。但是张承这样做,确实也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有软弱的一面。

而且张承确实也不傻,表现出了足够的镇定。他随即向蜀汉军那边连续派出了使者。这是一种保险的做法,如今前面可到处是战场,即使使者,也可能被敌方杀死在当场,所以必须多多派出人手。

但是张承的聪明就在于,他深知邓艾是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的,所以这次派出的使者去找的就不可能再是邓艾,他们去向盖猛请降了。

张承的这招应该说还是比较聪明的。他的人终究还是见到了盖猛。盖猛这次并未亲自参加战斗,前面的作战部队都交给了熊平去指挥,他自己只是坐镇后方而已。

所以,张承的使者,其实是被熊平抓住,向熊平的人表明了来意之后,才被允许去见盖猛的。

盖猛对当前的局势知道得非常清楚,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加上如今的阳光很明媚,就是凭借肉眼,他都可以将战场上面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盖猛当然知道张承的使者的请降,应该不是乱说的或者是一种诡计。对方的军队现在绝对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的。

但是,盖猛并未有立刻就答应张承的投降请求。他就带着自己的护卫队靠近了战场的边缘,将小山头上面的情况看的也就更加清楚了。

张承的新军可谓是损失惨重,现在更是在蜀汉军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几乎已经是进入了死局之中。

盖猛看清楚了情况之后,便立刻率领着人马去找邓艾了。他这是要跟邓艾一起商议接受张承的人马投降的事情了。既然张承已经决定投降了,他们这边也已经取得自己想要的胜利,事情也不必要再做得那么绝了。

这场战斗还是早点结束为妙。

此时,邓艾正在后方休息。他昨天晚上面对着留赞的拼死突围,可是费尽心机才一次次将敌军的突击部队给挡回去的。所以,到了现在的时候,他已经是精疲力竭,只能够在后面先恢复下体力。前方的战事,现在就交给了他的副将周涛,毕竟如今胜利在望了,邓艾已经没有不能够放心的事情。

盖猛很快就见到了正坐在地上休息的邓艾。邓艾应该已经整整有两个晚上没有合眼,加上他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的,体力消耗极大,眼睛里面现在已经布满了血丝。脸上虽然很干净,但是却显得油头垢面,一副相当疲劳的样子。

邓艾看到盖猛的突然出现,心里不由得显得很奇怪。如今的大战还在进行,盖猛丢下军队过来干嘛?

邓艾立刻从地上起来,将盖猛迎了过去。

在请盖猛一起坐到地上之后,他随即问道:“盖将军,为何会在这个时候过来见我呢?”

盖猛知道现在不是拐弯抹角的时候,何况邓艾的军职本来就比他要低得多,就直说道:“邓校尉,话我这边就直说了。”

邓艾点点头。

“张承派人到我那边去请降了。如今主导这场战斗的,可是你的部队,我想要知道的是,张承为什么要去向我请降。他也向你这边派出使者了吗?”

邓艾下意识地想要回答是的。但是他仔细一想,事情有有点不对劲,问道:“张承刚刚向你请降了吗?”

盖猛点点头,道:“是的。我生怕其中有诈,刚才还上到战场去查看了情况,张承的人马现在确实已经是走投无路了的,应该不是在跟我耍诡计。”

邓艾哦了一声后点点头,似乎想到什么,就说道:“不瞒盖将军,其实昨晚的时候,张承就已经向我这边派出来使者要求投降了。”

这下子,盖猛心里大概也明白了不少事情了,眉头一皱,问道:“然后呢?”

邓艾笑了笑,很是镇定地回答道:“然后我就没有同意了。”

“什么?”虽然心里对于邓艾的这个回答,已经有所准备,但是盖猛还是忍不住激动了,高声说道,“邓校尉,你为什么不同意张承的请降?要是你当时同意了,那么我们今天的这场大战就不必再打,无论是地方还是我方,也就不必再多出伤亡了!”

盖猛的心里对邓艾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感觉到了愤怒,而且自己身为他们的援军,邓艾在做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居然都不来跟自己商量一下的?

邓艾的那样的做法,有些伤害了盖猛的自尊心了。

盖猛心里不由得有些恶意地想到,自己在过来跟这个邓艾商议这件事之前,就应该把自己的骑兵队先从战场上面撤退下来,来个只围不打的。到时候看你邓艾能够怎么办!

邓艾原本是不想把自己拒绝张承请降的想法告诉别人的。但是现在见到盖猛这样激动,他也不愿意当场跟盖猛撕破脸,只好就把原因说了。

盖猛听完之后,猛地就从地上跳了起来,脸色顿时涨得通红,表现得好像比刚才还要激动一点。

其实,盖猛的内心里已经陷入了挣扎。

敌军前来投降,而自己却给拒绝了,这绝对是违背道义的事情,将来是要被人所唾弃的。这个邓艾做起事情来,真的是够不遗余力的了。

但是让盖猛为难的问题就在于,此事事关世子刘禅,而且邓艾所考虑的方向应该说没错的。将来蜀汉军在拿下江东全境之后,世子接下来难道还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处理四大家族的势力吗?

荆州已经经过战火的洗礼了,将来的江东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再出现动荡了。否则的话,蜀汉军是绝对同时顾得到这样庞大的地盘的。

盖猛思索了一阵,邓艾却也并不开口,静静地等待着盖猛给他以答复。

最终,盖猛寒着脸,说道:“好吧,这件事情就按照你说的来!但是,你要保证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邓艾点点头,道:“我保证!”

盖猛点点头,转身就走,邓艾随即向盖猛拱手失礼,送走了盖猛。

盖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自己的部队,杀死了张承的使者,然后亲自指挥军队军队攻上了小山头,彻底剿灭了张承的新军。

张承最终也没有逃过死亡的厄运,在两军的混战中被杀死,成为了江东和蜀汉之间战斗身亡的第一个文士。

至于留赞,他的下场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最终还是碰到了有着“名将杀手”支撑的熊平,被他在马上砍掉了一条手臂,然后整个人被冲上去的蜀汉军士卒砍成了肉泥,成为了熊平手下陨落的又一个成名敌将的名额。

至于留赞的长子留略,他并未如同张承所希望的那样,会逃过一命,为留家留下最后的骨血。他终究是逃不过邓艾的魔爪,因为他答应过盖猛,张承请降的事情不被泄漏出去。他当然也就不可能放过留略了。

留略当天晚上就被邓艾派人斩杀了。

自此,四大吴郡四大家族所组建起来的军队,连同他们的子弟兵,几乎全部死亡殆尽。

四大家族自此开始变得一蹶不振。

同类推荐
  • 温故(之二)

    温故(之二)

    人类始终生活在历史的投影里。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赐,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脚,而是源自人类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那个重要特征——记忆。历史的投影有过远有近,远的如原始祖先迈向文明渺然足迹,所的如昨天刚刚发生的事情。时间之流,不舍昼夜,不仅把已经发生的,而且终将把正在发生的以及行将发生的一切,都裹挟而去,统统融入历史的投影。最早意识到这投影价值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温故而知新”,虽平白如话,却如醍醐灌顶。历史既是人类活动的归宿,更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之源。谈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英国作家奥威尔的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他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
  • 重生盛唐

    重生盛唐

    一场意外,大学生李承谦携带着天意系统重生成为太宗长子李承乾,夺嫡之争,天命之争,明争暗斗,阴谋阳谋,王道霸道,一切都随着系统的参与变幻莫测,妙趣横生。当然,自然缺不了美女
  • 大唐之惊梦

    大唐之惊梦

    开元二十二年,一个神秘莫测的老道士将一个少年送进了长安城…从此,波澜壮阔的盛唐,就这么闯入了一位不按常理行事的不速之客…
  • 都柏林的暴动

    都柏林的暴动

    这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并非就是这场起义的史实。对这场起义我一无所知。当下,我对它也还是一无所知,也许到若干年后,这场起义的真相才会浮出水面,为世人所知。而我所写的,无非是陈述了下这座城市的四分之一区域内刚发生的故事,也同时是在这将近两周时间里的流言蜚语和悬念剧情的集合。而就在这两周里,这些无数的流言与悬念,却是都柏林人唯一关注的新闻信息;就像面包之于人一样的重要。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热门推荐
  • 主编万岁万万岁

    主编万岁万万岁

    杂志编辑招聘!要求如下:性别:只限女性,单身。年龄:25岁以下,需有明星般的面孔,模特的身材,能熬夜,能早起,高学历,高情商,温柔贤惠,大方优雅。上的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打的过狗仔,避的过保安。翻的了高山,踹的倒围墙。满足以上要求,无论你是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我们都拍手欢迎你的到来于是,应聘的顾涟溪与主编第一次相见……主编大人很冷静的询问要求是否满足,顾涟溪犹豫支吾解释有些差错。主编大人很淡定的问是杀人犯?顾涟溪摇头。抢劫犯?顾涟溪再一次摇头。某主编很理解的点点头说原来是强奸犯啊!顾涟溪已气结,她还是大学生,允许兼职吗?霸气暴王主编封冥琛与小清新女神顾涟溪暖萌宠心来袭……
  • 沈总又被真香打脸

    沈总又被真香打脸

    一次旅游散心,她和他在海边相遇。美好的恋情在浪漫的滨海边发生着;当她拿着孕单去找他时,他翻脸比翻书还快:打掉!她不相信:为什么这样对我?他冷漠狠绝:本来就是玩玩的,何必当真?她的心在滴血,毅然离开。***六年后,两人竟然在生意场上相见;彼此针锋相对,各不相让;他带着娇俏柔美的未婚妻招摇张扬,她天天收到玫瑰。他怒了:我花粉过敏,再发现有人收到玫瑰,炒掉!***一个小孩子蹦蹦跳地出现在他面。他靠近:这孩子像我,莫非你当年没打掉?她娇笑:沈总,你想多了,我儿子可是有父亲。她扔给他一本出生证明。那一刻,他慌了!
  • 第一权妃

    第一权妃

    推荐最新文《妖妃难驯:爷,夫人又撩汉了》她背弃家国,以万人的鲜血,染红他的帝座。他却挽她人登上帝位,一道圣旨,她被冠上乱伦苟且的罪名。天下愚民,被蛊惑,以为喝她的血能灭病痛,她被刺百刀饮血,最后被渣男渣女剜心而亡,孩儿被摔亡。灵魂不灭,竟然重生在相府庶出四小姐身上。嫡母狠心,嫡姐伪善,姨娘庶妹狼子野心,她步步惊心,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这一世,她是嗜血修罗,要毁了他的天下,杀了他的人,誓把人间,变成地狱。她是妖妃秋意浓,一世艳骨,凡尘杀戮,不想成佛,只想成魔。
  • 天鹅洲Ⅰ

    天鹅洲Ⅰ

    《天鹅洲》是续《故河口物语》后的一部小说。鹿女作为那群拓荒者的后代,源乘了她的父辈们的品质,继续奋战在那座村庄上。在天鹅洲开了米厂,酒厂,养猪厂,发展拥有中国农村现代一体化生产线。历尽了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艰辛与磨难。最终在此家大业大,辉煌腾达。它不仅是一座村庄的变迁史,更是一部中国农民的心理变迁史。
  • 好人朱爷(下篇)

    好人朱爷(下篇)

    为平息秀秀打伤人的事朱爷破费不少钱,但王家不依不饶。王家放出话:秀秀成了王家的儿媳这事才能算完。朱爷没了办法。朱爷去求大川,朱爷说:“大侄子,救救朱家吧,我那侄女不同意嫁给王家少爷,总不能绑了她嫁过去吧,朱家要倒霉了……”朱爷老泪纵横。大川说:“大叔也别太难过,让我试试。”大川替朱爷出面在县城最体面的酒店摆了酒场,为朱爷做说和人。王家派来几个酒量大的人想把大川灌醉,让这个酒场不欢而散。大川先做开场白:“今天在座的都是老亲少友,来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朱王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男婚女嫁也要两相情愿……”王家有人接话:“不用说那么多了,咱就喝酒吧,今儿个把这酒喝好了一切都好了!”
  • 从零开始的最好时代

    从零开始的最好时代

    非常的时代,要从零开始就一直参与,才算的上是经历了青春啊。(韩娱)
  • 花蕊之死

    花蕊之死

    唐末五代乱世,藩镇割据,互相攻伐。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在混乱中经历五个朝代,还有十多个小国与之并存,史称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大分裂、大混战、大破坏,田园荒芜,生灵涂炭,人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祈祷上苍早日降下真龙天子,让百姓安居乐业。后周将领赵匡胤于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在胞弟赵匡义和心腹幕僚赵普的策划指挥下,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而立,国号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拉开了统一中国的序幕。
  • 风玫瑰

    风玫瑰

    台伯河静静流淌,空荡荡的圣特古斯大教堂钟声夜响,千里之外的龙首原上鬼哭一片,而遥远静谧的阿尔弥雪山顶上,风声低语,新月如钩,白色孤坟闪着微光……在这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国博弈中,命运的轮盘还在转动—有多少人各怀心思、争先恐后地等待着下注?又有多少人已经悄然抽身、永远地退出了这一场看不到尽头的角逐?而那朵翡冷翠的玫瑰,是否拥有了她梦寐以求的爱、自由、洁净与安详?一支紫玉箫斜插在碑前,明黄色的流苏上缀着一个小小的同心结,一缕金发和一缕黑发相互缠绕,在海上如银的月光里微微摇曳。
  • 娱乐新贵

    娱乐新贵

    (本书是一个叙事文,没有各种装逼打脸,有的只是好音乐,好电影的推荐,若是书友们想要更刺激的文章,这本书中真的没有,敬告书友,谢谢支持!)林峯(fēng),电影学院毕业生,在浮世繁华的城市里艰难谋生,意外触电身亡灵魂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在使自己接受现实的情况下,只能靠自己所能走出深渊,因为这一时空他靠制作盗版碟为生,为扭转这见不得光的事业,两世为人的他利用自己溶合之后的记忆,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娱乐时代。
  •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本书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著作之一,收集了高翔先生新时期以来公开发表在诸多学术媒体的论文30余篇,分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学术传播研究、文学与美学研究等四部分。高翔先生是东北现当代文学研究耕耘最久的学者,在搜集研读东北文学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书“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编就是这些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本文集最鲜明的特色。如,他对伪满时期的刊物《新青年》(沈阳),仔细辨析其政治上的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之间的较大反差,揭示了在伪满洲国政治高压下的双文化选择,并抓住典型个案深入挖掘,展开重要的文学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