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61300000025

第25章 明报大厦

第二天,黑夜还未散去,天际便渐渐泛起鱼肚白。

整夜未睡的李云轩,伸了伸懒腰,将手中的笔放在桌上,一手放在双眼之间的鼻梁处,轻揉了揉。

李云轩望着桌上,自己辛苦一夜的“成果”,打了个哈欠,道:“趁着还有时间,上床补会儿觉去。”

说着,起身向着不远处的硬板床,扑了过去。

时间流逝,硬板床上的李云轩听着房外的嘈杂声,坐起身,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景色,见天空阴阴沉沉,似有大雨要来。

“大雨过后,就该凉爽些了吧?”李云轩不禁自言自语道。

起身,端着洗漱用具走了出去。

此时,距他躺在床上补觉,也不过一两个小时!

其中,很大的原因,便是闷热潮湿的天气中,确实让人很难睡的安稳。

虽然,这个时候,应该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段。

洗漱过后,李云轩搭乘着一辆巴士,向着《追女仔》的拍摄现场赶去。

前几日,虽然他并没去,但电影拍摄的进度一点都不慢,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至多一个星期便能拍摄结束。

电影能拍这么快,或许与香江人超强的创作力精力、超快的拍摄速度有关。

在另一处平行空间(还未穿越之前),《东成西就》、《92年家有喜事》、《倚天屠龙之魔教教主》等一系列,口碑不俗的作品。

最快的七天便已杀青,最慢的也仅用二十七天,与后来的大陆电影,动不动半年、几个月的拍摄周期,确实快的太多了。

李云轩刚赶到拍摄现场,剧组众人,正在一处空地上,整理布景与一些摄影器材,似准备拍摄外景。

这时,天空中渐渐下起小雨来,不多时,雨点变的越来越大。

麦加、洪金宝几人,急忙指挥者剧组众人,盖好拍摄器材前去避雨。

同租用片场的工作人员,交涉了许久,他们才答应,借出一间摄影棚,让其先拍摄内景。

······

时光流转,转眼间,便已是一周之后,李云轩坐在一辆巴士车,靠窗的地方。

望着窗外,变换的景物,却显得有些心事般,轻皱着眉头。

巴士车停下来后,望了一眼,车窗外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嘉业街”三字,急忙起身走了下去。

沿着街道走了不远,一幢九层高的大厦上,写着“明报大厦”几个大字。

因不是上班高峰期,周围的行人,并不太多,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人。

位于香港岛柴湾嘉业街——明报大厦,是《明报》由一九七六年通过银行按揭,用了大约八百多万买些的整栋九层高的“南康大厦”,后又改名为“明报大厦”。

因地理位置在偏向市区一隅,周围有大多为工业区,故而繁华程度并不如,香港岛的别的区。

但好在,“东区走廊”与“地铁港岛线”都正在建设,相信不久之后也将慢慢变热闹起来。

在一九七零年初到一九八零年初,这十年的时间,是香江报业最繁荣的时代。

在这,不过巴掌大的地方,差多拥有七八十家,大大小小的报纸,其中大部分为中文报纸。

但是能坚持十年以上的报纸,又是凤毛麟角。

到了一九八零年,中旬,也仅剩下四五十家报纸(虽有老的报纸倒闭,但新的报纸又不断成立),故而报纸数量并没减少多少。

此时的香江,仅日报便有《星岛日报》、《东方日报》、《明报》、《成报》、《苹果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几十家报纸,此外英文版的报纸也有好多家。

但就《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这三家报纸的销量最大,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轮流坐庄”,每期的销量都差不多有十万份出头。

这三家报纸中,也仅有金庸创办的《明报》,是由武侠小说招揽读者起家。

当时,他与合伙人沈宝鑫,便是看中了这个原因,才一同创办的明报。

李云轩望了一眼四周,便向着明报大厦的正门入口走去。

走进楼内,便见前台,一名画着淡妆,身着八十年代典型的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起身道:“先生,你有乜(什么)事情?”

李云轩微微笑道:“我几天前往呢度(这里)投了稿子,潘岳生先生今日约我嚟(来)详谈,小说连载的事情,我的笔名叫‘清明上河’。”

那身着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略有些诧异的望了他一眼。

在她的印象中,能被潘岳生约来商谈的小说作者,大多都已人到中年,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就算有几位稍年轻些的,也多是不修边幅。

哪有,像他这样年轻帅气的,虽然,身上的衣服很普通,但却干净整洁,不由对他好感倍增。

迟疑了片刻,那身着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笑了笑,道:“先生,请稍等。”

说着,便见她拿起一旁的电话,拨了几个号。

过了半晌,那身着浅灰色双肩套装的清秀女孩,放下手中的电话,轻声道:“先生,你从呢度(这里)上九楼,揾(找)到总编办公室,潘总编正在里面等着你呢。”

李云轩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坐电梯,上了九楼,里面皆是用隔板,隔开的工作台,环视了一圈,也没见到总编办公室。

拦住一位走来的工作人员,问询一番后,这才找到。

李云轩轻敲了敲房门,只听见房内传来一声,沉着的男声,道:“进嚟(来)。”

推门走进去后,见一名戴着眼睛,身着西装,年约四五十岁,面容严肃的男子,坐在办公桌后。

低着头,不知在撰写着什么,低声道:“你先坐,休息会儿,我这稿子就快改完了。”

李云轩应了声,走到不远处的沙发上静坐!

过了好一会儿,那面容严肃的男子,放下手中的笔,抬头望去,有些吃惊道:“你是《英雄志》的作者?”

李云轩点了点头,笑道:“不然,潘先生以为我是边个(谁)?”

潘岳生一阵哑然,道:“没想到你,居然咁(这么)年轻?”

说着便见他起身,走了过来,接着道:“第一次,睇(看)你的稿子时,我还以为是查理(查良镛(金庸),是佢(他)在读高中时,老师给佢(他)取的)写的呢?

若不是查理这几日出差,我定要让佢(他)与你见个面。”

李云轩笑了笑,并没有言语!

这时,潘岳生接了一杯水,放在他的面前,笑道:“别见怪,我呢度(这里)没有别的饮品,只有清水一杯。”

李云轩端起水杯,饮了一口!

潘岳生也在一旁,坐了下来,缓声道:“还不知’清明上河先生‘如何称呼?”

李云轩放下手中的杯子,正色道:“潘先生客气了,我叫李云轩。”

潘岳生顿了顿,直入主题道:“李先生,《英雄志》这部小说,你准备写多少字?”

李云轩不假思索,道:“约有三百万字吧。”

潘岳生并没有迟疑,开门见山,道:“李先生愿意将《英雄志》这部小说,放在《明报》上连载吗?”

李云轩面容平静,道:“不知,稿费怎样算?”

“千字50元如何?”

“千字50元,有点太少了吧?”

“大学讲师级在我们《明报》投稿,每千字80元,教授级投稿,每千字100至150元。

长篇小说名家也不过千字100元左右,普通的新人作家最多也不过千字50元,少的千字30元也有。”

房间内静默了片刻,李云轩点了点头,见潘岳生正欲起身,忙声道:“我可以,预支些薪酬吗?”

······

李云轩从明报大厦走出来,握了握信封纸袋中,预支的薪酬,约有几千港币。

望了一眼明报大厦,有些懊悔道:“居然打了个时间差,没能遇见金庸。”

虽有些可惜,但还是向着,不远处的巴士站台走去。

《明报》虽然在香江以至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当中,有着较高的地位。

许多作家,也都以能在《明报》发表文章为荣,但稿酬着实不高。

若是,想要连载小说,赚取生活费,李云轩大可选择《武侠世界》杂志,和一些其他报社,酬劳自也会更高些。

但他,之所以选择投稿《明报》,其实,也是有一点小小的私心。

在另一处平行空间(未穿越之前),《明报》在创刊三十周年茶会上,金庸辞去社长一职。

在他所有的孩子中,长子最受他的喜爱,却自杀身亡,次子酷爱美食评鉴,师从美食家蔡阑,自封”八袋弟子“。

长女嫁人后便专心相夫教子,次女师从水墨大师丁衍镛,故而没有子女想要接手报业。

金庸在《明报》内部物色了许久,但一直都举棋不定,最后将报社卖给一位,名叫”于品海“的商人,事后不久,却被人爆出诸多丑闻。

李云轩在心中寻思,既然《明报》早晚都要卖掉,他又何不提前着手准备!

《英雄志》是一部极具金庸风格的作品,自然成了他写作的首选。

一辆巴士车,从不远处驶来,回过神的李云轩,同站台众人,一起走了上车。

同类推荐
  • 天道后裔

    天道后裔

    天地有正气,即为降妖除魔的刽子手,也是温暖如春的多情人。
  • 特种兵之夜影

    特种兵之夜影

    本是华夏某特种兵王,三年前的一次任务,让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的死在自己面前...三年后,他完成了一系列的报复,成为外籍眼中的冷血杀手,他重返国内,只因他做为华夏军人的身份。身可死,魂得归,热血心中,永不死...
  • 星光战场

    星光战场

    意气风发的好莱坞从业者,因为一次的意外,醒来时却不仅仅是物是人非……豪门世家的公子,黯然发现自己一无用处。再也找不到依托的灵魂真的可以解脱?被改变的世界、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掀起一场世界娱乐圈的风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让生命本身闪耀星光。而苏钺铺就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星光大道。
  • 阿里巴

    阿里巴

    你问我看上你什么?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如果让我答的话,我只能说,只因我爱的那个人是你,所以我爱了。
  • 逍遥渔夫

    逍遥渔夫

    贝海,整个东海岸最成功的渔船船长,几年时间就被美国东海岸的渔夫们称为传奇人物。神乎其神的找鱼手段,几乎从不出错的识鱼能力,还有每次出航都让无数渔夫羡慕的渔获。不光是论起重量,论起鱼质量和体形也是一等一的。从一个一开始让人看不起,甚至认为根本不懂捕渔的中国小子,变成别人眼中的超级船长,而且比所有干了几乎一辈子的渔夫都要厉害的年青人,有一个不能告诉别人的秘密,他有一件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法宝。正是因为有了它,这才让一个啥也不会的毛头小子变成了让无数渔夫羡慕的传奇。新书《山洼小富农》上传了,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多多收藏!http://m.wkkk.net/info/1004929121
热门推荐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护身命经之一

    护身命经之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

    《心》讲述的是“先生”结识并爱上了房东家的小姐,同时也赢得了房东太太的好感,但却因年少时曾受到叔父的欺诈而对他人时存戒心,迟迟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后来,“先生”的好友K住进了房东家里,也爱上了小姐,直率的K向好友“先生"表白了自己的心事,“先生”在表面上批评K“不求上进”,背地里却偷偷地向房东太太提出要和小姐结婚。知道了这一切真相之后的K在绝望中自杀了,同时K的死也留给“先生”一生的不安和自责,婚后的“先生”一直无法忘却K,他的内心无比的寂寞,终于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 花屿小记

    花屿小记

    张宗子早已在散文爱好者中负有盛名,气质雍容闲雅,冲淡飘逸,直追他的四百年前同名人张岱张宗子。《花屿小记》书名来自杜甫的诗句“花屿读书床”,收录了张宗子近年来的数十篇读书随笔。都是与读书有关的文字,有记人、记书的,有读书随感,有购书经历,有考证事物的,还有为前贤挑错的,还有类似传记或小说的文字,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充满着人文的气质和深厚的功底,令人心旌神摇,美不胜收。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此书早已被广泛流传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运用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部传奇的兵法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孙武的传奇人生。读《兵家鼻祖:孙武》,不但可以感受到孙武生活中的曲折、离奇,又能够被战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紧张形势所牵掣,也能够了解到孙武、伍子胥、吴王阖间、伯韵等人物的性格、脾气,以及品质的不同。
  • 参天

    参天

    天书残卷的出现,引起了世人疯狂的争夺,是机缘造化,还是暗藏玄机,修行,难道只是为了求得长生?
  •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纪

    帝纪

    X50年,世界各国为了抢夺资源和土地发动战争,一时间战火四起、硝烟滚滚。此时在遥远的东方之地,一个强大的国家正在崛起,仅仅用了不到五年的世界就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史称银虎帝国。X512年,银虎帝国第二十五代皇帝——南康天佑正式登基,史称诚轩帝,这个被历史称为最残忍的君主仅仅坐了半年的皇帝,就被最忠诚的手下暗杀,在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劣迹斑斑的污点,有人说他残暴不仁,嗜杀成性,却也有人说他勤政爱民,含冤而死。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埋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答案也许只有重新回到那个年代才能知晓。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

    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