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1600000002

第2章 早年

我要讲的这些事,在现在这个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的时代里已经不多见了,原因之一是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又吃的饱又穿的暖,人们不会去做了。其次是因为这行业风险大,能力要求高,也没几个人会做了。

不过在早些年间的时候,这一行的兴盛可谓是风起云涌,犹如大浪之势不可阻挡,不仅是一门高深的手艺,也是一份要命的做活,但凡能做得来的人,都不是普通之人,不仅要有胆量更要有过人的本事,且要能够上的了天、入得了地、下的了海,翻山越岭,倒海翻江统统不在话下。

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可要问这一行要求如此之高,究竟是甚家什?却实在难以启口,若问为何,只因这一行多有损德,常遭鄙夷,且在如今早已销声匿迹了,若真要说,这行便是盗墓了。

盗墓这一行在早年的时候,十分兴起,发展鼎盛,不仅产生了流派之分,且各种翻江倒海的手段更是络绎不绝,而我,就是那诸多盗墓贼中一员。

我之所以走上盗墓这条有损阴德的事,缘由颇多,其中所经之事,更非一两句可以言清,而这所有的一切,还要从民国时期我祖上那会说起。

我祖上原姓吴,是北方人,名叫吴善平,早些年时也是家财万贯的户,上过几年私塾,颇有些才识,不过他对文学常识不大有兴趣,反而对那些风水之术甚是入迷,闲暇之际时常研究风之秘术,后来渐渐成了风水师傅,在当地也是名噪一时。

后来因缝上战乱,为了活命只得带着妻儿老小一家六口人迁移到了南方一带,在迁移的路上没少吃苦,等好不容易到了地方,一数家财,几乎散失殆尽。

原本是想在南方安安稳稳过日子,可不曾想又逢上南方的重大荒灾,家里的粮食被人抢的一干二净。

荒灾之际,什么吃的也没有,到处是一片空,无奈之下我祖上为了活命,再次带着一家老小跟着饥民迁徙,当时饥民众多,可谓成千上万,行走在荒蛮的大地之上,也不知道去哪,到处都是饿死的人,惨不忍睹。

走了几天,吴善平发现这些饥民全都往北迁移,也不知道从哪传来的消息,说是北方有粮,到了那边就能吃上饭了。

我祖上吴善平当时刚从北方迁来不久,对北方的情势自然是比这些饥民了解的,他心想眼下这会北方正在打仗,往北去上哪能找到吃的?这是自己要去阎王殿,到时候想回也回不来啊。

吴善平琢磨着,不能跟这些饥民往北,去了北方必然一死,可如今又到处饥荒,待着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更不是办法,于是他衡虑再三,决定带着一家老小往南迁,去碰碰运气。

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一个月之久,一家六口是走到哪便睡在哪,路上是遇见什么吃什么,当时又值七月天,艳阳高照,瘟疫肆虐,六口人是病的病,残的残,一路艰辛实在一言难尽,等最后走到湖北的时候,一个月下来,一家六口人就只剩下吴善平和一个小儿子吴安了。

吴善平带着小儿子吴安到湖北时,已如残军败将,和那平常百姓家一比,两人好似是从那泥潭里钻出来的臭虫,浑身是又脏又臭,头发凌乱不堪,面容枯黄焦瘦,身上衣衫简陋,身形摇摇晃晃好似一张薄纸,风一吹就能倒似的。

吴善平和儿子昏死在一座破庙里,好在两人命不该绝,被一位好心寡妇给收留了,那寡妇倒也真善心,又是给两人施饭,又是掏钱为两人看病,这两人最终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吴善平和儿子因无处可去,最后也就落在了这寡妇家中,只不过我祖父吴善平因家境破败,亲人丧失,时常想起一家六口之人,曾是如此欢乐,而如今只剩下自己和一小子落在人间,家不是家,人不是人,回想这一生落得如此之境,不免觉得身心俱惫,悲感交集,没过几年便生了一场大病,一命呜呼了。

他这一撒手,别的不说,只说宗族之下,吴家当时也只剩下儿子吴安了。而这吴安自幼之际便聪慧无比,慧根敏捷,早在先前父亲深究风水之术几年间,便常常跟在其旁,看了不少风水之术,且常常得其要领,又加上这几年的颠沛流离,是见惯了生离死别,已是懂了不少事情。

所以当时吴安虽年仅十六七岁,可要说这经历却不比一位便过半百的人少的哪去,加上脑子里学识丰富,为人又善于交际,恰值年轻气盛,所以没过几年便在湖北混的是如鱼得水,结识了不少人物。

后来浪迹之时,也不知从哪拜了一位师父,学了一身看家绝学本领,后来师父去世,他便浪迹江湖,到处行侠仗义,于是名气一传十,十传百,在当时很快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被人称为“吴侠客”。

可后来也不知怎么得,就干上了盗墓这一行,并因此发了家,因早些年的好名声,使他在后来成了湖北地区富强一时,赫赫有名的人物,俗话说树大招风,他虽是富了家境,却也因此招惹了不少仇人。

吴安因年少之际看过太多生离死别,阅历颇丰,因此脑海中早就有了诸多打算,在自己发家之后,很快便明智的退出了盗墓一行,并取了一个媳妇,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俗语说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这是国人的情节,这吴安虽发了家,却不曾忘了自己是北方人,随着年纪渐长,想要归故乡的心情是愈来愈强烈。

他这样想,一来是让自己作为吴家先一代人,在死后也能重归故土,二来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不受自己牵连,能安安稳稳过上好日子。

于是在寡妇去世不久,吴安便尽家财之力,带着一家老小迁回了北方,并改姓改名为柳长安,意思是希望自己包括子孙后代,都能长长久久,安安康康,而吴家也至此成为了柳家。

这柳长安回了北方,落户北京,也不再沾惹江湖之事,反倒开始教育子嗣,主持家道,那几年家境良好,子孙满堂,相处之间和和睦睦,日子可谓过的安安稳稳,

后来逢上战乱,事情诸多,也难尽表,直到后来柳长安安度晚年去世,始终也再未发生过什么乱子,一直到了现在,也都相安无事。而至于盗墓这一行,在柳家之内更是再也未被提及过。

直到了我父亲这代时,结婚早,由于当时重男轻女的观念,父亲想要个儿子,可也不知是为何,却偏偏是生了两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姊姊。连生两个女儿,父亲异常气愤把母亲打了一顿,破声大骂:“你这败家娘子,是想让我柳家断后吗?!”

后来到了生我的时候,母亲提前就去庙里求神仙,希望老天爷别再难为她了,能生下个儿子,好为柳家繁衍香火。

到底是母亲的诚意得到了老天爷的眷恋,生出了我,只不过俗话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虽说是生下了我,却和普通人有所不同,这不同之处便是别人都是五指,我的右手却是六指,而我也因此在幼时没少被同龄孩童们嘲笑欺辱。

父亲虽是恼怒,可只因我作为柳家唯一的香火,却也只得接受这个现实,父亲希望我长久安生,就取了个名柳长生。

我父亲心善,依靠着先人遗留的财产,开了一家药铺,成了一名郎中,常常救济与人,若是碰上贫困之家,也是慷慨施舍,不收取钱财为人医病。

幼时父亲便常对我们说,他行为郎中,救济世人,也算是积善补德了,谁让我们祖上是靠盗墓发家的,祖上干的是有损阴德的事,就要后代补回来,而他也希望我将来能够接替他,成为一名医师。

可我这个人自幼时便不听管教,不喜爱诗书药典,行为多是顽劣不堪,为此父亲也没少打我,却起不到作用。

直到后来父亲实在拿我没辙,就把我送去参军,经过几年部队训练,倒也收敛了一些。

退伍之后,直到八十年代,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又重办了教育事业,我们镇子里也办起了一所希望工程学校。

当时和我同龄的许多人都嚷着考大学,我退伍后闲着没事,也就跟了去,后来意料之外,倒也考上了一所大学,又上了几年大学后,分配我到了南方一代,下乡做了知青,而我的命运,也就是在那时,彻底的改变了。

同类推荐
  • 诡夜凶铃

    诡夜凶铃

    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我仍然无法确定,但那些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每每想起,依然心神不宁。
  • 灵仙

    灵仙

    为修灵仙,背负的并非是个人宿命,诡异的葬礼,邪恶的尸煞这一切只是一个开始……
  • 遗落的曙光

    遗落的曙光

    公元2345年,天降浩劫。一片陨石群带来了可怕的未知病毒,人类面临空前的危机。灾难爆发之时,一场意外使大学生纪小无从此失去人类身份,这究竟是奇遇还是噩梦的开始?丧尸遍地,异形肆虐,神真的抛弃了世界么?
  • 鬼拉帘

    鬼拉帘

    人开窗,鬼拉帘!他叫周阳,在一次回老家探望奶奶时偶得两本传至清朝康熙年间的阴阳书录,至此踏上灵异之路,揭开鬼魅面纱
  • 异世风尸游

    异世风尸游

    自古僵尸无外乎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他却不在五行之列。面对陌生的世界他只想快些回到主人的身边,保护主人的安眠。可是天地间的一切都已经在大神通者的掌控之中,他被渐渐的卷入了大神通者之间的游戏中。游戏?进行中……
热门推荐
  • 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

    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

    本书主要介绍了室内观赏植物栽培养护基础、常见室内观赏植物的栽培与养护等两大部分内容。涵盖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室内观花类花卉、室内观叶类植物、室内观果类植物、仙人掌及多肉多浆类植物、兰科植物等79种室内观赏植物。从其原产地、生态习性入手,重点介绍盆栽养护管理要点。书中配有彩色图片,力求通俗、简洁易懂,便于记忆和操作。适合家庭花卉爱好者、花卉栽培工作者阅读。
  • 巾箱说

    巾箱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

    本书是陈春花老师的第一本散文集,抒写了她在闲暇时光或匆匆的商旅途中,探索管理实践以及生活意义的感悟。她尽一切机会到大自然中去,前往世界各地学习和交流,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展现了她对世界的一种姿态:好奇着,快乐着,积极着,优雅着……她的散文中摒弃了华丽繁杂的辞藻,把语言还原到本意,那种情绪性、心灵性的体验氤氲在她的作品中,显得质朴而又纯真。
  • 斩仙者

    斩仙者

    方浩本是天云宗一名普通弟子,却在一次意外偷看到掌门千金洗澡,遭到全宗弟子追杀……身处乱世,不争当陨,手持三尺青峰,问鼎天下之巅,于万世之修士:“敢战否?”
  • 嫡女重生之盛世王妃

    嫡女重生之盛世王妃

    大婚之日,洞房花烛之时,而她,成了耻辱,转眼由正妻沦为小妾!…“贱人,娶了你,是我一生的耻辱,你真让我恶心!”冰冷无情的字眼,是她那青梅竹马的夫君说出来的话!“呵呵,姐姐啊姐姐,多谢了你的成全了呢!姐姐你好生的去吧,妹妹会代替你好好照顾相公,帮你享受这些你没能够享受的福分!”笑颜如花的容颜,堂妹吐出的字眼,却是让她浑身冰凉!“孽女,沈家没有你这不知廉耻的女儿,你给我滚!”这是她的亲人吗?不是!…成为众矢之的,当她被人浸入那冰冷刺骨的湖水之中,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他人的算计!可是,已然晚矣!…如有来生,如有来生……重生,回到父母健在的时候,这个时候她还不是孤女,父母尚在,恩爱依旧,而她还是曾经那个深受宠爱的沈家嫡女!这一世,她一定会守护自己所爱的人,再也不会重蹈前世的覆辙!而那些曾经伤害她的人,她也会让他们付出代价!云霄完结文:《弃后重生之风华》《殿下独占小狐妃》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习惯决定命运的秘密

    一根矮矮的柱子,一条细细的链子,竟能拴住一头重达千斤的大象,这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由于力量尚未长成,小象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锁链的束缚,于是它们渐渐地习惯了束缚,不再挣扎,直到长成庞然大物。虽然此时它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可是大象却放弃了挣扎,因为在它的惯性思维里,仍然认为摆脱链子是永远不可能的。小象是被实实在在的链子拴住,而大象则是被看不见的习惯拴住。要想成为不被束缚的大象,需要我们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做起。改变习惯,你也能改变命运。你的手中,掌握着改变命运的秘密。
  • 陆先生要恋爱

    陆先生要恋爱

    两家的儿子倒是见面熟,发香烟碰酒杯,热腾腾地说足球股票,意气洋洋,妙语连珠。两家媳妇也有共同语言,说商品打折,说子女的教育问题,交头接耳的。孩子们也凑到一块去了,说电脑游戏,津津乐道的。陆先生和金玉铃被撇在一边,他们又成了局外人。老夫妻两人话语很热烈,眼神却幽幽的。他们一路走着,一路说着,身影一下子拉得老长,一下子缩得很短。他们不再说自己了,儿孙是他们仅存的话题。
  • 看谁是小人:五分钟内识破小人

    看谁是小人:五分钟内识破小人

    小人善于隐藏本性,戴着面具出入各种场合,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往往矫揉造作、弄虚作假、奸诈狡猾、不择手段、软硬兼施。然而戴面具是有意识的行为,久了自己也会觉得累,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任何人,包括那些最虚伪、最奸诈的人,他们只能骗人一时,不可能骗人一世;只能欺骗一部分人,不可能欺骗所有人。《看谁是小人:五分钟内识破小人》教你如何观察他人心理的外在流露,从而对其人其事做出正确的判断。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人心的钥匙,教会我们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轻而易举地识别他人的本质,洞察世事人心,让小人暗箭未发,便已夭折。
  • 腹黑王爷糊涂妻

    腹黑王爷糊涂妻

    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吞下这颗灵珠,我给你一次再续前缘的机会。”于是痛失爱人的冥鼎将自己的灵魂献给一场阴谋,连同自己的爱人一起被带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赌此一生的幸福。男主冥鼎的记忆被封存,只留一根情脉丝丝牵连;女主明荨带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踏上了这条艰难的寻爱之路,先后遇上了心机重重的善和王爷,与冥鼎有着相同外表的石陨,默默守护的庆安王爷以及冷峻有为的皇上,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爱恨离愁,而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男主呢?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隐藏的一场阴谋也随之昭然于世,男女主人公能逃脱灵珠锁定的命运,守住此生的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