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95200000003

第3章 初遇

那之后,回到‘枫羽轩’的叶羽假装没事发生,他的母亲本是现代比较有名的中医,他也就学过一些简单的医学知识,现在抓一些药给自己止血疗伤也不是什么难事。

叶羽没说,丘福也当做完全不知情,两个人继续配合着经营枫羽轩。而‘君悦来’似乎真的老实了不少,不仅不再找麻烦,秦老板还曾亲自登门,并带了厚礼,说是什么交流心得。

这一天晚上,枫羽轩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迎来了打烊的时间。

丘福和叶羽正在厅堂内讨论着下个月要换主打菜的事情,门口却响起了一把浑厚有力的声音。

“请问,贵店还未打烊吧?”

二人向门口望去,只见一个身着墨绿色长袍锦衣的男子负手而立,腰间系着淡黄色镶金腰带,淡黄色的发带镶着宝石,长身玉立,丰神俊朗,不同凡响的身份不言而喻。

叶羽不由自主的悄悄打量起那人。

一旁的丘福似乎也愣了一会儿,直到那人再次开口问道:“二位店主,可是在下打扰了?”

丘福这才反应过来,他想了想,似乎有些为难。最后探询的看向叶羽,却发现对方并无意说话,只是低头沉思。

丘福无奈只好说道:“不好意思,我们已经打烊了……”

那人抱拳说道:“在下朱四,应天人士,初来贵宝地落户经商,府中事宜还在打点,在下独自一人出门联络生意,不想天色已晚,腹中饥饿,只想留下用餐,不多做打扰,还望店主成全。”

叶羽再次弯起他那双狐狸眼,突然说道:“兄台请进吧,我这就去给你烧菜。”

朱四看向叶羽,问道:“阁下就是如今名震北平城的名厨?”

叶羽笑了笑说道:“什么名震不名震的,客人们抬爱而已。”说完便转身走进厨房。

朱四目送叶羽走进厨房,随后在厅中随意坐了。

丘福拿着一壶茶走了过来,亲手为朱四斟茶,嘴里说着:“因为已经打烊了,所以只剩我们两个了。”

朱四点了点头,他拿起茶杯喝了口,笑道:“这极品的龙井,还是我上次离开时赠与你的,想不到你还留着?”

丘福皱了皱眉,瞥眼看向内堂,之后才压低声音说道:“四爷好记性。请恕属下失礼之罪。”

朱四笑道:“这是说哪里的话。你以店东的身份开此酒馆本就是我的命令,你为了完成我给你的任务而不能向我行礼,何罪之有?”

丘福低了低头说道:“多谢四爷。四爷今日到访,想必是接到了属下的传信。”

朱四双眉一敛,轻声说道:“是的。所以我回到北平便过来了。”

丘福恭敬的问道:“四爷有何指示?”

朱四没有马上回答,他想了想,仰头将杯中茶喝完,缓缓说道:“你在信中对他的评价很高,我会试探他一下,若果非池中之物,你便想尽一切办法将他留在身边。”

丘福耳朵动了动,他瞥眼向内堂看了眼,急忙轻声说道:“属下明白。”之后赶忙抬手拿起茶壶往朱四杯中倒茶,口中边说着:“这是本店珍藏的龙井,请客官品尝。”

话音刚落,帘子便被掀起,叶羽端着食物走了出来。

朱四笑容依旧,他搓了搓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

叶羽信步走了过来,将食物摆在朱四面前,那是一碗卤肉饭,和一叠小菜。他将餐盘放在一旁,笑着对朱四说道:“考虑到你是空腹,又是长途跋涉,所以就做了这些,暖胃的。”

朱四看着面前简单的食物,难掩一脸诧异,这就是人人称道的北平第一餐?且不说那碗显得黑漆漆的饭,就说那一叠小菜,只是几个切的极薄的土豆片泡在紫红色的液体中,实在看不出特别之处。

朱四拿起勺子,扭头看了眼丘福,丘福不着痕迹的点了下头。

朱四这才低头用勺子盛了一小勺泡饭,吃了一小口,只是一小口,他细细品尝了下,惊讶的抬起头,他指着卤肉饭问道:“这,兄台,你这饭是如何做的?竟然每一粒米都含有肉汤的鲜味,比我之前吃过的粥都要香浓纯粹。”

叶羽淡淡一笑,他双臂环在胸前说道:“这卤肉饭是要和着这小菜一同吃的,味道更佳。至于做法嘛,恕在下不能透露,这是商业机密。”

朱四不以为意,他大笑两声,将小菜放到饭里,和着饭一同送进嘴里。只见他眼前一亮,那些小菜竟有酸甜咸辣四种味道,混在饭中,美味无穷。

朱四眉飞色舞道:“这是梨么?而且,这里面还有酒和葡萄的味道。”

叶羽笑道:“自然,这道小菜叫红酒雪梨,酒是小弟取郊外熟透的葡萄加入女儿红陈酿中泡制的,虽非西域正宗的葡萄酒,却使葡萄的味道更浓,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朱四又吃了两口,对这卤肉饭赞不绝口,他瞥眼看到丘福和叶羽一直站在一旁,连忙说道:“二位店主还是坐下吧,反正店中也无旁人。”

丘福习惯性的想要拒绝,但叶羽却已经一屁股坐下了。丘福吓了一跳,他瞥眼看向朱四,却见他一脸随和的笑意,自己便也坐在一旁。

叶羽脸上带着亘古不变的痞痞的笑意,他看着正在吃饭的朱四,问道:“兄台,你是应天人,怎么大老远跑到北平做生意?这里地近边界,能有什么生意好做?”

朱四动作停了一下,却只有一瞬间,他随口答道:“做蒙古人的生意啊。”

叶羽面上一愣,心下更加觉得这人不简单。只是这个时候大明与北元依旧是死敌,互市没有开启,此人能和蒙古人做什么生意?莫不是走私军火?不会,若是走私,他怎好在自己面前如此轻易透露?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有心想要套出他的话,叶羽面露好奇之色问道:“蒙古人的生意?怎么做?能赚钱么?”

朱四笑道:“当然!而且能赚大钱!至于如何做嘛,这也是商业机密,恕在下不能透露。兄台,你问了我,那我也问问你,你又是做什么生意的呢?”

叶羽抬了抬下巴,他迎上朱四明显意味深长的目光,谁也不甘示弱。

一会儿,叶羽一副败下阵来的样子,他挠了挠后脑勺回答道:“兄台这不是明知故问么,我就是个厨子。”

朱四大笑了两声,继续吃着泡饭,淡淡说道:“就是个厨子,也是个不一般的厨子。”

“啊?”叶羽不解的问。

朱四一脸笑意:“这般美味佳肴,一般厨子可做不出来啊。”

叶羽倒不谦让,只笑道:“呵呵,过讲了。”

朱四看着他一脸的憨笑,不禁皱了皱眉。他沉吟了一下,突然放下手中的勺子说道:“二位应该知道,我朝皇帝陛下下令,允许蒙古人内迁入我中原,并予以平等的待遇。今年北伐结束后,有更多的蒙古人决议内迁入中原。我正是赶来做他们的生意的。”

叶羽和丘福面面相觑,这件事他们是知道的。

叶羽没有吭声。

丘福却突然说道:“蒙古人当初统治我汉人时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何皇上还要对他们妇人之仁?为何不直接杀他们个痛快,何苦劝降?”他语气中尽是不满和愤恨。

叶羽听到后终于不再沉默,他笑笑道:“丘大哥误会了。陛下是使用了比暴力更加厉害的武器。”

丘福闻言不解,问道:“什么武器?”

“钱!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叶羽随口说着,并没有上心。但往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更何况,这话正是听者故意套他说出来的。

朱四眼睛一亮,他一脸诧异道:“钱比军队更加厉害么?”

叶羽笑道:“我只是胡乱猜测的。其实朱兄应该也很清楚,这世上什么最让人割舍不下?”

丘福抢着问道:“是什么?”

叶羽随意伸出两个手指说道:“无非是两个字:利益。有时候对敌人以暴制暴,都不如诱之以利来的方便快捷。”

朱四突然朗声笑道:“好一句诱之以利。兄台是读书人?”

叶羽尴尬笑笑,心下暗忖:我读过明史,算么?

于是他连连摆手说道:“也没有啦,在家的时候偶尔看看。”

朱四渐渐敛住笑意问道:“听兄台的口音,应该是北平人吧?”

“啊?呃,我,是啊。我,我家出了事……现在就剩我一人了……”叶羽想起这次变故,不禁心下黯然神伤。

朱四见了倒信了他所言,不禁安慰道:“原来是这样。是在下唐突了。逝者已矣,还请节哀。”

叶羽闻言也并没有做过多的反应,只是微微点头。

朱四此时心中颇为畅快,他想要知道的几乎都知道了,便拍拍肚子起身说道:“我吃饱了,多谢二位款待,在下不胜感激。待他日有缘,在下定当好好酬谢!”说完抱拳行礼。

丘福也站起身问道:“公子这就走了?”

朱四笑道:“天下无不散筵席。”他扭头看了看叶羽,意味深长的说道:“我们有缘,日后定还有机会相见。”

叶羽并不在意,他看了看外面,说道:“天色不早了,兄台别走了。我与你很是投缘,相见恨晚,不如今晚就宿在小店,小弟也好与兄台秉烛畅谈一番。可好?”

朱四有些惊讶的看着他,丘福对他这番话也深感意外,他看了看朱四,不知道他会如何决定。

说实话,丘福是很想将朱四留下的。现在天色确实不早了,这位主子又是孤身一人出来的,放他一个人出去自己实在不能放心,万一出了什么差池,自己真是万死莫辞了。

想到这里,丘福也开口说道:“贤弟说的对。此时天色已晚,公子孤身一人上路也不安全,还是留宿一宿吧,明早再做他计。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朱四沉吟片刻,含笑点头,他抱拳对二人说道:“既然如此,盛情难却,多谢二位肯让在下留宿一晚,多有打扰。”

叶羽摆了摆手,笑道:“好说好说。我去准备两个小菜,咱们边喝酒边聊天,这才有兴致!”说完便转身踱进了后堂。

同类推荐
  •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制度变革史

    《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是一本讲述中国从农耕社会到现在的土地制度变革的书。它立足当今中国第一热论的土地问题,分析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如周代的“分封建制”和“不籍千亩”,北魏的“太和改制”、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变革,并最终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对未来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建议。
  •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世界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从文学性、情节性、趣味性出发,挖掘历史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感人至深,把枯燥乏味的历史,化为有血有肉的生动故事,让读者在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之余,透过这些历史事件的潜移默化,开阔读者胸襟、扩展眼界、增长知识!这些彼此不同的故事,有可能使读者重构过去的历史,而这是一些单调乏味的历史教科书无法办到的。
  •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直接的源头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魏晋南北朝州制度研究

    中华上下五千年可见其政治管理机制的强大和有效,本书将为你揭示魏晋南北朝的州制度。
  • 三生两世大江月明

    三生两世大江月明

    生在红旗下,长在盛世里。高山巅一跨步,直落数百年。元末九洲大地从南到北自东到西沸腾了,旧的中央集权政府失去了权威军阀林立;新兴的汉人起义军在相当长的时间各自为战。不分种族地域为了存活而拿起刀枪的人们唯有拼死而战。。。。人字一撇一捺,人生相扶共度。这一世,又一世;彼生,此生,来生。谁是谁呀!!!
热门推荐
  • 经过考验的友谊

    经过考验的友谊

    门开了,门口的所有人拥上前,你一句,我一句地问:“怎么样了……”“我女儿怎么样了?”“我妻子怎么样了?”“医生你一定帮帮她……”……场面乱作一团。“安静……”医生提高嗓门喊道。“谁是家属?”“我……”全部异口同声地喊道。“我是她妈妈。”“好了,好了,这么说吧,孩子没有事,但是大人情况不是很乐观,现在请家属签字,我们会全力抢救的。”医生说着拿出几页A4纸。此时谁也顾不上医生长什么样,这几页纸里面写了什么,只知道签完字,医生就可以帮忙救人了。门再次被关起来,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大家的心悬在了嗓子眼。
  • 天之子传说

    天之子传说

    在这不平常天气的一天里,一个平常的小渔村里,随着一声“哇……哭声,一户姓李的渔民家里诞生下了一个男孩。从幼儿开始学生时代,几个男孩各怀心中大志,有的想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有的……大千世界选择居奇多,时过境迁,几个孩子们慢慢长大,找准目标,为之奋斗。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百态……
  • 苦难给我的21个人生哲理 

    苦难给我的21个人生哲理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事使我们的人生不是那么顺利,有的人便在逆境中自甘沉沦或者自怨自艾;有的人却能够发奋图强,走向成功。梅花香自苦寒来。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面对苦难时的心态,越脆弱的心越容易堕入深渊不可自拔,而坚强乐观的心永远不会被打垮。正确面对苦难,它能激发愤懑、提供慰藉;它使人生之路满布荆棘,也使我们学会独立。本书以最励志、最精彩的故事来讲述苦难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苦也好,难也罢,美好的生活来自逆境中的抗争。接受苦难、利用苦难才是大智大勇的强者。
  • 总裁心爱物

    总裁心爱物

    什么前任渣男都不重要,陆先生自然解决,“烦到我家宝宝,自己滚”
  • 情动豪门

    情动豪门

    范欣蕾的哥哥是范昆宁白家千金的保镖,身为保镖的范昆宁却与大小姐相恋,而后两个人私奔。孟维轩在自己的未婚妻私奔后,便找到了范欣蕾,他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了范欣蕾身上,并与她签订了一百天的合同。只要这一百天能让孟维轩满意,那么孟维轩就放过他的哥哥,只是这一百天对于范欣蕾来说是那么煎熬……在他们认识的第一天,绝对没想到他们会相爱,也许通往幸福的那条路并不会太平顺,但他们却一直坚持着……
  •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

    太上元始天尊证果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吕祖全传

    吕祖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辩论守则:澳亚辩论手册

    比赛中,辩手们都希望通过辩论来说服他人,而实现这一目的则需要工具——规则。这薄薄的《辩论守则》是一本介绍议会制辩论赛的辩论指南,阐释了国际通行的辩论赛制的各个组成元素、规则、句式及回答方式,裁判的评判标准以及这些规则存在的理由。虽然重点在讲规则,但规则中却包含着如此设置的智慧和理念,是高效、有序、公平辩论的有力保障。此书已被许多大型国际辩论赛采用,影响深远,相信辩手、裁判和辩论爱好者们都能从中获益。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蹩脚诗人流浪记

    蹩脚诗人流浪记

    一个人流浪,一个人远走他乡!一个人写诗,一个人挣扎彷徨!一个人爱恨,一个人跌撞人间。我不知道对错,因为有不同的喜好;我不知道方向,因为有不同的渴望;所以,只撒一片文字,只丢一抹情绪,只在沧海桑田的人途里,采撷一瞬!所以,只剥一粒种子,只画一颗心灵,只在深不见底的情海里,打捞一念。或许,诗歌之于我就像阳光般无色,眼睛是捕捉不到的,只有映照在流水般的情绪时,方会折射出内在的色彩。而诗歌之下的我却什么也不是,不是心思细腻的比喻,不是暗涌孤独的夸张,不是壮丽豪迈的铺陈,更不是左右难舍的修辞,至始至终,我只是一个不像样的名字罢了,一个蹩脚流浪的凡夫俗子罢了,一个被时代的风暴所扬起的尘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