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知晓霍瑶光狡诈多谋,而将军又收了永安县百姓的请命伞,难道当真将她押解回京,交给丞相处置?”常胜反问。
“杀害朝廷命官罪无可恕,你怎么反而与那些刁民一般……”秦泽不知常胜为何如此。
“我不管什么律例,我只听命将军一人。”常胜道:“此时将军进退两难,我只有出此下策。”
常胜寒窗苦读数载,早年闻名乡里,因为德才出众,被县令举荐入朝。谁知入了建康城,因为没有打点上下,拿不出买官钱,竟是日日被上级官员冷嘲热讽。他一气之下投了军,在卫将军麾下青云直上,做了军中校尉,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常胜虽早年立志,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可是这世道容不得他为官。
秦泽听罢却是笑了,“难怪。”
“难怪什么?”常胜觉着莫名。
“我分明比你先投入军中,你却早早做了校尉。”秦泽笑着拍了拍常胜的肩膀,“我时常觉得你做事一根筋,武艺和头脑也不及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升迁的是你不是我。”
比起秦泽,常胜的确资质平平,况且他从前立志为官,读多了孔孟圣贤,大多数时候不懂得变通,也常常忤逆卫将军。
“我一心只想着自己升官发财,可你不一样,你以将军所思所想为己任,到底是将军的知音。”秦泽不由道。
秦泽撤回士卒,不再找寻霍瑶光的踪迹。他思前想后,察觉到卫将军前往永安县,并非是想要了解永安县令的死因,而是在收集郭定坤鱼肉百姓的证据。卫将军以此为上疏,准备原原本本地上报朝廷,欲将南郡卖官鬻爵之事一并彻查,岂料当今天子却将案子交给丞相处理。
朝中上下谁人不知,官员任免由丞相一手遮天。也不知当今天子是昏庸……还是无能。丞相擅弄权,朝政之事全权由他处理,军政又牢牢掌握在大将军手中。天子万事不能自主,形同傀儡一般。
秦泽跟随卫将军也有几年了,却始终看不透他。若说卫将军为人正直,明辨是非,却依傍于太尉刘琰,为了平定内乱,手里沾满了晋王室的血。若说卫将军是趋炎附势之辈,他又敢为民做主。
只是此番丢了人犯着实可惜,若是把霍瑶光押解回建康,定个杀害朝廷命官的死罪,他也算崭露头角。可是这样一来,便有违卫将军收下永安县百姓请命伞的初衷。
秦泽思前想后,卫将军从未下令释放霍瑶光,可是常胜却能体察他的心思,常胜的忠心,他所不能及。他追随卫将军,乃是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有人马兵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不像常胜那般死脑筋,若是哪一日风向变了,他说不定还得去投靠旁人。
秦泽还有一事不明,早在永安县时候,那个叫樊策的毛遂自荐,却被卫将军拒绝了。依他看来,说樊策有为将之才也不为过,为什么卫将军反而不肯收他在麾下?
或许他可以问问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