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4000000004

第4章 秦·真萌新·余

“火钳刘明。”

看到这四个字,秦余才想起那是自己以前在历史坛里发的一个贴子——《我在古代的生活》。

当时只是作为水贴,用来增加经验值的,不想一贴成谶,如今真的穿越了。

还记得贴子是好几年前发表的,那时也没有一个回复,到最后成了坟贴,可现在,居然被人用洛阳铲给挖出来了。

然而秦余并没有管那消息,他用手划到“进坛”图标,手指在历史坛上点了下去。

历史坛是千度里一个比较大的论坛,注册人数达到一千多万,里面大多都是热爱历史的网友,他们在这里讨论,学习和分享历史方面的东西。

当然有讨论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派别。

历史坛里有众多帮派,根据各个派别的热爱方向来划分,可分为某朝代粉,某国家粉,某党派粉等等。

而秦余是属于吃瓜看戏咸鱼派,从不参与讨论这些有争论的贴子,他一般会进精品贴里去找有用的知识。

虽然“在历史坛学历史”一直被当做一个笑话,但不可否认,这坛里确实有些大神。

不过,别看秦余也有十一级,却是个历史菜鸟,除了知道历史的大概脉络,其他的屁都不懂。

他是个靠水和签到升上去的超级大水逼。

此时此刻,兴奋的大水逼正随意点开一个贴子,打算在下方“说说看法”中试一试能不能发表评论。

虽然没有输入法,但神奇的是只要秦余心念一动,“看法”里就能出现想说的话,这可比语音还好用。

“萌新萌新,我是萌新。”

随后点击发布,不一会儿界面就弹出一个黑框,框里显示“发布成功,经验值+5”。

这让秦余高兴的不得了,可以在古代玩千度,那以后的日子就不会无聊与孤单了。

“公子,该用晚饭了,老爷在正厅等你呢。”

这时,门口的曹六进来,他向躺在床上的秦余喊了一句。

“好,马上就来。”

秦余随口答应一声,穿起鞋就跟着出去了。

而那个千度论坛仍然在他面前没有消失。

一路上都在想如何关闭论坛,但又担心关闭后,还能不能开启?

“主人你确定要关闭吗,嘤。”

论坛接到秦余的想法,然后弹出一个对话框。

“如果我关了,下次该怎么开呢?”

对于论坛能给出回应,秦余很惊讶,接着又把下一个问题抛出来。

“只要主人心里默念三声嘤嘤嘤,我就会出来了,嘤。”

秦余:“(°ー°〃)”

每次都要嘤嘤嘤,迟早变成一个嘤嘤怪,秦余表示接受不能。

而这时,秦余与曹六已经到达正厅门口。

“大哥,你为何对那小子如此优厚?他不过是你一个朋友的儿子,你对他居然比对亲侄子还亲?这一点,我替禄儿不服啊。”

“有什么好说的,也不看看你那儿子的德性,拿了钱还不知去哪里花天酒地呢。”

“可是大哥……”

“不要再说了,小心传到别人耳朵里,不好听。”

里面传来争吵声,停止了秦余要往前走的脚步。

不一会儿,厅里出来一人,只见他面红耳赤,与曹老爷长相相似,在抬眼看到秦余的时候,冷哼一声,扭头离开。

“是贤侄啊,快进来坐吧。”

秦余茫然地看着走远的人,还没问清楚什么,就被站在门口的曹老爷叫了进去。

“伯父,刚才的是?”

“是我二弟,方才他的话你千万别往心里去,好好在这住着,没人会亏待你的。”

曹老爷一边让秦余坐在凳子上,一边劝慰着。

很快,有三个丫鬟端着盘子从门外进来,她们走近餐桌,把盘子里的食物放在桌上摆好。

餐桌上摆了五个菜,一碗汤,曹老爷面对门口而坐,秦余就在他的右手边。

“那刚才的……曹二伯,不来吃吗?”

“他不在这住,自然也不在这吃了。贤侄,我们不要提他,我这里正有一个好去处跟你说,就看你愿不愿意去了。”

秦余吃着饭,点了点头说:“愿闻其详。”

“从这往西一百里有个鹿山学院,那是整个宁州城读书人都向往的地方,从那出来的学子,中进士的共有三十二位,中状元的有三位。鹿山学院堪称是整个宁州城最好的学院。贤侄,那里的山长我认识,我想送你去鹿山读书。三年后正好是乡试,到时你一定能得个解元回来的。”

秦余听了怦然心动。

又想曹伯父跟自己非亲非故,居然处处为自己着想,真是不一般。

于是站起来,感动道:“伯父,你这么对我,我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

曹老爷摇摇手说:“哈哈,还是这么客气。早说了,我和你父亲是八拜之交,我已将你当作我亲儿子一般了。”

秦余接着激动问道:“那我什么时候动身好?”

“后天是个好日子,宜出行。”曹老爷摸着小胡须说,“你也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因为所有的一切,我都已经让人给你备好了。”

多么好的一个伯伯,就像上天特意给秦余安排的一样。

不管考不考的上,秦余觉得自己都要好好报答曹伯父。

饭后,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秦余才向曹老伯告辞,回到屋内。

……

屋里,曹六早就给秦余准备好了洗澡水。

秦余全身脱光,双手充当马赛克,护住重要部位,而后走进木桶中。

他一边搓,一边想,曹老伯的年纪都这么大了,怎么也没见到他的妻子儿女跟他一起吃饭。

“小六,你有见过曹伯伯的夫人和他的公子吗?”

小六是秦余对曹六的称呼,他觉得这么叫显得亲切。

曹六正好从屋外进来给秦余加热水,听他这么一问,想了想才回道:“夫人在几年前就仙逝了,老爷他没有公子,倒有一位小姐,如今在她师傅家学习商道。”

“哦哦,原来如此。”

秦余没有接着问下去,他本以为曹老伯有儿子,那样自己便和他来个管鲍之交,增进两家感情。没想到却是个女儿,这样子就不好弄了。

洗完澡,独自躺在床上,心里默默念了三个字……“嘤嘤嘤,-_-||”

很快,千度论坛就出现在面前,因为后天就要去学院读书,但一点都不懂古代学院的学习流程,回忆里秦秀才的学问都是他爹手把手教的。

点进历史坛,开一个新贴,秦余打算问一问无所不知的坛友们。

题目:萌新求问古代学院的上课流程?

内容:如题。

点击发布,屏幕上出现一个黑框:发布成功,经验值+10。

时间过了十分钟,没有人回复。

刷新了十几次,仍然没人回复。

“呦,先占个二楼,然后笑摸楼主狗头,还有三楼是撒比,四楼五楼在搞机,六楼说得对。”

是个无意义的回复。

秦余内心:“╮(╯▽╰)╭”

接着第三个回复只发表了一张图片和一个滑稽脸:“本图反弹一切伤害。”

不一会儿,四楼五楼也有人占了,但都是无意义的话。

四楼:“不会百度啊,兰州烧饼。”

五楼:“我不是五楼。”

“谢邀,其实古代学院和现在学校没啥不同,只是那时教的不再是语数外政史地生,而是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同朝代,情况不同,不过到了明清以后,因为八股的兴起,六艺已经是名存实亡。对于六艺,楼主如果不懂,还请度娘。

对了,那时的读书人很苦的,他们每天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一年到头,没有几天休息。为考功名,头悬梁,锥刺股。然并卵,真正能当状元的是百万分之一,而中进士的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停留在童生,乃至秀才。

话说楼主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看你等级都11了,该不会是老黄瓜刷绿漆,装嫩骗回复吧?

在最后,多谢二楼。#滑稽”

等了半小时,终于来一个有用的答案,虽然有一股浓浓的知乎味,但这个六楼说话风趣,又有礼貌,想必是个非常有范的人。

秦余虽不认可他的最后一句,不过还是回了一个表情:“#乖”。

他的ID,“青史已成灰”,多么有文化内涵的名字,想来是个大神无疑了。

秦余马上在他头像的右上角点击关注,这么牛的人,怎么等级才五级,是不够水的原因吗?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已经被解决,秦余开心笑了笑,水一小时历史坛后,倒头睡去。

……

同类推荐
  •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墨门巨子让他当,扁鹊医门让他掌,神仙之派让他继,卫国国君让他做,他都不干,只为逍遥于世,看时代云卷云舒,观各路英豪成败得失!见证中华一统煊赫寰宇!他,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好哥们,鬼谷子的关门弟子,信陵君的坐上宾,黄石公的亲密挚友,修仙真人的祖师叔,化外之人视为神,更有剑圣盖聂,神仙羡门,墨门巨子甘心为之驱使……一个现代的失败者,回乡安居,不想见到千年前刻有始皇死而天下地分的天外陨石,随之来到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末年!且看他是如何打开这幅别样历史画轴的……QQ群249675949,喜欢历史的朋友有空可以聊聊
  • 沂蒙老支书

    沂蒙老支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沂蒙老支书朱崇敏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带领广大党员和全村村民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村庄,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模范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1984年,老支书“让贤”卸任村支书一职,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转身投入商海,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和奇迹……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魂穿千年,附身柔弱公子刘琦。立志改变这身命运,与群雄争霸于汉末乱世中!强国之路,从大汉重生开始……———欢迎加入书友群658686404
  •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自述30年:煤老板眼中的世道与人生

    煤老板老五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这个阶层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段子。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煤老板波澜跌宕的人生。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介绍了丰功伟绩的郑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历程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冷血杀手血蔷薇

    冷血杀手血蔷薇

    身世离奇的贝洛儿和神谷炎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因为一次相爱的背叛,两人来到了一个学校,这是一个神奇的学校,“哇!十二星兽,太棒了!”;这是一个这是一个不民主的学校,“你算什么?我才是天!”;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学校,“我爱你!爱你一生一世!”..........在这样的学校里,破裂的爱情又得以重生,“谁说爱情就得一辈子,两辈子不行吗?别跑!”
  • 挽红楼之潇湘怡情

    挽红楼之潇湘怡情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绛珠仙子以一生之眼泪偿还,最终泪尽人亡。但那西方神龙的赠心之情,她又将如何偿还呢?听闻宝玉宝钗成亲讯息的黛玉在病重之际梦游太虚,知其尚有另一段恩情未报,当她再次下凡之时,将如何以真情回报真心呢?那昔日的西方神龙、今日的怡亲王爷又将和黛玉演绎上怎么样一出旷世情缘呢?一切尽在《挽红楼之潇湘怡情》!作者的话:不舍得仙姿绰约的林妹妹为一个纨绔子弟泪尽人亡,因此给她一个更能配得上她的人,第一次写文,请大家多多支持。竹子新作红楼文:《挽红楼之黛昼情缘》竹子的小说群,欢迎亲们进入:35772371,敲门砖小说名哦!竹子的新浪博客:http://m.wkkk.net/zhuyingran推荐好友的文:月下波笔《红楼梦之禛点黛》:沫筱然《奉纸成婚》:卿舞沐歌《我的妖孽佞王》
  • 医话

    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一群宅男穿越到英雄无敌的游戏世界。这是一个龙与巨人制霸,瑰丽而奇幻的魔法世界。
  • 将军策之女将风华

    将军策之女将风华

    云轩白羽军,南辰夜枭军,月曜邀月军,三国三军,三足鼎立。且看白云汐这一代谋女王,执天下之子,下一盘诛心之棋!
  • 快穿之你若成劫

    快穿之你若成劫

    花蕊不知,这世上既然有自己这种冷血无心之人,又为何遇到一个满心只愿得她回应之人,活到三十五岁也仍然冷心冷肺,不但自己无趣,也让痴等之人枯守无望。名利事业金钱她似乎什么都有了,却还是无趣的在被人背叛的时候放手让自己死亡。反正这样无聊的人生,她也没有什么好期待吧。她暗想,却不想,睁眼之际,落入另一场华丽的饕餮盛宴……时空轮转,寻一抹情丝,她,该何去何从。
  • 小不点的梦想(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小不点的梦想(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这个故事借着小不点的梦想实现过程,简单引导孩子为什么要赚钱?可以用什么方式赚钱?进而认识理解父母的工作内容和职业价值,孩子从小学就开始练习树立人生志向,大学选填志愿才不会依分数选填科系,最后毕业即失业。没有梦想的人生,少了前进的热情和动能,但是大部份的人却连做梦都不会。让孩子从这个小故事开始,梦想的种子在心中发芽,然后透过理财教育和金钱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一步一步实现其人生梦想。
  • 我的腹黑俏丫头

    我的腹黑俏丫头

    一个是一脸笑意却极度腹黑的小美女,一个是看似恶魔实则超爱心软的酷王子,在圣凌学院这个贵族学院里,究竟会掀起怎样的风浪呢?敬请期待吧!
  • 邪王追妻娘子慢些跑

    邪王追妻娘子慢些跑

    前世,她为心上人倾尽所有,抛弃一切,却被心上人和妹妹背叛,失了名声,就连孩子也被他们活活摔死在眼前,再次重生,她发誓,必要那对奸夫淫妇为其儿陪葬,但是,这后面更跟着的跟屁虫是什么鬼,能不能放过我啊!
  • 汉家天下3:吕氏兴衰

    汉家天下3:吕氏兴衰

    从“汉惠帝继位、吕氏专权”讲起,至周勃、陈平联手平定诸吕作乱结束。吕后、周勃、陈平、刘盈等著名历史人物重新变得生动而又充满魅力。像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一样读汉朝历史!本册写刘邦病逝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吕后趁机开始专权,残忍迫害刘邦生前的宠姬戚夫人,立吕氏亲族为王。汉惠帝死后,吕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独揽朝纲。其侄儿吕产、吕禄掌握兵权,横行不法。吕后唯恐汉初诸将对吕氏专权不满,密谋要将功臣全部诛杀,后因担心激起天下动乱而作罢。吕后病逝之后,吕产、吕禄阴谋发动政变。周勃、陈平听到风声,联合宗室子弟刘章,先发制人,平定了诸吕作乱,使得汉朝政权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