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沉默地行走在大山之中,就连平日里话多的柯姐儿,今日也深沉了许多。
强子看着沉默的三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明白,这次上山与以往不同,下来以后大伙都要改变环境了,随着尘儿的长大,小姑娘出山入世,那是肯定的。
其实,两年前,老爷子与老夫人就在做准备了,沈宇沫之所以从部队上下来,就是为了沈家,他一直在外面照看着沈家的家业。
前不久,沈宇沫从外面回来,一来就是看看小表妹,并对小表妹的将来提前准备;二来,考虑到外面的生意越做越大,要有一个信任的人来帮衬,所以要调他出去干实事,而这一切都要等尘儿的事定下来以后,才可以正式实施。
而小丫头出山入世,完全要凭她自己的意愿,一直以来,二位老人家都没有要求过这个外孙女做她不愿意的事,所以这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看样子,前日救的男人,是到小丫头下决心的时候了。
强子也没有过多的情绪,只是在心里考量着,今后,他如何做好大宇的帮手?自从那件事发生以后,他的命运就与沈家不可分隔开来。
强子,大名景鹏,与妹妹景彤自小父母离异,离异的父母也不管他们兄妹俩,并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他是一边上学,一边做工,用他做工的钱来维持他们兄妹俩的生活及学业费用,有一次,妹妹得了肺炎,着急用钱,爸妈是靠不住的,他只好去借高利贷,却被人欺骗了,那些人逼着他还钱,否则就要把他大卸几片,正在紧急关头,遇到了大宇,大宇不仅帮他摆平了事,替他还了高利贷,还出钱把妹妹的病治好了。
后来,大宇邀请他跟着一起做事,他看着大宇仗义、大气、慷慨,那时,他差一年大学毕业,可历史系学生大四也没有什么课程,所以,他就跟在大宇身边,大学毕业后,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沈家人。
如今,他来到大宇身边也已三年,是到了做实事的时候了,出山后,他一定不负大宇厚望,也决不会辜负了沈家。
一行四人向前前行,小径一直沿伸到山里的深处,当走到一岔路口时,四人停了下来,岔路口分为两条路径,一条路径直接通向大山深处;另一条路径,前方有一片平整的空地,空地上摆放着两对石桌,石桌四周配有几个石凳,一眼望去视野宽阔,这是一个给行人休息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观景的地方。
大伙儿看到了观景台,马上来了精神,他们一路行来,也走了有些时候,都想休息休息,何况,冷伯年级大了。
四人来到了观景平台,从这个观景平台放眼望出去,完全可以看到这个山系的其它山脉,层层叠叠,一峰连着一峰,要是再早一些,还能看到山中雾气缭绕的景色,能感受到何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在太阳已全部升起,阳光照映在山脉中,茂密的树木植被,把阳光分解得犹如一束束刀光剑影,煞是迷人。
冷伯已坐在石凳上休息,三个年轻人站在观景平台上欣赏着前方的美景。
尘丫儿望向远方,想着心事,真要出山入世,未来会发生些什么,她不知道,但她有坚定的信心去面对未来。
那不仅是她的未来,还是大家的未来,她一定要搞清楚,“九莲心脉”传承密药,怎么会在外人手里?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吗?而这一迷团,只有老一辈的人才能解开,此次上山,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爷爷、奶奶把过去说出来,否则让外面别有用心之人掌握了“九莲心脉”,哪怕是一点点,都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落在坏人手中,那后果不堪设想。
有时候,她觉得爷爷、奶奶、冷伯看她的眼神有些迷离,她很是不解,难道是因为不曾谋面的父亲吗?
她虽然不知道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谁也不提父亲,但尘丫儿可以肯定,她很多地方更像父亲,因为母亲温婉娇柔,她身上少有母亲的气质,即使有人表面上看到她什么温婉啊!娇柔啊!那一定是她装样子装出来的,不是她的本性,之所以长辈们用另样的目光看她,那是因为她更多地像父亲,但唯有那双出尘无染的眼睛像及了母亲的神韵。
尘丫儿心里充满了惆怅,遥望前方如刀光剑影般的光束,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人影,陆子爵,一想到这个名字,尘丫儿马上收回了思绪,怎么会想起那个男人呢?
唉!出去后会不会遇到他呢?尘丫儿觉得奇怪了,有时,会不自觉地想起男人,“相遇能否相识?相识能否相知?”尘丫儿脑海里萦绕着男人离开时所说的话,心微微悸动,而后,赶紧甩甩头。
望着日照的山峦,尘丫儿内心似乎被大自然唤醒了,不自觉地口中念念有词:
日月交辉转轮回,
暗香轻度奈何谁?
枯木逢春秀色满,
青山不见故人归。
“尘丫头,大点声,人老了,听不见”,冷伯突然大声喊道。
尘丫儿虽然念出的声音微小,但,一旁的强子还是听到,冷伯才说完,强子就大声地念了出来。
强子虽说是历史系毕业,对文学也有研究,在诗词上,他对尘丫儿是相当佩服,有如此才情、如此心境的女孩如今可是凤毛麟角。
“好啊,尘丫头,相由心生,诗也由心生,听了你即兴的诗作,老头子我放心了”,冷伯满意地微笑点头。
观景平台上,四人同时望向了前方,与适才沉闷的气氛不同,现在大家似乎轻松了许多。
“走了,老爷子,老夫人正等着我们”,冷伯招呼大家朝着目的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