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500000006

第6章 心态篇(5)

抑郁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孤僻、多疑、违拗、依赖的孩子,常注意事物消极面,很容易产生抑郁。另外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父母离异、父母对子女漠不关心,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等负面生活事件等,均可能诱发抑郁情绪。当然家族遗传性因素对儿童抑郁也有一定的影响,据统计,有50%抑郁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有抑郁的倾向。虽然说孩子胆小、性格内向,有先天原因,但是后天的环境更为重要,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满理解和关心,就可能不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的情绪就可能会逐渐消除。

父母一定要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孩子,让抑郁心理从孩子的身边走开!

启示一:平等尊重地对待孩子

有些孩子做错了事或经历几次失败后,就会精神不振,而抑郁的孩子的表现尤其突出。当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情况,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协助孩子面对过失和失败,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能盲目指责,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当孩子不愿意参加某些活动时,父母应该做的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要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经历不幸和伤害。对孩子所担心的事情,父母要给他科学合理的解释,争取尽早地消除孩子的顾虑。

启示二:常常倾听孩子的心事

倾听不仅能真正地了解人,而且对于倾诉者来说,也能释放内心的压抑,从而消除顾虑。父母在孩子紧张、不安,或者苦闷的时候,不妨试试耐心地倾听他,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能理解他,从而在内心产生欣慰之感,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平时,父母也要注意让家里形成一种轻松的气氛,父母们经常讲讲笑话,说点有趣的事。当然父母也可以有意地运用一些排除苦恼的技巧,比如当自己不快时,可听听优美的音乐,走到室外散散步,向别人说说自己的顾虑等方法,这些都可以消除郁闷。如果父母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排除苦恼,那么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他也会模仿父母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缓解不良的情绪。

启示三:协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

应让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都保持快乐的心态,就在于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父母应当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挫折只是暂时的,让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教授孩子调整心理状态的正确方法,使孩子恢复快乐的心情。

启示四:引导孩子多参加活动

父母应当尽量让孩子经常与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交往,特别要让他多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变得积极主动,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也可以把孩子的特点告诉老师,让老师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可以建议老师在课堂上有意叫孩子回答一定会回答的问题,然后在小朋友面前大大地表扬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克服孩子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的羞怯感和自卑感。当然父母和老师谈话时,一定不能让孩子看见,抑郁的孩子一般都很敏感,如果孩子看到了,可能还会产生反效果。另外,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胆量。如有可能,可以让孩子离开父母或离开家,独自在亲朋好友家住上一段时间,以锻炼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任性--“我就是太阳!”

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德]黑格尔

任性是在独生子女中常出现的情况。一般看来,任性是孩子的消极品质,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但孩子与成人的任性相比,还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识范围扩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独立性逐渐增强,这时就会产生“任性”行为。这种“任性”行为是孩子身心正常发展的反映,表现为孩子在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方面;或为了维护自尊心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方面;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一些冒险行为方面。尽管父母把这些情况看成是“任性”,而孩子自己却并不以为然。同时,孩子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地放任自己,毫无约束。

任性是孩子的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是孩子要挟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一种手段,它常常给为人父母者带来很多的烦恼。

吕萌正上幼儿园大班,她今年5岁。吕萌活泼好动、聪明又机灵。在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宠着她,从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她也很会讨人喜欢。不过,吕萌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总爱无理取闹、非常任性。有时候无缘无故的,她就会大闹不止;她还特别挑食,老师一不注意,她就把不爱吃的东西偷偷倒掉;她明知道应该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可还是去抢小朋友的玩具……在家里,吕萌经常把爷爷当马骑,如果爷爷说腰疼不答应,吕萌便放声大哭,爷爷只好趴在地上让她骑。

有一次,吕萌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过了一会儿,她忽然大叫肚子疼。老师急忙跑过去,要抱她去看医生。可她却说:“我要让妈妈带我去,老师,你打电话把我妈妈叫来,快点,我就要疼死了。”老师只好打电话叫来吕萌的妈妈。妈妈接到电话,当下就着急地跑来了。小吕萌却呵呵地笑着说:“我根本没事,我是骗你们玩的,我就是有点想妈妈了。”见状,妈妈和老师都感到十分无奈。

其实,孩子的任性绝大部分都是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与妥协所造成的。只要孩子一耍小脾气,开始又哭又闹,父母就为难了。答应吧,孩子的要求明明是不合理的;可如果不答应,又心疼孩子,再加上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会在旁“规劝”。做父母的只好败下阵来,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如愿以偿,自我安慰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到了下一次。殊不知,父母的妥协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任性行为是“杀手锏”,是达到目的的好手段。于是,下一次再有什么要求时,孩子的哭闹只会更加严重,任性的程度只会更增加。

事实上,多数孩子只是偶尔有点任性,真正习惯性任性的孩子还是少数。父母必须注意把孩子的任性同韧性区分开来。韧性是一种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表现为有主见、有追求、有毅力、有耐心、有独立性和反抗精神。如有的孩子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劝说其退学做工,但这孩子在帮助家长干活的同时坚持上学读书,还取得了好成绩,这就是有韧性的表现。父母应当注意保护孩子的“韧性”,而帮助孩子改掉“任性”。

启示一: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就像是一束洁白的丝,最初染上的颜色是由父母决定的。要戒除孩子的任性行为,父母应该从根本抓起,让孩子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理解他人、能够宽容他人的好品格。对已经出现任性行为的孩子,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手软”,不妨和孩子较点儿劲。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家里,当孩子耍起性子时,父母都不要轻易让步,要显示出不怕他闹的态度。坚持原则,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概不允许。让孩子明白,父母不答应的事情,无论他怎样闹,都是没有用的。让孩子懂得任性是没有好处的,从而改变孩子对别人的态度,不再任性。

启示二:分析孩子任性的原因

有时候,孩子任性并非是有意对抗大人,而是有他自己的“道理”。要矫正孩子的任性行为,应该从分析孩子的任性心理入手,对症下药。当孩子耍性子时,父母首先应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这样做的原因,然后再对孩子讲明白有关的道理。承认孩子的有些要求是合理的,又要告诉孩子他们的某些要求是家庭和社会条件所不容许的。让孩子明白,他的所有所求都不是通过耍脾气就能得到的。如此,就可以慢慢地对孩子的任性加以矫正了。

启示三: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丰富的物质条件容易使孩子挑三拣四。经常可以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不听话,而条件不好的却很懂事。因此,对孩子的物质条件适当剥夺,有利于改正孩子任性的坏习惯。比如,在吃东西时,不能让孩子“点菜”,应该给什么就吃什么;不该买的玩具就一定不给买,孩子再怎么闹也坚决不答应。父母应意识到,孩子的各种心态与习惯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在小事上也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对孩子合理的要求,也可以适当的延迟满足,不立即答应他。当实现孩子要求的事情时,要对孩子讲明这样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只有合理的要求和礼貌的态度才更有利于实现他的愿望,从而帮助孩子逐渐克服任性的毛病。

启示四:“冷处理”孩子的任性行为

孩子的任性一般发生在父母不满足他的某种需要的情况下。所以尽管父母给孩子讲了一大堆道理,但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时,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父母可以对孩子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让孩子尽情地哭闹,一定不要妥协。当孩子感到自己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他就会自己停止了。然后,父母再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下不为例。只要做父母的始终坚持这样做,孩子就能逐渐改掉任性的坏毛病了。

恐惧--“妈妈,我怕黑!”

恐惧是一面哈哈镜,它那夸张的力量把一个十分细小的、偶然的筋肉悸动变成大得可怕、漫画般清楚的图像,而人的想象力一旦被激起,又会像脱缰的马一般狂奔,去搜寻最离弃、最难以置信的各种可能。

--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恐惧,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的心理现象,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完全消失。孩子的恐惧与大人的恐惧从本质上是相同的,每个年龄段都会有其特有的恐惧,只不过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恐惧是一种性格软弱的象征,孩子的性格软弱有其形成的原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应该负起主要的责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还很不完全,他可能不知道如风雨雷电等只是自然现象,也不明白黑暗到底是什么,更不懂神话传说、鬼怪故事只是唯心的幻想想象。所以孩子有时总是处于莫名的恐惧之中。虽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对有些事物的恐惧感会消失,但同时会增加一些从前没有的其他恐惧。

同类推荐
  •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注意力!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本书内容全面,分类清晰,分别从注意力的理论知识,如何提升注意力等几大角度,来进一步阐述注意力的相关知识,旨在帮助每一位父母都可以轻松教导孩子,使孩子的注意力得以更大提升。与此同时,本书还独树一帜,极具特色,比如,本书不仅将“趣味游戏”与“专注力”巧妙结合,而且还从孩子的学习与父母的家教等角度提出了很多专注力训练方法,
  •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大全集)

    “穷养儿子富养女”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的育儿传统,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人生智慧,其道理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国传统上男孩和女孩将来要在社会上承担的角色来解释。现代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研究也表明,男孩和女孩天生就是不同的,在教育上必须区别对待,而“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教育方法正契合了男孩与女孩的先天差异,有利于他们的后天成长。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从细节的层面对孩子从一岁到十八岁的人生历程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父母应该为孩子做的50件事。指出了当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教育误区,指导家长教会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学会自己判断、自己选择,拥有独立的能力、快乐的心境和健康的身体,形成健全的人格。
  • 独生女孩怎么养

    独生女孩怎么养

    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方法做支撑也许家长所期望的“凤”就无法展翅翱翔。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女孩成长的特点,从生活习惯、完美性格、生存能力、身心健康、情商教育、美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并针对独生女孩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弱点,为家长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完善女孩的性格,塑造女孩的优良品质。
热门推荐
  • 智慧伴侣:让智慧天天伴随你

    智慧伴侣:让智慧天天伴随你

    洞悉世事,彻悟生活,行走于人世间,常须智慧相伴。置身社会,坎坷艰难,与智慧同行,让你的双眼不再有困惑和迷惘,让你的人生不再是沉沉黑夜!那智慧何在?在智者的心中,不是平常人的眼里?其实,智慧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智慧是人生的伴侣。
  • 万千美男:陌上初薰

    万千美男:陌上初薰

    东豫王一笑惊艳天下,太子连玥阴狠狡猾,七皇子连陌风流倜傥。她的一生,注定要与这三个男人纠缠不清。应是庄周梦蝶,梦醒,却发现自己来到古代,成为大将军期望最高的儿子,可卿本佳人。穿越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当然是左拥右抱,永享艳福!一群美男在身后狂追,她只需回眸一笑,石榴裙下拜倒无数英雄好汉。
  • 奇幻梦游界

    奇幻梦游界

    就随便写写自己小时候脑袋里装的东西啦~~
  • 重生之炒作高手

    重生之炒作高手

    这本书是爽文,但不仅仅是爽文。你可能知道风姐,扶蓉姐姐,天仙妹妹,奶茶妹,你可能听说过很多离奇的故事。但是,你也许不知道这些人,这些故事背后的真相与商业秘密。写了这本爽文书,以此为契机,和大家八卦一下诸多炒作背后的秘密。不影射任何人,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佛说诸佛经

    佛说诸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

    名人传记丛书——亚历山大——世界都是他的故乡:“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明容辞

    明容辞

    皇室倾颓,权臣争斗。十二诸侯割据天下,天水八贤各选贤主。她是,天水第九人。一纸婚约捆绑她十数年,对立之选葬送她多年眷恋。生逢乱世,与乱世因他相逢。生处乱世,与乱世循他而处。也许,情义忠义不过是一场云烟。
  • 白雨斋词话

    白雨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提升销售业绩的成功励志书。全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了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直击销售全流程中客户的各种心理,让读者能够轻松应对并掌握客户的心理变化,从而改善人际关系、提升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