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多年,再次见到刘大夏时,我竟差点认不出他了。已将不惑之年的刘时庸须发皆白,容貌虽不比在京城时青春洋溢,精神却仍然矍铄饱满。他与我在府上后园闲散小叙,先是对我二弟病亡表示慰藉,又提了些思念黎先生和其他同窗好友的话后,我便向他询问起郑和下西洋档案的事情。
刘大夏双眉紧皱,道:“三宝太监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伤者万计,纵得珍宝,于国家何益?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
我一听他要毁了档案,惊声失色:“哎呀,不可不可。远航档案乃永乐一朝最重要的史载资料,所登载事件、数据皆是日后考证与查阅之凭据,如何能毁?时雍兄,切不可图一时之快,铸成大错。“
刘大夏顿了顿道:“如今朝廷早已封闭海关,近数十载未曾举航海之事,还要查阅文案何用?”
“如今边境偶有小战,沿海一带亦时有外寇骚扰,朝廷闭关锁国乃权宜之计。只要皇帝勤于政事,民生安乐,休养生息,若干年后必定国力日上,再现永乐盛世。届时说不定会再次打开通往海外的大门,广迎四海八方之客,以昭我皇恩之浩荡、再现我大明之雄威。”
“东阳,你是皇帝身边的人,如今的朝廷是个什么样,你心里比我更清楚。我知你心怀旷阔,高瞻远瞩,可惜事事未必都能如你所愿。关于这郑和航海档案,我心中自有分寸,你不必多言了。只是此番你我相见,为何会提这档案之事?”
“克勤有位番商好友,其祖父曾跟随郑三保三下航海,后来却失踪了。这位好友想查阅档案以找寻祖父下落。”
“陈年往事,想要追溯恐怕会很困难。不过船员之中西洋使者不多,或许能找到一些记录。”
“那太好了,时雍兄若能提供些许线索,我与克勤必当厚谢。”
“你先别言谢,容我找找再说吧。“
在刘大夏府上又待了半晌,赠了他几幅手抄诗文,他亦回赠了一部书,乃是刘基的《百战奇略》。在兵部任职的这些年,刘大夏通晓兵事、韬光养晦,人虽在南京,但对朝廷拨兵战署了如指掌。西厂汪直有意攻打越南圣宗黎灏,被刘大夏一语道破弊端,成功劝解宪宗,令汪直作罢。刘大夏杰出的军政才能成就了他传奇而绚烂的一生。很多年以后,每当我再次回忆起少年时代与他同窗共度、同朝议事的时光,总是肃然起敬,他的儒雅、睿智以及对事务犀利独到的见解都勘为我学习之楷模。
临别之际,刘大夏告诉我三日之后便是端午佳节,他与南京的几位文人好友特邀约我和程敏政去秦淮河岸的酒坊吃粽子、品美酒、吟诗作对。我诚然应邀。
在尚书府作客的这几日,程敏政与我访遍了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名胜古迹。端午前一日,他领我到他的书斋一叙。我知他是个爱书如命的痴货,料想他家的书斋必然极其壮观,但当我踏进书斋的那一刻发现原来我错了:他家的书岂止“壮观”二字便可描述,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一般文人,书房一间,书柜无非两三套,多出的书大多存于书箱之中,总也逃不出一间房。程敏政的书斋居然是个三进的四合宅院,从前门窄院到后面厢房,合二十间屋子全部都是藏书。
“克勤,你莫不是在南京私办了刊印局?合着满院的书,要卖到何时?“
“哎,你可不敢妄言。我向来与你一直在京城?何来私办刊印?”程敏政知我故意拿话打趣他。我又道:“你不卖书,这满屋子的书,恐怕这辈子都读不完哩。”
“书不在多,贵在知其意、懂其理、学之言辞变成自己的学问。再说我这书也不算多,你可晓得,我在老家休宁看的书比这里还多呢。”
“人人都知你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且是位爱书如命的才子。如今真当是百闻不如一见。东阳惭愧。“
我与程敏政在书斋混了两日,直到第二天晌午时分,家人喊我们去用家宴。人还没到齐,小汪保在桌上坐不住了,哭着喊饿,李莹命丫鬟摘了一颗粽子给他吃。程尚书来了之后招呼全家老小连同我一齐上桌。李莹同丫鬟老妈们伺候着斟酒倒茶,他们道今儿喝的这雄黄酒乃是金陵城最上好的,每年必是要提前两月才能预订到,晚了就被一抢而空。酒过五巡,我对程敏政道还要留些肚子晚上赴刘大夏的宴请,好在他们一家不拿我当外人,满桌和气,融融恰恰。
孕育了南京千年文明的十里秦淮是这一方古城繁华之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一畔是江南贡院,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的馆院。刘大夏的宴请安排在他租下的一艘游舫上,船泊在岸边,我和程敏政上船之后,便被他忙拉着在上席坐了下来,陈音也已落席,桌上依次坐着他们的同僚好友兼一些学生弟子。大家互相拜礼,毕恭毕敬。
开席之后,刘大夏将一个包裹塞与我道:“你那日走后,我在下西洋航海档案中无意间找到两本西洋船员的手札,里面具是西洋文字所记,我已翻印。这原稿交予你们,看是否可找出你们所需要的线索。”
我和程敏政大喜,连忙接过来并向他敬酒道谢。一时歌姬舞娘上船献艺,大家谈笑风声。我素不爱看歌舞,觉得有些微醉,便悄悄离了席到一边吹风散散酒气。陈音见我不声不响一个人坐在船舷上,便走过来对我道:“端午佳节,本应与家人团聚,你却独自做客异乡,怆然否?”
“师召兄言重了,我就是多喝了几盅,出来透透气。我们师兄弟多年未见,你没什么变化;时雍倒像是换了一个人。”
“兵部不比太常寺,时雍是个止于至善之人,他必比我劳顿。我不过是心气太急,有什么事,吼两声泄泄愤也就罢了。你和程克勤这几年倒是不声不响,还待在翰林院,等着做大学士呐?”
“好啊,你们俩跑这里来私聊,在论我什么?”程敏政发现我不见了,四下寻找,见我与陈音在船舷说话,偏跑过来搅局。
“你是尚书之子,谁敢议你?我们不过是出来透气闲聊罢了。”我答道。
“师召兄别来无恙,想当年我竟是最爱听你说些仙怪故事,寓言小说。如今可还有什么趣闻轶事,说来我们听听?今日若藏着,等明儿我和东阳北去,可就听不着了。“
“你不提倒不打紧,现下竟是有个现成的奇事说与你们。”
“什么趣事?快快说来解乏。”我也急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