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王珍他们几个给铁铺送完柴,就和铁牛叔一起出发去了镇长家。
镇长家在镇子上的“富人区”,这里条街上住的大多是地主和富商,其中张府就在这条街上。镇长家的房子在这里算得上中等,青砖绿瓦,稳重倒也不浮华。
“咚咚咚……”铁牛叔扣响大门口的铜环,立马就有小厮迎了出来。
“有什么事?”小厮还算客气的问到,想来是经常有人找镇长办事,小厮业务很熟练。
“是关于流民落户的事,镇长大人在家吗?”铁牛叔立即交代了来意。
“在的,在的,你们跟我进来吧。”小厮说着便引着他们进去。
一路走过来,路过一个小花坛,便是大堂,大堂两侧还有两件房子,王珍估计这可能就是镇长的办事大厅了。
“你们在这等会儿,我这去找我们老爷。”说着便向大堂的左侧房走进去。
“老爷,有流民来登记。人现在在大厅,要把他们叫过来吗?”小厮向坐在书桌后的提笔认真写着什么东西的镇长汇报道。
“叫人进来吧。”放下手中的笔,镇长回答道。
“没想到真有流民来,消息还挺灵通,我以为还要派人去大街上抓来登记。”坐在旁边的一个书桌的人说道。他就是镇里的文书,负责镇里的一些人口、土地的登记和记录一些镇里的大小事务。
镇里的一些人,镇长还是认识的,看到是打铁铺的掌柜带了一串孩子进来,开口问道“铁牛啊,这是谁要登记?”
“镇长大人,这是在街上的一群乞儿,无父无母了,听说在登记流民,我就带他们过来了。”铁牛回答道。
“恩,你心善啊,省了我去街上找他们的麻烦。”镇长点点头,又接着问到“都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王珍,这是我大弟王智、二弟王鑫、二妹王艺、三妹王宝。”王珍一一做了介绍。
“一家的?”旁边的文书好奇的问到,看起来不太像啊。
“不是一家的,我们的爹娘都死了,从很早就一起相依为命,亲如一家。”王珍解释道。
“那你们的名字,是凑巧都姓王?”文书有点摸不准头脑。
“不是的,我们爹娘都死了,也不知道自己姓啥,觉得王是一个好姓氏,就都姓王了。”王珍心想前世姓王,怕改了姓不习惯,才姓王的,只是这不能说出口啊,只能瞎编了。
旁边的镇长更感兴趣了,“说来听听,王姓怎么好了?”
“森林里最厉害是老虎,它的额头听说就是一个王字,老虎也是森林之王,我们也要成为厉害的人,所以我们就姓王了。”还没等王珍回答,旁边的王鑫开口了,带了一股威风劲。
“恩,不错,确实是个好姓氏。”镇长哈哈大笑道。
旁边的文书也笑着说道:“可不是,镇长是镇里最厉害的,真好也王,可惜啊,我姓李。”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说笑完,李文书开口问道:“你们是登记为一户还是分开登记?”
“分开登记,王智立为一户,王鑫立为一户,我和王艺还有王宝一户。”王珍说道。
这是他们昨天商议的结果,本来他们一起相依为命,所以打算立为一户,可是他们大姐说,等过几年他们会各自成家立业,日子久了就会有矛盾,而且等他们长大一些要注意男女大防,现在早早分开,反而避免以后很多的问题。至于宝儿、艺儿是女孩子,现在和王珍一个户籍,等到以后会嫁人的,到时候就会入了夫家的户籍。而且女户在徭役方面享有免役和减税的特权。
对于他们分户,王镇长和李文书表示很是赞同,他们经常处理镇上的各种家庭琐事,因为户籍有纠纷的不在少数,特别是在服役和纳税的时候。
了解完情况,接下来的章程就很简单。登记,然后等县里的户籍证明下来,就和现代的户口本差不多。
“十日后,你们一起来这里,我带你们划分宅基地。”临走的时候文书交代道。
“我们会过来的,谢谢镇长伯伯和文书伯伯。”王珍乖巧的应道。
离开镇长家,铁牛叔好奇的问到:“为什么不立为一户?”
“如果过几年两个人男孩子都成年了,要服兵役我该送那个弟弟去?”王珍不答反问道。
铁牛叔瞬间明白了王珍的用意,不得不佩服眼前的姑娘思虑长远。
等待的十天,几个孩子并没有闲着,相反忙得热火朝天。天天送柴给打铁铺,每逢集市还去集市上卖鱼,同样得闲了就去置办一些生活必需品,彻头彻尾改变一下他们的乞丐形象。
这几天捞鱼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官差在那附近出现,还在那里挖了坑,做了记号。想来是县里来视察和确定流民村的位置的官差。同时他们还发现镇里的两个差大哥开始在大街上抓流民去登记。
日子过得很快,到了他们去镇长的那天,镇长再次见到几个孩子,吃惊了一下,虽然还是贫苦人家打扮,可是几个孩子气色好了很多,两个小姑娘也从乞丐服换成粗布衣,没办法细棉布他们现在还是买不起的。
文书和两个官差带着他们几个还有十来个其他流民一起向镇西走去,当然文书和官差坐着一辆简单的马车,他们和其它流民一样步行跟着,就这样来到出了镇子两三里地的荒地,也就是矮山附近。
李文书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坑前说道:“这里以后就是镇西村的村口,从这里开始往里面走是建宅基地的地方,每户可以选一亩地建房子,多了就是要掏钱的,五两银子一亩。”
王珍他们和其他流民,望着这在杂草丛生的茫茫的荒地,不知道该说什么,以后他们就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李文书看着十几个人呆愣愣的望着荒草,也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说道:“你们别看现在是廖无人烟,荒野一片,等全县各地的流民都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加上这里离镇子上很近,定不会比福安镇别的村子差的。”
好吧,这个王珍心里倒是信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