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800000006

第6章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4)

尹莲惊喜地看着次仁。在他做出决定,抬头的这一瞬间,从他脸上的神态,她觉察这个孩子已经接近成人。他懂得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意愿,在选择面前做出决断。

罗布的神色平静如常,目光深沉,无悲无喜,好似早就预见会有这样的结果。他静静地看着尹莲和次仁,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对次仁说,你过来。

次仁乖乖地走过去。罗布抚着他的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叮嘱道,次仁,无论你走地多远,无论你将来要经历什么,不要忘了,自己是谁,不要忘了,这里是你的故乡。当你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是你该回来的时候。

罗布拉,我记住了。次仁低着头恭顺地回应。六岁的他并未意识到这句话对他今后的影响,罗布指出去路的险恶,同时为他指出归途的坦荡。

时光一泻千里,三十一年来,当长生逐日长成,随波逐流,身不由己,迷失在城市丛林,内心被欲望填塞的时候,他确实久已遗忘罗布的教诲。

当他重新想起这句话的时候,他决意起程,寻回自己。

2

次仁走开后,罗布将尹莲留下来。

贝玛,你要想好。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要想清楚。法不孤起,必仗缘生。这缘是好是孽,最终由不得我们妄加揣度。我只能告诉你,随顺世间的世相而行。不要让次仁在欲望中陷溺。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不要被主观的情绪、意见、计划影响,无论无常怎样,你要持守今日的善念。

天色全然暗下,房中酥油灯灼灼。凝视着罗布,尹莲不由自主地跪下来,对他合掌顶礼。诸天菩萨为证,我会一生善待次仁,不离不弃,不馁不退。我会教养他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是我的责任,是我一生的修行。

见她发了重誓,罗布看着她,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起身从柜子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包裹,交给尹莲。他坐在那里,眼中显出追忆的神色,慢慢地说,这是我捡到次仁的那一天,在他身上发现的。

尹莲打开来一看,里面是几件小孩的衣服,衣服里放着红线穿起的一枚避邪的狼牙,一块硕大的绿松石。还有一张写着次仁名字和生辰的纸条。

罗布按着她的手说,贝玛,我将次仁托付给你了,这是属于次仁的东西,你要好好保存。等他将来,想知道的时候,再告诉他。

罗布的语气让尹莲伤感,仿佛他有生之年再也见不到次仁那样。她想安慰,又觉得言语空洞无力。她觉得自己有罪,无论如何,是她生生的将次仁从罗布身边抢走的。

她想起了桑吉,桑吉或许比次仁更应该留在寺院中修行。尹莲这样想着,对罗布说,罗布,我还认识一个孩子,想要托付给你。请你帮我好好地教养他。

听她详细说了桑吉的情况,罗布答应如果桑吉愿意,可以将他带回寺中教养。一切他会妥善安排。

你放心吧。他说。

尹莲满怀感激。罗布是值得她信任的人,他给予了她索求的一切。他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用温暖和包容,接纳一切,给人带来希望。他不需絮言,已令她由衷信服。

在此后的人生中,虽然目睹现实晦暗,心中时时挣扎,罗布所昭示的那份光明,始终在遥远的、却又让人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地方,熠熠生辉,令她奉持善念,不悔不退。

再见罗布,遇上了次仁,尹莲觉得自己找到来此的答案。前路亦不再迷茫。她或许失去了谢江南,但亦因此寻得了索南次仁。失去和得到同时存在,同等重要。她不再深感遗憾了。

在拉萨,收养长生颇费了些周折。当时的情况下,要将此地的孩子带回内地长期收养,且尹莲又是未婚,在一般人是全无可能的。尹莲动用了父亲的关系,在京也要人尽快去办理。时隔不久,不单收养的手续办妥,在京的学校也安排妥当。在收养的证明上,尹莲为次仁写下新的名字:尹长生。

临行之前,罗布为他们诵经,打卦。得出的卦象吉祥。

尹莲与长生起程离开甘丹寺当天,天空出现的景色让人驻足,那是长生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日月同辉的奇景。空气清冷干燥,天空非常蓝。当金灿灿的太阳从山后喷薄而出,月亮高悬天空,色泽淡白,如一面沾满霜露的镜子。

日的明烈、变动和月的幽定、恒静——以无边际的蓝作背景,形成强烈对比。那一刻的莫名震撼,铭刻在他的记忆里,难以取代,不能磨灭。

3

到达一个站,停车时间较长。长生下车到站台上活动腿脚,天边星辉淡淡,东方微露曙光。远处山坡上草木萧瑟,沉默如岩石。火车开动时,他看见枝桠间惊飞的鸟雀,在天空中盘旋。

人的一生,都行走在寻找光的漫长旅途中。因为尹莲,他心中的光芒虽然时时摇摇欲坠,却从不曾陨灭。

他从尹莲处获得的洁净力量,比爱情具有更大的拔除力。命运颠沛,红尘浪荡,他虽屡受伤损,终因内心持有善信而保有一条深入灵魂,超越自我的渠道。那觉悟之门,始终为他打开,也为所有人打开。

他所前往的远方,有终点,亦没有终点。故乡,此时成为心理上的概念。这趟溯游之旅,连他自己亦不知最终会浪迹到何处。只是心意所引,是以义无反顾。

关山阻隔,故园已遥。

这一宵是在兰州,黄河穿越了这座城市,让它变得狭长。这孤凉的城市,没有金戈铁马,没有冰雪塞川,没有尹莲。梦中若隐若现的涛声伴随了他一个长夜。

以为会泅河而遇,梦醒却一无所获。

醒来长生想起一句诗:“年来多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心下无限凄清。

现实向前,回忆往后。已经是这样了,还不能两两相忘。

早起去吃了一碗面,转身离开,前往敦煌。当年尹莲带长生返京,走的就是二○五国道,由拉萨到格尔木,经敦煌,前往兰州。如今他重走故道,只为怀念。重新收集与她的点滴记忆。

敦煌比当年齐整得多,是座健旺的,令人欣喜的小城。而更多的地方,荒原如砥,沙漠如海。七月骄阳,照得人心惨烈荒芜,举目望去黄沙漫卷,寸草不生。当年尹莲曾带他去过很多地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汉长城,而今他独自一人,静默走过,孤单坚决如千年之前的行脚僧人。

洞窟,山川,城阙,依然如故。它们经得起万载风尘侵蚀,而他无能,仅仅是数十年的岁月磨砺,已令他千疮百孔。

莫高窟的壁画依旧斑驳鲜亮。那时是尹莲带着他一个个洞窟走过,告诉他许多典故和传说。阴暗陈旧的洞窟里,即使外面阳光如瀑,里面也凉气逼人,尹莲打着手电,一点点照亮。藏经洞北壁的壁画,画的是僧侣和侍女,树木的枝条垂下,上面挂着一些物品,像是酒壶和挎包。僧侣的手中拿着团扇,女人的手里拿着长长的木杖。

身处幽深洞穴,与佛像壁画劈面相对,太古老的陈旧感,令年幼的长生既新奇又害怕,紧紧拉住她的手,直到走出洞口才松一口气。牵住她的手,始终不舍放开——当年回京,尹莲特意选择多行经一些地方,一路丰富他的见闻,亦是长生此生旅行的开始。

心事如尘,小心翼翼步入旧梦,目睹的却是崭新现实,心知逝日不可追。如今莫高窟建了博物馆,洞窟被保护,整修,多了专家学者的关注,门前有许多佩戴讲解器的导游。鸣沙山前则多了许多驼队,有组织地殷勤招徕游客,还有往来穿梭的区间车,载着兴高采烈来去匆匆的游人。

长生徒步走到月牙泉,坐在沙丘上,直到月色满怀,游客作鸟兽散,再难觅到一个人影。

一望无垠的沙海,沙丘像波浪一样起伏,冷风袭来,卷起细沙。工作人员来清场。长生裹紧了外套往外走。月光下沙漠浩瀚,月色浮动,隐隐如波光潋滟。转过一座沙丘,那一泓清泉就看不见了。清澈月牙的影像却深印脑海,久久难以消散。泉山对峙,他想,人与人的感情,若能如这月牙泉和鸣沙山一般多好?亘古相依,存在着小小的距离,遥遥相望,不厌不离。

或许,他的错误,不是爱上了一个人,而是对这份爱起了贪执。贪执让人不舍,痛苦,煎熬,但他努力过,尝试过,真的不能放下。

山河暗淡,星月陨落,掌纹断裂。纵然形骸朽烂,生命湮灭沦陷,他对她赤子之心永存。

仿佛下一刻,尹莲就会从大漠中缓缓走来,风尘满身,光彩不减。脑海被回忆塞满,长生知道,是离开的时候了。

搭车回到城中。经过夜市,霓虹招牌招摇闪烁,各式小吃目不暇接。但人声鼎沸,待久一阵会觉得听力受损,心跳加速。长生径直穿过那些热情招徕生意的人,去菜场附近吃驴肉黄面。

“顺张”是老字号,当地人才知道,以前尹莲带他来过。问了人,拐进小巷,这家店果然还在,生意越发红火。不一会儿院子里坐满了人。吃完饭出来,长生在街边买了点李广杏。这也是他童年的记忆。

穿过几条街,选择一家私人旅馆住下。小旅馆有个露天院落,等待前台办理入住手续时,长生站在走廊里点燃一支烟。听见旁边几个形似背包客的年轻人,正兴致勃勃讨论着行程。一会儿是新疆,一会儿是甘南,一会儿是稻城,亚丁,一会儿是拉萨,墨脱。议论纷纷,显然是一群对旅行充满热情想法的年轻人。许是放暑假结伴出行的大学生,许是城市中久被拘禁,好不容易讨得年假出游的普通白领。

长生的出现,令他们短暂中止了热烈讨论。座中两个女孩一见长生,对他招呼,嗨!帅哥,要不要过来坐一下?

长生礼貌地微笑摇头。他不欲加入这样的讨论。前台安排好房间叫他,长生进屋去取了钥匙和行李出来,一个短发女孩摇曳生姿,迎过来问,hello,帅哥,你一个人?你准备去哪里?

还没想好。长生笑答,随即道声,晚安。绕过那女孩转身上楼去,不理那女孩脸上显而易见的落寞。

我叫Lisa!你记住,我叫Lisa!短发女孩站在楼下大声说。长生站在楼梯上点头一笑,好的,晚安,Lisa。他上楼去,听到楼下一阵起哄,有人吹起口哨。旅馆的前台小妹,不得不出来招呼他们小声点。

此时旅馆里住客不多,关上门,依然能听见他们在院子里嬉笑,聊天。一时是在议论他,一时话题又从国内转到了国外,那短发女孩Lisa刚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口口声声说着温哥华多伦多的优越,另一个女孩便不甘示弱地说起在美国上学,香港工作的经历,话题渐渐由旅行的精神追求转入城市的物质生活经历。

当长生听见他们喋喋不休争执旅行线路,或谈及都市物质生活的种种,因为年轻的缘故,在细节上仍旧心存攀比计较,长生失笑,索然。

Armani,Chanel,Gucci,Cartier,golf, sports car……言语之中,中英文交杂,逻辑混乱。在那群年轻人津津乐道的喧嚣里,长生翻起随身携带的书,静心阅读。

木质的旧床,坐上去咯吱作响。长生在笔记本上记下上师开示的一段话:“希望受到赞美,不希望受到批评。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希望声名远播,不希望默默无闻受到忽视。毁与誉,得与失,苦与乐,讥与称,世间八法十分重要,应当熟记于心,如此就可以不时检查我们是否落入其中一个甚至全部陷阱。”(宗萨蒋杨仁波切语)

长生检视自己,觉得自己完全掉入这些陷阱中,喜欢被赞美,喜欢赢,不喜欢输。虽然看似不在乎别人的关注,事实上,他始终生活在被重视和关注的环境中,未被真正轻视过。他最想得到的,就是尹莲的关注,和她全部的爱。这么多年,为了得到想要的,他努力在扮演着一个符合别人要求的角色,满足着别人的自我。

灵犀触动,但尚有关窍未打通,困意来袭,伏枕睡去。

4

敦煌到格尔木,乘坐汽车卧铺。未出城前,车开得极有风度,司机忙着四处拉人,兜圈带货,将车上的铺位塞满,兜带的各式货品和众人的行李放在车底厢里。司机在车下跟川菜馆子的老板抽烟聊天,交接货物,一点也不着急赶路。看着时间充裕,长生进店要了一碗粥,门口热气腾腾蒸着馒头花卷。他买了几个。在旁边的小卖部买了水、烟和干粮。

一出敦煌,车速就提起来。无惧颠簸,在戈壁上开得意气风发,义无反顾。忽而青天白日,大风凛冽。忽而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戈壁上的红柳杂草,掩映在风尘中,与荒山做伴,显出孤傲的生命力。

汽车卧铺条件比火车硬卧又差许多。低矮的铺位,令人无法直起腰来,只能躺卧。躺久了又震得周身酸痛。车上没有厕所,到了某个可以如厕的点,司机就大力按响喇叭,叫起车上的人去撒尿。下一个停车点可能远在数小时后。一群人下车迅速朝道旁奔去,遇到连简易厕所也没有的地方,只能在风力逼人的旷野找一个避人之所,匆匆解决。

天渐渐地暗了,落日余晖铺陈的道路充满迷幻色感,犹如传说中的天路。车厢里各种混杂的气味和声音让人感觉是在一座流放的集中营。

路途漫长,司机放出音乐来,一车人跟着碟片哼哼唱唱,一会儿是《青藏高原》,一会儿是《回到拉萨》。歌手的声音在平时听来还有几分苍凉,到了真正的青藏高原上就显得太甜腻轻薄了。

过了一会儿,车载电视又开始热热闹闹放着几年前的香港枪战片。身边小孩啼哭,大人聊天,有人打电话。热闹纷呈。长生的整个旅程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寸寸挪移前进。

道路颠簸。书看久了,眼睛酸胀。长生躺下来,闭上眼睛。尝试着按书中所言的方法去调息,修习禅定。

禅定随时随地可做,无论采取何种姿势(当然以身体坐直,全身放松,坐姿端正为最佳,躺着容易入睡),静下心来,双眼微闭。将注意力专注到自己的呼吸,跟随气息的出与入。初时可观想身如大地,头触苍穹,安然不动。渐渐身化虚空,只余呼吸存在。

释迦牟尼说:“我们在每一口呼吸里都经历着生死。”

念头纷沓而来,意念飘散。以往看过贝托鲁齐的电影《小活佛》的片段闪现脑海。一场大雾降临王城,王宫里的人纷纷陷入沉睡,悉达多王子在车夫迦拿的帮助下走出王宫。

悉达多回望故城,他们尚在沉睡之中,而他已经醒来。踏上觉悟之路,不会中途折返。

长生深吸一口气,将念头收拢,再次专注呼吸。禅定意在调服心性,不断与散漫对峙,直至念头不再如乱马狂奔,雨后春笋般冒出。

觉察到念头,不去执着,让它来去如行云飘散的过程,直至意念减灭,波澜平息,心如止水。

实在地去修习,每一步都殊为不易。尤其对于尘世中心事繁杂、思虑重重的人而言,深入空性、灵性的修习,是漫长,艰辛的过程。

昏沉来袭,不再专注于呼吸吐纳。

在深长的记忆里跋涉,又再忆起,昨夜跟他打招呼的女孩,提醒他想起生命中经历过的那个也叫Lisa女人。

他和她的关系,一言难尽。一如敦煌壁画,斑驳残损旧痕,不能长久与之相对,令人思绪飘摇,内心凄楚。

与范丽杰相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细节不明,亦无心追究,总之是纠葛,不是愉悦。她和他,只是特定时期的必然勾连。她是长生决意舍弃的曾经,不想携行的过往。

是以曾经的青春繁华慷慨相赠,还是以岁月的漫长荒芜相欺,相欠,相负。无论怎样定义,都势必与这个人一刀两断,再无干系。

暮色已沉,路灯亮起。错车时,刺目大灯射在他脸上。同车的藏民翻了个身,发出响亮鼾声。

长生朝前看了一眼,司机侧头点一支烟。火星一闪,灭了。车往前开着,四周一切已经没入黑暗中,荒原荒山,不知到了哪里?看时间估计,应过了当金山,还未到大柴旦。

同类推荐
  • 曙光与暮色

    曙光与暮色

    从主人公为营养学会会长“润色”个人回忆录,引出了三条在规模上并不均衡的线索:宁伽的奇遇、庄周的逃亡、曲浣的磨难。这三个故事以不同的方式拼接,同时又统一在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西郊山地。西郊的苍茫无际中,同一个家族在不同年代所发生的部族迁徙、地质考察、劳役纪事、鲁滨逊式逃亡、淘金热等等,都一一呈现于你的眼前。
  • 真相

    真相

    方兵从小是一个袖珍的小公主,后来却身高异常。一次事故后,她惊异地发现自己能透视他人呈现在额头上的心理活动,她和家人极力掩盖这一“异禀”,但百密一疏,她说出了同学和英语莫老师的私情,同学失踪,她不得不离家出走,而父母为了传说中的升迁考察,没有找寻。母亲深夜独自长跑,孤独地大声哭泣,某日在路边离世。父亲挪用了客户50万,被捕入狱。方兵的妹妹方圆无法抵御觊觎财富的人不断的攻打,遭遇悲惨。
  • 灵魂之舞

    灵魂之舞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的短篇小说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收录了:鱼、月光里的银匠、永远的嘎洛、野人、灵魂之舞、格拉长大、银环蛇、红狐、槐花、阿古顿巴、老房子、声音、界限、清晨的海螺声、赞拉土司传奇、沃日土司传奇、末世土司、怀想一个古人、露营在星光下、从乡村到城市、看望一棵榆树、落不定的尘埃等文章。
  •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 玉米的馨香

    玉米的馨香

    《微阅读1+1工程:玉米的馨香》由一百个当代中国微型小说作家的个人自选集组成,是微型小说选刊杂志社的一项以“打造文体,推出作家,奉献精品”为目的的微型小说重点工程。相信这套书的出版,对于促进微型小说文体的进一步推广和传播,对于激励微型小说作家的创作热情,对于微型小说这一文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结合,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热门推荐
  •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以格言体汇集了他一生的思想精华,以精辟而又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传授生活的真谛和幸福的真义。书中处处闪烁着作者独到的智慧,相信这本小册子能让读者在当今这个混沌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生活秩序。爱比克泰德,一位介于古希腊古典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之间的过渡性人物,一位身为奴隶后在亚里士多德影响下成为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位对圣奥古斯丁产生过重要影响、并经由这位坎特布雷首位总主教将自己的许多思想渗透到基督教义中的哲人,一位让马库斯·奥勒留钦佩有加、并深深影响过这位古罗马国王创作出名著《沉思录》的教书匠,一生倡导依照自然律生活,即依照自然秩序过一种自制的生活。
  •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以1948年“辽沈战役”、“东北剿匪”、“朝鲜战争”、“军事大比武”、85年百万大裁军和九十年代军事演习为背景,用独特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高大山的传奇人生,以及家庭和感情故事,反映了共和国的历史与军队的发展史,表现了军人对理想与信念、战争与和平、婚姻与爱情选择的心里历程。
  • 寄居者

    寄居者

    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玫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玫在1939年的上海,爱上一名刚刚逃离集中营上岸的犹太男子。那时赶上约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让爱人去美国,玫临时在上海抓了个救星--另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丈夫。乱世中,小人物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最后,玫用“爱人”的钱赎救了“丈夫”,用“丈夫”的护照让“爱人”脱险,同时,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实现了爱情……故事结局在爱情的部分出人意料,令人叹惋。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卿本帝姬:奈何为魔

    她,夙玥转世,仙界公主,携带真神之力转世,身份高贵;但出身便引发仙妖大战,就此流落人间。他,神族死神,后沦为魔界之尊,爱她,等她千年,犹是不悔;他在人间偶然寻到她,只想陪着她,走过漫漫岁月。却不料,因果轮回,物是人非,阴谋诡计,再生爱恨,俩人被迫分开。身边遇见一个又一个,似乎每个人都有难以启齿的秘密,真相被揭开,她如何抉择?曾只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可她的心已碎,要如何复圆?最后她终于明白,她的一生肩负苍生大义,却不包括自己的爱恨情仇。当一切尘埃落定,她是人人仰望的强者,他却消失了,她要如何寻他?
  • 生还游戏

    生还游戏

    我第一次坐飞机,不知道怎么回事,起飞后我就莫名其妙睡着了,等我再醒过来的时候,原本坐满的飞机只剩下十五个人,机长和空乘都不知道哪去了,窗外是一片无尽的黑暗,耳边是飞机引擎刺耳的轰鸣。这时,神秘恐怖的机舱广播突然响起。“欢迎登上嚎哭航班,飞机上有十五个人,只有少数人能活着下飞机!所以,请各位嚎哭着!颤抖着!努力活下去吧!”
  • 佛落

    佛落

    在西征的蒙古黄金家族的铁骑兵即将进入西域之时,已经死了的南宋第一通缉犯燕昭雪奇迹般地带着在大唐时候就消失的破晓和一枚金币出现在玉门关,并与纵横东西的班氏商队一同进入了西域,长孙雪眸受沧浪亭的老人之托去西域帮助打开碧落佛塔,她不得不再次亡命天涯,他也无避免对她的追捕。不灭的主人铁征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从死亡之海回来,决定与六百年来像狼一样活着的天山天狼宫的人作最后的了结,完成这一生不堪重负的使命,他带来了造就燕昭雪的杀戮的一生的和氏璧。
  • 鸢鸢相报

    鸢鸢相报

    他唤她清浅,却唤那表妹云儿,待到痛彻心扉,方知情到深处,然而突发的战争却不曾给她体味这深情的时间,便将她的心上人推向战场……三千繁华,不及你唇角轻挑,万马千军,怎敌你垂眉浅笑。范天涵,你可知我不想要你的状元袍,也不想要你的将军印,我要的,只是你的一场情深,三世缱绻。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wkkk.net/a/954719/m.wkkk.net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
  • 万里长城的奥义

    万里长城的奥义

    幽潭之中的蓝龙,飞越天际的大鸢,“奇迹之旅”终结篇!一切谜团的答案将在万里长城揭晓……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心即世界:王阳明传

    本书收录了胡越、王勉三、梁启超、太虚法师四位民国大师的文章和著作。胡越和王勉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梁启超和太虚法师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王阳明的学说精髓。本书是集王阳明平生事业与思想要旨于一体的权威读本,此四位民国大师对王阳明本人及其思想、学说的阐述,能使读者从中汲取精神养分,了解到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王阳明。